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軍
(通城縣人民醫(yī)院脊柱外科,湖北 通城 437400)
胸腰椎(thoracolumbar vertebra)骨質(zhì)疏松性壓縮骨折是老年人常見的骨折類型。保守治療需要長期臥床,臨床并發(fā)癥多,預后效果不理想[1,2]。手術治療是目前治療胸腰椎骨質(zhì)疏松性壓縮骨折的有效手段,但是不同術式療效存在差異,如何科學合理選擇是臨床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3]。經(jīng)皮椎體成形術、經(jīng)皮椎體后凸成形術均屬于微創(chuàng)手術,具有創(chuàng)傷小、恢復快、安全性高的特點[4]。目前,關于以上兩種術式選擇,臨床治療有效性、安全性方面研究無統(tǒng)一標準,需要臨床進一步探究[5]。本研究結合2020 年7月-2021 年7 月在我院診治的66 例胸腰椎骨質(zhì)疏松性壓縮骨折患者臨床資料,觀察球囊擴張椎體后凸成形術在老年人胸腰椎骨質(zhì)疏松性壓縮骨折治療中的應用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 年7 月-2021 年7 月在通城縣人民醫(yī)院診治的66 例胸腰椎骨質(zhì)疏松性壓縮骨折老年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3 例。對照組男17 例,女16例;年齡55~82 歲,平均年齡(67.18±1.20)歲。觀察組男19 例,女14 例;年齡57~81 歲,平均年齡(67.45±1.67)歲。兩組年齡、性別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可行。本研究患者自愿參加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納入和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符合胸腰椎骨質(zhì)疏松性壓縮骨折臨床診斷標準[6];②經(jīng)X 線片診斷確診[7]。排除標準:①合并肝、腎、心、腦血管系統(tǒng)等嚴重疾病者;②合并其他骨折;③合并手術禁忌證[8];④隨訪資料不完善者。
1.3 方法
1.3.1 對照組 采用經(jīng)皮椎體成形術治療。具體方法:墊高胸腰部,C 型臂X 線機確定受牙髓錐體,并在X線直視下于棘突旁2~3 cm 位置進行穿刺,采用1%利多卡因(上海朝暉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1021071,規(guī)格:20 ml∶0.4 g)3 ml 進行局部麻醉[9],穿刺至骨膜后,于椎弓根影外上緣穿刺,至錐體中或前1/3 位置,確認穿刺針位置準確后,調(diào)制骨水泥,經(jīng)導針系統(tǒng)注入骨水泥,待其擴散至椎體后緣后停止注入,骨水泥凝固后,緩慢拔出注射針管,縫合切口。
1.3.2 觀察組 采用經(jīng)皮球囊擴張椎體后凸成形術。具體方法:體位、麻醉均同對照組,依據(jù)術前C 型臂X 線機透視結果確定病椎,并做好穿刺標記。在穿刺點做0.5 cm 切口,正位透視保證穿刺針輕度外展,且使尖端位于椎弓透視投影左側9∶00~11∶00 位置,繼續(xù)進針至椎弓根透視投影內(nèi)側,確定穿刺針角度、深度后,拔出針芯,置入導針,拔出穿刺套管,沿導針將工作套管置入,直至前端于錐體后緣前方0.5 cm處。然后插入骨鉆,并鉆入錐體,到達前端至椎體1/3 處,拔出鉆頭,置入球囊,并在透視下緩慢注射顯影劑擴張球囊。當錐體高度逐漸恢復至滿意后退出球囊,然后調(diào)制骨水泥,并在透視下經(jīng)導針系統(tǒng)注入骨水泥,骨水泥在骨小梁間隙處浸潤,邊緣呈毛刺狀后停止注射,拔出工作套管,縫合切口。
1.4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臨床手術指標(手術時間、骨水泥用量、術中出血量)、疼痛評分、腰椎功能障礙評分(ODI)評分、椎體前緣高度、Cobb 角、并發(fā)癥(骨水泥滲漏、慢性疼痛、感染)發(fā)生率。
1.4.1 疼痛評分[10]采用數(shù)字模擬分級VAS 評分量表,評分0~10 分,其中0~3 輕度疼痛、4~6 分中度疼痛、6 分以上重度疼痛。
1.4.2 ODI 評分[11]包括行走、自理能力、坐、腰背疼痛4 個維度,評分0~50 分,評分越低表明功能障礙低。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統(tǒng)計軟件包SPSS 21.0 版本對本研究的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計量資料采用()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n(%)]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手術指標比較 觀察組手術時間長于對照組,骨水泥用量多于對照組,術中出血量少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手術指標比較()
2.2 兩組疼痛評分比較 觀察組術后疼痛評分為(3.51±1.26)分,低于對照組的(5.33±1.60)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4.679,P=0.035)。
2.3 兩組ODI 評分、椎體前緣高度、Cobb 角比較 兩組術后ODI 評分均低于術前,椎體前緣高度大于術前,Cobb 角小于術前,且觀察組ODI 評分、Cobb 角均小于對照組,椎體前緣高度大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ODI 評分、椎體前緣高度、Cobb 角比較()
表2 兩組ODI 評分、椎體前緣高度、Cobb 角比較()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
2.4 兩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 觀察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n(%)]
隨著微創(chuàng)技術的發(fā)展,臨床在治療老年人胸腰椎骨質(zhì)疏松性壓縮骨折中取得一定成就[12]。經(jīng)皮椎體成形術通過注入骨水泥,可在較短時間促進椎體高度恢復,并維持一定的穩(wěn)定性[13]。但研究顯示[14],經(jīng)皮椎體成形術治療老年人胸腰椎骨質(zhì)疏松性壓縮骨折傷椎高度恢復效果較差,且骨水泥滲漏發(fā)生率高,在臨床應用受到一定限制。球囊擴張椎體后凸成形術采用球囊對椎體進行擴張,可使椎體獲得相對封閉的空間,利于骨水泥的注入[15]。同時球囊擴張作用可最大程度恢復椎體的正常高度。研究顯示[16],球囊擴張椎體后凸成形術治療老年人胸腰椎骨質(zhì)疏松性壓縮骨折具有良好的療效,但是對椎體高度恢復、骨水泥注入效果方面的研究仍然存在爭議[17]。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手術時間長于對照組,骨水泥用量多于對照組,術中出血量少于對照組(P<0.05),提示球囊擴張椎體后凸成形術雖然存在手術時間長的缺點,但是術中出血量,骨水泥注入充分,可減小對患者的創(chuàng)傷,促進椎體高度的恢復。同時觀察組術后疼痛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與經(jīng)皮椎體成形術比較,球囊擴張椎體后凸成形術可降低患者術后疼痛,減輕患者的痛苦,一定程度預防或減小疼痛應激反應,促進患者的快速康復,該結論與呂曉東等[18]的研究結論基本一致。觀察組術后ODI 評分、Cobb 角均小于對照組,椎體前緣高度大于對照組(P<0.05),表明采用球囊擴張椎體后凸成形術治療椎體高度恢復較大,可顯著縮小Cobb 角,進一步促進椎體功能有效恢復,從而降低椎體功能障礙評分。分析原因為球囊擴張椎體后凸成形術可對塌陷椎體進行充分擴張,可以使骨水泥充分填充,最大化保證修飾高度,減小Cobb 角,并有效促進腰椎功能的恢復[19,20]。此外,觀察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9.09%,低于對照組的21.21%(P<0.05),表明球囊擴張椎體后凸成形術后并發(fā)癥少,尤其表現(xiàn)在骨水泥滲漏方面。
綜上所述,球囊擴張椎體后凸成形術治療老年人胸腰椎骨質(zhì)疏松性壓縮骨折可降低并發(fā)癥,減少術中出血量,降低腰椎功能障礙評分,減小Cobb角,增加椎體恢復高度,減輕化妝術后疼痛,有效促進患者的快速康復,具有重要的臨床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