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蓉,肖紫芬,謝宋陽,毛林芳,王 慧,陳 碩*
(1.福建省食品藥品質量檢驗研究院,福建 福州 350001;2.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北京 100050)
喹諾酮類、林可酰胺類、硝基咪唑類等抗感染類藥物,大多屬于臨床使用的處方藥,可用于治療皮膚病(除螨、祛痘等)。而長期使用這些藥物可能刺激皮膚,引起接觸性皮炎,甚至對人體臟器造成一定傷害[1-2]。我國化妝品監(jiān)管現行標準《化妝品安全技術規(guī)范》2015年版(簡稱《規(guī)范》)[3]及歐盟化妝品法規(guī)均明確將此類藥物列為化妝品禁用原料。受經濟利益的驅使,部分生產企業(yè)非法添加《規(guī)范》檢驗方法監(jiān)測范圍外的其他抗感染類藥物,以規(guī)避化妝品技術規(guī)范及法律法規(guī)的監(jiān)管。為保障消費者安全用妝,建立涵蓋藥物種類更齊全、操作更便捷高效的檢測方法尤為重要。
現有文獻報道化妝品中抗感染類藥物的檢測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譜法[4-5]、高效液相色譜-質譜法[2,6-11]、超高效液相色譜-四極桿-飛行時間高分辨質譜法[12-13]、化學發(fā)光酶聯免疫法[14]和氣相色譜-質譜法[15]。目前《規(guī)范》中抗感染類藥物的檢測方法有3種,包括氟康唑等9種組分檢測方法、依諾沙星等10種組分檢測方法以及化妝品中抗感染類藥物檢測方法,共涵蓋40種抗感染類藥物。檢測方法的相對分散性致使檢驗工作重復、方法耗時、成本高,故開發(fā)一種同時測定化妝品中更多種抗感染類藥物的方法具有重要意義。本文考慮將《規(guī)范》中上述3 個方法合并,同時將臨床中常用的抗感染類藥物,如莫匹羅星、紅霉素、喹諾酮類(加替沙星、那氟沙星、司帕沙星、洛美沙星)、磺胺類(磺胺甲嘧啶、磺胺噻唑、磺胺苯酰、磺胺二甲嘧啶)、硝基呋喃類(奧硝唑、替硝唑)抗菌藥物以及近兩年國家藥監(jiān)局發(fā)布的不合格化妝品通告[16]中祛痘類產品檢出的西咪替丁并入篩查,以期加大監(jiān)測范圍。此外,《規(guī)范》中抗感染類藥物檢測方法存在以下問題:①磺胺類藥物經0.5%甲酸乙腈溶液提取后,穩(wěn)定時間較短,可能導致定量結果不準確;②克林霉素磷酸酯經飽和氯化鈉溶液分散后提取不完全,可能造成添加量不高的樣品出現假陰性結果。
本文建立了測定化妝品中52 種抗感染類藥物的超高效液相色譜-串聯質譜(UPLC-MS/MS)方法,針對《規(guī)范》存在的上述兩個問題進行優(yōu)化改進,同時增加莫匹羅星等13種有違禁添加風險的抗感染類藥物,擴大了檢測范圍,可為化妝品中抗感染類藥物違禁添加的質量安全監(jiān)管提供技術支持。
UPLC-I-Class Plus 超高效液相色譜儀、Xevo TQ-S 三重四極桿質譜儀(美國沃特世公司);電子分析天平(瑞士梅特勒-托利多公司);超聲波清洗儀(美國IKA 公司);高速冷凍離心機(日立Hitach 公司);Arium Combort超純水儀(德國賽多利斯公司)。
磺胺吡啶、莫匹羅星、甲硝唑、磺胺甲二唑、鹽酸萘替芬、磺胺甲氧嗪、西咪替丁、螺內酯、咪康唑、磺胺氯噠嗪、克拉霉素、磺胺嘧啶、酮康唑、羅紅霉素、磺胺二甲嘧啶、替硝唑、氯霉素、磺胺噻唑、磺胺苯酰均購于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純度均大于96.0%;氧氟沙星、氟羅沙星、環(huán)丙沙星、磺胺甲唑、依諾沙星、鹽酸沙拉沙星、鹽酸雙氟沙星、鹽酸四環(huán)素、恩諾沙星、米諾環(huán)素、呋喃它酮、氟康唑、奧硝唑、土霉素、鹽酸金霉素、阿奇霉素、灰黃霉素均購于Dr.Ehrenstorfer 公司,純度均大于95.0%;磺胺甲嘧啶、聯苯芐唑、益康唑、紅霉素均購于Bepure 公司,純度均大于98.0%;鹽酸多西環(huán)素、克霉唑、林可霉素、克林霉素、克林霉素磷酸酯、培氟沙星、諾氟沙星、加替沙星、那氟沙星、司帕沙星、洛美沙星均購于CATO 公司,純度均大于97.0%;莫西沙星購于EP 公司,純度為100.0%;乙腈、甲醇(色譜純,德國默克公司);甲酸(色譜純,阿拉?。?;實驗用水為超純水。
1.2.1 標準溶液的制備精密稱取52種抗感染類藥物標準品各10 mg,分別置于10 mL量瓶中,用甲醇溶解并定容(部分標準品用水先溶解),配制成質量濃度約為1 mg/mL 的標準儲備溶液。分別精密移取各標準儲備溶液適量,置于同一量瓶中,用甲醇稀釋并定容,配制成質量濃度約為1 μg/mL 的混合標準溶液。
1.2.2 基質標準溶液的制備準確稱取基質空白樣品7份(0.2 g/份),置于15 mL離心管中,分別加入混合標準溶液適量,按供試品溶液制備步驟處理,配制成質量濃度為1~50 ng/mL的基質標準溶液。
1.2.3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準確稱取0.2 g 樣品,置于15 mL 離心管中,加入乙腈5 mL,渦旋30 s,超聲提取30 min,搖勻,以10 000 r/min 于0 ℃冷凍離心10 min,溶液轉移至10 mL 量瓶中,加水稀釋定容,搖勻,過濾,即得。
1.2.4 色譜條件色譜柱:Waters HSS T3(2.1 mm×100 mm,1.8 μm);流動相:A 相為0.1%甲酸乙腈,B 相為0.1%甲酸水;柱溫:40 ℃;進樣量:2 μL;流速:0.3 mL/min。梯度洗脫程序:0~3 min,2% ~15% A;3~9 min,15%~50% A;9~14 min,50%~99% A;14~17 min,99% A;17~17.5 min,99%~2% A;17.5~22 min,2% A。
1.2.5 質譜條件離子源:電噴霧電離源(ESI),檢測方式:多反應監(jiān)測(MRM);毛細管電壓:3.0 kV;離子源溫度:150 ℃;脫溶劑氣溫度:500 ℃,脫溶劑氣流量:1 000 L/h;質譜參數見表1。
表1 52種抗感染類藥物的質譜參數Table 1 MS parameters of 52 anti-infective drugs
本研究的抗感染類藥物成分多、極性差異大,因此選擇通用型反相色譜柱進行分離,以獲得較好的色譜保留和峰形。對比了Waters HSS T3(2.1 mm×100 mm,1.8 μm)及Waters BEH C18(2.1 mm×100 mm,1.7 μm)2 款色譜柱的分離效果,發(fā)現兩者響應基本一致,且均能實現對目標分析物的較好分離,但HSS T3 柱對極性較強化合物有更好的色譜保留,更適合分離極性差異大的化合物。進一步比較了Waters HSS T3(2.1 mm×100 mm,1.8 μm)、Agilent ZORBAX SB-Aq(2.1 mm×100 mm,1.8 μm)和CAPCELL PAK C18(2.0 mm×150 mm,2.7 μm) 3 款色譜柱的分離效果,結果顯示HSS T3 柱與CAPCELL PAK C18柱的響應強于Agilent ZORBAX SB-Aq 柱,但HSS T3 柱和Agilent ZORBAX SB-Aq 柱的峰形較優(yōu)。綜合比較,最終選擇Waters HSS T3(2.1 mm×100 mm,1.8 μm)進行分離測定。
考察了常用的流動相體系甲醇水、乙腈水對待測組分的分離情況,結果顯示乙腈水對待測組分的適用性高于甲醇水。因乙酸銨能屏蔽硅醇基,起到改善峰形的作用,且與質譜的兼容性較好,本研究擬采用乙酸銨改善個別成分的峰形。但實驗發(fā)現其對化合物離子化具有抑制作用,尤其對四環(huán)素類成分的離子化抑制作用較明顯,綜合考慮后選擇不加乙酸銨。在ESI+模式下,加入少量甲酸能促進化合物電離后加氫從而增強響應,因此考察了流動相中加入不同體積分數甲酸(0.05%、0.1%、0.2%、0.5%)時目標分析物的分離效果。結果顯示,氯霉素的響應在加甲酸的流動相體系中基本不受影響,其余待測組分的響應隨著流動相中甲酸體積分數的增大而增強,由于高濃度甲酸會損傷儀器,最終選用0.1%甲酸水-0.1%甲酸乙腈作為流動相。52 種抗感染類藥物混合標準溶液(10 ng/mL)的總離子流圖見圖1A~E,陽性樣品的典型離子流圖見圖1F。
圖1 52種抗感染類藥物混合標準溶液(A~E)及陽性樣品(F)的總離子流圖Fig.1 Total ion current chromatograms of 52 anti-infective drugs(A-E) and a positive sample(F)the peak numbers denoted were the same as those in Table 1
考察了分別以甲醇和乙腈作為提取溶劑時的效果,結果顯示,甲醇作為提取溶劑時起泡及乳化現象較明顯,而乙腈作為提取溶劑時不存在上述現象,且流動相為乙腈,故選擇乙腈作為提取溶劑以降低溶劑效應。實驗發(fā)現,采用《規(guī)范》中的前處理方法(樣品經飽和氯化鈉溶液渦旋后用0.5%甲酸乙腈溶液進行提?。┐嬖谝韵聠栴}:①供試品溶液中的磺胺類藥物在酸性條件中不穩(wěn)定,6 h 后響應值顯著下降;②克林霉素磷酸酯受脂水分配系數的影響,只有約10%進入乙腈層,其余在飽和氯化鈉層。針對上述問題,本研究不使用飽和氯化鈉溶液分散樣品,直接使用乙腈進行樣品提取,磺胺類藥物及克林霉素磷酸酯的回收率均能達到90%以上。
為降低基質效應,考察了Waters、艾杰爾等品牌的HLB固相萃取小柱(60 mg、200 mg規(guī)格)的凈化效果,發(fā)現西咪替丁等強極性成分無法保留;采用島津SHIMSEN Q 小柱進行凈化處理時,克林霉素磷酸酯和四環(huán)素類成分損失較多,回收率低。實驗最終采用乙腈對樣品進行超聲提取,并在0 ℃冷凍離心后取上清液加水稀釋的前處理方法,既能沉淀蛋白和去除油脂類雜質,又不影響回收率。
化妝品的基質復雜,采用乙腈進行提取后,基質共提取物競爭電離,從而影響待測組分的離子化程度,形成基質效應(ME),影響定量結果的準確性。ME按下式計算:ME(%)=(基質標準曲線斜率/溶劑標準曲線斜率-1)×100%[17],當ME為負值,說明存在基質抑制效應,正值為基質增強效應。當|ME|≤20%,表示存在較弱的基質效應;當20%<|ME|≤50%,表示存在中等的基質效應;當|ME|>50%,表示存在較強的基質效應。52種抗感染類藥物的ME值見表2。結合前處理考察的情況,采用基質標準工作曲線進行定量分析以減弱基質效應的影響。
表2 52種抗感染類藥物的線性關系、檢出限、定量下限與基質效應Table 2 Linear relations,limits of detection,limits of quantitation and matrix effects of 52 anti-infective drugs
2.5.1 線性、檢出限與定量下限按“1.2.2”方法配制3 個基質(水劑、乳液、膏霜)標準工作溶液,采用本方法進行測定,以各藥物的質量濃度為橫坐標,峰面積為縱坐標進行擬合。由表2 可知,52種抗感染類藥物在1~50 ng/mL范圍內呈良好的線性關系,相關系數(r)均大于0.99。取基質效應最大的膏霜類基質陰性樣品,添加適量混合標準溶液,按供試品溶液制備同法操作,以3 倍信噪比計算檢出限(LOD),10倍信噪比計算定量下限(LOQ),得到52種抗感染類藥物的檢出限和定量下限分別為1~10 μg/kg和3~35 μg/kg。
(續(xù)表2)
2.5.2 加標回收率與相對標準偏差取水劑、乳液、膏霜3 類基質陰性樣品,按0.04、0.08、0.4 mg/kg 3個水平添加52種抗感染類藥物的混合標準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制備同法操作,每個濃度平行實驗3 次。52 種抗感染類藥物在水劑中的平均回收率為86.5%~116%,相對標準偏差(RSD)為1.2%~7.6%;乳液中的平均回收率為81.5%~116%,RSD為0.94%~9.2%;膏霜中的平均回收率為81.2%~116%,RSD為1.2%~8.9%。
應用本方法對市售的50批祛痘類化妝品及50批兒童護膚類產品進行測定,結果顯示1批兒童護膚類產品檢出咪康唑,含量為0.68 mg/kg,陽性樣品的總離子流圖見圖1F。
本文將《規(guī)范》中3 個抗感染類藥物測定的標準方法合并,并在此基礎上增加莫匹羅星等13 種臨床常用外用藥,提高了工作效率,節(jié)約了資源成本,擴大了檢測范圍。相較于《規(guī)范》中抗感染類藥物的現行標準,本方法在保證結果準確的前提下,通過對前處理過程進行優(yōu)化,有效避免了磺胺類藥物降解和克林霉素磷酸酯提取不完全的問題,同時檢出限和定量下限均低于《規(guī)范》的現行標準,提高了方法靈敏度。本方法高效便捷,靈敏度高,分析范圍廣,具有良好的選擇性,可為化妝品中抗感染類藥物違禁添加的質量安全監(jiān)管提供較好的技術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