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同梅
摘? ?要:小學階段的數學學習對學生的長遠學習和整體發(fā)展都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是數學教學的重中之重,也是小學數學教師必須重點考慮的問題。本文首先闡述了培養(yǎng)學生數學思維的意義,其次指出了當前小學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最后根據實踐經驗總結了培養(yǎng)學生數學思維的路徑,希望對學生的長遠發(fā)展有所幫助。
關鍵詞:小學數學? ?數學思維? ?培養(yǎng)路徑
數學是小學階段的基礎學科之一,小學數學教學的主要目標是讓學生掌握數學基礎知識,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為學生長遠的數學學習夯實基礎。在此過程中,教師要指導學生通過不斷的練習和思考,逐漸形成與自身特性相符的數學思維,為學生解決其他數學問題提供相應的策略。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對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yǎng),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式,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讓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遷移和運用。
一、培養(yǎng)學生數學思維的意義
(一)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
由于成長環(huán)境和先天因素的影響,每個學生的特點都略有不同,喜歡和擅長的領域也存在一定的差別,正是因為這種差別的存在,造就了學生思維發(fā)展的無限可能。思維能力是學生創(chuàng)新的基礎,思維能力強的學生學習效率更高,思維更靈活。在數學教學中,如果學生形成了相應的數學思維,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思維角度與方式,對不同的問題進行多角度的深入思考。這種發(fā)散式的思維方式,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還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讓學生主動探索更多未知的數學知識。在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學生能不斷發(fā)現、探索新的世界,甚至能在自己的認知范圍內不斷提出新的想法,這是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與能力發(fā)展的關鍵表征。
(二)提高學生的思維敏捷度
相比于其他學科,數學學科最大的優(yōu)勢在于能幫助學生實現思維能力的鍛煉和學習能力的開拓。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或做數學題時,往往需要綜合考慮知識的靈活變換與題目隱藏的信息,并從中提煉出對自己有用的信息,幫助自己解決問題。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不僅需要調動已經學過的知識,還需要將新舊知識進行綜合考慮,并快速地進行分析和篩選,才能找出正確的解題思路。整個解題的過程既是思考的過程,也是能力拓展的過程。通過長期的數學思考練習,學生的大腦會形成相對固定的思維范式,隱藏在學生的潛意識中,供學生在合適的時機使用。這種過程就是學生思維能力形成的過程,能極大地提升學生的思維敏捷度與反應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當前小學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的教學觀念落后
受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影響,大部分數學教師認為數學教學的主要流程就是先把課本上的理論知識傳授給學生,然后用大量的練習題加以輔助練習,才能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但是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化,這種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已經不適用于現在的教學要求。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不僅要傳授給學生知識,還要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形成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發(fā)展學生的綜合能力。但是在現實教學中,很多數學教師還是受到教學習慣和傳統(tǒng)思維定式的影響,難以貫徹這一指導思想,教學效率低下。
(二)應試教育理念依舊存在
考試的根本目的在于查漏補缺,讓學生認識到自己學習中的不足,從而在復習中“對癥下藥”,強化學生的學習效果。但是受綜合因素的影響,應試教育理念仍對教師的教學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導致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形成了單一的教學方式,只重視知識的記憶而忽略了學生對數學原理的掌握。在教學過程中,如果遇到公式,很多教師往往只要求學生死記硬背,能在考試中正確運用就可以,而對數學公式的基本原理卻很少涉及。在這種教學模式中,數學學習就會變得乏味無趣,長此以往,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就會受到較大的影響,這對學生的長遠發(fā)展會產生不利的影響。
(三)數學課堂缺乏趣味性
小學階段的學生思維較為活躍,以形象認知思維為主,他們很難長時間專注于一件事情。但是很多教師仍然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教學內容以理論知識為主,以大量的數學習題為基本教學手段。這種教學內容和方式抽象、枯燥、無趣,會導致學生的注意力分散,很難全身心地投入數學學習,甚至會產生厭學的情緒。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想要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成績更是難上加難。
三、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數學思維的路徑
(一)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學習方式,也有不同的興趣點,只有讓學生對數學學習感興趣,學生才會產生持續(xù)學習的動力。因此,要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教師要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根據學生的興趣點、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學習偏好,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讓學生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樂趣。如此,學生才會主動探索數學知識,這也是培養(yǎng)學生數學思維的基礎。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設備,將圖片、文字、視頻和數學計算結合在一起,通過動態(tài)的展示,引起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產生探究數學知識的興趣。這種教學方式不僅可以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還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發(fā)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學生學習難度較大的數學知識打下基礎。
(二)適量練習,形成潛意識
學習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也是如此。隨著年齡的不斷增加,小學生的記憶力、思考能力也在增強,但是想要形成一定的思維能力,還需要適量的練習。這種練習過程可以深化學生對數學知識點的理解,提高學生遷移和運用數學知識的能力。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給學生布置科學、合理、適量的練習,提高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效率。
(三)將數學教學和實際生活相結合
學習數學的重要目的就是將數學知識應用于實際生活,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衡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重要標準是學生應用數學知識靈活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只有將數學知識和實際生活相結合,才能夠在最大程度上發(fā)揮數學知識的作用。例如,在教學“10以內的加減法”時,筆者鼓勵學生從家中攜帶糖果,讓學生通過糖果的增加或減少練習加減法,讓生活服務于數學教學,促使學生學會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問題。這不僅能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還能讓學生明確學習數學的真正意義。
綜上所述,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對學生的整個人生階段都會產生巨大的影響。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認識到培養(yǎng)學生數學思維的意義和價值,要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和內驅力,讓學生在循序漸進的學習中發(fā)展數學思維能力,為學生長遠的學習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劉珍.指向數學思維能力培養(yǎng)的小學數學教學實踐與反思[J].新教育,2023(11):89-91.
[2]蘇江.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研究[J].吉林教育,2023(9):73-75.
[3]龍麗君.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中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J].智力,2023(8):67-70.
[4]焦云偉.小學數學習題課中培養(yǎng)學生深度思維能力的策略分析[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3(6):80-82.
[5]沈亞.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3(5):107-109.◆(作者單位: 江西省萬年縣第一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