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佳芝
明洪武二十八年,臘元開村始祖陳聞中,從湖南茶陵衛(wèi)奉調(diào)至宜章笆籬堡戍邊。永樂九年,移居臘元,繁衍生息。從莽山流下的溪水,繞村四周。陳氏先民巧妙利用這股溪流,修通明溝,溪流穿戶而過,連通村里的五口古井。既方便了村民取水飲用,也清潔衛(wèi)生,還利于防火。最終,水流匯入村前兩口月牙形明塘,再灌溉前面稻田。因有活水,明塘清澈見底,白云倒影,清澈如鏡。傍晚站在塘前,我想起了《云邊有個小賣部》中的一句話,天色暗成淡藍,遠處群山如黛,透過墨色磚瓦,能看到村上燈光依次亮起,炊煙熏紅了晚霞。此時此刻,我深以為,此時的臘元古村就是我心中的云邊鄉(xiāng)村。村內(nèi)至今仍然完好保存了200多棟明清時期的古民居,古村背靠蒼翠的后蒼山,前臨雙月牙形池塘,“依山傍水”,古村巷道與水道如影相隨,清澈的溪水在門前屋后潺潺流過,足不出村就可品味山水。
文化是我們臘元古村最顯著的特色,“門文化”更是其精華,門檻上有精美的石雕,門匾都刻有自己家喜歡的格言,繪以山石花草等裝飾,體現(xiàn)了臘元人重道德禮儀,耕讀傳家的文化。
在臘元古村,有一種老戲叫祁劇。作為湖南最具代表性之一的地方大劇種,祁劇起源于明代中期,曾流行于湘南地區(qū)。遺憾的是,現(xiàn)如今,古村里有堅守祁劇文化傳承的老爺爺老奶奶,但卻缺乏青年力量的注入,希望未來的古村發(fā)展能夠更加注重古村文化的堅守與傳承。
臘元村位于笆籬鎮(zhèn)中南部,距離鎮(zhèn)政府0.8公里,有黃花村、臘元背、臘元陳家、半沖嶺、卞家、歐家等6個自然村,24個村民小組。全村總?cè)丝?053戶3800余人,全村總面積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2000余畝,山地面積約1500余畝,旱地面積約1000余畝。近年來,臘元古民居的保護與開發(fā)取得了顯著的成效。2015年臘元村獲批“中國傳統(tǒng)古村落”,成功創(chuàng)建國家3A級旅游景區(qū)。
以臘元古村為特色的傳承手藝制作的特產(chǎn)美食,如臘元手工米餅、手工姜糖、手工黃豆腐干等,讓廣大游客品嘗后口齒留香,贊不絕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