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予
生活中,可以表示走路、向前進的字有很多,比如“走”“行”“跑”,還有現(xiàn)在大家很愛用的“沖”。跑啊沖啊,一聽就是速度很快的那種,那你有沒有想過——“走”“步”“行”,聽起來都不緊不慢的,它們有沒有速度上的區(qū)別呢?
漢字中,有不少與運動相關的內(nèi)容,今天我們就來仔細盤一盤。
寫《游子吟》的唐代詩人孟郊,詩風清冷凄苦,被大文豪蘇東坡點評為“郊寒島瘦”(順帶吐槽了風格相近的詩人賈島)。不過,孟郊還是有歡快的詩的:
昔日齷齪不足夸,今朝放蕩思無涯。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這是他46歲考上進士時“放飛自我”之作。在此之前,孟郊兩次落榜,所以考中后格外開心。唐朝考進士很難,全國每屆也就錄取幾十人,50歲當上進士都算年輕的。所以46歲考中,確實值得開心一下哈。
“進”的本義是前行,甲骨文中,上部是展翅飛鳥(隹),下部為向前的腳丫(止)。到了金文中,又加上了表示走路的“彳”,小篆則將“彳”與“止”合為“辵”(chuò),隸定之后,“辵”字簡化為“辶”,俗稱“走之底”。
進士之稱,最早出自《禮記》,說的是周朝由特定官員考評推薦人才,被舉薦者稱為進士。后來隋朝開設科舉,又從古書里翻出了這個稱呼,設“進士科”,唐朝繼續(xù)沿用。
考中進士稱為“登科”。相傳五代時,燕山人竇禹鈞的家庭教育特別好,五個兒子全中進士,留下“五子登科”的美名,還被編進了《三字經(jīng)》里:“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p>
“登”字指由低到高的運動,有學者分析,這個意思是從甲骨文字形而來,上部為雙足,下部的“豆”是上車所踩的石墩之類,表現(xiàn)踏石登車的動作。明清民居大門前,常有一對階梯狀或立方體的“上馬石”,就是登馬登車用的。
孟郊的詩造了兩個成語,一是“春風得意”,二是“走馬觀花”。從“馬蹄疾”就能看出,“走馬”的“走”,可不是指緩速步行,而是快速奔跑。
“走”字的甲骨文,是一個人擺臂奔跑的樣子,金文又加了一只腳,強化其義。
漢末的辭書《釋名》說得詳細:“徐行曰步,疾行曰趨,疾趨曰走?!?“步”字指緩步慢行,“步”加快則為“趨”,“趨”再加快就是“走”——跑起來了。孟子給梁惠王講道理,曾說“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敗兵肯定是奔跑逃命,而不是從容散步。
“步”表示緩步慢行,甲骨文是一前一后兩只腳丫子,令人想起在海灘悠閑散步留下的足跡。
慢慢地走路,除了可以用“步”字表示,還可以稱為“行”?!靶小弊帧墩f文》解釋從彳、從亍,今天也用“彳亍”(chì chù)一詞表示小步慢走。不過許慎的拆字法并不準確,“行”字在甲骨文中是個整體,是十字路口的象形,本義為道路,行走的意思是由路引申出來的。
比“走”更快的跑法,是“奔”,金文寫法是跑步人形下面畫了三只腳——跑得太快,腳丫子都有殘影了。
“逸”也有快跑之義,也可引申為逃跑,在甲骨文里,常指逃跑的奴隸。出土甲骨上多見“逸芻不其得”之類記載,芻指割草,這句是在卜問:割草時逃跑的奴隸,能否抓得回來?
“逐”字的甲骨文,是獵人的腳步(止)追趕著野豬(豕),有卜辭“往逐豕,獲”,就是問追捕野豬是否能成功。
“逐”這個字很神奇,甲骨文寫法很多變,還可以寫成在追多頭野豬,甚至是追兔子、鹿之類的。
不過大概還是野豬最常見吧,所以后來以“逐”的字形,流傳了下來。
“前”“后”二字,表示運動方向。“前”的本字是“歬”,“歬”加立刀旁“刂”,就是“前”的早期字形,本義是用刀整齊切斷。后來,“前”被假借,用來表示運動方向。為了區(qū)別,又假借“翦”來表切斷。而“翦”本義是整齊的新羽,這么借用總覺得別扭,于是后來又造出“剪”來表示切斷,把“翦”還了回去,繼續(xù)指羽毛。
文字發(fā)展演變過程中,常常這樣借來借去,能給人整暈。
與前相對的是“后(後)”。有學者認為,上部“幺”是一束絲,表示腳被繩子絆住了,所以落在后頭。有時也會加上“彳”,增強行動之義,正是繁體“後”字的源頭。注意,前后的后與皇后的后本非同一個字,簡化后才合并。所以“皇后”的繁體不能寫成“皇後”。
唐代文學家韓愈字退之,“愈”有“更勝”之義,取含義相反的“退”為字,是為了合乎中庸之道。這在古人取字中是一種常見做法。
“韓退之”這個名字,還啟發(fā)過民國學者陳寅恪。他給清華大學國文系出過一道入學考題,要求給“孫行者”三字寫出下聯(lián)。
關于這道題有許多傳聞,其一是說,有考生以“祖沖之”為對,既能對仗,又是幼兒蹣跚學步、祖父疾奔保護的溫馨場景。但事實上,陳寅恪的標準答案是“胡適之”(學者胡適的字):胡與孫連起來是“猢猻”,暗暗調(diào)侃了胡適一把。其次,“適”意為“去往”,與“行”平仄相對、含義協(xié)調(diào)。從偏旁來看,一個行字旁,一個走之底,天生絕配。
周樹人先生最常用的筆名是“魯迅”。當年傳記作家許壽裳曾特地向魯迅本人問過筆名含義,對方回答:“我從前用過‘迅行’的別號你是知道的,所以臨時命名如此。理由是:(一)母親姓魯,(二)周魯是同姓之國,(三)取愚魯而迅速之意?!薄f是“臨時命名”,含義卻也頗深。“迅”為快速、敏捷之義,取此為名,其實也展露了與“遷”相似的奮飛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