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榮玉
摘 要:語文是初中教育階段的重要內容,作為一門綜合性學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其中包含的聽說讀寫基本能力,而其中寫作和閱讀能力培養(yǎng)是語文學科重點難度,教師要重視對學生作文指導和閱讀教學。隨著教育改革,在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學生存在詞匯量匱乏,寫作結構不清晰等問題,這些問題主要原因是學生對語文相應材料閱讀量不足,教師采用作文指導和閱讀教育結合的方式,相互促進研究,從而提高學生語文作文和閱讀水平。
關鍵詞:初中語文;作文指導;閱讀教學;措施探究
【中圖分類號】G633.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2097-2539(2023)09-0121-03
初中生閱歷和知識含量有限,但是此階段學生對語文知識理解程度高,教師在課堂上將作為指導和閱讀教學統(tǒng)一進行,從宏觀角度幫助學生搭建語文學習知識體系,從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保障學生素質教育有效開展,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學生健康發(fā)展同時,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提高初中語文教學水平,培養(yǎng)學生語文學習綜合素養(yǎng)。
1.作文指導和閱讀教學有效結合的意義
閱讀是學生主要積累語文知識的方式,有效的豐富學生寫作素材,而教學過程中,教師將作文教學和閱讀教學方式整合到一起,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同時,提升習作能力。教師對閱讀教學方式的重視,拓寬學生的閱讀視野,增加學生語文寫作知識儲備,使學生寫作文時言之有物,豐富作文內容。學生寫作手法單一,不利于提高文章質量,文章有多重載體,也有多重寫作方式,所以寫作系統(tǒng)和脈絡清晰,對提高文章質量十分有效。初中階段是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重要時期,在此階段學生積累了大量的語文相關資源,教師通過多種方式,優(yōu)化改善語文課堂教學方式,提高初中語文教學質量,培養(yǎng)學生寫作能力。
2.初中語文作文指導和閱讀教育存在的問題
當前初中語文教學中,最重要的問題就是寫作和閱讀在語文課堂上沒有結合起來。大多數(shù)初中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缺乏寫作指導,作文指導過程中,教師也是單純講解寫作技巧,沒有將兩種知識有效結合,而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通過優(yōu)秀文章的學習和理解,能夠有效吸收和學習文章中作者的寫作方式,并且有效運用在自己寫作過程中,保障語文教學質量。學習過程也是鍛煉邏輯思維的過程,而在作文學習過程中,學生對相應內容有效構思,豐富閱讀體驗同時,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妥善地引導學生學習,將文章閱讀和寫作鍛煉有效結合。當前學生學習寫作時,經常面對自身寫作素材缺少的情況,寫文章的時候語言枯燥。隨著社會經濟發(fā)展和進步,對教學水平的要求逐漸提升,國家針對語文實際教學情況,也提出了多樣政策內容,給予初中語文學習更正確的方向指導,初中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一些家長帶領初中生進行課外探究,這種教學方式能夠鍛煉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其中寫作素材的積累是非常重要的內容,使學生寫作更加豐富,寫作素材是學生從日常生活積累形成,但是當前初中教育模式中占用了學生的生活時間,尤其是日常學習缺少對寫作素材的積累,減少學生寫作過程中的困難,也是面對的主要問題。
3.作文指導和閱讀教學結合措施
(1)通過課文閱讀培養(yǎng)學生寫作能力
課文是初中語文教學的基礎,語文教材中所有的文章都是專家精心挑選的,初中生根據(jù)自身特點,尤其是作文指導過程中,教師從課文閱讀出發(fā),提高學生自身寫作能力。教師課堂教學中,要先發(fā)掘教材中的細節(jié)內容,尤其是和學生生活化結合,初中生年齡比較小,而且好奇心強,教師按照教材內容妥善教學,但是單一的教學方式容易讓學生學習語文知識時感受到疲憊,針對這種問題,教師要充分利用生活中的語文教學素材,吸引學生在語文課堂上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學習寫作知識的熱情,提高寫作能力。例如,教師講解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主要講解了父親將作者送到車站,給他買橘子的事情,而其中最讓作者印象深刻的是,父親爬月臺的背影,教師講解完教材內容之后,引導學生回憶和父親相處過程中最難忘的事,以生活角度視角,鍛煉學生觀察生活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習作熱情,初中語文教材中有許多細節(jié),和學生的生活有密切的聯(lián)系,學生從閱讀中獲得的東西,應用到寫作中。教師講解文章內容時,要提高學生謀篇布局的能力,初中語文教材中含有多種文學載體,教師課堂教學中需給學生詳細講解文章中的寫作手法,包括文章中總結句和過渡段,從而更好地指導學生寫作,然后將寫作手法引導學生應用到寫作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分析文章內容,提高學生對文章內容的認知,有效提升學生寫作水平。
(2)拓寬學生閱讀范圍,積累學生寫作素材
教材中的內容范圍有限,不能完全滿足學生語文知識學習需求,教師教學過程中,拓展相應內容,使學生通過閱讀的方式拓展寫作素材,初中教材中的內容大都是優(yōu)秀文章的節(jié)選,教師為提高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讓學生在業(yè)余時間閱讀經典文學作品和高質量文章,豐富學生語文知識,閱讀板塊初中生的閱讀,教師要給予專業(yè)性指導,根據(jù)多種教材內容,充分利用教育資源,完善閱讀目標,監(jiān)督學生寫作基礎,尤其是閱讀過程中學生寫作素材的積累,不僅能夠幫助學生理解文章內容,而且有效提高寫作能力。學生剛開始學習寫作時,多數(shù)是從人物描寫著手,而進入初中之后,寫作和人文描寫之間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指導學生寫作文時,教師針對人物描寫出發(fā),豐富學生寫作情感,根據(jù)初中生寫作現(xiàn)狀,學生寫作能力有限,不知道從哪些方面著手,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帶領學生通過閱讀的方式,分析人物,讓學生換位思考,充分理解文章中作者表達的作文情感,提高作文水平,保障學生學習經濟性。例如,教師講解文章時,針對教材中文章體現(xiàn)的人物,引導學生以角色扮演的方式,重線文章內容,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知識內容積極性,減少學習語文知識的壓力,讓學生更加直觀地感受到教材人物的情感,從而提高對文章理解程度。
(3)讀寫結合,開展語文作文教育
讀寫結合教學,教師課堂上可以采用續(xù)寫和仿寫的方式,針對性練習學生讀寫能力,而且,教師還要根據(jù)學生學習實際情況,開展教學環(huán)節(jié)。初中生所處的年齡十分敏感,語文教學開展過程中,教師利用這一特點,將初中語文教學和寫作方式有效結合,保障學生學習質量,引發(fā)學生強烈共鳴,從而抒發(fā)學生最真實的情感,教師根據(jù)教材內容,引導學生進行閱讀和學習,品味課文中的感人之處,從而勾起學生情感共鳴,將學生帶入語文學習情境中,學生在課堂上學習更加集中,充分理解教材講解的內容,而且教師在此過程中,進一步發(fā)散思維,以課文教材內容為基礎,提出發(fā)散性思維,引導學生對故事內容發(fā)展,通過教師方式,提高學生寫作能力,增加學生對文章的理解,閱讀和寫作有效結合。例如,教師在講課課文中,將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生活結合,增加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理解,教師在課堂上準備一些富有情感的視頻,培養(yǎng)學生相互理解的情感,升華學生思想。在班級教學中,教師將學生分成不同學習小組,落實分層教學,從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小組合作學習研究,提高學生寫作水平,使學生閱讀理解過程中思路更加清晰。閱讀促進寫作,當前學生長期生活在城市中,缺少生活體驗,所以在作文中對相應內容描寫缺乏主動性,詞匯量十分有限,對一些場景和事物想象力不足,對閱讀理解能力提高不利,而且針對學生這種學習情況,教師要提高對學生關于景物專題閱讀訓練,學生不斷積累,提高作文能力,而且教材中有許多景物,季節(jié)的文章,而且文章中應用了多種修辭手法和行文結構,落實學生學習重點,教師以此為載體,發(fā)掘閱讀內容教學價值,提高學生對文章的理解,而且學生可以通過學習借鑒文章中的寫作方式,促進學生寫作水平提高。
(4)設計專題寫作,引導學生開展有效閱讀
初中語文教材在不同板塊上都設計寫作模塊,而且明確了寫作專題內容,體現(xiàn)寫作能力重要性,同時教師要實現(xiàn)讀寫結合,整合教材內容,教師以教材中寫作模塊為基礎,保障學生深入思考內容,積累閱讀學習材料,從而提高寫作質量。寫作教學中,教師要指導學生對教材中文本理解,提取不同文本中的內容和價值,從寫作角度考慮,如何突出中心寫作教學內容,教師圍繞主題內容,引導學生回顧教材中的重點內容,通過文章閱讀,把握作者把握動物和人物特點,突出寫作中心過程采取寫作技巧,而且這種情況對比,幫助學生理解人和動物之間的關系,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寫作教學中,教師指導學生開展課外拓展閱讀,學會整合閱讀材料,拓寬學生閱讀文章范圍,保障學生學習基礎,經過高效以及豐富的閱讀,學生可以積累知識,豐富學生對文章的認識,尤其是寫作指導,教師要在閱讀材料基礎上,根據(jù)寫作主題,積累閱讀素材內容,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教師指導課外閱讀,從而理解故事中深刻內涵,感受作者豐富的想象力,提升寫作能力。
(5)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知識興趣
初中生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能積累到大量的寫作素材,從而拓寬學生知識視野,初中語文教學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尤其是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重視良好的語文閱讀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提高學生自身閱讀體驗,為學生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例如,教師在課堂上講解教材內容,通過多媒體設計和信息技術,在課堂上以視頻和圖片的方式,讓學生在觀看中可以表達文章中具體思想,明確其中深刻的含義,初中高年級學生訓練語文閱讀和寫作內容,教師不僅要從學生角度出發(fā),而且要符合時代背景,根據(jù)當下新興的互聯(lián)網技術,為學生搭建一個高效輕松的學習平臺。教育行業(yè)也要在此基礎上,通過新興技術的應用,對學生學習而言有著事半功倍的作用,教師通過互聯(lián)網信息技術,從網絡上獲得更多學習資源,拓寬學生眼界,讓學生感受和了解到語文知識的浩瀚,從而激發(fā)主動探究語文知識內容,還可以利用網絡上的資源,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閱讀理解和寫作訓練,從而改善傳統(tǒng)課堂中,教師過度依賴教材內容的情況,讓課堂知識學習變得更加有趣,活躍課堂氣氛的同時,保障學生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提高語文閱讀和寫作能力。教師加強對學生朗讀訓練,提高學生對語文知識學習的興趣,感受語文知識的興趣,提高閱讀主動性,鍛煉學生思考能力。結合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感受,引導學生感知生活,使學生表達欲望有效體現(xiàn),以文學的方式,閱讀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有效體現(xiàn),初中語文教師向學生推薦質量更高語文閱讀教材內容,提高學生閱讀面同時,增加學生的寫作能力。
(6)仔細閱讀文本內容,提高寫作技巧
初中語文實際教學情況,一些學生閱讀和寫作練習上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時間,主要原因是學生沒有找到科學的學習方式,教學活動要有效培養(yǎng)學生語文閱讀方式,保障閱讀質量同時,教師帶領學生通過精讀、泛讀、跳讀等方式,面對不同文本采取合作閱讀方式,保障閱讀質量,提高寫作效率。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教師和學生一起分析,提高閱讀質量,將文章中優(yōu)美詞句,通過積累和思考,引導學生提高寫作水平,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巧妙設計,針對學生思想不成熟的情況,提出改善措施,引導學生正確審美,通過閱讀感受和體驗去深化作品的感悟,學生學習完文章之后,深化學生寫作主題,提高學生寫作積極性,解決學生閱讀寫作過程中面對的難題,而且教書還需將學生寫作和案例教學有效結合,通過不斷修改和調整,保障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積極性,而且能夠準確地解決寫作中的問題。例如,教師講解課文中的民族風俗,教師帶領學生調查風俗,以文字的形式表達出來,提高學生寫作積極性,深化學生對寫作內容的感悟。
4.結語
綜上所述,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觀察閱讀和寫作之間的指導,根據(jù)學生學習實際情況,開展教學分析,明確教學關注重點,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經過引導和交流,學生認識到閱讀和寫作的意義,提高學生寫作積極性,保障學生寫作水平,將閱讀教學和寫作能力有效結合,培養(yǎng)學生學習綜合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曹祥榮.探討初中語文作文指導與閱讀教學的有機結合[J].中學生作文指導,2021(43).
[2]賴玉芬.對初中語文作文指導與閱讀教學的有機結合實踐[J].讀與寫,2019(05).
[3]姜燕.基于以“讀悟寫”下論初中語文閱讀與寫作的有機結合教學[J].中學生作文指導,2021(22).
[4]劉鑫.初中語文作文指導與閱讀教學的有機結合探究[J].新作文,2022(09).
[5]揚琴秀.初中語文作文指導和閱讀教學的有機結合研究[J].中學生作文指導,202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