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圣賢 張雅芳
摘? 要:高職教育作為我國培養(yǎng)職業(yè)化、技能型人才的特殊教育方式,得到國家的支持并處于高速發(fā)展期,深受社會關注。然而,高職院校在自身發(fā)展過程中會遇到瓶頸和上坡階段,穩(wěn)定的生源是其發(fā)展的基礎和壓艙石。學生消極的心理會產生負面的情緒,不良情緒的影響會逐漸改變其對知識的認同感,結果是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下降、學習效率不高,如果任由這種負面狀態(tài)持續(xù),長此以往,將出現(xiàn)學生對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理解錯位。高校輔導員肩負著處理學生日常工作事務的責任,如何正確處理將顯得尤為重要。通過一則工作案例即一名大一新生因負面因素干擾導致學習方式、家庭經濟出現(xiàn)變化而萌發(fā)、提出退學想法,輔導員采用合理方法成功化解退學風險,主要通過案例概述分析、案例解決方案、經驗與啟示、高職院校退學窘境的思考、結語五個部分進行闡釋,以期為將來處理類似事件提供參考。
關鍵詞:高職教育;工作案例;退學;分析
職業(yè)教育作為培養(yǎng)具有實踐型、技能型人才的特殊教育方式,與普通教育具有相同的社會、法律地位,是人類文明發(fā)展到特殊時期的產物。職業(yè)教育一方面為我國培養(yǎng)職業(yè)化、多樣化人才開辟新的途徑,另一方面為促進靈活就業(yè),緩解日益嚴峻的就業(yè)壓力提供平臺。中國作為世界上規(guī)模最大的職業(yè)教育國家,在高等職業(yè)教育方面已經形成專科、本科、碩士、博士層次完整的體系,然而,許多高職院校(??疲┤匀幻媾R退學率居高不下的尷尬局面,側面反映出國內高職院校在生源質量、辦學特色、治校理念、管理水平存在參差不平的問題。
學生退學影響深遠,會產生多種不利。個人方面:退學會影響自身職業(yè)發(fā)展前途,學歷被退至高中畢業(yè),部分省份或地區(qū)會將學生記入誠信檔案,大一新生退學當年再參與高考將不會被錄取,即使步入社會,在將來求職過程中大概率會面臨低學歷、求職難的困境;學校方面:退學會對學校的聲譽產生負面影響,在自媒體發(fā)達的今天,如被別有用心者惡意宣傳,進而會降低公眾對學校的認可度;社會方面:退學會增加社會不穩(wěn)定風險,當今時代需要創(chuàng)新型、復合型人才,而大學是提升自我能力最佳的舞臺,如果缺乏大學的深造,則會在能力的提升、心智的健全出現(xiàn)漏洞,一旦步入社會,這些缺陷在復雜社會環(huán)境中逐漸放大,給社會的穩(wěn)定造成隱患。因此,面對退學學生,深刻剖析退學原因、掌握科學的方法和對策并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對高職院校的長遠生命力發(fā)展顯得至關重要。
一、案例概述分析
(一)學生基本信息
林某,專科一年級學生,成績中等,2019-2020第一學期擔任班級副班長。幼年期間父母離異,由母親撫養(yǎng)長大,其母在老家縣城一家酒店做保潔,知識程度較低,對其學業(yè)和職業(yè)規(guī)劃溝通較少;其父親在離異后一段時間重新組建新的家庭,僅每月提供少量生活費,從未關心林某的個人成長,未盡到一位父親所需擔當?shù)呢熑?。母親平時忙于工作無暇關心林某的學習,所以在這種缺乏父愛、母親疏于教誨的原生家庭背景下,該生的叛逆性在青春期愈發(fā)突出、個性較鮮明、獨立生活能力較強。在一次宿舍走訪過程中曾了解到該生在高中畢業(yè)后曾有做兩個月時間社會兼職經歷,主要從事餐飲店服務員工作,共掙6000元左右,所得收入多數(shù)用于學費繳納,余下則消費在護膚美妝。2019年9月進入大學后,按照公寓管理要求林某被分配到6人間宿舍,另外五人雖同屬廣東,但來自不同地區(qū),該生因在社會中兼職經歷,性格外向,心思縝密,做事踏實,深受周圍舍友的喜歡,被推舉為宿舍長,后期在班干部競選中積極踴躍,表現(xiàn)突出,獲得了班級同學的認可擔任班級副班長職務,在大一第一學期即疫情前,該生的工作積極性較高,無論在配合老師的工作安排或是管理班級,都表現(xiàn)得可圈可點,與此同時,根據其舍友偶然了解到,林某在周末休息天做兼職的頻率越來越高,有時甚至出現(xiàn)夜不歸宿的行為。
既往史:無身體疾病,無情感史,性格外向,負責懂事,具有一定叛逆性。
家庭情況:父母離異,由母親撫養(yǎng)長大,缺失父愛,家庭經濟略差,母親與其有效溝通次數(shù)少。
(二)事件背景
2019年末,在春節(jié)即將來臨之際,國內高校學生也開始面臨學習方式的改變:線下+線上。線上直播上課的方式給一直適應線下教學的學生帶來了不同的感受和影響。部分地區(qū)學生無法返校,只能在家里度過一個特殊的學期,而貫穿著這個特殊學期始終的,是網課。但是很遺憾,線上教學以及考核并不能代替線下教學,即使高度自律的學生,也難免會受到一定的影響,而對于意志不堅定的學生而言效果更有限。線上直播上課的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方面:
1.學生主體
學習的主體在于學生,學習能力與習慣在不同的學生身上存在差異化。一名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習慣可以通過良好的學習氛圍相互渲染,也可能因為誘惑與迷茫而遲滯不前。缺乏互動與監(jiān)督的線上教育平臺容易滋生學生舒適區(qū)的溫床。一名普通的學生,在圖書館、自習室里可以在周圍學霸的影響下專心學習,但是在宿舍和家中,很難保證不沉迷于手機、電腦、平板等電子產品。同時,居家學習缺少與同學的相互交流,同學們想要通過互相交流思想來理解知識點就變得愈發(fā)困難,甚至難以判斷知識點的掌握情況而導致對自己的定位模糊。誘惑與迷茫積少成多,線上教學對叛逆心強的學生影響也越來越大,如果不能及時跟進甚至會改變一名同學的學習觀。
2.教研方面
教師以往習慣于在三尺講臺傳道、授業(yè)、解惑,采用板書+PPT模式進行授課,這種方式優(yōu)點較多,如:溝通便捷、表達流暢、交流方便等,而線上方式由于設備優(yōu)劣因素、軟件使用熟練程度、學生的自律性往往不及線下,甚至會存在直播過程中教師慷慨激昂,學生鴉雀無聲的尷尬局面,或者會存在老師精心做的教案卻因線上表達效果的不佳而達不到所需課堂效果,如此,不僅會使老師的努力打折扣,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受挫。
線上教學使老師身份轉為“網絡主播”角色,這是因為剛開始老師對直播教學的方式處于探索期,設備使用的嫻熟度和線上表達效果有限,多數(shù)情況是老師在講,學生僅掛在設備,缺乏必要的互動與溝通。
網絡教學作為一個正在發(fā)展的事物,具有一定的潛力,尤其是有許多老師對質的、精品的網絡學習平臺。如重慶大學數(shù)學與統(tǒng)計學院的一位在讀博士生楊世顯因在斗魚APP直播高數(shù)課程和考研沖刺課程,被網友稱為“直播界的一股清流教學”而走紅,說明只要教師能夠靈活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進行授課,往往會收獲意外之喜。
(三)事件概述
2020年7月初即大二開學前,該生給輔導員發(fā)一段文字“輔導員好,為學生安全健康考慮,學校采用線上學習的方式進行教學,而自己一直無法適應,學習效果不佳,同時,自己一直忙于兼職,并在社會中找到自己的白馬王子李某,認為自己更適合工作而不是學習,特申請退學,希望同意?!笨吹竭@段文字后先是不解、疑惑,因為林某在校期間的表現(xiàn)可圈可點,雖然也在外面兼職掙生活費,但在老師和學生眼中她還是好學生、好班級干部,而僅在家一個學期,竟提出退學的申請,從個人情感而言是無法接受的。在判斷出該生退學動機已產生并有進一步行動趨勢后,第一時間聯(lián)系家長了解到該生的近期情況,得知在疫情發(fā)生后,由于酒店客流量較少,為開源節(jié)流,公司進行裁員,母親失去工作,目前只能靠家里農田收獲的作物維持生計,經濟拮據困難,新學年的學費已成問題;同時,從林某舍友知道該生在線上學習效果不佳,學習興趣下降,為主動減輕母親壓力,經常去外做兼職,在這段時間認識了社會青年李某,常出入高檔餐廳、服裝店,后來發(fā)展為男女朋友;另外,通過班長反饋了解到林某在2020-2021上學期對工作積極性不高,常是不回復消息或未落實工作。
(四)案例定性
通過結合該生發(fā)的文字描述和家長、舍友、班長的反饋,結合林某因母親的失業(yè)導致家庭經濟雪上加霜,男朋友李某對她負面影響。初步將此案例判定為因消極心理因素引發(fā)的退學動機(母親失業(yè)、線上學習的不適應、男朋友李某的影響等綜合因素引發(fā))。
二、案例解決方案
(一)案例分析
該案例背后表面的因素是林某因家庭經濟困難、向往在社會中工作歷練,但其本質是因該生家庭的經濟出現(xiàn)困難,影響了學習的積極性,特別是在走入社會兼職期間結識社會青年李某后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產生錯位。所以解決問題的措施主要在四個方面:1.告知家長該生退學想法,希望家長可以與學校一起合力;2.減少學生對學費的擔憂,降低心理壓力;3.理性、辯證地看待母親失業(yè);4.學會正確辨認愛情,真正的愛情應該是積極進步,共同奔赴,相向而行。
(二)解決路線
在清晰該生退學背后的真實原因后,秉承她的思想問題和現(xiàn)實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困難結合進行。
(三)解決方案
1.由于存在突發(fā)性,該生心中已萌發(fā)退學想法并告知輔導員,所以處理此類事件必須確保穩(wěn)定學生心態(tài)為基礎:微信或電話聯(lián)系本人,在與學生交談中應把握問題本質,多角度、多方位、多層次地了解和剖析退學背后的真實原因,為下一步處理此事提出解決方法[1]。
2.將該生的退學文字描述跟家長溝通,通過家長了解線上居家期間學生所經歷的風波,評估該生退學想法是一時沖動或意志堅定。
3.學生退學想法的形成可從周圍同學的反饋覺察出端倪,一方面從宿舍成員了解林某曾透露母親失業(yè)導致家庭經濟困難,另一方面線上學習的方式適應度不高。
4.進行及時有效的心理輔導。得知林某退學想法后,輔導員第一時間電話聯(lián)系學生,了解本人這段時間的生活、學習、工作狀態(tài),從交流中知道她在兼職過程中遇到一位李某的社會男青年,期間李某曾多次帶她去中高檔餐廳、服裝店消費,并發(fā)展為男女朋友,且李某曾多次提出讓她退學一起打工,這些經歷對林某的人生觀、價值觀影響較大。了解到這種情況后及時指出上大學的目的是成為更好的自己,需努力學習專業(yè)知識,不斷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在最美好的時間充實自己,而不是為了所謂的愛情放棄學業(yè),真正的愛情需要相向而行。
5.在后續(xù)的幾次電話溝通中,林某逐漸淡化了退學的想法,意識到自己需承擔的責任,表示不會辜負母親的期待,因生活理想差異已與自己的男朋友和平分手。
6.林某經過半個月的認真思考后,精神狀態(tài)已恢復至正常狀態(tài)的水平,并決定繼續(xù)求學、認真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在2021年7月通過自己努力已找到一份地點位于深圳的文化公司擔任講解員工作。
三、經驗與啟示
(一)任何退學想法的形成都有征兆
根據汀托高校學生退學理論,雖然學生做出退學決定是個體行為,但學生與院校的互動過程才是影響退學舉止的重要原因[2]。以本次案例為鑒,該學生在線上學習過程中時常不在線以及個人在外兼職所占用的時間比例越來越高,如果任課老師、家長、班長、同學及時反饋,輔導員可以第一時間了解到林某學習異常,會及時與她談心談話,避免退學想法進一步加深。
(二)多渠道傳遞知識的重要性
學生長期居家易產生拖延、懈怠的心理,如果學生對線上學習效果不佳更易對知識的重要性產生疑惑??赏ㄟ^主題班會和宿舍走訪向學生傳輸知識的重要性、學歷的價值,讓學生對知識有更高的渴望和需求,樹立起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做一個精神世界豐富的青年。
(三)學校與家長聯(lián)動合作以期產生1+1>2的效果
家庭是學生健康成長的搖籃,而高校是塑造學生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舞臺。避免學生退學往往是需要家庭和學校兩方面共同協(xié)作,僅依靠單方面的努力是不足的,只有兩方合力才能對癥下藥,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重視學生學習狀態(tài)的起伏,適時干預以排除隱患
大學生優(yōu)點是情緒飽滿、做事有熱情,積極性高,但缺點是遇事易情緒化,社會經驗匱乏,抗壓能力弱。當學習方式發(fā)生改變或遇難題受挫,情緒處于低谷期,對學習的興趣漸失,如果長期在消極的狀態(tài)中無法排解,退學的意識會逐漸占據主體地位,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只有發(fā)揮以德育人的作用,才能為社會培養(yǎng)有知識有素養(yǎng)的人才[3]。
(五)樹立正確的愛情觀不可或缺
學生進入校園或在社會兼職過程中,會在一個更加開放的空間里尋找愛情的體驗,渴望得到屬于自己的愛情,而在華麗的愛情童話里,涉世未深的學生容易誤入情感歧路,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4]。鑒于此,給學生樹立正確的愛情觀顯得尤為重要,學校應積極開展愛情心理學方面的課程和舉辦相關的講座,普及正確的戀愛觀和心理健康知識,使學生認識愛情、了解愛情,悅納愛情,相信愛情。
四、高職院校學生退學窘境思考
(一)完善職稱評定體系,打破教師“重科研,輕教學”的慣性思維
高職院校教師在職稱評定時同樣面臨學校要求的關于科研論文質量、數(shù)量的硬性要求,尤其是在評定高級職稱方面,除論文的質與量,還需省級或國家級課題做材料支撐,這種無形的科研壓力迫使眾多教師無心于教學而專注科研,則會出現(xiàn)教師臺上授課時對著千篇一律的PPT照本宣科,臺下學生渾渾噩噩,云里霧里,整堂課氣氛冷清,毫無朝氣,若長此以往,則教師無所授,學生無所益。高??梢酝晟坡毞Q評定體系為基準,降低科研標準,提高教學水平,如定期組織優(yōu)秀教師參與教師技能大賽,比賽成績即可同等科研成果,則會激勵教師擺脫科研怪圈,釋放學術活力,形成愛于教學、樂于教學的寬松氛圍。
(二)健全家庭困難生補助途徑,打通學生求學最后一公里
家庭經濟困難生補助除常規(guī)的國家助學金、國家助學貸款,學校應積極健全補助渠道,如在校內設立勤工儉學、輔導員助理崗位,減免特殊困難生學費,定期慰問品學兼優(yōu)的學生,或與知名的校企、校友合作設立獎學金,在畢業(yè)實習階段主動幫助學生聯(lián)系企業(yè),多途徑幫助經濟困難生緩解壓力。
(三)鍛煉學生求職能力,提高自身就業(yè)競爭力
學校需重視《大學生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和《就業(yè)指導》相關課程的開發(fā)和資源挖掘,新生入學始,輔導員老師可在班會課過程中向其適當強化就業(yè)意識,因輔導員往往兼任就業(yè)指導課程教師的雙重身份,在講授專業(yè)課過程中,要結合自身工作經驗和現(xiàn)實案例,讓學生課有所思,學有所獲。另外,積極鼓勵學生參與就業(yè)技能大賽、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大賽、大學生科技項目比賽等,如“互聯(lián)網+”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大賽、挑戰(zhàn)杯比賽、“創(chuàng)青春”比賽等,以此為契機擴展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就業(yè)競爭力。
(四)加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促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
學生猶如森林里的樹葉,雖看似相同,實則各有千秋,學生的家庭背景、性格、自我認知能力等相差迥異,面對逆境的心理承受能力也大相徑庭。當今社會成員復雜,形形色色的誘惑讓自制力弱的學生深陷其中而無法自拔,核心價值觀受到挑戰(zhàn),面對如此局面,學校應加強對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確引導,通過輔導員、班主任、專業(yè)課教師、心理老師形成合力,精準施策,有效合理地處理學生存在的隱患,做到有的放矢,促進其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
五、結語
新時代高職大學生在線上方式學習期間其自制力和自律性會變得更弱,一旦遇到學習困難或其他挫折情緒更有不可控性,輔導員在及時察覺學生思想動態(tài)的同時,利用線上線下平臺積極鼓勵、支持學生對知識的需求和學歷的提升,引導學生在遇到困境時以陽光樂觀的心態(tài)對待挑戰(zhàn)和挫折,幫助學生端正學習態(tài)度,讓學生了解所學專業(yè)特點、學習課程、師資隊伍、實習途徑、升學方法、就業(yè)前景,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念和動力,激發(fā)學生內心對知識、對學習的興趣[5]。同時,大學生正確樹立戀愛觀不僅有益于自身尋找真正的愛情,更有利于長遠的職業(yè)發(fā)展,最終實現(xiàn)全方位、立體化、多維度的成功[6]。
參考文獻:
[1]許月,劉冬妹.失范學生“退學處理”之淺見[J].西部學刊,2021(17):86-88.
[2]王濤利,蔣凱.探究高等教育普及化時代學生退學之謎——汀托的高校學生退學理論評析[J].現(xiàn)代大學教育,2021,37(04):8-16.
[3]任培培.高校輔導員視角下學業(yè)不適應新生的精準化學業(yè)指導——以一名退學新生的學業(yè)指導為例[J].黑龍江科學,2021(15):152-153.
[4]邢琛.基于大一新生萌生退學想法的案例處理分析與思考[J].黑龍江科學,2021(15):162-164.
[5]劉瑩.高校新生退學問題的轉化案例分析及啟示[J].開封文化藝術職業(yè)學院學報,2021(05):133-134.
[6]王濤利,蔣凱.探究高等教育普及化時代學生退學之謎——汀托的高校學生退學理論評析[J].現(xiàn)代大學教育,2021(04):8-16.
責任編輯? 宋? 猛
作者簡介:何圣賢,廣州南洋理工職業(yè)學院經濟管理學院輔導員;張雅芳,廣州南洋理工職業(yè)學院智能工程學院輔導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