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娟,劉毅
(泰州市姜堰區(qū)水產技術指導站,江蘇 泰州 225500)
2022年夏季持續(xù)極端高溫天氣席卷全國,此時正是羅氏沼蝦生長旺盛時期,也是病害高發(fā)時期。江蘇泰州1個羅氏沼蝦養(yǎng)殖戶蝦塘暴發(fā)了“滴星病”,該病是對羅氏沼蝦零星死亡的俗稱,又稱“拉網病”?,F(xiàn)將其癥狀及治療過程介紹如下。
該養(yǎng)殖池塘水面18畝,水深2米,6月中旬投放“大水苗”130萬尾。由于持續(xù)高溫無雨,8月上旬,蝦塘1.5米水深處溫度為34℃,表層水溫甚至達到45℃以上,水體pH在9.0以上,至8月中旬蝦塘水體暴發(fā)藍藻(圖1)。
圖1 發(fā)病塘水體
8月12日巡塘時,發(fā)現(xiàn)羅氏沼蝦攝食狀況不好,每天都有部分蝦游塘、趴邊。兩天零星死亡后,8月14日出現(xiàn)大量死亡,發(fā)病率35.2%,死亡率32.5%。死亡病蝦斷肢、斷須,有的鰓上附有藍藻;解剖后可見腹部肌肉發(fā)白、肝胰臟發(fā)黃。發(fā)病死亡的蝦以6~7厘米的軟殼蝦為主,尤其在藍藻多的水域可見大量死蝦。
取上述典型癥狀的病蝦,從鰓和肝胰腺組織中分離純化出的細菌,經16S rDNA鑒定為嗜水氣單胞菌和維氏氣單胞菌,初步診斷為羅氏沼蝦“滴星病”。
1.進水避開高溫時段,每天4:00-5:00開始進水,3~5小時進水5厘米深左右,可起到水體降溫的效果。
2.合理使用增氧機每天9:30-10:30開葉輪式增氧機2臺,9:30-12:00開水車式增氧機2臺,22:30至日出前開葉輪式和水車式增氧機各2臺,保持水體微流動,保證池塘溶氧充足。
3.外用8月13日使用過硫酸氫鉀改底解毒,同時潑灑抗激之類的復合維生素,增強蝦的抗應激、免疫能力;8月14日使用枯草芽孢桿菌+EM菌調水;8月15日使用1次高濃度果酸。
4.內服8月13日起在飼料中適量添加黃芪多糖、三黃粉、VC+VE復合維生素、恩諾沙星,連喂5天。
投喂藥餌兩天后,死蝦數(shù)量逐漸減少,5天后游塘、趴邊現(xiàn)象消失,病情得到很好控制。外用調水兩個療程后有效控制了藍藻。
1.科學使用增氧機中午高溫時段不可開啟增氧設備,否則會導致上下層水對流、池底水溫提升過快及有機質快速發(fā)酵;雨天不開增氧機,但陰天要整天開機。總之,根據天氣、水質、面積和蝦的攝食情況,遵循“三開兩不開”原則,靈活掌握開增氧機時間,保持池塘溶氧充足;同時做好缺氧應急預案,儲備足量的化學增氧劑,以防突發(fā)事件發(fā)生。
2.選擇合適改底劑盡管在堿性水體中可使用過硫酸氫鉀改底,但在高pH的水體中,過硫酸氫鉀對蝦的刺激性過大,且不適用于高溫水體。因此在該蝦塘使用過氧化氫顆粒為佳,既調水又改底,降低了pH和藍藻濃度。
3.拉網避開蛻殼期蛻殼期間羅氏沼蝦體質弱,需要躲避敵害且容易受到應激,拉網后容易造成蛻殼不遂引起死亡。
4.控制放養(yǎng)密度羅氏沼蝦放養(yǎng)密度控制在6萬~7萬尾/畝,可有效降低餌料系數(shù),減少成本,降低發(fā)病率。
5.合理投喂在高溫季節(jié)要減料或投喂低蛋質飼料,停喂鮮活餌料如冰鮮魚和螺蜆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