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潔
記得兒子上小學時,我們一起看《動物世界》,仗著對內(nèi)容有一些了解,只要電視中的解說員稍微停一會兒,我就見縫插針地充當義務(wù)解說員。當我吧啦吧啦說得正帶勁時,兒子發(fā)話了:“媽媽,你太吵了,能不能安靜點?我看得懂。”
我目瞪口呆。是呀,明明能看懂,明明有解說,明明人家看得津津有味,我為啥要多此一舉?這讓我想到了課堂,很多時候,我們教師就喜歡多此一舉。
而課堂,需要豐富的安靜。
豐富的安靜,就是指在課堂上有意識地留出時空給學生自由支配,讓他們的思維處于比較活躍的狀態(tài),不要隨便打擾。譬如,學生把握課文大意,要與文本對話,需要一段時間來靜思默想,這就是豐富的安靜。譬如,學生表達閱讀體驗和感受前,需要一段時間來組織語句,這就是豐富的安靜。
學生的閱讀是個性化的行為,只有靜下心來閱讀,才能在文本中去思考、去發(fā)現(xiàn)、去體會。特級教師孫建鋒在執(zhí)教《做一片美的葉子》時,讓學生自己品味文字,足足給了學生6分鐘時間,這就把閱讀的主動權(quán)、時間支配權(quán)和空間活動權(quán)還給了學生。
果然,“靜”彩無限。
師:現(xiàn)在,請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老師聆聽你們的聲音,分享你們的喜悅!
生1:書上有這樣一句話:“樹像一朵綠色的云,從大地上升起?!蔽矣X得這個比喻有顏色、有形狀、有動作,令人耳目一新。
師:是的,這句話寫得的確非常好!因為它寫出了樹的無盡活力,體現(xiàn)了樹的色彩美、形態(tài)美、動態(tài)美和生命美。
生2:書上說:“每一片葉子形態(tài)各異——你找不到兩片相同的葉子?!弊x了這句話,我深受啟發(fā):同一棵樹上找不到兩片相同的葉子,同一個班級也找不到相同的
學生。
精彩的表達,讓聽課老師驚嘆,不敢相信這些感受是出自于三年級學生之口。
學生有了相對充足的時間去思考,去做批注,課堂雖然一時寂靜,看似平平淡淡,平平常常,卻能讓學生通過批注,與文字淺吟低唱。而在零距離觸摸品味文字后,學生就敞開了心扉,傾注了熱情,激活了思維,抒發(fā)了感受,展示了個性,與文本進行了靈魂的擁抱、心靈的對話和情感的碰撞。正如古人所說,只有全身心浸染于文字之中,才能領(lǐng)其意、得其趣、悟其神。
課堂,需要豐富的安靜。因為,“靜”能生慧。有經(jīng)驗的教師都知道,課堂上咋咋呼呼的學生,一到動筆寫的時候,未必有安安靜靜思考的學生寫得精彩。所以,不能一味追求課堂的活躍,課堂中疾風驟雨式的提問和連珠炮似的回答,有時會影響到學生思維的深刻性,因為學生沒有時間打開思維去整理思路,就只能淺淺地說,泛泛地談,這是虛假的課堂繁榮。課堂安靜下來,能讓學生在自由時空中進行個性化的思考,能培養(yǎng)他們在學習活動中自覺認同和反思的良好習慣。
豐富的安靜,是語文的本性。給學生營造豐富的安靜,是語文教師的職責。
(作者單位:江蘇江陰市教師發(fā)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