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晶晶
一些初中生的英語語言基礎(chǔ)相對欠缺,因此,在設(shè)計教學活動時,教師需要注重漸進式的教學方法,確保學生能夠逐步掌握語言基礎(chǔ)。學生缺乏對知識的擴展運用能力,導致在某些情境下難以自如地運用所學語言。教師發(fā)現(xiàn)學生對社區(qū)設(shè)施和街區(qū)環(huán)境的興趣較高,因此,在教學中教師通過激發(fā)學生對實際生活場景的學習興趣來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通過聯(lián)系高階思維,可以促進學生更深層次地學習和思考,同時幫助他們在語言運用中更好地完成復雜的任務。
在教學活動中融入實際場景,讓學生在學習語言的同時感受到生活的樂趣。小組合作和角色扮演能激發(fā)學生對生活的熱愛,使學習不再是枯燥的任務,而是與實際生活緊密相連的有趣活動。教學旨在培養(yǎng)學生全面發(fā)展的素質(zhì),不僅關(guān)注語言技能的提升,更要注重培養(yǎng)情感態(tài)度和積極價值觀。學生在活動中不僅學到了語言知識,更收獲了對生活的熱愛和對他人的尊重與理解。這樣的教學理念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和綜合素質(zhì)。
學習并掌握不同地點的表達方式:教師側(cè)重向?qū)W生介紹和訓練使用英語表達各種地點的詞匯。教師可以通過實際場景和圖片等教學資源,幫助學生記憶和理解這些詞匯。學會使用“therebe...,where...?”句型詢問和使用方位介詞描述建筑物的具體位置:引導學生使用“Is there...?”或“Are there...?”結(jié)構(gòu)進行詢問。同時,教師應重點講解方位介詞的使用,以便學生能夠清晰地描述地點的具體位置。初步運用問路和指路的用語進行交際:通過角色扮演、Pair work等活動,教師引導學生初步運用問路和指路的常用表達,使學生在實際情境中能靈活運用這些用語。
任務型教學法:教學注重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通過設(shè)置任務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學生需要在實際場景中詢問和獲取方向,這符合實際交際的需求。小組合作探究:學生分小組進行合作探究,共同解決尋找地點和獲取方向的問題。Role-playing角色扮演:通過角色扮演活動,學生能夠更好地在真實場景中應用所學知識。教學工具:利用教學圖片、幻燈片等輔助工具來開展課堂教學。圖片可以幫助學生更直觀地理解地點和方向,幻燈片則可以用于呈現(xiàn)相關(guān)的詞匯、句型和場景??谡Z交際活動:采用Pair work 的問答式口語交際活動,讓學生互相詢問同伴某個建筑物的具體方位。這種方式能夠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提升他們在實際生活中的溝通能力。
Step 1:Lead-in
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觀看視頻導入課程,并引導學生回答問題:在視頻中你看到了多少個介詞?在觀看視頻后,提出引導性問題。例如:你能描述一下視頻中的某個場景中物體的相對位置嗎?這樣的問題可以引導學生思考關(guān)于方位介詞的概念。通過小組或全班討論,學生可以分享他們在視頻中觀察到的位置關(guān)系,使用英語進行簡短的描述。這有助于鍛煉學生表達自己觀點和理解的能力。
學生回答:“In the video,there is a person standing in front of the table.”類似回答可能涉及介詞。學生的回答可以展示他們對方位介詞的理解和應用,同時通過分享彼此的觀察,促進語言的交流和學習。教師可以在學生回答的過程中進行引導,確保他們正確運用新學的方位介詞。
(設(shè)計意圖:在這個活動中,教師可以展示一系列有趣的圖片,每張圖片上都有一個球和一個盒子,它們的相對位置各不相同。教師會向?qū)W生提問:“球在哪里?”學生將用英語回答,教師引導他們使用剛剛學到的方位介詞。這個活動不僅可以幫助學生鞏固新學的詞匯,還能讓他們通過觀察和描述圖片來理解和運用方位介詞。)
Step 2:Before-listening
Activity l:教師展示一系列富有創(chuàng)意和藝術(shù)感的圖片,以表現(xiàn)圖書館、超市、公園和橋等地點。這些圖片可以通過色彩、構(gòu)圖和細節(jié)來激發(fā)學生的感知和觀察能力,引導他們更深層次地思考。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列舉基本的地點詞匯,并思考如何用更富有表現(xiàn)力和高級的詞匯來描繪這些地點。例如,對圖書館可以考慮使用詞匯“knowledge haven”或“l(fā)iterary sanctuary”。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練習一些詞匯的搭配,讓他們嘗試在描述地點時使用合適的形容詞和副詞。例如,超市可以被描述為“vibrant supermarket”或“bustling marketplace”。
學生回答:圖書館(library):“The library is not just a place with books;it’s a sanctuary of knowledge where one can immerse oneself in the literary world.”超市(supermarket):“The supermarket is more than just a shopping place;it’s a vibrant marketplace filled with a kaleidoscope of products and choices.”這些回答展示了學生對地點詞匯的高級運用,通過更具表現(xiàn)力和想象力的語言,使他們的描述更生動且富有感染力。教師可以通過這些回答評估學生對于高級詞匯的理解和運用能力,并鼓勵他們在語言表達中追求更深層次的思考。
(設(shè)計意圖:引導性的問題和圖片的選擇旨在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讓他們不只停留在基礎(chǔ)詞匯的層面,而是能用更具表現(xiàn)力和深度的語言來描述不同地點。)
Activity2:教師展示一系列圖片,每張圖片代表一個地點,要確保圖片清晰可見,突出地點的特征。學生仔細觀察每張圖片,并思考或記錄關(guān)于這個地方可能的特征和用途。這一步旨在激發(fā)學生的觀察力和思維。學生輪流描述他們看到的圖片,盡量使用完整的英語句子描述地點的特征、用途和周圍環(huán)境。在學生描述之后,可以進行集體討論,分享不同的觀點。教師在討論過程中應引導學生學習新的地點詞匯,確保他們正確理解并能正確發(fā)音。
(設(shè)計意圖:通過觀察和言說的活動,引導學生運用英語描述地點的特征,同時輔以相應的圖片,逐步呈現(xiàn)地點名詞,如post office(郵局),police station(警察局),hotel(酒店)和park(公園)等。通過這個活動,學生將鞏固地點詞匯,并提高英語口語表達能力。)
Step 3:While-listening
Activity 1:教師可以播放購物中心場景的對話,確保對話中涉及表達地點的名詞和相關(guān)句型。教師可以讓學生站在教室內(nèi)的一個特定位置,他們可以自由行走,但必須停在某個地點,然后用英語互動,模仿對話中的情景。學生在特定地點活動后,被分成小組,分享他們在對話中的體驗和互動。問題如下:
Which places in the shopping center were mentioned in the dialogue?
Can you describe a specific place in the shopping center mentioned in the dialogue?
If you were in the shopping center,where would you most like to go?Why?
(設(shè)計意圖:通過聽到的對話場景固定在特定的地點,學生在這個特定地點活動,以加深他們對目標語言的理解和應用。這個活動旨在通過實際互動,幫助學生更深刻地掌握表達地點的名詞和談論建筑物位置的句型。)
Activity2:教師復習詢問建筑物存在與否的基本句型。如“Is there a bank near here?”或“Are there any parks in this area?”學生需要理解這些句型的結(jié)構(gòu)和用法。學生被分成小組,每組兩人。每個學生都有一個角色,一個是提問者,一個是回答者。提問者準備一系列問題,詢問回答者所在地區(qū)是否有特定的建筑物,如銀行、超市、學校等。問題需要使用句型“Is there...?”或“Are there any...?”。問題如下:
Is there a post office near your home?
Are there any restaurants in your neighborhood?
Is there a park in your town?
學生搭檔進行互相問答,提問者問關(guān)于建筑物的問題,回答者使用適當?shù)木湫突卮?。他們可以切換角色,確保每個學生都有機會提問和回答。
(設(shè)計意圖:學生在實際對話中模擬詢問和回答,更容易將所學句型融入日常口語表達中,提高實際應用水平。學生在活動結(jié)束后可以分享體驗,提供反饋,并討論如何改進語言表達和理解,促使他們在活動中不斷進步。通過這個設(shè)計,學生在一個輕松而有趣的環(huán)境中,通過實際操作鞏固了所學的地點詞匯和相關(guān)句型,同時培養(yǎng)了口語交流能力。)
Step 4:After-listening
Activity1:
Teacher:同學們,讓我們用英語來探索我們的學校。這是學校的地圖。
Classroom Building(A):
Teacher:Is there a classroom building here?
Student 1:Yes,there is. It’s right next to the entrance.
Library(B):
Teacher:Where is the library in relation to the classroom building?
Student 2:The library is across from the classroom building,on the opposite side.
...
(設(shè)計意圖:通過逐步引導學生使用所學語言描述地點和方位,從模仿語言過渡到運用語言。這個活動的目的是讓學生在實際情境中運用目標語言,逐步提高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
Activity 2:在小組內(nèi),學生通過討論或投票方式選出一名組長,負責在全班面前進行最終的報告。這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領(lǐng)導能力和組織能力。學生板書員將小組報告的關(guān)鍵信息寫在板上,包括地點名稱、方位描述等,這是對他們口頭表達的補充。選出的組長需要在完成板書后,對整個小組的報告內(nèi)容進行最終的整理和準備。他們可以提前與小組成員溝通,確保整個報告流暢而連貫。組長在全班面前匯報整個小組的學校介紹。其他學生在聽報告的同時可以提問,確保信息的準確性。
(設(shè)計意圖:通過創(chuàng)造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學生將有機會在實際情境中運用所學的目標語言,主要圍繞喜好和表述原因展開對話。這個活動旨在提供一個自然的語境,讓學生在實踐中鞏固和運用所學的語言技能。)
在活動2 中,學生通過圖片和brainstorming 回憶學過的表示地點的英文詞匯,旨在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在小組討論中,教師應鼓勵學生列舉不同的社區(qū)設(shè)施,并分享他們對這些地點的看法和理由。通過聽力對話的形式,再現(xiàn)表達地點的名詞,呈現(xiàn)了談論建筑物所在位置的句型。在聽力活動后,設(shè)計角色扮演任務,讓學生運用新學的句型進行實際對話,培養(yǎng)他們的語言運用能力。同伴訓練的方式可以讓學生進一步熟悉和掌握表達詢問建筑物存在與否的句型。在學校地圖設(shè)計中,旨在運用目標語言對地圖中的建筑物位置進行詢問和回答,以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學生對社區(qū)設(shè)施的興趣很高,教師通過引入多媒體資源,成功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高階思維任務的設(shè)計,促進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考能力和語言運用能力。
針對學生的知識基礎(chǔ),教師要提供更多的練習和反饋,確保他們對方位介詞的運用更加熟練。在同伴訓練和學校地圖設(shè)計中,教師要更關(guān)注學生的語言輸出,通過提供模型句子和指導,幫助學生更自信地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