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天水市麥積區(qū)伯陽初級中學 張慧芳 趙軍
初中英語“雙新”課堂教學,即在順應新課程、研讀新教材基礎上構建的新課堂中開展教學活動。受社會人才需求環(huán)境變化的影響,我國基礎教育體制結構在近年來不斷變化,對初中英語教學提出的新的要求,也為初中英語教材創(chuàng)造了新的條件。新課程、新教材逐漸成形,促使教師建構“雙新”課堂,而在“雙新”課堂上,面對知識結構與教學目標的變化,為更有效地向學生傳授知識,教師應從新視角出發(fā),探尋并應用教學新方法。
當前,我國英語教育現(xiàn)狀與社會人才需要仍存在一定距離。傳統(tǒng)教學思維、方法與內容在不斷影響初中英語教學,導致社會英語人才群體中,知識型人才比重遠高于應用型人才比重,人才缺乏實踐能力,對知識的吸收和應用較為單一,英語教學無法適應社會與時代的發(fā)展,改革勢在必行,新課程改革由此展開。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新課程標準被修訂出來,并且指出,初中英語改革重點在于改變英語課程過分重視講解語法和詞匯的傾向,改變英語課程并未著力培養(yǎng)學生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的教學傾向,要求從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出發(fā),突出教學整體性,開發(fā)多種課程資源,在課堂教學中采取多種活動途徑,倡導學生以體驗參與為主主動學習,發(fā)展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形成積極的情感態(tài)度和良好的跨文化意識。由此可見,順應新課程的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應適當調整教學側重點,重新設計整體教學目標,改變灌輸式等單一的教學方法,重視學生課堂學習自主性、實踐性,關心他們在學習與實踐中的體驗,將新思維、新手段、新內容應用起來,將新課堂構建起來。
語言地道、語境充足、具有較強時代感、文化內涵豐富、話題螺旋上升、結構清晰、注重培養(yǎng)學生語言綜合應用能力、注重對學生學習策略的培養(yǎng),是冀教版初中英語新教材主要特點。例如,教材各板塊的設計包括Think About It、Dig In、Culture Tip、Learning Tip、Hands on Activities、Protect等,旨在分別促進學生閱讀課前熱身、思考課文關鍵內容、分析課文文化背景差異并進行說明、理解課文知識點并進行解釋、動手完成規(guī)定任務并掌握語言。此外,教材Let's Do It模塊,對聽、說、讀、寫訓練任務展開了多元設計,其內容共同服務于單元課文主題,以技能訓練為主,有利于學生語言技能的輸入、內化、提升與應用。而Unit Review模塊,對課堂鞏固與評價內容進行了合理設計,緊扣單元主題,有助于師生鞏固單元內容并對知識展開適當拓展。
由此可見,教師在應用冀教版初中英語教材進行課堂教學時,基于其完善、規(guī)范、實用的教材編排系統(tǒng)創(chuàng)造的便利條件,需建構結構合理、便教利學、內容充實、活動多樣的課堂,充分發(fā)揮新教材作為重要教學資源的積極作用,靈活性、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新教材,讓學生在新課堂上從教材中獲取更多有價值的知識、經驗和技能。
新課程視角下革新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方法,貫徹生本原則,教師通常會采用“讓學引思”教學方法。學生在教師引導下將思考滲透在學習全過程中,能加深對英語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從而在整體上增強學習效果。由此,思考在初中生英語綜合學習中的重要性被體現(xiàn)了出來。教師立足新課程、新教材背景創(chuàng)新“雙新”課堂教學方法,關注思考重要價值,可以采取“讓思引學”手段,讓學生對英語綜合知識的學習在有效思考中發(fā)生,先啟發(fā)學生思維,再傳授學生知識。英語思維活躍,思考的關鍵能力提升,學生基于“雙新”課堂的整體學習節(jié)奏將更加科學,教學效率與質量自然能夠有所提高。但是,引發(fā)初中生“雙新”課堂思考的方式不僅一種,這便說明,在“雙新”課堂教學中讓“學”在“思”中發(fā)生,教師可以變化多種“引思”形式。以冀教版初中英語新教材為例,具體如下。
1.利用We Will Learn教材模塊,通過目標梳理引思引學
冀教版初中英語新教材每個單元頁都設計了We Will Learn模塊,將單元主要功能、語法以及句子結構陳列了出來,能夠讓學生一目了然地明確學習任務與目標。學生一旦在課堂學習中迅速地明確了學習目標與任務,便能更快速地調動主觀學習能動性,并對知識展開合理的自主探究。因此,教師在立足新課程、新教材的“雙新”課堂教學中,可以先利用新教材We Will Learn模塊內容引發(fā)學生關于“單元學什么”的思考。
以冀教版新教材七年級上冊Unit 2 Colours and Clothes為例,教材We Will Learn模塊由以下幾部分內容組成,清楚說明了學生在單元學習中需要掌握的語法、句型以及應該完成的任務。于是,為引發(fā)學生關于“學什么”的思考并以此促進學生對單元英語知識進行綜合性學習,教師可以在“雙新”課堂開展單元教學活動之前,將We Will Learn模塊信息在多媒體中呈現(xiàn)出來,讓學生對其展開閱讀和思考,明確需要在基于“雙新”課堂的學習中談論顏色和服裝,探究人稱代詞和主格代詞,進行“你最喜歡的顏色是什么?”“這是誰的____嗎?”等對話,參與“購物”情景活動,由此建立清晰的課堂學習目標,自主制訂學習計劃,促進教師“雙新”課堂教學的展開,使自身英語學習意愿與自主能力更加符合新課標的期待。
2.利用趣味課堂情境,通過活躍氛圍引思引學
新課程背景下,培養(yǎng)初中生對英語知識的學習興趣是重要教學任務。作為學生自主學習的內在驅動力,興趣通常會影響初中生在英語“雙新”課堂上的自主學習與思考。所以,新課程、新教材下,初中英語教師在“雙新”課堂引導學生思考與學習,可以創(chuàng)設趣味課堂情境,在課堂利用趣味情境營造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將新教材知識以趣味形式展現(xiàn),讓學生對知識產生興趣,從而產生思考熱情與學習動力。
以冀教版新教材七年級上冊Unit 4 Food and Restaurants Lesson 20 I Like the Supermarket!為例,教材知識主題與“supermarket”相關,而“超市購物”,幾乎是每一名初中生都具備的生活經驗,于是,教師可以在課堂通過多媒體播放國內一些大型超市的宣傳短片,并在播放短片的同時提出問題What would you like to buy?Do you have a shopping list?What do the people in the text want to buy?Please guess!等。學生帶著問題觀看視頻,根據視頻中自己感興趣的商品列出購物清單,思考用英語說出“我想買什么”的方法,為基于“雙新”的課堂閱讀和理解教材對話奠定基礎。而在“多媒體情境+教師提問”中感受英語與漢語在表示不同信息時的差異,學生對英語表達規(guī)律會產生更濃厚的興趣,能夠讓順應新課程的“雙新”課堂教學更進一步地實現(xiàn)“培養(yǎng)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教學目標。
3.利用雙向提問環(huán)節(jié),通過問題互動引思引學
課堂互動是促進學生思考的有效手段,也是培養(yǎng)初中生英語思維能力的有效方法,能夠為學生創(chuàng)造語用機會,并以此促進學生語用素養(yǎng)的發(fā)展。所以,教師一方面要立足“讓思引學”目標,另一方面要提高培養(yǎng)初中生英語語用綜合能力的有效性。教師在“雙新”課堂教學中,可以巧設雙向提問環(huán)節(jié),利用雙向提問中的問題互動引發(fā)學生對學習內容、語言運用的思考,讓他們在疑問與思考成果的支持下展開高效學習。
以冀教版新教材七年級下冊Unit 6 Seasons Lesson 33 Kim's Favourite Season為例,教師立足新教材、新課文,基于“雙新”課堂開展閱讀教學活動,可以促進新課程目標的實現(xiàn),也可以激活學生閱讀思維。教師可以在學生讀課文之前通過媒體課件提問。
【問題鏈接】
Read the text freely,then give the answers to the questions on the screen:
Who is talking at the front of the class?
What season is Kim talking about?
How is the temperature is in this season?
What does Kim often wear?
How many bags do they pick the apples?
問題根據課文內容設計,學生帶著問題閱讀課文,在閱讀中有意識、有目的地思考問題答案,學習動力更充足,自主閱讀效果更積極。而且,以教師設計、提出的問題為啟發(fā),學生在課文閱讀結束后,還可以根據自己在閱讀中挖掘的信息、產生的疑問提出問題。比如,部分學生在閱讀課文時注意到教材Culture Tip模塊內關于“pie”的介紹,向教師提出What is pie?What a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foreign eating habits?等問題。于是,教師根據學生提問內容向其講解中國與外國在飲食文化方面的差異,適當拓展課外內容,如介紹國外飲食文化的英語繪本,結合中外飲食文化差異考查學生閱讀能力的中考閱讀真題等,以此將“課文閱讀”教學向“文化差異”教學方向延伸。學生在中外飲食文化的對比中形成跨文化意識,以英語為主的口語表達在答問題、提問題中展開,其口語表達能力得到提高,“雙新”課堂英語學習收獲增加,教師順應新課程、研讀新教材的初中英語新時期教學水平由此提升。
順應新課程、研讀新教材,要讓“雙新”課堂教學具有培養(yǎng)學生綜合語言應用能力的作用,寫作是重要過程。學生在寫作中用英語建構文章,不斷輸出關于教材課文主題的理解、輸出對英語語用的理解,其綜合語言應用能力自然而然可以提升至新的層次。而想要在寫作中進行準確的表達,學生需要積累豐富的詞匯、掌握正確的語法和句型知識。對此,閱讀能夠發(fā)揮積極作用。因此,“雙新”初中英語課堂上,教師可以讓寫作教學活動在閱讀教學活動中發(fā)生,基于閱讀教學指導學生寫作,構建“讀寫一體”的教學機制,打破傳統(tǒng)“讀寫分離”的教學思維定式。
以冀教版新教材七年級下冊Unit 3 School Life Lesson 16 We Are with You!為例,“雙新”課堂上,教師可以先啟發(fā)學生閱讀課文,讓學生根據課文插圖和內容總結Jason Glen在開學第一天與家人遭受意外并接受教師和同學們的幫助的故事,提取課文重要詞匯和語言知識,如many students brought clothes and food from their homes等。隨后,指導學生對所提取語句展開仿寫,設定“幫助他人”故事背景,鼓勵學生根據自身幫助他人的經驗,圍繞“brought sth from…to…”進行造句。當學生通過語句仿寫提升一定語用能力,教師可立足新教材Let's Do It模塊4 Imagine you work for a company that helps poor children.What will you do for them?設計主題寫作活動,讓學生想象幫助貧困孩童的方法,并將其寫下來,培養(yǎng)學生的善良品質,在“以讀促寫”中滲透“樂于助人”德育思想,讓“雙新”課堂教學實現(xiàn)新課程“使學生形成良好情感態(tài)度”的教育目標。此外,教師也可以在Let's Do It寫作任務啟發(fā)設計讀后續(xù)寫、課文改寫等活動,組織學生圍繞課文內容展開多元寫作。學生在寫作中,可以強化閱讀學習效果,積累讀后續(xù)寫、主題寫作等經驗,在書面表達中落實對英語的綜合應用,全面提升語用技能,增強知識輸出水平,使“雙新”課堂教學形式與成果符合新課程要求、體現(xiàn)新教材作用。
傳統(tǒng)初中英語課堂教學存在復習不及時問題,影響了學生對知識的整體吸收和應用,而冀教版新教材Unit Review模塊的設計,為師生在課堂學習中規(guī)避此問題創(chuàng)造了便利條件。于是,順應新課程的“突出教學整體性”要求用好新教材,教師在“雙新”課堂上,可以利用Unit Review模塊指導學生復習課堂知識,并根據學生在Unit Review模塊中完成學習任務的不同表現(xiàn)評價學生的學習情況。
以冀教版新教材九年級全冊Unit 5 Look into Science為例,指向單元復習的“雙新”課堂上,教師分別利用新教材Unit Review模塊內Fill in the blanks with the correct forms of the words in the box、Leasing and Speaking等任務指導學生復習單元所學詞匯、語法、口語交際知識,同時利用Self-Evaluation任務指導學生進行自主形成性評價。而后,根據學生的上述表現(xiàn)總結、評價學生學情,鋪設緊密聯(lián)系新中考真題的隨堂作業(yè)任務,使學生在鞏固課內知識后進行強化學習,熟知新中考英語題型特點與答題規(guī)律,為迎接新中考做出充足的準備。
總而言之,新課程改革造就了初中英語教學的新變化,教師要想讓新時期的初中英語課堂教學取得更良好的結果,必須順應新課程,研讀新教材,構建“雙新”課堂,重視對學生英語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而要想讓“雙新”課堂充分發(fā)揮教育功能,必須轉變教學視角,探索“雙新”課堂教學新方法。以上教學策略與方法,均有望提高初中英語“雙新”課堂教學效率、促進學生語用綜合素養(yǎng)的發(fā)展,初中英語教師可以在“雙新”課堂對這些策略展開創(chuàng)新應用和完善,合力進行更加高效的初中英語“雙新”課堂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