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富強(紹興文理學院)
沒有豐富多樣的優(yōu)秀傳統文化,文化自信就會失去依托載體。對此,需要從中國優(yōu)秀傳統文化中探尋文化自信的來源。而古詩詞藝術歌曲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中的組成要素之一,是文學、美學、音樂的結合體,吟唱詩詞旋律美,傳遞文學、美學價值,展現中華文化。通過對古詩詞藝術歌曲的價值傳承,能夠增強審美主體的文化自信。一是古詩詞藝術歌曲內涵豐富,承載民族凝聚力,有利于實現審美主體的文化認同與身份認同。如《詩經》中的《國風·秦風·無衣》中“豈曰無衣?與子同袍”蘊含著我們同屬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兄弟之情。二是古詩詞藝術歌曲古詩詞藝術歌曲中的愛國題材、詠物言志題材、詠史懷古題材、贈友送別題材、思鄉(xiāng)思念親人題材等表達出的不同情感與內涵,展現出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有利于增強作為一個中國人的文化自信與自豪感。例如,古詩詞藝術歌曲《滿江紅》表達出岳飛統一祖國的強烈愛國情懷,表現出一種浩然正氣與英雄氣概,體現出中國人的骨氣與志氣。通過對這些古詩詞藝術歌曲價值傳承,有利于審美主體通過鑒賞增強自身的文化自信。
由于古詩詞藝術歌曲的題材種類豐富多樣,不同題材的古詩詞藝術歌曲能夠為培育文化自信提供豐富的素材資料。一是愛國題材的古詩詞藝術歌曲可以為培育文化自信注入強大精神動力。古詩詞藝術歌曲是語言藝術的獨特表現形式,通過詩詞歌曲的方式來表達志向,如《離騷》《關山月》《過零丁洋》等各種愛國題材的古詩詞藝術歌舞蘊含著詩人的濃郁的愛國情懷、憂心家國命運、同情人民疾苦的思想情感,而這些詩詞歌舞中表達出來的愛國情懷能夠引起讀者與聽者的情感共鳴,激發(fā)人們的愛國主義情感,通過古詩詞藝術歌曲價值傳承,能夠有效激發(fā)人們的愛國主義,積極投身于文化強國建設中,為培育文化自信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二是古詩詞藝術歌曲的獨特藝術魅力為培育文化自信提供審美意蘊。古詩詞藝術歌曲是美學、文學、音樂的結合體,從字詞、情感等方面營造出藝術審美意境,彰顯出古詩詞藝術歌舞的獨特藝術魅力,通過品味與鑒賞古詩詞藝術歌曲,可以從其中發(fā)現美、認識美、感受與領悟美,引導人們對傳統美學的崇高追求,并從中領悟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審美意蘊,為培育文化自信奠定扎實的審美意蘊基礎。
在古詩詞藝術歌曲價值傳承中,通常會以古詩詞作為藝術歌曲的載體,是現代作曲技法與民族性音樂、古詩詞、民族風格相結合的一種歌曲形式,是民族文化與新的社會文化結合的結果,在以下三種古詩詞藝術歌曲類型中,展現出現代音樂元素與古詩詞相結合的特征。
一是古詩詞直接譜曲,如《春歸何處》《登鸛雀樓》等在原有古詩詞基礎上填補現代音樂曲子形成一首古詩詞藝術歌曲。
二是在現代詩基礎上進行創(chuàng)作,如《沁園春·雪》《留別》等是在現代詩的基礎上進行音樂創(chuàng)作。
三是根據歷史傳說創(chuàng)作的《木蘭從軍》《昭君出塞》等古詩詞藝術歌曲。這些古詩詞藝術歌曲在創(chuàng)作與價值傳承中均融入現代化作曲與音樂元素,通過音樂與古詩詞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價值傳承,為古詩詞藝術歌曲的傳承提供新方法,推進古詩詞藝術歌曲的現代化發(fā)展。
一是在不同文體的古詩詞藝術歌曲中蘊含著鮮明的文學價值,以古詩詞作為歌詞的古詩詞藝術歌曲中,由于古詩詞的文體豐富多樣,如楚辭、曲、律詩、絕句、詞等不同文體,不同文體形式在對仗、押韻、旋律等方面的要求各不相同,而以這些文體形式為載體的古詩詞藝術歌曲在研究不同文體押韻、旋律、對仗工整等方面具有顯著的文學價值。例如,在《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這首古詩詞藝術歌曲中,屬于七言絕句,具有對仗工整、押韻、旋律優(yōu)美、雅俗共體等特點,利用傳統的五聲音階調式、旋律為D 宮調式,結合七言絕句的韻律與吟誦感能夠體現出古代音樂的風貌與民族特色,對研究古詩詞藝術歌曲的不同文體具有較高的文學價值;二是在不同情感表達的古詩詞藝術歌曲中展示著文學特性。文學具有形象性、真實性、情感性與符號性特點,在古詩詞藝術歌曲中,由于其是以古詩詞作為歌詞載體,在不同的古詩詞中表達出不同詩人的各種思想情感,而這些思想情感展示著文學特性,具有鮮明的文學價值。
一方面,從聲音角度分析,由于中國漢字具有一字一音的特點,不同的漢字音調體現出不同的音律之美。不同的漢字發(fā)聲特點也不同,在古詩詞中要求文字對仗工整與押韻,在聲音上要求圓潤具有流動性,體現出吟誦的特點,在古詩詞藝術歌曲中也具有這一特色。例如,《我住長江頭》中要求聲音圓潤通透,才能夠把歌詞中的意境演唱出來?!拔易¢L江頭,君住長江尾”中通常采用溫柔婉轉、低聲吟唱的聲音特色表達出女子對男子的思念。另一方面,從曲調角度分析,古詩詞藝術歌曲在填詞與創(chuàng)作方面注重曲調與詩詞的融合,體現出音樂韻律之美,具有鮮明的旋律美價值。而“宮商角徵羽”是古詩詞藝術歌曲中常見的創(chuàng)作技法,具有鮮明的五聲調式,旋律優(yōu)美宛轉悠揚,具有古典音樂旋律之美。例如,《花非花》中曲式結構為兩大樂句,第一句“花非花,霧非霧”有平仄韻律,這一句式旋律需要上揚,而“夜半來,天明去”的旋律回落到平和的音區(qū),具有較高的音樂旋律價值。
一是歌詞的美學價值,古詩詞藝術歌曲創(chuàng)作時,追求語言、意境、音律美,通過押韻、對賬工整的方式彰顯出古詩詞的韻律之美。對此,彰顯出鮮明的美學價值。
二是字面美,古詩詞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通常注重字詞的巧妙應用,讓人回味無窮。從文字上的字斟句酌、平仄頓挫、給人豐富的美感體驗。例如,在《釵頭鳳》中“一杯愁緒,幾年離索”,簡單一句話淋漓盡致展現出創(chuàng)作者的悲痛情感。
三是意境美,創(chuàng)作者通常喜歡利用意象表達豐富且具有層次的情感,在古詩詞藝術歌曲中通常會采用借景抒情、借古諷今等手法表達出創(chuàng)作者的看法與見解,以簡單的文字表達出豐富且有層次的感情。
例如,《楓橋夜泊》通過二十八個文字通過借景抒情的手法營造出書生落榜后的悵然失落意境。四是情感美,古詩詞藝術歌曲中必不可少的內容是情感,只有賦予情感才能促使古詩詞藝術歌曲具備生命力與活力。古詩詞藝術歌曲中表達情感的類型較多,如《滿江紅》表達出強烈的愛國情懷、《長相思》表達出思念故鄉(xiāng)的情感、《關雎》表達出濃烈的愛情。通過鑒賞這些古詩詞藝術歌曲,可以體會其中蘊含的情感之美,感悟古詩詞藝術歌曲的美學價值。
古詩詞藝術歌曲的社會價值主要體現在教育方面,有利于豐富學校聲樂教學內容,具有重要的教育意義。在原有的聲樂教學中,通常以國外聲樂作品與民族歌曲作為主要教學內容,導致教學素材相對較少,不夠豐富多樣。尤其是在學習國外聲樂作品中,由于文化、音樂等方面的差異,導致學習難度較大,影響到學習效率。同時,在長期學習國外作品的同時,導致學生容易對中國聲樂作品產生生疏感與陌生感,不了解本土的聲樂作品內容與特色,影響到學生文化自信的培育。對此,通過將古詩詞藝術歌曲融入聲樂教學中,可以增加聲樂教學曲目內容,擴大與豐富師生聲樂作品的選擇范圍,不僅可以豐富聲樂教學內容,還具有重要的培育文化自信的教育意義,具有較高的社會價值。
要想通過古詩詞藝術歌曲的價值傳承來提高國人文化自信,還需要對文化傳承工作者加強文化與藝術素養(yǎng)培養(yǎng),為古詩詞藝術歌曲的價值傳承提供前提基礎。
一方面,提高文化傳承工作者的文化修養(yǎng)。良好的文化修養(yǎng)是鑒賞與傳承古詩詞藝術歌曲的基礎,只有對古詩詞藝術歌曲深入研讀與鑒賞,才能夠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內涵與表達的含義,才能夠在價值傳承中準確傳達作者宗旨與思想內涵。對此,文化傳承工作者在對古詩詞藝術歌曲進行價值傳承過程中,需要樹立正確的音樂觀與具備優(yōu)良的文化修養(yǎng)。文化傳承工作者需要加強古詩詞品讀與學習,了解古詩詞藝術歌曲創(chuàng)作背景與時代特征,能夠將古詩詞與音樂藝術相結合深入研究古詩詞藝術歌曲,并對古詩詞藝術歌曲進行創(chuàng)編,推進古詩詞藝術歌曲的傳承與發(fā)展。同時,文化傳承工作者還需要具備較強的共情能力,不僅要與古詩詞藝術歌曲創(chuàng)作者共情,了解創(chuàng)作者表達的真情實感,還需要與聽眾工情況采用現代化的藝術表現形式與聽眾達成情感共鳴,讓聽眾感受到古詩詞藝術歌曲的精神內在,積極參與到古詩詞藝術歌曲傳承中來。
另一方面,增強文化傳承工作者的藝術素養(yǎng)。文化傳承工作者在具備優(yōu)良的文化修養(yǎng)基礎上,還需要增強自身的藝術素養(yǎng),能夠對古詩詞藝術歌曲中的音樂元素、文字旋律、曲式結構等進行深入研究,利用辯證觀對古詩詞與現代音樂相結合的關系,不斷提升自身的藝術審美能力,鑒賞古詩詞藝術歌曲的高雅品位,并在傳承中能夠將其與流行音樂、現代音樂元素相結合進行傳播,有利于推動古詩詞藝術歌曲的傳承與發(fā)展。對此,文化傳承工作者需要加強古詩詞藝術歌曲欣賞與品鑒鍛煉,提高自身的鑒賞能力;并虛心請教鑒賞家、評論家,不斷學習與提升自身的藝術素養(yǎng)。
在新媒體興起的環(huán)境下,越來越多的人利用新媒體渠道獲取各種新聞資訊與信息,為了加強古詩詞藝術歌曲的價值傳承,可以利用新媒體渠道加大古詩詞藝術歌曲的宣傳力度,不斷拓展大眾對古詩詞藝術歌曲的認識程度,為其價值傳承提供群眾基礎。
一方面,借助各大短視頻等平臺推送古詩詞藝術歌曲,如向大眾介紹古詩詞藝術歌曲內涵、創(chuàng)作過程、品鑒內容、演唱視頻等,讓大眾更加深入了解古詩詞藝術歌曲,拉近大眾與古詩詞藝術歌曲的距離,通過通俗易懂的講解方式讓更多人了解。同時,古詩詞藝術歌曲傳承負責人還可以通過構建自身的官方網站,網站內設置古詩詞藝術歌曲推薦歌單模塊、交流評論模塊、創(chuàng)作者模塊、古詩詞藝術歌曲簡介與時事新聞模塊等,為大眾提供體驗服務,體驗與了解古詩詞藝術歌曲。同時,可以與其他新媒體網站平臺加強合作進行宣傳,如與網易云音樂網站平臺、抖音平臺、小紅書平臺等加強合作,擴大宣傳力度。
另一方面,利用媒體欄目加強宣傳。通過制作古詩詞藝術歌曲相關的媒體欄目,邀請明星參與欄目活動,增強宣傳廣度。例如,央視欄目《經典詠流傳》,通過邀請明星嘉賓參與古詩詞藝術歌曲創(chuàng)作與演唱,通過專家評審進行歌曲點評,解釋說明歌詞文化內涵。通過這一節(jié)目的宣傳,可以讓更多觀眾認識與了解古詩詞藝術歌曲文化。
在對古詩詞藝術歌曲進行價值傳承過程中,還需要從古詩詞藝術歌曲的開發(fā)與保護角度入手,開發(fā)出更多新的古詩詞藝術歌曲,并對現有的古詩詞藝術歌曲進行保護,在保護的基礎上對其進行價值傳承。
一方面,加強古詩詞藝術歌曲開發(fā)。通過培育更多的古詩詞藝術歌曲傳承人與創(chuàng)編人,對古詩詞藝術歌曲進行開發(fā)與創(chuàng)作,將古詩詞與現代流行音樂元素相結合,實現古詩詞藝術歌曲的現代化創(chuàng)新發(fā)展,以新穎的創(chuàng)作方式、傳唱方式等吸引更多聽眾,開發(fā)出更多具有時代價值與特色的古詩詞藝術歌曲。例如,可以借鑒文學藝術家葉至善創(chuàng)作的《古詩詞新唱》資料,加大開發(fā)力度,并與文學領域、音樂領域的藝術家加強合作,開發(fā)出更多古詩詞藝術歌曲。
另一方面,注重古詩詞藝術歌曲的保護。在國家大力倡導文化自信、加強傳統文化傳承與保護的環(huán)境下,需要注重古詩詞藝術歌曲的保護。加大資金與人才資源的投入力度,加強現階段古詩詞藝術歌曲的曲譜保護工作,可以通過建立古詩詞藝術歌曲數據庫與資源庫,將其與數字技術結合,利用虛擬仿真技術對其進行保護處理。相關部門可以建立古詩詞藝術歌曲博物館,對其珍貴曲譜資源進行保護處理。
在文化自信視域下要想實現古詩詞藝術歌曲的價值傳承,還需要創(chuàng)新出多元化的傳承方式。
一是古詩詞藝術歌曲走入學校音樂專業(yè)教學課堂,形成系統化教學,實現價值傳承。在各層級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適當融入古詩詞藝術歌曲內容教學,讓學生了解與學習古詩詞藝術歌曲,通過播放古詩詞藝術歌曲相關視頻,講解古詩詞藝術歌曲的價值意蘊與作用等,激發(fā)學生學習古詩詞藝術歌曲的積極性,增強學生對中華優(yōu)秀文化的認同感與自豪感。通過系統化教學促使學生更加全面地掌握古詩詞藝術歌曲的知識與演唱技能,引導學生參與到古詩詞藝術歌曲價值傳承中來。
二是通過各種民族活動、音樂活動進行傳承,由于民族活動主要以普通大眾為對象,通過大眾化接受與認可的方式進行傳承,能夠達到較好的傳承效果。例如,在昆曲表演民俗活動中,可以演唱古詩詞藝術歌曲,讓大眾了解古詩詞藝術歌曲的藝術魅力。如《長相思》是古詩詞藝術歌曲與昆曲相結合的主要藝術歌曲之一,將昆曲唱腔與《長相思》的演唱技法相結合,在昆曲民俗表演活動中,可以演唱《長相思》等類型的古詩詞藝術歌曲,對其進行傳承與弘揚。同時,可以通過舉辦各種音樂活動對古詩詞藝術歌曲進行價值傳承。例如,甌海區(qū)文化館舉辦以“宋韻歐風”主題的古詩詞藝術歌曲交流會,通過這種音樂活動方式分享與交流古詩詞藝術歌曲。
三是通過文化旅游的方式傳承,將古詩詞藝術歌曲與文化旅游相結合,實現古詩詞藝術歌曲的價值傳承。例如,在西安旅游中,大型歌舞劇《長恨歌》在華清宮進行演出,通過將《長恨歌》古詩詞、歌曲、舞蹈與當地景點相結合的方式,創(chuàng)新出新的價值傳承路徑,營造出恢宏壯觀的歷史情境與凄美的愛情故事。
總之,在文化自信視域下實現古詩詞藝術歌曲的價值傳承有利于增強文化自信,豐富培育文化自信素材,推動古詩詞藝術歌曲現代化發(fā)展。并且古詩詞藝術歌曲在文化自信建設中具有較強的文學、音樂、美學與社會價值,在對其進行價值傳承中,還需要從增強文化傳承工作者文學與藝術素養(yǎng)、利用新媒體渠道加大宣傳力度、重視古詩詞藝術歌曲的開發(fā)與保護、創(chuàng)新傳承方式等手段入手,推動古詩詞藝術歌曲的價值傳承,為堅定文化自信與實現文化強國提供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