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聲樂演唱是一種綜合的藝術表現形式,在演唱處理過程中,它要求演唱者應該擁有足夠體力、腦力,以及表現力和想象力;與此同時,還需要表演者對音樂作品的文化蘊含有比較充分的理解和把握,并通過表演者的藝術表達,將作品的文化底蘊給予相應的提高、注入新的生機與美感。近年以來,隨著人們物質文化水平提高和文化生活的逐漸,一批古典聲樂作品也逐漸成為聲樂演唱領域的熱點作品,尤其是全國諸多高校音樂院系教學中的常選曲目,聲樂作品《斷橋遺夢》便是其中的代表性作品之一。在思想內容方面,該作品主要演繹了中國傳統(tǒng)民間故事白娘子的愛恨情仇,歌頌白素貞與許仙的凄美愛情。有鑒于此,本文以聲樂作品《斷橋遺夢》的文化蘊涵分析及其演唱實踐中的藝術處理,闡釋其中所蘊涵的音樂情感和演唱技巧的處理方式,以及演員處理聲樂作品時的一些特定聲樂技巧,以此分析總結出一定的與聲樂演唱教學相關的經驗教訓,總結出一定的與該領域教學有關的理論和規(guī)律。
關鍵詞:聲樂作品;《斷橋遺夢》;演唱處理
中圖分類號:J6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596(2023)02-0059-04
聲樂是音樂藝術的重要表現形式。20世紀以來,我國聲樂藝術在其發(fā)展中不斷借鑒國外的聲樂演唱技術與理論,體現出時代性、科學性與藝術性融合發(fā)展的特征,尤其在聲樂作品演唱處理藝術方面表現得更為突出。這一點在聲樂作品《斷橋遺夢》的演唱中有比較充分的體現。
一、《斷橋遺夢》詞曲的文化蘊含與演唱要求
《斷橋遺夢》是非常優(yōu)秀的聲樂作品,主題源于中國四大民間愛情傳說之一的《白蛇傳》。作品描寫的是:在美麗的西子湖畔,許仙與白娘子在斷橋一見傾心,結為夫妻,但在法海的挑撥離間下被強行拆散。后白娘子為救許仙水漫金山大戰(zhàn)法海,而后與許仙斷橋再相逢,重續(xù)前緣的曲折愛情故事。
《斷橋遺夢》的歌詞是由著名詞作家韓靜霆所創(chuàng)作,歌詞的情感處理非常到位:作者基于白素貞和許仙的凄美愛情故事,用“斷橋”這一意象,將兩個人的愛情演繹得驚天地、泣鬼神?!稊鄻蜻z夢》的歌詞有著深厚的文化蘊涵,這為該作品的演唱處理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稊鄻蜻z夢》的曲子是由著名作曲家趙季平所創(chuàng)作,而且就在曲作家創(chuàng)作這首歌曲時,他的結發(fā)妻子剛剛離世,所以曲子中很自然地融入了趙季平的自身感情經歷,以及他通過演繹“白娘子和許仙”如泣如訴的愛情故事,表達對已逝妻子的無限愛戀與不舍的因素。曲作者或許也有希望他們陰陽兩隔的夫妻能像白娘子和許仙那樣斷橋再逢,重續(xù)人間美好的愿望。有鑒于此,趙季平用音樂再一次把這個傳奇般的故事重現于人們的面前,用音符強化了故事的深情和惆悵。
眾所周知,歌唱是聽覺藝術,其感染力最終要靠演員的演唱得以實現。如此一來,歌唱演員把音符和文字符號變成聲音的過程,也同樣是一個藝術再創(chuàng)造的過程。對于一首好的、經典的歌曲而言,其歌詞和曲譜終歸只是停留在紙面上的半成品,必須通過歌唱者把它演唱出來,才能使聽眾充分獲得其中的美感和精神。因此,《斷橋遺夢》的演唱者除了從各個方面豐富和提高自己的文化藝術素質、腳踏實地地進行艱苦的演唱技巧訓練外,還應該更好地領會、體察和感知與所演唱聲樂作品有關的創(chuàng)作背景及其相關因素,這樣才可以使自己的演唱達到理想的藝術效果,而上述的藝術素質的培修和對歌曲創(chuàng)作背景及相關因素的把握,都屬于演唱藝術處理的范疇,其中最關鍵、最重要的便是演唱中的情感處理。
演唱中的情感處理在聲樂作品的演唱過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內容,它既是聲音與情感的展示,也是作品創(chuàng)作者與觀眾達成共鳴的主要因素。能夠在演唱過程中正確傳達出作品的情感,進而對聲樂作品進行深刻的詮釋和二度創(chuàng)作,對于演唱者來說是非??简炂涔αΦ腫1]。這一點在聲樂作品《斷橋遺夢》演唱的情感處理上,就有著非常明顯的體現。
關于情感表達,《斷橋遺夢》歌譜的最上方就標注和提示著“幽怨地”字樣。這是需要演唱者要帶著幽怨的情緒進行演唱。為此,曲作者用了前八后十六的節(jié)奏型在歌曲的第一小節(jié),并且前八是休止符,演唱的時候需要帶著幽怨、悲傷的情緒;與此同時,曲作者還把切分節(jié)奏用在“西湖的”三個字上,其中“湖”字是重音。在這里,切分音在這一歌曲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湖”字的自由延長更加表現出了悲傷,因而使得歌曲的第一句就突出了很強的戲劇性;歌詞中的“愛你、想你、找你、喊你”主要表現許仙與白素貞之間無盡的愛戀情感,曲作者在這用了八分休止符和連音線,聲斷氣不斷,情感層層遞進;在歌詞“錢塘江”三字之上,作曲者更是用三連音的節(jié)奏型,突出地表現著對愛情的堅定和執(zhí)著。與此相近,在歌曲中間的“橋斷水不斷、水斷緣不斷、緣斷情不斷、情斷夢不斷”處,曲作者又標注了“深情、傾訴般地”感情要求。這進一步表達了白素貞與許仙永遠不斷的感情和對美好生活、完美愛情的向往;歌曲高潮部分,即“地老天荒,我的愛心不變”處,詞作者連續(xù)重復了三次,曲作者則用不同的音把歌曲推向高潮,以此深刻地表達出主人公愛心永不變的誓言。
《斷橋遺夢》的歌詞作者和曲作者在詞曲調方面的上述努力,對這首作品的演唱者提出相應的情感表達上的要求,需要演唱者在演唱藝術處理上,需要對詞和曲作者在創(chuàng)造該作品過程中所蘊含在其中的相關感情有所了解。演唱者對作品蘊含的文化意蘊理解得越透徹,演唱時的情感表達就會越自然真實。
二、聲樂作品《斷橋遺夢》演唱的聲音處理
歌曲演唱者在演唱一首聲樂作品時,除了要把握和體會作品創(chuàng)作過程所蘊含的文化意蘊,還要在演唱過程中明確和實踐運用什么樣的聲音才能符合作品的思想內容和情感,也就是要做好聲音處理。對于聲樂作品的演唱者而言,具有天然美妙的聲音素質固然重要,而能駕馭各種聲音和音色變化的能力則尤為重要[2]。比如在演唱一首進行曲時要選用雄壯的聲音,演唱一首圓舞曲時應使用明亮、華麗、輕巧的聲音,演唱一首搖籃曲時則需要用柔和甜蜜的聲音等?!稊鄻蜻z夢》的演唱技巧處理就符合這樣的規(guī)律,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演唱過程中的咬字吐字。
歌唱中的咬字比生活中說話的咬字更加強調語言的發(fā)音質感。因為歌唱中咬字是有控制地調整發(fā)音器官,把字頭正確、清晰地咬出來;而吐字則是在氣息的支持下,按所發(fā)字音的要求,合理地把握字頭、字腹、字尾,把字音正確、清晰、完整地發(fā)出來[3]。具體到聲樂作品《斷橋遺夢》的演唱中,其歌詞中“西湖的橋”之“橋”字是演唱整首作品的一大關鍵點。在演唱“橋”字時,要慢慢地咬字,而“不變”的“不”字和“峰回路轉”的“峰”字、“罵你”的“罵”字、“蒼茫?!钡摹懊!弊?、“百年”的“百”字等都屬于唇音,在演唱這類字時,就要注意唇部的閉合?!稊鄻蜻z夢》最后的結束句“地老天荒,我的愛心不變”的“變”字雖然是去聲調,但作為整個歌曲的最強音,“變”字在演唱時卻應注意起調要高,然后聲調迅速下落,即迅速用字頭過渡到字尾。從理論上說,《斷橋遺夢》中的每一個字都是一個音,聽起來都是有棱角的。盡管如此,演唱中也要講究字正腔圓,其中“字正”是“腔圓”的首要條件,即“字正”是建立在“腔圓”的基礎上,“腔圓”則是演唱處理的效果。在演唱《斷橋遺夢》這首作品時,要盡量把作品中的字咬得“圓”一點,只有這樣,《斷橋遺夢》作品中的字在演唱時聽起來才會比較“字正腔圓”,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才是達到了《斷橋遺夢》的演唱處理要求。
三、《斷橋遺夢》演唱的情感處理
作品《斷橋遺夢》演唱中,從第一部分第一節(jié)開始“呼啦啦啦,西湖的橋”,就由最低音到最高音而跨越了11度。因而,演唱一進入旋律,就使演唱者和聽眾有一種激動興奮與緊張四伏的感覺,讓聽眾有驚慌失措的感覺。在演唱“西湖的橋從中折斷”時,演唱者就要想象出白素貞與許仙在斷橋相逢的畫面,電閃雷鳴,法海把橋從中間折斷,白素貞和許仙無奈被分開;與此相近,演唱者在演唱第七小節(jié)“愛你”時,也要將發(fā)聲位置稍微向前推進,用盡可能比較清爽明亮的聲音詮釋并傳達許仙與白素貞相愛時的那種清新甜蜜;到了演唱第七小節(jié)后面“想你”,則要將發(fā)聲位置向后靠攏,減弱力度且減弱音量,更加注重人物內心活動的變化和思想的傳遞,并和之前的“愛你”產生對比。并從視聽效果方面來說,“愛你”的音高強度比“想你”時更為低沉,音量上也要隨之變弱,以此營造出一種差異的感覺,表現出一種糾結不堪的情感。唱到下一小節(jié)“找你”時,則要把音量提高,加氣息運用,通過“找你”為后續(xù)的“喊你”做出情感引領。有鑒于此,演唱者在演唱“喊你”時,則應使用類似“吶喊”的演唱方式進行演唱,將心里的情感和激動一同釋放出來,將歌曲推進一個小高潮[4]。與此相類,在演唱第一段時更多的是注重內心與內在的一種呼喊和咆哮,到了演唱第二段時,將作品主人公的情感演繹得漸漸平復,再由愛逐漸地轉向了怨念和恨意,感情從濃烈變?yōu)榧ち?。這樣,在演繹“怨你、恨你、怪你、喊你”四組關鍵詞的時候,發(fā)音體要保持統(tǒng)一,而在氣息的運用、換氣方法和咬字處理上則要做一些改變。如:“怨你”的“你”音是四分休止,但這里情感應更為激動強烈,因此在詮釋作品時將“你”做快速而有力量的停頓處理,但不要偷換氣,因為這首作品的內在感情雖然是激動的、強烈的,但也要做到連貫通順;后面“恨你”的“恨”字更加注重喉咽腔和胸腔共鳴的音響效果,傳遞出一種潛藏在人物內心最底處的不甘與憤懣;而在演唱后面的“怪你”和“罵你”這兩處樂句時,雖然整體樂句相對比較長一些,但要在“怪你”的前面吸滿氣,在演唱時一個整句下來,中間不要偷氣和換氣,否則會影響作品的完整,還要表現出一種歇斯底里般的感覺。這首歌的前半部分旋律抑揚頓挫,跌宕起伏,有如身臨其中的感覺,去感受白素貞和許仙剪不斷理還亂的情懷;隨后在演唱這一樂段結尾時,演唱者可以將之前一句積蓄沉淀的飽滿情感和氣息緩慢推進釋放,加上一點哭腔將“橋斷、情了”的相思、苦痛的心情慢慢地釋放出來。歌曲演唱到中間部分,在顧及旋律部分與歌詞部分聯(lián)系的同時,還要強調歌曲的語言“不斷”,將“橋”“水”“緣”“情”“夢”這些字逐步加深,逐步遞進,以及演唱者還要注意把握和控制情緒。
最后是全曲的高潮,歌詞“地老天荒,我的愛心不變?!钡娜畏磸汀5谝粯肪涞拈_口音就已然達到小字二組的F,“的”在歌唱時發(fā)“di”聲,在作品演唱時應迅速把字的韻歸到“i”上,并且這個字的整體時值很短,再加上這一樂句是整首歌曲感情爆發(fā)的點,氣息會很舒展地自然地拉開,在歌曲演唱時能很容易找到頭腔共鳴的高位置;第二樂句“地老天荒”要比第一樂句更加強烈,“我的愛心”減小音量,唱到“不變”的時候漸慢,減小音量,悲痛堅定地表現出來;第三樂句“地老天荒”最弱,“我的愛心”漸強,“不”字后面換氣,“變”字最強,表現出對愛情的堅定信念。作品在整個曲子的最后一句的最高音小字二組的G上,用一個“變”字結尾。這個“變”字的拼音拆分為“b”“i”“an”三個音節(jié),因為是在歌曲的高音上結尾,所以在演唱這句時,應迅速地歸韻歸音到“an”上,在“an”的音上開展延長音,從而體現出對這段美好愛情有著堅定不移的決心,真正的情感高潮是最后的遺憾和埋怨,把??菔癄€、地老天荒的美好愛情展現得凄涼而又感人,從而把《斷橋遺夢》這首作品演唱為一首悲愴千古的絕唱。
用科學的發(fā)聲方法、正確的咬字、一定的音樂想象和音色來把握歌曲的感情和通過情感推動聲音,才能完整演繹角色命運。情感的處理是演唱歌曲真正的精髓,若想更好地詮釋和演繹一首聲樂作品,不僅要處理好演唱技術,還要處理好演唱情感[5]。歌唱的基礎是聲音,情感是歌唱的靈魂,聲樂作品是聲音和情感緊密結合的產物,情感要通過聲音表達出來,聲音又受到感情的控制,二者相互制約又緊密相連,只有做到二者的辯證統(tǒng)一才能正確詮釋作品?!稊鄻蜻z夢》是一曲充滿著悲傷情緒、表達著永不離棄的堅貞愛情的作品,在演唱處理上,演唱者只有體會歌曲所描繪的愛情故事,理解作品飽含的思想感情,以及根據對作品的理解的演唱再創(chuàng)作,才能以情帶聲,把歌曲所要揭示的人物內心世界和角色命運的堅貞完整地演繹出來。
——————————
參考文獻:
〔1〕常艷.聲樂作品“昭君出塞”的演唱分析[J].音樂時空,2015(14):64.
〔2〕喻嬌.藝術歌曲“鳥兒在風中歌唱”的演唱處理[J].黃河之聲,2019(16):56.
〔3〕薛麗.歌曲“鳥兒在風中歌唱”演唱研究[J].北方音樂,2017(23):86-86.
〔4〕鄒本初.沈湘歌唱學體系研究[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15:71.
〔5〕金鐵霖.中國聲樂探索與創(chuàng)新[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89.
(責任編輯 王大奎)
Cultural Implication and Singing Treatment of the Vocal Music Work the Dream of the Broken Bridge
HUANG Zhen-hua
(School of Music Education, Shenyang Conservatory of Music, Shenyang 110168, China)
Abstract: Vocal singing is a comprehensive form of artistic expression. In the singing process, it requires the singer to have enough physical strength, mental power, expression and imagination, the performers need to have the full understanding and grasp of the cultural culture, and improve the cultural heritage of the works.In recent years,with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material and cultural level and the gradual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life, a number of classical vocal music works have gradually become hot works in the field of vocal music singing, especially the often selected songs in the teaching of man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country, and the vocal music works "Broken Bridge Dream" is one of the representative works.In terms of ideological content, the work mainly interprets the love and hate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folk stories of Lady White, andpraises the beautiful love between Bai Suzhen and Xu Xian.In view of this, this paper with vocal music works "broken bridge dream" cultural implication analysis and the art of singing practice, explain the music emotion and singing skills, and the actors dealing with vocal music works some specific vocal music skills, to analyze summarizes certain experience and lessons related to vocal singing teaching, summarizes reveals certain theory and rules related to the teaching in this field.
Keywords: Vocal Music Works; "Broken Bridge Left Dream"; Singing Processing
收稿日期:2022-09-08
作者簡介:黃振華(1983-),女,碩士,遼寧沈陽人,沈陽音樂學院講師,研究方向:民族聲樂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