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燕燕
教學對象:小學四年級學生
指導教師:王 紅(山東省煙臺市芝罘區(qū)教研室英語教研員)
本堂課為對話課,教學內容選自魯科版小學《英語》四年級(下)Unit 4,是第一課時。第四單元旨在引導學生圍繞話題Weekend學習用英語介紹自己的周末活動,詢問并談論他人的周末活動。
小學四年級學生的認知處于發(fā)展階段,且經(jīng)過一年半的英語學習,已經(jīng)具備了基本的聽、說、讀、寫技能。本堂課旨在進一步夯實學生的基礎知識和提升他們的學習能力。在語言知識方面,學生在四年級(上)Unit 3 Days of the Week中了解并掌握了一周7天的英語表達及What do you do on...?和I often...句型,同時,三、四年級對各項活動的學習為本堂課提供了知識儲備。在語言技能方面,雖然小學四年級學生比較善于模仿,但是利用語境理解語言的意識和能力還需要進一步加強;雖然大多數(shù)學生喜歡表現(xiàn)自己,但是在有意識地準確使用語言方面還需要教師的指導和幫助。在生活經(jīng)驗方面,小學四年級學生對討論自己和他人的周末活動這一話題非常感興趣,這有利于情境教學的展開。
從單元整體教學理念出發(fā),以主題意義為依托,關注單元各課時之間的有機銜接,注重文本情境的挖掘與延伸,使學生在語境中循序漸進、由淺入深地進行主題意義的探究。教師要立足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通過感知理解、情境操練、拓展閱讀、應用實踐等一系列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引導學生通過自主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合作學習等提升學習能力,拓展英語思維;通過主題拓展閱讀,開闊學生的視野,提升其跨文化意識。教師立足教學評一致性構建深度學習課堂,在教學過程中借助問題引領的深度、內容體驗的廣度、任務活動的高度,引導學生用英語自主表達、深入思考、體會情感、反思評價,每一項任務活動的提出直指教學目標的達成,實現(xiàn)教學評的一致性。
1.學生能夠在語境中學會理解并運用單詞weekend、visit、grandparent、sometimes、museum、help等和重點句型“What do you do at the weekend?I often.../Sometimes I...Do you often...?Yes,I do.”等并能準確朗讀課文;
2.學生能夠運用所學語言介紹自己并詢問他人的周末活動。
1.學生能夠通過李明(Li Ming)和湯姆(Tom)的對話,了解國外小朋友的周末生活,感受中西方文化及生活方式的異同,增進國際理解和跨文化意識;
2.學生能夠學會合理安排周末時間,度過一個有意義并充實的周末。
通過問題引領,學生能夠預測、推理、歸納、合作,全面提升思維品質。
學生能夠保持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具有明確的目標意識,通過聽、說、讀、寫等策略提升英語學習效率,并愿意通過網(wǎng)絡渠道獲取對不同國家孩子課外活動的了解,合理安排時間,做有意義的事情。
1.重點詞匯:visit、sometimes、weekend、grandparent、museum;
2.重點句型:What do you do at the weekend?I often.../Sometimes I...和 Do you often...?Yes,I do.
1.掌握 visit、grandparent和 museum 的正確發(fā)音;
2.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詢問他人的周末活動及表達自己的周末活動。
1.情景交際法
本單元話題源自生活,立足這一點,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知識和經(jīng)驗,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真實情境,引導他們在運用中學習語言。
2.任務型教學法
教師設計多種任務活動,給學生提供合作交流的空間和時間,促使其為完成任務與同學進行合作探究式學習。
1.自主學習
教師要求學生根據(jù)自己的需要采用自主學習方式學習。
2.合作學習
教師引導學生在與同學合作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進行合作探究式學習,積極思考,善于抓住運用英語交流的機會。學生在活動中相互探討、交流、合作,從而獲得知識、技能和情感體驗,發(fā)展能力。
教師評價、學生互評、小組總體評價。
Step 1:Warming up
1.Greetings.
2.Enjoy a song:Days of the week.
【設計說明】演唱歌曲能夠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tài),從心理上作好學習英語的準備;營造輕松、愉悅的氛圍,同時歌曲的主題為接下來談論周末活動作鋪墊。
3.Let’s review(見圖 1).
【設計說明】通過回顧魯科版小學《英語》四年級(上)Unit 3 Days of the week中所學內容,從大概念統(tǒng)整下教材整合教學出發(fā),把四年級上、下冊中的知識有機結合起來,幫助學生建立系統(tǒng)的知識體系。
Step 2:Presentation
1.Introduce the background of the dialogue.
a.Show the picture.Think and say.
What are they saying to each other?
b.What day is today?(Guess.)
【設計說明】通過引導學生看主情景圖并思考、猜測,培養(yǎng)其用英語思考的能力,激發(fā)其探求新知的欲望。
2.Watch and answer.
教師播放動畫,讓學生觀看并回答:“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 on the way home?”教師追問:“What do they ask to know about weekend activities?”
【設計說明】通過播放動畫幫助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使其學習目標語的表述方式和語言結構等。
3.Watch again and answer.
教師再次播放動畫,讓學生觀看并回答:“What do they do at the weekend?”
在核對答案的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梳理李明和湯姆的周末活動,并學習本課新單詞visit、sometimes、grandparent、museum 等。
After checking the answers,read the phrases:visit my grandparents,go to the museum,help my mum.
【設計說明】讓學生再次觀看動畫,通過尋找問題的答案深入了解文本內容,習得目標語言,從聲音的感知過渡到語言文字的閱讀感知,進一步發(fā)現(xiàn)、強化表達周末活動的目標語言結構。
4.Look back.
教師引導學生借助板書回顧課文內容。
【設計說明】通過回顧的方式幫助學生深化對課文的理解,使板書更生動、形象。
Step 3:Practice
1.Watch and read along.
教師播放故事完整視頻,并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模仿跟讀。
【設計說明】正確模仿朗讀,在體驗中培養(yǎng)語感,為進一步學習和運用語言奠定基礎。
2.Read the dialogue by yourselves,try to imagine and act in roles.
教師提出朗讀要求,讓學生自己朗讀課文并嘗試同桌合作進行角色扮演。
【設計說明】該環(huán)節(jié)旨在讓學生在真實的語境中體驗目標語句的應用,有更深入的理解。
3.Let’s retell.
教師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敘述課文。
【設計說明】通過配音式朗讀、自主閱讀、角色扮演等活動,逐步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歸納、組織、運用語言的能力。
4.Let’s talk(見圖 2).
圖2
教師創(chuàng)設真實情景并與一名學生問答彼此的周末活動,讓學生在同桌間展開練習。
【設計說明】創(chuàng)設真實的情境,讓學生通過同桌問答的方式,操練和鞏固本課所涉及的重點句型,將所學遷移到個人的生活經(jīng)歷中,學會詢問別人并介紹自己的周末活動。
Step 4:Production
1.Let’s enjoy the picture book.
結合學生的特點對繪本Zob is Bored進行如下改編:
Zob is Bored
Zob has a very busy schedule.
On Mondays he goes to school on Earth.
On Tuesdays he does his homework.
Zob:I like maths homework.
On Wednesdays he plays sports.He does moon jumping.
On Thursdays he helps his mum.They fly from planet to planet with the space post.
On Fridays he helps his dad.They do the cooking at the space cafe.
Bob:I like working at the space station.
But at the weekend there is nothing to do.Zob is bored.
Zob:Bored,bored,bored!
The children try to help Zob.“You need something to do!”says Jen.
Zob:But what can I do?
“You could go swimming,”says Jen.
But the water gets in Zob’s eyes and he can’t swim.
“You could play pingpong,”says Billy.
But Zob can’t hit the ball.
On Saturday and Sunday,Zob and his mum and dad fly from planet to planet.They collect things on their way.
“I collect space junk!”says Zob.
Billy:“Good job,Zob!”
Jen:“What a great idea!”
教師引導學生閱讀繪本,思考并回答:“How is Zob’s weekend on Earth?Why is Zob’s weekend boring?”教師提出問題,激發(fā)學生閱讀繪本的興趣,鼓勵同桌間相互交流、討論,并給左伯(Zob)提出建議。
【設計說明】讓學生通過閱讀繪本鞏固所學語言知識,提高閱讀理解能力。教師給學生提供想象的空間,讓其猜測“為什么左伯很無聊?”學生展開想象,積極、踴躍地發(fā)言。借助給左伯提建議的活動,引導學生思考如何合理安排周末時間,度過一個充實有意義的周末。
2.Let’s do:Finish Zob’s schedule,then make your schedule.
讓學生通過閱讀繪本完成左伯的時間表(見圖3)并交流,同時引導其合理安排自己一周的時間表,并完成自己的時間表(見圖4)。
圖3
圖4
【設計說明】通過有梯度的教學任務實現(xiàn)語言的整合和有效輸出,引導學生學會用英語表達。在互相分享自己的時間表中,學生能學會交流、合作,并能合理安排時間,做有意義的事情。
Step 5:Homework
1.Read and imitate the text.
2.Finish your own schedule.
3.Read the picture book by yourselves.
在完成教學任務后,教師進行了如下反思:
第一,創(chuàng)設真實語境,緊扣單元主題。課堂上的語言實踐活動要有明確的交流目的、真實的交流意義和具體的操作要求,活動的內容和形式要貼近生活實際,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生活經(jīng)驗。在對話教學中,模式化、碎片化、表層化的對話表達是無效的,有真實交際體驗、完整、合情合理的對話表達才是有意義的。程曉堂指出,當學生感覺所學語言是生活中真正使用的語言時,會更有興趣。在熱身環(huán)節(jié),教師結合歌曲引出語境,引導學生初步感知本課主題Weekend,同時創(chuàng)設真實語境,讓其在真實的語境中運用所學語言表達。
第二,圍繞單元主題,發(fā)展思維能力。教師在新授環(huán)節(jié)始終圍繞對話所談論的主題,循序漸進地推進教學環(huán)節(jié),將對話的重難點在語境的發(fā)展過程中逐一化解。教師通過提問、追問等方式為學生搭建“支架”,引導其描述、分析、判斷表達想法和觀點,培養(yǎng)其思維能力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三,利用繪本資源,深化學習效果。在鞏固拓展環(huán)節(jié),通過閱讀繪本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借助給左伯提出建議的活動引導學生思考如何合理安排周末時間,度過一個充實有意義的周末。學生始終在話題語境中、任務驅動下思考與探究、交流與表達,循序漸進地完成了語言的疊加和框架的架構并進行仿寫,提高了學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