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祝陽英
一年級教學中,“排隊”問題是幫助學生體會用畫圖策略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好素材。教學中可以進行以下教學活動。
教師出示第1 題(如圖1)引導:你從題目中知道了什么?題目要求什么?你能用畫圖或擺小棒的方法表示題目的意思嗎?先獨立完成,再與同伴交流。
圖1
(1)教師逐一出示學生作品。通過談話引導,讓學生明確:圖中“△”代表什么,9 個“○”表示什么,5 個“○”表示什么,根據(jù)這些圖式怎樣寫出算式。
圖2
圖3
圖4
(2)交流中教師隨機展示。①10+5=15(人),②9+1+5=15(人),③9+6=15(人),④9+5+1=15(人)。引導學生說一說,每個算式分別表示什么意思。
(3)反思總結。剛才我們怎樣解決問題的?方法是什么?要注意什么?點明:畫圖的方法可以幫助我們解決排隊問題。要知道隊伍中一共有多少人,得先知道這個隊伍有幾部分和每部分的人數(shù),然后把各部分的人數(shù)合起來。注意畫出“我”在哪里。
教師出示第2 題(如圖5),請學生獨立完成。
圖5
(1)交流圖意:教師出示學生的作品圖式(如圖6~8),引導:你能讀懂這些圖嗎?說一說每幅圖的意思。
圖6
圖7
圖8
(2)列出算式:8+5;9+4;9+5-1
(3)引導對比:這些算式都能解決問題嗎?為什么?
圖1 和圖5 兩題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讓學生思考交流,題目中都是已知9 人和5 人,都是求一共有幾個人,但算式和結果都不一樣的原因。
交流體會:圖1 中的9 表示“我”的前面有9 個人,5 表示“我”的后面有5 個人,這時“我”還沒有算進去,所以需要9+5+1=15(人)。圖5 中的9 表示從前面開始數(shù)“我”排在第9 個,包括了“我”,5 表示從后面數(shù)“我”排在第5 個,也包括“我”,因此計算時,“我”只能算在9 中或5 中,不能同時算。雖然數(shù)字一樣,但是這兩個隊伍中兩部分的人數(shù)是有區(qū)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