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鳳霞
(綏化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 黑龍江綏化 152000)
《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計劃(2017—2020年)》把“增強特殊教育教科研能力,加強特殊教育學校教材和教學資源建設,推進課程教學改革”[1]作為一項重點任務。2019年3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發(fā)表重要講話強調:“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思政課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課教師隊伍責任重大”,“要不斷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2],明確了思政課的定位和思政課教師的職責,也提出了明確要求。為了增強本科聽障生思想政治理論課(以下簡稱“思政課”)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筆者立足實際工作,在本科院校一、二、三年級在校聽障大學生中進行了工作調研,目的是掌握現實狀況,更好發(fā)揮思政課在聽障大學生成長過程中的思想引領作用和思政課的育人功能。
2021年6月至7月,筆者重點圍繞聽障大學生接受高等教育之前的成長環(huán)境、思政課的學習情況、對思政課教育教學的意見建議等三方面內容,對241位在校聽障大學生開展調研工作,結果顯示,超過半數以上的學生來自農村,有近半數的學生家長為初中文化程度。在當前農村生活條件和教育條件還不能均衡達到高水平的實際情況下,他們的成長必然會受到相應的影響。另外,聽障大學生在接受高等教育之前就讀于普通學校高中或職業(yè)高中、中等職業(yè)學校的占比偏低,這種情況給聽障大學生接受正常高等教育帶來了一定程度的不利影響,也對高等教育提出了特殊要求。具體情況可參照表1。
表1 聽障大學生生活環(huán)境和基礎教育情況
在本次調研中掌握的各項數據和反映出的問題,是我們研判聽障大學生本科學習階段學習現狀的一個重要依據。聽障大學生作為高等教育中的一個特殊群體,由于受到成長環(huán)境和身體因素的影響,他們在思想認識和價值判斷方面還需要積極引領,需要提升判斷是非的能力,需要增強實踐教育提升認知能力,需要提升思想覺悟積極規(guī)劃人生。
從聽障大學生對四門“思政課”學習興趣的調研情況來看,他們喜歡的課程排序為“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思想道德與法治”“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有超過60%的學生表示希望通過思政課學習能多學一些知識,表達了他們對大學階段學習生活的高度期待。但是,表示喜歡思政課程的學生不到10%。另外,通過調研得知,既能看懂唇語又能看懂手語的學生占比能達到半數以上,能看懂手語但不懂唇語的學生不足半數,有殘余聽力的學生占比為25.31%,有接近正常語言交流能力的學生占比為28.22%,有近半數的學生感到在大學階段最大的困難是與人交往和溝通,交流障礙成為影響聽障大學生高等教育階段學習和生活的一個重要問題。
在思政課學習中,聽障大學生對使用的國家統編思政課教材普遍存在一定的接受困難,思政課教學改革可謂任重道遠,詳情如表2所示。
表2 聽障大學生思政課學習情況
結合存在的問題,我們征集了聽障大學生對改進思政課教學的意見和建議,主動了解聽障大學生的學習需求。從反饋情況來看,學生對思政課教學改革有較高的期待,提升教師的手語能力、激發(fā)課堂教學活力、實現教材體系向教學體系的轉化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能夠重點總結出以下五個方面的突出問題:
一是思政課教學的針對性不強。聽障大學生是高等教育中的特殊群體,其特殊性主要體現在他們處在一個無聲的世界,有特殊的成長環(huán)境和成長經歷。這個群體雖然在數量上占比不高,卻需要我們特別關注,思政課教學更要結合這個特殊群體的學習和成長需要,做好教學設計,發(fā)揮好思政課的思想引領和實踐育人作用。
二是思政課教育教學發(fā)揮引領作用不夠。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是發(fā)揮育人作用的主渠道,要結合聽障大學生自身的特殊性,精心引導和栽培。從當前情況來看,思政課發(fā)揮立德樹人靈魂課程的塑造作用還不夠,思想引領、文化育人的作用還需要加強。
三是思政課教學從教材體系向教學體系的轉化不到位。立足思政課的育人功能,需要結合不同的教育對象進行相應的教學設計,增強教學內容的思想性和生動性,發(fā)揮好教師的主導作用,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目前這項工作的實際效果還不明顯,喜愛思政課的學生占比偏少,吸引力不強。
四是思政課教育教學方法和手段需要改進。需要針對聽障大學生的實際情況,增強教學方式方法和手段的直觀性,思政課教師還需要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深入挖掘教學資源,增強課程的鮮活性。
五是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需要加強?!稗k好思想政治理論課關鍵在教師,關鍵在發(fā)揮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3]承擔聽障生思政課教學任務的教師隊伍建設也有其特殊性,教師的手語水平會直接影響學生對學習內容的理解,不僅要突出教學的針對性,還要掌握手語等一些特殊的技能,具備與學生無障礙的溝通能力。
《關于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chuàng)新的若干意見》進一步明確了思政課是學校教育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缎聲r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chuàng)新實施方案》明確提出了增強學生的使命擔當意識和能力,是大學階段思政課教育教學的重要任務。如何從實際出發(fā),提升本科聽障大學生思政課教育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可以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探索:
一是要發(fā)揮好教師的關鍵性作用。教師的思想狀況、素質修養(yǎng)、專業(yè)水平等是影響教育教學效果的直接因素,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引領作用尤為重要,這就需要教師具有與時俱進的教育理念和自覺意識,具備體現時代特征的教育思想和教學能力,具有較強的理論闡釋能力和因材施教能力,真正成為新思想的引領者、新文化的傳播者,堅守教書和育人相統一的職業(yè)操守。
二是要提升思政課的吸引力和針對性。思政課從其教育功能來說,理應成為學生最沒有距離感的一門課程,因為思政課教學中無論是進行學理闡釋,還是解讀重點難點熱點問題,都離不開對現實問題的觀照,“大思政課”鮮活的教育資源更具有現實意義。
“內容為王”是思政課教學的必然要求,豐富的教學內容是實現教學目標的“源頭活水”。針對聽障大學生基礎教育比較薄弱的實際情況和他們接受能力的現狀,實現教材體系向教學體系的轉化是現實需要,鮮活的教學案例是“活”化教學內容的有效辦法,豐富的教學資源可以來自經典、來自歷史,也可以來自現實。以“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為例,習近平總書記用“雄關漫道真如鐵”“人間正道是滄?!薄伴L風破浪會有時”三句詩詞概括中華民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正是經典、歷史和現實的最好體現,好的教學設計可以讓思政課更有吸引力。
三是要讓思政課堂“活”起來。思政課堂就是師生通過交流思想達成共識的地方,思政課教師要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堅定理想信念,奠定成長成才的科學思想基礎。而教學方式是實現教學目標的有效途徑,主要體現在教師如何“教”和學生如何“學”兩個方面。再好的教學內容也需要有好的教學方式來呈現,要認清當前聽障大學生的實際需要,他們更渴望能夠參與教學活動,更需要生動、直觀的呈現方式,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設計中結合教學內容采用多樣化的教育手段和教學方法,結合學生特點采用直觀化的教學內容展示方式,讓學生自覺融入教學活動中,積極參與教學過程,營造生動活潑的課堂氛圍。
四是教學手段要體現時代化。教學手段可以是多樣的,但無論呈現的方式是物質的還是精神的,都是體現教學方法的途徑。而有效的教學方法必然要體現教師鮮明的教育思想,因為教學方法就是施教者體現教育思想的實踐方式,追求的是更好地實現教育目標。
當前,現代科學技術的發(fā)展為現代教育技術的廣泛運用提供了保障,教育手段的不斷豐富和創(chuàng)新,使教學方法和組織形式發(fā)生了革命性的變化。聽障大學生思政課借助的教育手段,要努力實現教育效果的最大化。因此,教學手段的選擇和應用,既要體現與時俱進的時代性,更要突出針對性,要滿足不同教育對象的需求,要讓具有時代感的教育手段和教學方法成為思政課堂師生互動的“助推器”,成為師生思想交流的有效載體。
五是要體現“知行合一”的育人實效。教育理念來自施教者的教育思考和教育實踐,也決定著教育思維和教育實效?;仨澜缜旮叩冉逃l(fā)展史和中國百余年近現代高等教育發(fā)展史,教育思想與時俱進,也體現了時代的教育訴求,在各個歷史時期都對教育的發(fā)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而“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具有很強的共識性。
從教育實踐來說,教育活動應該是立體的,也應該是與時俱進的。隨著我國高等教育從精英教育轉向大眾化教育,再到目前邁進普及化教育階段,教育需求、教育管理的多樣化趨勢隨之出現。時代的發(fā)展變化對教育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也提供了更多的選擇,“促進殘疾兒童青少年自尊、自信、自強、自立”[4],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特殊教育的目標要求。培養(yǎng)大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已經成為時代要求,也是教育思想與時俱進的體現。大學生的“自我教育”需要在思考和實踐中完成,思政課理應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發(fā)揮好用科學思想引領、用先進文化育人的教育功能,實現受教者“知行合一”,“明理篤行”,真正做到內化于心外化于行。聽障大學生限于特殊需要,思政課更要發(fā)揮好學生成長的引領作用,思政課教師要在“知行合一”的教育教學實踐中發(fā)揮好引導作用。
高等教育是我國整體教育序列的最后一環(huán),是青年成長成才的重要階段。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了要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這一重要論斷,深刻回答了培養(yǎng)什么人、怎樣培養(yǎng)人、為誰培養(yǎng)人的根本問題?!爱斀駮r代,堅持立德樹人,我們更需要加強學生的道德教育?!盵5]社會現代化的發(fā)展進程也伴隨著價值觀念的沖突,給今天的高等教育提出了新問題和新要求。針對高等教育中本科聽障大學生這個特殊群體,更要立足實際,增強思政課的育人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