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國高等教育體系背景之下,法語教學中,口語一直是法語專業(yè)教學中一個非常重要卻又常常被忽略的方面。在法語非母語環(huán)境下,法語口語的教學方式也在一定程度決定了法語專業(yè)學生口語的學習水平。本文將針對法語口語教學中對話式教學進行分析研究,以山東外事職業(yè)大學在教學過程中的實際情況為例,剖析其優(yōu)勢和不足,為相關高校及法語教師在口語教學上提供些許參考,為培養(yǎng)出更符合時代發(fā)展和社會主義需求的法語專業(yè)人才做出自己的一份努力。
[關鍵詞]高等教育;法語口語;對話;教學研究
引言
近年來,隨著中國與法國以及非洲法語區(qū)國家的合作日益密切。因此,我們國家需要更多的能夠與世界進行溝通的綜合性人才,尤其是政治經濟和文化領域內的翻譯人才。因此,越來越多的高校開設了法語專業(yè)來培養(yǎng)相關的翻譯類以及從事法語相關工作的人才。然而,在國內法語非母語的教學環(huán)境下,法語口語的教學方法存在教學方法改革緩慢和教材更新滯后等問題?;诖?,相較于語法和寫作,學生的口語能力普遍存在語言輸出困難,交際能力(compétences communicatives)弱等問題。因此,合適的口語教學方法是提高學生口語能力的關鍵,在對外法語教學(Fran?ais langue étrangère)的領域內,對話式口語教學應運而生。那么,對話式口語教學在高等教育背景下有哪些優(yōu)點和不足呢?其在應用和實訓中又存在哪些問題?我們將在下面的文章中展開具體分析。
一、國內高校的法語教學法
國內外語類教學政策和當前教育體系對外語類的教學和學習直接影響了我國各高校的法語教學。那么,這里首先要提到的是英語教學對后來語種教學的影響。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英語成為國內初中和高中的必修課,也是高考的必考科目。在大學階段必須通過英語四級考試才能拿到大學學位證書。在這些政策的影響下,應試教育成為英語學習的一大主導背景,因而中國的英語教學曾經一度出現過“啞巴英語”的現象。這種英語學習的思維和模式對升入大學之后,其他語種專業(yè)甚至是英語本專業(yè)的學生教學和學習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因為從初中,有的甚至是從小學開始一直到高考前的英語學習習慣會非常容易的遷移到另一種新的語種的學習中去。法語教學法受到這些學生學習習慣的影響,部分高校老師為適應學生,從而選擇傳統(tǒng)英語教學的模式繼續(xù)側重語法和寫作。然而大學期間,法語作為新的語種學習,相較之前的英語學習需要更加注重學生的口語表達和交際能力,其實踐性是為了更好的服務于學生畢業(yè)之后走向實際工作崗位,而不是僅限于語法和書面表達。這也是后續(xù)對話式口語教學的開展的必要條件。
但有一點不可否認,英語學習的習慣,在一定程度上確實能夠幫助學生在學習法語時更加快速掌握法語基礎類的知識,從而使他們能夠更好的應對筆試類型等級考試比如法語專業(yè)四級和八級考試(TFS-4/TFS-8)。然而,其不足之處也會顯而易見,尤其體現在口語方面。面對這些不足,眾多高校的法語教師和教授在其教學的道路上不斷的嘗試和探索,試圖在保留學生自身學習習慣優(yōu)勢的前提下,改進其學習方法,保留“中國特色教學法”[1](méthode chinoise)的同時結合國外教學法尤其是視聽歸納結構教學法(Méthodologie structuro-globale audio-visuelles)和交際語言教學法(Méthodologie de lapproche communicative)來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和交際能力。
二、對話式口語教學
為適應于時代發(fā)展需求,更是為了使法語專業(yè)學生在口語表達和交際能力上得到真正的提高,培養(yǎng)他們的實踐能力,在夯實專業(yè)基礎的前提下,采用對話式口語教學或將會是高校法語教學的新趨勢。實際上,對話式口語教學是視聽教學法和交際語言教學法在一定程度上的結合,其目的是為了更契合學生口語實訓和提高學生表達交流能力。
(一)對話式口語教學的含義
“語言互動是一種復雜的和多維的產生和接收現象,具有多樣性,提供了一個豐富的領域,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目的加以利用”[2]。從這個意義上講,對話確實是語言教學的理想教材。
此外,對話“構成了語言互動的特權工具,有時指定了一種理想的話語和關系,因此我們可以推斷出其表達類型是‘對話的人或者‘文化的互動。”[3]以此延伸到教學方面,對話“它既是一種工具,也是一種對象:當它構成方法框架并且在多種類型中可用時,它是一種制作的工具;當它與學習情境的活動合并時它則是學習對象”[4]。對話的這些特性,實際上已經被直接教學法(méthodologie directe)、聽說教學法(méthodologie audio-orale) 、視聽歸納結構教學法(méthodologie structuro - globale audio-visuelle) 以及交際語言教學法(Méthodologie de lapproche communicative)的實踐者很好地應用于外語教學中。
(二)對話式口語教學的優(yōu)點
長期以來,對話類素材都是外語教學不可或缺的資源,尤其是在語言教學方法論的演變過程中。其在法語教學課堂中應用的內容、結構、功能和使用形式也在不斷發(fā)生變化。如今,對話在法語教學中的使用方式更是多種多樣。這些使用方法尤其體現在口語教學當中,并且其優(yōu)勢也是顯而易見的。
1.提高學生的整體的語言能力
語言能力主要涉及與句子組成相關的要素,是交際情境中的基本能力。對話式口語教學,或利用虛構場景或通過真實的對話情境,在學習和訓練以及模擬的過程中提高學生整體的語言能力包括詞匯、語音、句法和其他有關的知識和技能,從而擴充詞匯、夯實語法、理解語義、鞏固語音和拼寫。實現社會語言學價值及其語用功能。
2.提高學生口語和聽力能力
口語和聽力能力通常指的是學生對接收語言的理解以及對其作出反應的能力。對話通常以最常見的形式存在于口語和聽力教學的素材中,而其基本上構成了利用對話教學價值的第一步,稱為“語言意義的獲得”。對話式教學最大的優(yōu)勢,是利用對話的情景,代入學習的內容,同時還要兼具對話的實踐意義即學生通過對話練習不僅要掌握知識要點,同時要理解對話內容以及對其作出反應。要注意的是對話式教學最佳選擇是以母語國實際對話場景為基礎予以改編才能更好保證學生在法語學習后學以致用,而這一點恰恰強調了真實素材在教學資源中的重要性。
3.提高學生的交際能力
語言學習最終的目的是為了溝通和交際。在法語實際學習中,語法、語音、詞匯以及句式的學習都是為了口語表達和書面表達的準確無誤奠定基礎。而后兩者才是實現語言學習目的即溝通和交際的主要手段。對話式口語教學過程中,可以最大程度的調動所學內容來實現這一目的。此外,對話式口語教學需要學習者在實踐中克服記憶障礙,克服緊張情緒,克服社恐心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交流和溝通能力。這種提高改善的不僅僅是學生的法語表達能力,更是自身的交際能力。
(三)對話式口語教學在中國高校實施的局限性
1.受到英語教學影響,語法和書面表達仍在教學中占據最重要的地位
根據歐洲語言教學與評估框架性共同標準[5](Cadre européen commun de référence pour les langues簡稱CECRL),對話作為教學輔助工具經常用于口語課程,目的是激發(fā)互動交流,旨在鼓勵法語專業(yè)學生的口語能力。然而,這些對話的使用在國內相對缺乏素材的豐富性和方法的靈活性。因此,對于國內法語專業(yè)學生來說,與寫作和語法相比,他們的口語交際能力存在明顯弱點。而且這些不足的產生,追其原因,與國內高校法語教學法的普遍應用有密切關系。
以英語作為主流外語的學習幾乎貫穿我國學生的整個學習生涯,傳統(tǒng)式的以語法和書面表達為主的教學模式幾乎延伸到高等教育的范圍之內。通過每個學期的課程安排,可見一斑。我們以山東外事職業(yè)大學法語系的教學內容為例:從課表時間的安排看,基礎法語課(主要以語法為主)幾乎占據每周課程的一半之多,而視聽說課只占所有課程的四分之一。而這種課程的分配幾乎是大部分高校法語專業(yè)的普遍現象。從課程內容上來看,語法類的內容講解方式多以語法翻譯教學法(Méthodologie grammaire-traduction)為主,即無情景解釋和演繹式教學。語言本身被看做語言學習的全部目的,而教學可以簡單概括為語法教學;即通過翻譯講解語法,后根據學過的語法進行專項練習和重復記憶。就口語的實踐性來說,如何在有限的課程安排下達到最佳的口語教學成果,則需要進一步結合對話式口語教學的教學方法來配合。
2.對話式口語教學缺乏真實素材
為了彌補在教學層面忽視口語而導致的與語言能力相關的不均衡,有必要制定更加適合國內學生的口語素材,以便提高其口語和交際能力。因此在這個過程中,利用各種類型的對話作為教學和學習素材,對法語教學的口語課程實訓具有重要意義。從大部分高校法語教學的素材看,編造素材幾乎占到口語課程的絕大部分。相較之下,真實素材雖更加接近法語母語使用習慣,更加貼近法國人現實生活,更具有實踐意義,但是由于真實素材的對話難度,語音語速和獲取渠道等問題,在現實教學使用中并不能很好的利用,這時也是提高對話式口語教學的一大難題。以山東外事職業(yè)大學法語專業(yè)口語教學為例,其口語使用資源仍然基于早期從法國引進的視聽教材例如《走遍法國》(Reflets系列等),教材引導使用視聽教學法(Méthode Audio-Visuelle),該教學法考慮到了法語學習的過程不是簡單的行為和記憶,而是結合圖像和聲音使用的進行整合從而產生學習結果。對話式口語教學在一定程度上也得到了很好的實踐。但是遺憾的是口語教學上,對話真實素材的引進和使用上仍然非常有限。
三、結語
對話式口語教學是結合國外和國內教學法的經驗,制定的更適合法語專業(yè)學生口語學習的教學法,隨著我國與法國及其他法語國家和地區(qū)在各個領域的合作,對法語專業(yè)人才要求也在日益提升,尤其是在口語表達能力上。所以,在法語教學中,對話式口語教學作為一種較為新穎的方式,定會給學生帶來不一樣的學習體驗,同時,這種新型的口語教學方法更側重于實踐,對于習慣了以傳統(tǒng)方式教學的教師來說也具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因此,采取多樣化口語教學方式和方法,結合學生自身口語特點,構建合理的口語教學體系,才能夠真正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進一步促進我國法語專業(yè)人才在各方面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Bel, D., Huver, E., Liang, M. et Mao R., (2013), ? A la recherche de la "méthode chinoise" – Convergence des discours, diversité des pratiques, pluralité des interprétations ? dans V. Castellotti (dir.), Le(s) fran?ais dans la mondialisation, Bruxelles (EME), pp. 405-422. [PDF]. Disponible à ladresse : https://hal.archives-ouvertes.fr/hal-01378623/document
[2]Onursal I., ??Le dialogue dans les manuels denseignement de fran?ais langue étrangère et la notion dauthenticité?? Synergies Turquie n° 1 - 2008 pp. 65-75. [PDF]. Disponible à ladresse : https://gerflint.fr/Base/Turquie1/onursal.pdf
[3]CUQ.J.P., (dir), (2003), Dictionnaire de didactique du fran?ais langue étrangère et seconde, Paris, CLE International.
[4]CUQ.J.P., (dir), (2003), Dictionnaire de didactique du fran?ais langue étrangère et seconde, Paris, CLE International.
[5]Conseil de lEurope, (2001), Cadre Européen de Référence pour Les Langues, Paris: Clé International.
作者簡介:孫興美(1991.3-),女,漢族,山東濰坊人,碩士研究生,法語助教,研究方向:法語教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