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項目:文章系福建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guī)劃2021年度立項課題《信息化2.0背景下語文課堂培養(yǎng)高階思維的策略研究》(編號:FJJKZX21-470)的階段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方薇(1981~),女,漢族,福建福州人,福建省福州市晉安區(qū)第三中心小學,研究方向:語文課堂教學。
摘 要:近年來,在新課標背景下,“學習任務群”這一理念應運而生,并在慢慢推行中逐漸得到廣大教育工作者的認可與重視。學習任務群包含豐富內容,“思辨性閱讀與表達”就是其中之一,旨在培養(yǎng)學生思辨性閱讀與表達能力。鑒于此,在平時的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各任課教師需加強思辨性閱讀與表達指導工作,并不斷改進具體策略,以有效推動學生綜合素養(yǎng)迅速提升。
關鍵詞:小學語文;學習任務;思辨性閱讀與表達
中圖分類號:G623.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8918(2023)08-0023-05
當前階段,在學習任務群視域下,思辨性閱讀與表達逐漸成了小學語文教師需要重視的教學內容,需要其在相關工作中投入大量心血與精力,而且相關教育目標也向各任課教師提出了很大的挑戰(zhàn)。由此,平時針對小學階段學生開展教育教學工作的時候,語文教師需要打破機械傳輸知識的習慣,并著力引導學生在閱讀學習過程中積極拓展思考與大膽質疑表達,以有效豐富學生學科知識的同時,充分鍛煉學生包括思維能力在內的綜合素養(yǎng),最終達到理想教學目標。但從實際情況看,部分教師一直以來所用教學方法與手段都不適用于上述教學活動,所以他們需要在不斷反思中探索總結科學性與有效性的教學引導手段,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閱讀與表達機會與條件,助力教師教學,切實推動學生整體綜合能力大幅提升。
一、 思辨性閱讀與表達學習任務群簡析
思辨性閱讀與表達是六個學習任務群之一,細分為思辨性閱讀與思辨性表達兩個版塊。在具體展開實際教學與相關研究活動的時候,教學工作者可以在不同時機將重點落在閱讀、表達、閱讀與表達之間的直接聯(lián)系等不同的點上,為促進學生綜合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思辨性閱讀通常以批判性思維為基礎,也可以稱為批判性閱讀。思辨性閱讀向學生提出了不同于以往的要求,即學生不能如以往那樣不加思考地吸收課文當中的知識,也不能機械接受教師所講相關內容,而要在閱讀過程中積極思考,敢于質疑與創(chuàng)新,更要大膽地進行批評,以逐步形成獨特的感悟和意見,逐步提升自身閱讀綜合能力。思辨性表達通常以思辨為立足點,主要分為書面表達和口頭表達兩方面。其中,思辨性書面表達要求學生從獨特的視角切入進行理性分析,并最終以文字形式將所得結論傳達出來,并有能力進行邏輯論證。思辨性口頭表達要求學生在課堂上積極與教師或者同學進行討論交流,以充分表達自己觀點的同時,從同學那里獲取有益知識養(yǎng)分,拓寬自身思維與眼界,同時也要求學生在課外自主創(chuàng)設情境進行口語交流,以訓練提升自身思維敏銳度、語言組織能力以及口語交際能力等。思辨性閱讀與思辨性表達之間存在緊密聯(lián)系,具體表現(xiàn)為兩者都是以思辨為核心的教學活動,彼此相互依賴、相互促進,即思辨性閱讀可以為思辨性表達提供豐富的語料,為學生順利組織語言闡述自己的觀點與想法奠定良好的基礎。而思辨性表達可以促使學生積極地參與思辨性閱讀活動中,優(yōu)化學生的閱讀思想體系,助力學生閱讀能力迅速拓展。另外,思辨性閱讀與思辨性表達通常共同服務于思辨性思維,促進學生積極鍛煉拓展思維能力,為其提升綜合能力與素養(yǎng)增添助力。
二、 學習任務群視域下的思辨性閱讀與表達教學現(xiàn)狀
在當前學習任務群視域下,小學階段廣大語文學科教師慢慢加強了思辨性閱讀與表達教學工作,著重在具體教學活動中投入了大量時間與精力,只為達到預想育人目的。但從實際情況來看,部分小學語文教師組織學生進行思辨性閱讀與表達活動中都存在諸多問題,而這些都或多或少影響了學生學習進步。具體問題包括:部分教師在教學中對學生主體作用重視不足,沒有借助有效手段充分挖掘學生興趣與欲望,那么最終的教學效果自然大打折扣;部分教師在課堂上按照自己的習慣排滿教學計劃,很少為學生留出自主時間與空間,所以無法使學生在閱讀表達中充分進行思考探索,無法拓展學生思維能力,進而影響學生包括閱讀在內的綜合能力與素養(yǎng);部分教師沒有認識到學生個體思維的局限性,較少組織學生進行討論交流活動,自己更是很少與學生探討教學內容,所以無法促進學生思維能力拓展,無法促進學生閱讀表達能力等顯著增強;部分教師習慣簡單、直接地將自己所掌握語文知識以及閱讀技巧等傳輸給學生,而很少啟發(fā)引導學生自主思考獲取相關知識與能力,不利于學生扎實學習進步。以上諸多問題的存在是不容忽視的,小學語文教師需要有一個清楚的認知,并加強針對性探索研究活動,盡力優(yōu)化學生思辨性閱讀與表達活動,最終順利地實現(xiàn)學生培養(yǎng)目標。
三、 學習任務群視域下引導學生進行思辨性閱讀與表達策略
(一)營造積極氛圍,誘發(fā)學生閱讀表達欲望
在整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鑒于學生主體作用的重要性,教師需加強重視并充分利用起來,否則其將難以順利完成既定教學任務。由此,小學語文教師需要積極探索總結多元有效措施,盡力營造積極氛圍,將學生閱讀表達欲望挖掘出來,促進學生有效鍛煉增強自身閱讀與表達能力。
例如,平時課堂上組織學生閱讀學習《白鷺》這篇課文的時候,教師需要緊抓各個恰當時機,采取多元有效策略,為學生營造積極有益的課堂氛圍,助力學生學習實踐。首先,在導入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借助計算機等信息技術手段為學生播放一些動態(tài)視頻,主要向學生介紹白鷺相關知識與故事,同時為學生形象展現(xiàn)課文所描繪的一些畫面等,進而由此引入新課閱讀教學內容。其次,在知識講解分析過程中,當發(fā)現(xiàn)學生出現(xiàn)厭煩等消極情緒的時候,教師需要暫停講解,組織學生進行一定的游戲活動,具體教師可以根據(jù)對學生的了解而將他們劃分到一個個不同的小組當中,鼓勵各小組學生合作探討文章中每一個畫面,共同創(chuàng)作相應的繪畫作品進行評比,最終大家一起選出較為生動形象的作品,并給予優(yōu)勝小組各個學生一定獎勵。最后,在課堂練習環(huán)節(jié),教師也可以引入競爭元素,組織學生進行閱讀知識競答活動,即先根據(jù)課文相關知識向學生提出一個個問題,并鼓勵學生在聽問題的時候積極快速思考,然后大膽舉手示意搶得機會,以將自己認為的正確答案說出來,最后回答問題較多的三名學生不僅可以得到口頭表揚鼓勵,還可以得到一定的物質獎勵,如一枚書簽、一塊小橡皮等。這樣一來,通過上述有效手段,教師即可以在整節(jié)課各環(huán)節(jié)營造積極活躍的教學氛圍,進而順利誘發(fā)學生閱讀表達欲望,為最終有效鍛煉學生各方面能力與素養(yǎng)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組織情境表演,強化學生閱讀表達意識
小學階段進入高年級的學生無論是心理、生理,還是學習經驗與生活經歷都優(yōu)于先前,而這些通常都有助于他們學習積累豐富的知識、掌握高難度的能力。但不可否認,他們距成熟還有一定的距離,意志力與自制力還較薄弱,容易因為外界因素的影響或者是困難的打擊等而失去學習動力與熱情。由此,在實際閱讀教學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師不僅需要激發(fā)學生閱讀表達興趣,還需要借助有效手段對此進行強化,以促進學生持續(xù)穩(wěn)步提升閱讀與表達能力。
例如,平時課堂上組織學生閱讀學習《田忌賽馬》這篇課文的時候,教師在按照計劃向學生傳授基礎性課文知識的過程中,還需選擇恰當時機組織學生參與一定情境表演活動。具體教學當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能力、個性等自由結成一個個不同的小組,然后各小組基于討論交流將課文內容改編成簡單的劇本形式。接著,各小組學生需要共同商討確定由哪個人扮演哪個角色,并在一定自主時間里進行演繹練習,盡量生動還原課文場景。最后,教師可從中任選兩個小組,讓他們在全班學生面前進行表演,并組織學生進行更深一步的交流學習。在上述情境表演活動中,幾乎每個學生都可以受到積極影響,感受到閱讀與表達的樂趣,從而進一步強化閱讀表達意識,為其增強相關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礎,也有益于其思辨性思維迅速拓展。
(三)注重啟發(fā)提問,引導學生高效閱讀思考
在實際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將相關知識與技能傳授給學生之后,學生如果不加思考機械接受,那么他們不僅難以深刻理解文章主旨,而且難以真正將所學內化為自己的東西,使其為自己進一步學習的助力。鑒于此,在平時工作中,小學語文教師需要注重啟發(fā)提問,引導學生高效閱讀思考,提高學生閱讀學習效果。
例如,平時組織學生閱讀學習《將相和》這篇課文的時候,教師需要在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向學生提問,給予學生有效啟發(fā),促進學生高效閱讀思考。具體而言,在正式開始引導學生閱讀分析課文之前的導讀階段,教師可以根據(jù)課文內容向學生提出一些課文主要內容相關問題,在聚焦學生學習注意力的同時,為學生之后閱讀思考指引正確方向。之后進入正式閱讀學習環(huán)節(jié),每告一段落,教師就要暫停講解,為學生留出自主空間,并向學生提出一些啟發(fā)性問題,如“你認為廉頗和藺相如分別是什么樣的人?”“文中將相不和的表面原因是什么?”等,鼓勵學生基于此進一步閱讀探究所學部分,深化相關認知。另外,在引導學生閱讀學習新知的過程中,當發(fā)現(xiàn)學生遇到理解困難的時候,教師有必要盡可能全面了解各個學生的困難點,針對性提出系列啟發(fā)性問題,幫助學生通過有效思考走出困境,提高閱讀學習效果。這樣,各個學生即可以在順利完成既定閱讀學習任務的同時,大幅增強自身包括自主學習、獨立思考在內的綜合能力。
(四)組織小組討論,激活學生閱讀探究思維
實際當中,小學階段學生雖然參與一定的學習實踐活動,但是無論是語文知識積累還是思維能力水平等依然有所不足,因此很多時候都難以單憑自己一個人的力量高效完成既定學習任務,無法大幅提升自身綜合學習水平。由此,平時針對小學階段學生開展閱讀教學工作的時候,語文教師有必要適時組織學生參與小組討論活動,并鼓勵他們在組內大膽發(fā)表意見,激活學生閱讀探究思維,助力學生高效學習進步。
例如,平時課堂上引導學生閱讀學習《祖父的園子》這篇課文的時候,在開始階段完成基礎性的講解分析任務之后,為了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師需要選擇恰當時機組織學生進行一定的小組討論活動。具體實施當中,教師可以基于對學生學習能力與特點的了解,同時考慮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xiàn),將他們劃分到一個個不同的小組當中,同時為學生留出充足的獨立自主時間與空間。與此同時,教師需為各小組學生提供系列閱讀思考問題,鼓勵學生合作探究各個問題的正確答案。在此過程中,每個學生都有機會闡述自己的閱讀見解與探索結果,同時可以從同組同學那里受到啟發(fā)與刺激,認識到更多的思考角度,閱讀探究思維得以激活,從而高效完成當下閱讀探究任務的同時,為其之后長遠閱讀學習活動助力,有利于學生語文閱讀能力持續(xù)增強,不斷趨近理想水平。
(五)鼓勵質疑表達,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探索意識
在當前新課改背景下,小學階段語文教師的任務已不單單局限于幫助學生積累豐富基礎知識與技巧,還包括培養(yǎng)學生包括創(chuàng)新探索意識在內的綜合素養(yǎng),推動學生全面進步。鑒于此,平時以小學階段學生為對象進行閱讀教學活動的時候,每個任課教師都需在合適的時候鼓勵學生質疑表達,有效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探索意識,以切實優(yōu)化學生當下閱讀實踐的同時,助力其綜合發(fā)展。
例如,平時課堂上組織學生閱讀學習《軍神》這篇課文的時候,教師不僅需要盡量按計劃完成基礎性的知識講解分析任務,夯實學生閱讀學習基礎,還需要借助質疑表達方式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為學生持續(xù)學習進步助力。在開始的基礎閱讀教學階段,每當閱讀教學活動告一段落的時候,教師就要將課堂交給學生,鼓勵學生進一步閱讀探究課文內容,并大膽思考質疑。學生提出的諸多問題包括“文中描寫劉伯承傷得很重,但是他不慌張,非常從容鎮(zhèn)定,那么這是不是劉伯承被稱為‘軍神’的原因呢?”“文中兩次寫沃克醫(yī)生‘愣住了’,那么他愣住的原因是什么?”“文中沃克醫(yī)生想說卻什么又沒說,原因是什么?”等。在提出問題的同時,學生還需積極闡述自己的理解和觀點。之后,學生需就個人提出的問題展開討論交流活動,以共同探究文章主旨與思想,進行拓展理解。除此之外,在諸多特殊時機教師也需組織學生參與質疑提問活動,如在學生閱讀思考過程中遇到問題的時候、在課堂上學習氣氛不佳的時候、在學生對教師講解產生厭煩情緒的時候等,同時要鼓勵學生獨立探索相應問題的正確答案,并大膽地在同學面前表達出來,以給予他人啟示的同時從他人那里獲得有益啟示,從而使自己更進一步提高。在上述大膽質疑探索過程中,幾乎每個學生都可以慢慢增強創(chuàng)新意識,為其更加順利地增強閱讀表達綜合能力等助力。
(六)引導感悟表達,促進學生深化閱讀理解
在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實踐中,引導學生深入理解掌握課文內容與主旨等是教師需要肩負的重要責任,而在完成相關任務的過程中,他們還需一定科學方法與手段加以支撐,否則將難以達到預想學生培養(yǎng)目標。由此,平時針對小學階段學生開展閱讀教學工作的時候,任課教師有必要積極引導學生進行感悟表達,促進學生深化閱讀理解,推動學生閱讀水平顯著提高。
例如,平時課堂上組織學生閱讀學習《青山處處埋忠骨》這篇課文的時候,教師需打破傳統(tǒng)習慣,積極引入科學新理念,加強引導學生進行感悟表達,以助力學生深入閱讀理解,順利完成既定閱讀學習任務。首先,在課堂上按照既定計劃完成基礎性的閱讀指導任務,并組織學生進行一定閱讀練習活動之后,教師就可以鼓勵引導學生大膽表達閱讀感悟。具體而言,學生可以利用一定自主時間與空間回顧所學,并基于此反復閱讀幾遍課文,之后要積極大膽地在全班同學面前闡述自己的感悟和理解,大家共同探討進步。其次,在完成課堂教學任務之后臨近下課的時候,教師不僅需要為學生布置基礎性的閱讀練習作業(yè),還需要為學生布置一項綜合性的寫作任務,即學生在課下的時候需要繼續(xù)復習研讀課文,并閱讀分析相關材料,以寫出相應的讀后感。最后,教師需要對學生的讀后感進行研究評判,從中選出理解深刻的優(yōu)秀篇章,并將它們展示出來,供所有學生閱讀學習,給予其他學生啟示。在經過上述探究感悟表達實踐之后,教師需組織學生自由結組進一步閱讀探究,鼓勵他們在小組交流中大膽表達自己深刻的感悟和觀點,共同升華學習效果。最終,幾乎每個學生都可以切實深化閱讀理解,有效鍛煉增強閱讀綜合能力。
(七)重視課外閱讀,拓展學生閱讀思維廣度
在平時閱讀學習過程中,如果有良好的思維加以支撐,那么學生將可以順利地完成既定閱讀學習任務,大幅增強閱讀能力。相反,如果閱讀思維局限性明顯,那么學生在閱讀實踐中將難以順利探究理解課文內容與主旨,更難以從中獲得有益思想啟發(fā),無法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鑒于此,平時以小學階段學生進行閱讀教學活動的時候,語文教師需要加強對課外閱讀的重視,鼓勵學生大量閱讀,以拓展學生閱讀思維廣度,助力其綜合發(fā)展。
例如,平時基于《摔跤》《自相矛盾》《威尼斯的小艇》等課文開展閱讀教學工作的時候,為了達到預想學生培養(yǎng)目的,優(yōu)化教學效果,教師有必要重視課外閱讀,并時時引導學生參與相關學習活動中。實際教學當中,在每次課堂練習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選取一定優(yōu)秀文章片段提供給學生,為學生留出充足自主時間與空間,鼓勵他們閱讀思考相關問題,有利于學生從中了解到新的閱讀探究思路,優(yōu)化閱讀學習效果。臨下課的時候,教師在為學生布置基礎性知識應用練習作業(yè)的同時,還需為學生布置一定的課外閱讀作業(yè),即在課后階段,學生不僅需要獨立閱讀探究教師推薦的優(yōu)秀文章,還需要自主閱讀更多自己喜歡的經典名著等。除此之外,學生還可以自由結成一個個人數(shù)不等的小組,組內各個學生輪流向其他人推薦自認為比較經典優(yōu)秀的書籍或者文章,并積極分享其中優(yōu)秀語句和段落、大膽闡述表達自己的閱讀感悟。在組內每個學生推薦了書籍或文章之后,就需留給其他學生一定時間去詳細閱讀,然后選定一個時間大家一起就閱讀內容進行討論交流,且在此過程中每個人都需在仔細聆聽他人見解的同時,大膽闡述自己的閱讀心得,大家一起進步。通過廣泛參與課外閱讀探究活動,幾乎每個學生都可以慢慢得到多方面啟發(fā),逐步拓展閱讀思維廣度。基于此,學生自然可以高效地參與教師之后組織的閱讀學習活動,大幅增強閱讀綜合能力,有效提升綜合學科素養(yǎng)。
(八)搭建交流平臺,增加學生閱讀交流機會
閱讀與表達是一項長期的學習實踐活動,學生通常難以在較短時間內取得預想的學習效果,而要長期進行鍛煉強化。與此同時,學生一個人的思維與知識限度等都是有限的,因此往往需要借助他人力量,否則難以達到既定的學習目標。鑒于此,實際開展閱讀教學工作的時候,小學語文教師有必要為學生搭建交流平臺,增加學生閱讀交流機會,促進學生在逐步增強思辨性閱讀與表達能力。
例如,實際教學中認識到課堂教學與學生獨自學習的局限性之后,教師有必要在課堂上積極完成基礎性閱讀表達教學工作之后,進一步在課外為學生搭建交流平臺,鼓勵學生持續(xù)合作進行閱讀表達實踐活動。比如,教師可以在課外創(chuàng)建一個閱讀交流網站,上傳一定的優(yōu)秀讀物,并開辟一個學生留言空間,鼓勵學生在課下積極閱讀推薦的讀物,并在留言區(qū)發(fā)表自己的閱讀所得,闡述自己的感悟,并就此與其他學生展開深入交流,以加深理解認知;教師可以通過互聯(lián)網微信等渠道將學生聚集到一個網絡群里邊,在課下的時候教師可以基于課上閱讀學習的課文為學生設計問題,并引導學生在網絡群里積極發(fā)言,共同探究各個問題的正確答案,同時可以基于課外讀物引導學生討論交流相關閱讀習題。在上述交流平臺的助力下,學生的閱讀交流機會增加,那么他們的閱讀表達能力自然可以得到強化,最終達到理想水平。
四、 結語
總之,在當前教育教學環(huán)境中,學習任務群理念廣泛推行,而作為學習任務群之一的思辨性閱讀與表達更是得到了廣大教師的關注與重視。此背景下,小學階段語文教師實際開展閱讀教學工作的時候,需要融入思辨性元素,引導學生科學閱讀與大膽表達,優(yōu)化學生閱讀探究效果。但實際教學當中,部分小學語文教師平時慣用教學方法與手段缺乏科學性與適用性,無法助力其達到相應的教學目標,無法促進學生閱讀與表達綜合能力顯著提升。由此,小學語文教師需要在教學探究革新活動中投入大量時間與精力,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環(huán)境與條件,優(yōu)化學生思辨性閱讀與表達實踐能力,順利促使學生綜合能力與素養(yǎng)達到預想水平。
參考文獻:
[1]王萬致,陳順棉.小學語文思辨性閱讀的現(xiàn)實意義與實踐路徑[J].語文建設,2021(22):26-29.
[2]顏琳.新課標小學語文“思辨性閱讀與表達”任務群的解讀與實施[J].課程教學研究,2022(9):59-63.
[3]向賢新.“思辨性閱讀與表達”任務群的理解與教學實施策略[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22.
[4]馬瑜.“思辨性閱讀與表達”學習任務群教學實施策略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22.
[5]白冰.關注言語表達 點亮思辨課堂——小學語文思辨性閱讀策略例談[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19(2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