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聰奇,羅濱,陳坤城,鄭金熾
精神分裂癥為臨床常見精神障礙性疾病,通?;颊邥a生感覺、思維、情感及行為方面的功能障礙,并且表現(xiàn)出精神不協(xié)調的狀態(tài)[1]。同時患者會出現(xiàn)認知功能損害,由此產生錯誤認知觀念,其日常行為也會受到影響。在精神分裂癥急性期,患者常會作出攻擊、激越行為,會給自己和他人帶來危險[2]。一旦發(fā)現(xiàn)患者存在激越癥狀,需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干預,快速穩(wěn)定病情,為后續(xù)治療奠定基礎。目前臨床主要通過藥物方式控制精神分裂癥激越,其中氟哌啶醇為常用藥物,其屬丁酰苯類抗精神分裂藥物,可促進腦內多巴胺轉化,以此發(fā)揮抗興奮、躁動作用。但使用氟哌啶醇期間患者易產生不良反應,部分患者耐受性差,患者用藥依從性受到影響,不利于長期治療[3]。齊拉西酮一種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它是一種5-羥色胺(5-HT)受體激動劑,可有效抑制興奮、激越癥狀。有研究表明,齊拉西酮可發(fā)揮與氟哌啶醇相似的療效,甚至優(yōu)于氟哌啶醇[4]。本研究觀察比較甲磺酸齊拉西酮注射液與氟哌啶醇注射液治療精神分裂癥激越患者的臨床效果,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泉州市第三醫(yī)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癥激越患者120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60例。2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本研究經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核準,患者及家屬已知曉研究內容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表1 對照組與觀察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 [例
1.2 病例選擇標準 納入標準:符合《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5]關于精神分裂癥激越相關標準,并處于急性發(fā)作期,陽性和陰性癥狀量表(PANSS)評分>60分,陽性和陰性癥狀量表興奮因子(PANSS-EC)評分>14分,行為活動評定量表(BARS)評分>5分。排除標準:(1)對本研究相關藥物過敏者;(2)存在明顯神經系統(tǒng)器質性疾病患者;(3)存在嚴重軀體疾病患者;(4)無法按照醫(yī)囑配合用藥者;(5)合并心、腎等器官功能嚴重不全患者;(6)研究期間服用其他精神類藥物患者;(7)藥物、酒精依賴患者;(8)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
1.4 觀察指標與方法 比較2組治療效果,治療前后PANSS-EC評分與BARS評分,以及不良反應(惡心嘔吐、心動過速、嗜睡、靜坐不能、肌張力增高)發(fā)生率。治療效果根據PANSS-EC減分率評定,PANSS-EC減分率=(治療前評分-治療后評分)/治療前評分×100%,減分率>50%為有效,否則為無效。PANSS-EC量表涉及5個條目,總分計5~35分,分值愈高表明患者精神興奮癥狀愈嚴重[6]。BARS量表旨在評價患者沖動行為癥狀,計1~7分,分值愈高明患者沖動行為癥狀愈嚴重[7]。
2.1 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有效54例,對照組有效53例,2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90.00% vs. 88.33%,χ2=0.086,P=0.769)。
2.2 PANSS-EC評分比較 治療前,2組患者PANSS-EC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3 d后,2組PANSS-EC評分較治療前降低(P均<0.01),但2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對照組與觀察組治療前后PANSS-EC評分 比較分)
2.3 BARS評分比較 治療前,2組患者BAR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3 d后,2組BARS評分較治療前降低(P均<0.01),但2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對照組與觀察組治療前后BARS評分比較分)
2.4 不良反應比較 觀察組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為25.00%,低于對照組的43.33%(χ2=4.483,P=0.034),見表4。
精神分裂癥發(fā)作與大腦結構、遺傳因素、后天環(huán)境因素等密切相關,但具體發(fā)病機制尚不明確,目前并無特定治療方法,臨床上主要通過藥物治療控制患者病情[8-9]。在精神分裂癥急性期,患者易出現(xiàn)激越癥狀,如極度興奮的躁動、妄想及行為紊亂等,甚至出現(xiàn)自殘或傷人行為,嚴重威脅自身及他人生命安全。目前臨床治療精神分裂癥激越多采用藥物穩(wěn)定患者病情,氟哌啶醇是治療精神分裂癥激越的常用藥物,它是第一代抗精神病藥物,通過肌內注射可對神經中樞多巴胺D2受體產生抑制作用,促進腦內多巴胺轉化,從而發(fā)揮抗幻覺、妄想及抗興奮躁動的作用[10]。該藥物可快速生效,短期內可穩(wěn)定患者病情,但持續(xù)用藥易導致患者出現(xiàn)過度鎮(zhèn)靜及錐體外系癥狀等不良反應,實際治療效果會受到限制,且不利于患者后續(xù)治療[11]。
本研究結果顯示,2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后,2組PANSS-EC評分、BARS評分均較治療前降低但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這與齊艷[12]、賈志偉等[13]研究結果相一致,說明甲磺酸齊拉西酮注射液與氟哌啶醇作用效果相當,能夠有效控制患者病情,緩解相關癥狀,反映出齊拉西酮治療精神分裂癥激越的有效性。齊拉西酮為第二代抗精神病藥物,該藥物為5-HT受體激動劑,也是多巴胺D2、5-HT2A、5-HT1D及5-HT2C受體拮抗劑,對H1、α1受體也具有親和力,通過上對述受體產生聯(lián)合阻斷作用來緩解臨床癥狀,穩(wěn)定患者病情。由于齊拉西酮對5-HT2A/D2親和力較高,故錐體外系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相對較低[14]。齊拉西酮可與中腦邊緣葉和紋狀體D2受體可產生結合作用,并通過對5-HT2A受體的高親和力強化其藥效,并減少錐體外系不良反應。本研究中,觀察組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與許錦泉等[15]研究結果一致,也驗證了上述觀點,反映出齊拉西酮實際藥物不良反應較少,用藥安全性高,對于患者后續(xù)治療具有積極的作用。
綜上所述,甲磺酸齊拉西酮注射液相較于氟哌啶醇注射液治療精神分裂癥激越患者的效果更佳,二者作用相當,均可有效控制患者病情,但甲磺酸齊拉西酮注射液不良反應少,用藥安全性更高。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聲明無利益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