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討高職學生體育參與行為與其成就動機之間的相關性。通過分析高職學生的體育參與情況和其成就動機之間的關聯(lián),旨在為高職院校的教育管理者和體育教師提供有關如何促進學生積極參與體育活動的有益見解。研究結果表明,高職學生的成就動機與其體育參與行為之間存在積極相關,對體育參與的正向影響較為顯著。這一發(fā)現(xiàn)有助于教師更好地理解高職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動機,從而制定更加有效的教育和培訓策略,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高職體育;參與行為;成就動機
課題項目: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人文社科類課題,項目編號NJSY22720。
一、引言
高職教育是培養(yǎng)技術技能的重要途徑,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同樣至關重要。體育活動在高職院校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身體健康、團隊協(xié)作能力和領導力等。然而,學生是否積極參與體育活動與他們的成就動機密切相關。了解高職學生體育參與行為與成就動機之間的關系對于制定更好的教育策略和提升學生綜合素質(zhì)至關重要。因此,本研究旨在深入研究這一關聯(lián)性,以便為高職院校提供更好的指導和支持。
二、定義分析
(一)體育參與行為的定義
體育參與行為是指個體主動參與體育和運動活動的行為,包括但不限于參加體育比賽、鍛煉、訓練、運動課程以及各種體育相關的活動。這一行為不僅涵蓋了學校和課堂內(nèi)的體育活動,還包括了課外體育運動、俱樂部、社團和休閑體育活動。體育參與行為可以包括個體的身體運動、體育技能的練習、團隊協(xié)作以及運動能力的發(fā)展。這種行為通常與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交互動密切相關。體育參與行為不僅是身體活動的一部分,還是一個復雜的行為,涉及到個體的興趣、動機、自我效能感、自我身份認同等因素。這些因素可以影響個體選擇參與何種體育活動、持續(xù)參與的時間和強度,以及在體育領域取得的成就。
(二)成就動機的定義
成就動機是一個心理學概念,指的是個體追求目標、追求成功和表現(xiàn)出色的內(nèi)在驅(qū)動力。這種動機推動人們追求卓越,努力實現(xiàn)自己的目標和愿望。成就動機涉及到個體對挑戰(zhàn)和競爭的積極響應,以及對自己的表現(xiàn)和成就感到自豪和滿意。成就動機通常涉及到一系列心理過程,包括設定目標、評價自己的能力、預測結果、努力提高表現(xiàn)、應對挫折和失敗等。個體通常會在面臨挑戰(zhàn)時感到激勵,因為他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和才能獲得成功和認可。這種動機可以在各個領域和各個年齡段中發(fā)揮作用,包括學校、工作、體育和娛樂等。
三、體育參與行為對高職學生心理健康的干預作用
體育參與行為對高職學生心理健康的干預作用是顯著而積極的。高職學生通常面臨學業(yè)壓力、職業(yè)選擇焦慮以及生活適應等多重壓力,而體育活動可以在多個方面幫助他們改善心理健康。
首先,體育活動有助于緩解學業(yè)壓力。高職學生通常要應對繁重的學業(yè)任務,而參與體育鍛煉可以幫助他們釋放壓力,減輕焦慮和緊張感。鍛煉可以促進身體內(nèi)多巴胺和內(nèi)啡肽的分泌,提高學生的情緒狀態(tài),增強自尊心,降低抑郁風險。
其次,體育鍛煉提供了社交機會。高職學生通常遠離家庭,面臨社交障礙,而參與體育活動可以幫助他們建立友誼和社交網(wǎng)絡。這種社交支持對心理健康至關重要,有助于減輕孤獨感和孤立感。
此外,體育鍛煉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自我管理和自律能力。通過制定鍛煉計劃、保持鍛煉習慣,學生可以培養(yǎng)堅韌性和自我控制能力,這對應對生活挑戰(zhàn)和應對壓力非常重要。
總之,體育參與行為對高職學生的心理健康產(chǎn)生積極的干預作用,有助于減輕學業(yè)壓力、提供社交支持和培養(yǎng)自我管理技能。因此,高職學校應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體育活動,以促進他們的全面健康發(fā)展。
四、高職學生體育參與行為與成就動機的相關性分析
體育參與行為與成就動機之間存在密切的相關性,這一關聯(lián)對于學生的身體健康和心理發(fā)展至關重要。
首先,體育參與行為與成就動機之間的相關性表現(xiàn)在學生的積極參與體育活動和其成就動機之間的關系。學生參與體育活動通常有多種動機,包括內(nèi)在動機(出于興趣和樂趣)和外在動機(如獎勵、認可等)。研究發(fā)現(xiàn),學生更有可能積極參與體育活動,當其動機主要來自內(nèi)在滿足,例如:享受鍛煉的快樂和身體健康。這種內(nèi)在動機通常與更長期的體育參與和更高的滿意度相關聯(lián)。
其次,成就動機與學生的體育表現(xiàn)之間存在關聯(lián)。學生的成就動機可以推動他們在體育活動中付出更多努力,以實現(xiàn)自己的目標。高成就動機的學生更有可能在比賽中取得成功,并在鍛煉中表現(xiàn)出更大的毅力和決心。這種成功體驗可以增強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有助于提高心理健康。
另一方面,低成就動機可能導致學生在體育活動中表現(xiàn)不佳或提前放棄。這可能與心理健康問題有關,如焦慮和自我懷疑。學生可能感到壓力過大,擔心失敗,這可能對其心理健康產(chǎn)生負面影響。同時,社交因素也可以影響體育參與行為和成就動機之間的相關性。參與團隊體育活動可以增強社交聯(lián)系,提高團隊合作和溝通能力。這種社交支持可以促進積極的成就動機,同時對心理健康產(chǎn)生積極影響。
總結而言,體育參與行為與成就動機之間的相關性是復雜而重要的。學生的成就動機可以影響其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而體育參與本身也可以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了解這種相關性有助于學校和教育機構采取措施,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體育活動,并促進其心理健康的全面發(fā)展。這可以包括提供適當?shù)闹С趾凸膭顑?nèi)在動機,以及推動學生設定積極的成就目標。通過綜合性的方法,可以最大程度地促進學生的整體健康和發(fā)展。
五、高職院校利用成就動機去引導學生的體育參與行為的路徑
(一)設定挑戰(zhàn)性目標
首先,學??梢栽O定具有挑戰(zhàn)性的體育目標,以激發(fā)學生的成就動機。這些目標可以包括個體、團隊或?qū)W校水平的比賽成績、體育技能水平等。通過設定具體、可衡量的目標,學生可以清晰地了解他們需要努力實現(xiàn)的成就,并感到激勵。學校還可以提供獎勵或認可措施,以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實現(xiàn)這些目標的動力。
其次,學??梢詾閷W生提供支持和資源,以幫助他們實現(xiàn)這些目標。這包括提供訓練設施、專業(yè)指導和培訓機會,以幫助學生提高他們的體育技能和表現(xiàn)水平。同時,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校內(nèi)和校外的體育比賽和活動,以提供實際的競爭和機會,從而激發(fā)他們的成就動機。
最后,學??梢远ㄆ诟檶W生的進展,提供反饋和建議,以幫助他們實現(xiàn)他們的目標。這種反饋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他們的表現(xiàn),并提供改進的機會。學校還可以組織慶功活動,以表彰學生的成就,鼓勵他們繼續(xù)積極參與體育活動。
(二)提供多樣化的體育活動
高職院校應該提供多樣化的體育活動選擇,以滿足不同學生的興趣和需求。通過提供多種運動項目、比賽和鍛煉課程,學??梢詭椭鷮W生找到他們熱衷的活動,并激發(fā)他們的成就動機。學校還可以鼓勵學生參與團隊體育、個人競技和休閑體育,以適應各種偏好和目標。
此外,學校還可以鼓勵學生參與社交性的體育活動,如體育社團、比賽和團隊運動。這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和領導技能,增加他們的社交互動,從而進一步激發(fā)他們的成就動機。提供多樣化的體育活動選項有助于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鼓勵更多人積極參與。
最后,學??梢越M織各種慶祝和激勵活動,以表彰學生在各種體育活動中的成就。這可以包括頒獎典禮、榮譽榜、體育節(jié)和慶功晚宴等,以鼓勵學生堅持并追求卓越。
(三)建立積極的體育文化
高職院??梢耘⒁环N積極的體育文化,鼓勵學生參與和追求卓越。這包括校園內(nèi)的宣傳、體育活動的普及和體育精神的弘揚。學校可以組織各種座談會、講座和比賽,以傳播體育的重要性和積極影響。
同時,學??梢蕴峁w育榜樣和故事分享,激發(fā)學生對成功的憧憬。鼓勵校友和成功的體育偶像回校分享他們的經(jīng)驗和故事,以激發(fā)學生的潛力和成就動機。通過建立積極的體育文化,學??梢允贵w育成為學生生活的一部分,而不僅僅是一項任務或義務。
最后,學校可以鼓勵師生之間的積極互動和合作,以建立團隊精神和支持系統(tǒng)。師生之間的親近關系和支持可以增強學生的歸屬感和動力,使他們更愿意積極參與體育活動。
(四)個性化的支持和輔導
學校應提供個性化的支持和輔導,以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和水平。這包括識別和了解學生的體育興趣、目標和挑戰(zhàn),以制定個性化的發(fā)展計劃。學??梢詾橛刑厥庑枨蟮膶W生提供額外的支持,以確保他們也能積極參與體育活動。
此外,學??梢蕴峁┬睦磔o導和技能培訓,以幫助學生處理挫折、焦慮和壓力,從而提高他們的自我效能感和動機。通過個性化的支持和輔導,學??梢愿玫貪M足學生的需求,鼓勵他們參與體育活動并取得成功。
最后,學校還可以與學生家長和監(jiān)護人合作,以共同支持學生的體育參與行為。這種合作可以包括家庭與學校的交流,以確保學生的體育興趣和目標得到支持和認可。家長的參與可以增強學生的成就動機,因為他們感到家庭和學校之間的一致支持。學??梢远ㄆ谂c家長互動,分享學生在體育方面的成就和進展,從而加強家校合作的重要性。
(五)完善獎勵體系
高職院校在引導學生的體育參與行為方面,成就動機是一項重要的策略,而提供獎勵體系則是其中的關鍵部分。獎勵體系應該具有多樣性,以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和興趣。獎勵可以包括金錢獎勵、獎學金、獎章、榮譽證書、特殊活動參與資格等。不同類型的獎勵可以激發(fā)不同學生的成就動機。同時高職院??梢圆捎脻u進性獎勵的策略,逐步增加獎勵的價值或吸引力,以激發(fā)學生的參與。例如:學生可以根據(jù)達到一定的運動目標或成就來獲得不同級別的獎勵。這鼓勵學生持續(xù)參與體育活動。
值得一提的是,獎勵體系應確保公平競爭,即每位學生都有機會獲得獎勵。這可以通過設定明確的規(guī)則和標準來實現(xiàn),以避免不正當競爭和不平等情況。獎勵體系可以與學生的個人目標設定相結合。學生可以在參與體育活動時設定個人目標,并通過達到這些目標來贏得獎勵。這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內(nèi)在成就動機,使他們更專注于自我提高。獎勵體系也可以包括社會認可,例如:在校園內(nèi)宣揚獲獎學生的成就,以增加他們的動機和自尊心。社會認可有助于提高學生對體育參與的價值感。
最后獎勵體系應該具有長期可持續(xù)性,以鼓勵學生持續(xù)參與體育活動而不僅僅是短期動機。學??梢钥紤]設立年度或?qū)W期獎勵計劃,以確保學生的持續(xù)參與。提供獎勵體系是高職院校引導學生的體育參與行為的重要路徑之一。通過多樣性、漸進性、公平競爭、目標設定、跟蹤和反饋、社會認可以及長期可持續(xù)性,獎勵體系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的成就動機,促進他們積極參與體育活動,從而提高身體健康和綜合發(fā)展。
(六)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效能感
高職院校在引導學生的體育參與行為方面可以采用多種途徑,其中培養(yǎng)自我效能感是一項重要的策略。自我效能感是指個體對自己能夠完成特定任務的信心和信念,與體育參與緊密相關。學生在體育活動中需要獲得適當?shù)闹С趾唾Y源,以增強他們的信心。高職院校可以提供專業(yè)的體育教練、適當?shù)难b備和場地,以確保學生能夠安全地參與體育活動。這種支持有助于學生克服挫折,增加他們的自我效能感。鼓勵學生并提供積極的反饋是培養(yǎng)自我效能感的關鍵。教練和老師可以定期評估學生的表現(xiàn),并提供建設性的反饋,強調(diào)他們的進步和成就。這種積極的反饋有助于學生建立信心,相信他們可以不斷改進。培養(yǎng)自我效能感還需要建立社交支持系統(tǒng)。高職院??梢怨膭顚W生與教師、教練和其他校外運動員建立聯(lián)系,分享經(jīng)驗和支持。這種社交支持可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幫助他們克服負面情緒和焦慮。
六、結語
本研究的結果表明,高職學生的成就動機對其體育參與行為有積極影響,特別是內(nèi)在動機的作用更為顯著。教育管理者和體育教師或?qū)m椷\動教練可以利用這一發(fā)現(xiàn),通過激發(fā)學生的內(nèi)在動機,促進他們更積極地參與體育活動,提高綜合素質(zhì)。
此外,本研究也為未來深入探討高職學生的體育活動參與和動機關系提供了基礎,有助于進一步完善教育策略和研究方向。筆者期待這一研究能夠為高職院校的體育教育提供有益的參考,并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做出更大貢獻。
參考文獻:
[1]蔣湘林.觀看體育賽事對大學生參與體育鍛煉影響的實證研究[J].文體用品與科技,2023(12):184-186.
[2]蔡莉鄭軍.高職院校學生體育鍛煉現(xiàn)狀及促進路徑研究[J].文體用品與科技,2021,000(010):168-170.DOI:10.3969/ j.issn.1006-8902.2021.10.079.
[3]孫燕華.培養(yǎng)高職學生體育態(tài)度及體育行為提高身體素質(zhì)的研究[J].中國科技經(jīng)濟新聞數(shù)據(jù)庫教育,2021(8):2.
[4]郭照宇,陳東.\"健康中國\"背景下高職學生體育意識與行為相統(tǒng)一的路徑研究[J].體育視野,2021(12):2.
[5]周姣,朱冬華,梁麗萍,等.湖南省高職學生課后體育鍛煉行為研究--以長沙民政職業(yè)技術學院為例[J].體育風尚,2021(11):3.
[6]程暠.關于大學生休閑體育參與行為研究及趨勢性的探究[J].當代體育科技,2021,011(012):223-225.
[7]胡忠光.對師范生成就動機與專業(yè)認同的相關研究[J].科教導刊,2022(8):152-154.
[8]李巖田忠新.休閑跑步參與者心理和行為相關性的研究進展[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22,30(3):103-106.
[9]曲遠山,雷秀雅,楊陽,etal.體育運動狀態(tài)對大學生成就動機和自我概念的影響——以高等農(nóng)林院校為例[J].中國林業(yè)教育,2021,39(1):8.DOI:10.3969/j.issn.1001-7232.2021.01.002.
[10]董紅艷.學校體育提升學生主動參與的研究與實踐[J].天津教育,2021.DOI:10.3969/j.issn.0493-2099.2021.06.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