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紅
十多年來,她在尊老敬老的崗位上認真履職,用愛心守護老年人的晚年,贏得了人們的稱贊。她說,讓老年人生活得更美好是她奮斗的目標,她也相信,未來會有更多優(yōu)秀的年輕人加入到養(yǎng)老服務隊伍中來。她,就是十三屆、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江蘇南通市崇川區(qū)長青樂齡老年護理院的護理員李楠楠。
李楠楠出生于1990年。由于父母忙于工作,所以她從小由奶奶帶大,與奶奶感情篤深。奶奶除了照顧她日常生活起居、接送上學外,還會給她買喜歡的玩具、讀唐詩、講白雪公主與七個小矮人的故事,與她一起藏貓貓捉迷藏……在李楠楠的印象中,奶奶非常慈愛和善,像和煦的春風,像溫暖的太陽,讓她的童年世界充滿歡樂,變得五彩斑斕。
時光的腳步匆匆,轉眼間,李楠楠便長成了一個婷婷玉立的少女。上中學住校后,她漸漸地與奶奶見面的時間少了。后來,奶奶臥病在床,父母知道李楠楠與奶奶感情很深,怕影響她學習,便一直沒有告訴她,直到奶奶病逝。李楠楠悲痛萬分,怎么也無法接受這個現(xiàn)實。尤其是奶奶生病時,她沒能照護奶奶,這成了她難以釋懷的“心結”。
之后,李楠楠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上了衛(wèi)校。經(jīng)過幾年的苦讀,李楠楠衛(wèi)校畢業(yè),應聘到一家公立醫(yī)院當了護士。做了一段時間的護士后,李楠楠的內(nèi)心卻有了波動。有次下班回家,李楠楠經(jīng)過南通市崇川區(qū)長常青樂齡老年護理院,她抱著好奇的心理走了進去。看到許多的老人在這里被護理員精心照顧著,她仿佛一下子回到小時候,不由自主地想到了自己的奶奶。難受之余,她便萌生了去幫助這些老人的想法。
有了這種想法后,她辭掉了相對比較穩(wěn)定的護士工作,應聘到這家護理院,做了一名護工。她的工作是護理失智失能老人,幫他們喂飯、洗澡,甚至換尿布和通便。但她從不嫌臟、從不嫌累,把對奶奶的思念、歉疚和愛意,化作對失智失能老人的精心護理和百般關愛。
李楠楠是背著父母換工作的,因為她知道父母絕對不會同意她這樣做。當父母知道她換工作后,她已經(jīng)在護理院干了三個月。父母除了責怪她自作主張外,更多的是對她的心疼和擔心。李楠楠為了讓父母放心,請他們到護理院來感受她的工作。父母不來則已,一來更是放心不下了。父母看見她伺候一些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老人,心疼得淚如雨下。
母親對她說:“楠楠,你怎么選擇了這么一份工作?你奶奶屎一把尿一把地把你拉扯大,你也沒有給她端過屎尿呀!”李楠楠平靜地回答:“這正是我要從事這份工作的原因。正因為奶奶沒有得到我的照護,我才要更好地照護像奶奶一樣需要照護的老人。”父母知道李楠楠的心結所在,就不再阻攔。
患有阿爾茨海默癥的王奶奶,老伴去世40年了,但她的記憶還是停留在40年前的時光。王奶奶還以為在部隊當兵的老伴活著,會從部隊回來看望她。有時,王奶奶會在屋子里絮絮叨叨,甚至叫罵,別的老人對她很有意見。護理員怎么勸阻她,王奶奶也不聽。李楠楠不讓伙伴們責怪王奶奶,而是掏出手機假裝大聲“打電話”:“喂!您是王奶奶的老伴嗎?我是護理員,您是不是休假了,王奶奶總是念叨您……”李楠楠假裝與王奶奶老伴打電話的舉動,讓王奶奶臉上的“狂風暴雨”變得“艷陽高照”了,說:“謝謝你,丫頭!”
李楠楠的付出,老人們看在眼里、記在心里,把她當知心朋友、親孫女。漸漸地,李楠楠的事跡傳開了,得到了社會的關注和好評。2014年,李楠楠被評為“南通市勞動模范”。后來,她又被評為“全國五一巾幗標兵”“江蘇省勞動模范”。2018年1月,她當選為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2022年,在北京參加全國兩會時,李楠楠很忙碌,也很充實。會上,她呼吁進一步加大養(yǎng)老服務人才培養(yǎng),加強老年人權益保障。同時,她始終牽掛著護理院里240多名老人?!伴L青樂齡護理院里的每一位老人都是我的爺爺奶奶,我關注著他們的身體健康,留意著他們的喜怒哀樂,而他們也把我當成了貼心的小孫女、小丫頭,這種雙向奔赴的愛讓我覺得當初選擇這條路并沒有錯。”
除了身體上的照護外,老人其實更需要精神的撫慰。李楠楠負責的范圍有一個老奶奶,脾氣很大,喂她吃藥總是不吃,心情不好的時候還打人。有時候被老人打疼了,李楠楠偷偷地掉眼淚。但是,李楠楠靜下來時,她試著理解久病老人的心態(tài),再去溝通,打動他們。李楠楠想辦法把藥粉和進面包等小點心里,喂老人吃下去。她覺得,要想照顧好這些老人,就要把老人當作親人看待,不能嫌煩怕累。在外面開會時,李楠楠會看看護理院微信工作群的消息,和同事交流老人們的情況??吹剿麄兩眢w漸漸康復,李楠楠覺得這就是她最幸福的事。
憑借著始終如一的耐心、熱情、專業(yè),李楠楠很快成為老人們的“忘年交”。從一開始為老人端茶、喂藥、擦背、吸痰等最基礎的護理工作,到現(xiàn)在從事院內(nèi)管理,為招納護理人才、壯大養(yǎng)老事業(yè)發(fā)聲,她堅持了10多年。“我從來沒想過放棄,最苦最累的時候也沒有過。”在李楠楠看來,照顧老人,服務要細致,更重要的是能理解老人。
走上新的工作崗位,李楠楠了解到,護理院接收的主要是失能、失智和需要臨終關懷的老人。幾年前,護理院接收了一名深度失能老人。家屬將老人送來時,老人的背部、臀部、四肢上長滿了皰疹,最大的像硬幣,連老人的子女都不敢直視這些患處。尤其在夏天,老人的傷口散發(fā)刺鼻的味道,引起同房間其他老人的不滿。得知這一情況后,李楠楠每天用針尖扎破老人的皰疹,再用碘伏把傷口清理干凈,換上新藥。她一邊為老人上藥,一邊安撫其他老人的情緒,耐心地向他們解釋,爭取他們的理解。
李楠楠說,護理員看似門檻不高,但要堅持下來并不容易。她在多家社區(qū)調(diào)研發(fā)現(xiàn),養(yǎng)老護理人員缺口大、流失率較高、年齡結構不合理,養(yǎng)老機構招人難、留人難等問題普遍存在。
李楠楠還注意到,很多來自農(nóng)村的護工文化水平不高、護理技能欠缺。為此,她建議民政、人社部門應加大養(yǎng)老護工的技能培訓,給予他們更多的經(jīng)濟補助。她希望依靠團組織組建一支以社會青年、學生為主的志愿者團隊,定期前往社區(qū)和護理院陪伴老人,以此緩解養(yǎng)老機構護理員的工作壓力,形成社會尊敬老人、關愛老人的風氣。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提高養(yǎng)老服務質(zhì)量,離不開一線護理人員對他們的精心呵護?!耙尷先撕退募胰税炎o工當親人?!崩铋f,為此,她組建起勞模工作室,總結運用“楠楠三心五溝通工作法”(即愛心、耐心、細心;和老人溝通、和家屬溝通、和醫(yī)生溝通、和護工溝通、和領導溝通),通過示范引領,帶動全院護工提升服務質(zhì)量。
除了護理員這一身份外,李楠楠另一個身份是共青團南通市委兼職副書記。平時,她經(jīng)常去醫(yī)院與年輕護士交流。她了解到,按照有關規(guī)定,每個護理院每床至少需要配備0.8名護理人員,但很多護理院達不到這個要求。養(yǎng)老護理需求不斷增加,但養(yǎng)老服務建設依舊進展緩慢。李楠楠深知,最重要的原因是缺少人才,“工作辛苦”“待遇低”“社會認同感低”是擋在想從事養(yǎng)老行業(yè)年輕人面前的三大難題。因此,她近年來的提案都跟養(yǎng)老護理員有關。
在當選全國人大代表之初,李楠楠就提出了養(yǎng)老護理人員給予崗位補貼、恢復護理員資格證等建議。幸運的是,李楠楠的建議很快得到了相關部門的回復。2019年,護理員資格證考試制度得以恢復?,F(xiàn)在,有不少地方開始發(fā)放養(yǎng)老崗位補貼。常年堅守在養(yǎng)老護理一線,李楠楠深知,隨著人口老齡化,養(yǎng)老機構人手短缺,存在招人難、留人難、業(yè)務技能不高等問題,而愿意加入護工崗位的年輕人就更少了。
2023年春節(jié)剛過,為向全國兩會建言獻策,切實履行一名全國人大代表的職責,李楠楠專程去南通市民政局,了解主管部門掌握的情況,對基層養(yǎng)老事業(yè)進行系統(tǒng)思考。經(jīng)過一番調(diào)研,李楠楠提交了《關于加強養(yǎng)老從業(yè)人員專業(yè)隊伍建設的建議》。在這份建議里,她把養(yǎng)老服務基層面臨的困難反映給黨和國家,為進一步完善我國養(yǎng)老服務事業(yè)積極建言。她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健全養(yǎng)老服務事業(yè),打造年輕而專業(yè)的養(yǎng)老隊伍,讓全國更多的老人得到更好的照護。
十幾年來,李楠楠在熱愛的老年護理崗位上,從日常起居到飲食照料,從身體護理到心靈關懷,成了老人們離不開的貼心人、口口相傳的“好閨女”。面對未來,李楠楠說:“每一代人肩負的使命都不一樣,尤其是我們這代人,要邁著自己的步伐,為自己、為國家、為人民去奮斗,讓‘奮斗二字永不褪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