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寒梅
早讀時間,我照例來到教室轉轉,看到小杰站在位子上,氣鼓鼓的,像只小海豚。
課代表告訴我,小杰今天又有兩科作業(yè)沒完成,讓他站著,他還一肚子意見。
雖然剛接班不久,我已經了解到,小杰之前經常不完成作業(yè),遲到、早退更是家常便飯。老師沒少批評教育他,可收效甚微。說輕了,他當耳旁風;說重了,他直接頂嘴。小杰活脫脫就是一粒銅豌豆,任你軟硬兼施,他自軟硬不吃。
那么,對他就只能聽之任之了嗎?當然不是。學生犯錯,需要懲戒,只不過要講究方式方法。
以愛為前提,以尊重為基礎,不要形成對抗
通過家訪我了解到,小杰性格剛烈倔強,去年他父母給他生了個妹妹,對小杰疏于管教,于是他更加放縱。
所以我想,對小杰來說,普通的批評說教效果不佳,只有對癥下藥,才可能事半功倍。
機會來了。
那天,小杰又遲到了。面對他桀驁不馴的眼神,我什么也沒說。
下午最后一節(jié)課,離放學還有10分鐘,我在班上說:“同學們,今天是個特別的日子?!蔽翌D了頓,繼續(xù)說:“是小杰同學的生日。”
孩子們紛紛看向小杰,邊鼓掌邊說:“生日快樂!”
我接著說:“老規(guī)矩,以組為單位,大家講講小杰的優(yōu)點。記住,只講優(yōu)點,且不重復!”
“樂于助人?!薄罢塘x?!薄皫洑?。”……最后一個組的組長眼珠轉了轉,來了句:“給人安全感!”
孩子們大笑,小杰也笑了,雙眼亮晶晶的。
我走到小杰面前對他說:“生日快樂!現(xiàn)在離放學還有兩分鐘,你先收拾好東西,鈴聲一響就走,免得堵?;丶衣飞献⒁獍踩??!?/p>
“謝謝老師!”他笑得很開心。
教育專家王紀瓊說,不可與青春期的孩子形成對抗,包括行為對抗和情緒對抗,那只會遠離教育初心,走向教育的反面。
沒有了對抗,再有了信任,教育效果自然不會差?!坝H其師,信其道”乃顛撲不破的真理。
那么,一次教育能一勞永逸嗎?不可能。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尤其是孩子。這不,又來事了。
口下留情,就事論事,還學生一份自尊
這天,小杰有一門功課作業(yè)只做了一點,科任老師罰他翻倍抄寫。他頭一偏,置若罔聞。老師氣得直打哆嗦:“作業(yè)應付,還想考學?高中缺你這樣的?!”
小杰脖子一揚:“不稀罕考學!”
事后我問小杰:“沒完成作業(yè),想必是有原因的吧?”畢竟他這段時間表現(xiàn)好很多。
小杰眼圈一紅,說:“昨晚頭痛?!?/p>
不管真假,我馬上給他個臺階下:“可以先跟老師說明情況,再補上作業(yè)。”
他低下頭:“老師不分青紅皂白就罰我……可最讓我難過的,是老師說的那些話?!?/p>
眾所周知,懲戒教育時的語言很重要,盡量不要用消極激烈的措辭??瘫〉脑捳Z只會刺傷學生自尊,使其自卑,心生挫敗與怨恨,形成自我否定人格,甚至破罐子破摔,走到教師的對立面。這與我們的初衷背道而馳,教育效果自是適得其反。
布魯諾說:一味地挖苦、貶低,會導致孩子的反抗,反對父母,反對學校,或者反對整個世界。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所以,為人師者,要嘴下留情,千萬別傷害孩子。
注意時間與場合,盡量不當堂“辦案”
“于老師,您快去看看,小杰跟老師吵起來了!”班長匆匆跑來告訴我。我一聽,趕緊跑去教室看個究竟。
原來,小杰上課看小說,被老師抓了個現(xiàn)行。老師一氣之下,把書當場撕了。
小杰直接氣炸了,跟老師吵了起來。
我把小杰喊出來,以便課堂教學能繼續(xù)進行。
然后,我讓小杰把事情的前因后果寫下來。寫完了,他也冷靜了,我與他再進行溝通就順暢多了。他意識到自己的錯誤與沖動,之后還跟那位老師道了歉。
課堂是教學的中心環(huán)節(jié),學生在課上犯錯的概率不小。此時,如果立即停課對學生進行批評糾錯,既耽誤上課時間,影響課程進度,又打斷了教師授課計劃與思路。更重要的是,當眾指責,會讓學生覺得“沒面子”,讓他產生逆反心理,甚至惱羞成怒,與老師對著干。如果是這樣,教育效果如何,可想而知。
所以,遇到類似的情況時,教師不妨先冷一冷、晾一晾,課后再進行處理。
一視同仁,公平公正對待學生
這節(jié)課不是我的課,但我照例去班上看了一圈。這一看,竟有意外的“收獲”。小杰在“聚精會神”地打盹。
我敲敲桌子,他醒了。我示意他下課后來辦公室找我。
小杰如約而來?!吧险n打盹是我不對,讓我寫檢討我也沒意見??墒?,”他話鋒一轉,“為什么小李打盹您不管?”
小李是班干部,品學兼優(yōu)?!靶±钜泊蝽锪??”我有點不相信。
“老師,您不信可以調查。他不但打盹,還偶爾玩游戲哦?!毙〗芸纯次?,眼神中除了促狹,還有一絲期待。
我心里一震,臉上不動聲色,喊來小李。小李爽快承認了自己在課堂上打盹。
我詢問他們打盹的原因,一個說刷題刷晚了,一個說做作業(yè)磨蹭了。雖情有可原,卻不可姑息,于是我一視同仁,對二人予以相應的處罰。
他們均欣然接受,尤其是小杰,眼里都是信服。
我暗暗擦了一把汗,差點因為想當然而犯錯。
偏愛優(yōu)等生是人之常情,卻也殺傷力極大。學生何其敏感,尤其是“后進生”,老師偏愛優(yōu)等生的一言一行他們都看在眼里。偏愛,不僅會讓優(yōu)等生被孤立,還會讓其他學生心存不滿;此外,老師也會失去威信與學生的愛戴。
沒有愛的教育是可憐的,可帶有偏愛的教育是可怕的?!捌恋暮⒆尤巳讼矚g,只有愛難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愛。”陶行知說,教師有“不偏愛”的義務。
所以,作為教師,我們要一視同仁,公平公正對待學生,方能取得最佳教育效果。
當然,如今的小杰并沒有脫胎換骨,立即變成另外一個完美的人。他偶爾還是會犯錯,但較之從前,他進步很大,用其他科任老師的話說,“有禮貌了,開始學習了,不再故意與老師針鋒相對了”。
前段時間,小杰媽媽給我留言:“孩子天天夸您……遇到您是他的幸運?!?/p>
愛的方式有無數(shù)種,“賞識”行不通時,那就換一種,比如“懲戒”?!靶汀?,是為了“大戒”。
馬卡連柯說,適當?shù)膽土P,不僅是教育者的權利,也是教育者的義務。
當今,需要賞識教育,但同樣需要懲戒教育。如果說前者是陽光,讓學生無憂無慮、快樂成長,那么后者就是風雨,讓學生接受挑戰(zhàn)、得到磨礪。二者相輔相成,共同幫助學生學會擔當、走向成熟。
沒有懲戒的教育,是缺鈣的教育,一如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專家孫云曉所言,“是不完整的教育,是脆弱的不負責任的教育”。
但是,如何讓懲戒教育發(fā)揮應有的作用,卻是一門藝術。
2020年12月,教育部頒布了《中小學教育懲戒規(guī)則(試行)》,首次對教育懲戒的概念進行了定義,標志著懲戒教育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既保證了教師的權利,也保證了學生不會受到體罰以及變相體罰。
懲戒教育不該是冷冰冰的,而該有溫度;不該隨心所欲,而要有尺度。
愿每個為人師者,尤其是班主任,用柔軟的智慧,把迷途的羔羊拉回正軌;用溫暖的愛心,助學生揚帆遠航。
(作者單位:山東省臨沭縣第二初級中學)
(插圖:譚曉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