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喆赟,吳秋生,楊瑞平
(山西財經(jīng)大學會計學院,山西 太原 030006)
2020 年3 月1 日新證券法開始施行,新證券法對從事非投資咨詢的證券服務業(yè)務(審計、審閱等)會計師事務所實行備案制,即計劃從事證券鑒證業(yè)務的會計師事務所只需報國務院證券監(jiān)督管理機構和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備案即可。這是我國政府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重要舉措,是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作用的必然要求,也是適應公司IPO 注冊制改革后證券審計需求激增的需要。2020 年3 月,僅有3 名注冊會計師的深圳堂堂會計師事務所獲得備案并承接到*ST 新億公司的審計業(yè)務。2021 年2 月19 日,證監(jiān)會新聞發(fā)言人在例行新聞發(fā)布會上表示,*ST 新億及深圳堂堂會計師事務所涉嫌違法違規(guī)行為被立案調查。同年11 月2 日,中國證監(jiān)會給深圳堂堂會計師事務所下達了《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事先告知書》,對該所給予了嚴厲處罰,沒收業(yè)務收入199 萬元,罰款6 倍計1 194 萬元,對相關簽字的注冊會計師分別罰款100 萬元、50 萬元和30 萬元,并對相關注冊會計師分別采取10 年、5 年和3 年的市場禁入措施。深圳堂堂會計師事務所審計*ST 新億的失敗引發(fā)了人們對小所(規(guī)模較小的會計師事務所,下同)承攬大客戶(規(guī)模較大的公司,下同)能否保證審計質量的憂慮(李曉慧等,2021)[1]。那么,深圳堂堂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失敗是個案還是普遍現(xiàn)象?換句話說,小所審計大客戶大概率是低質量嗎?審計質量保障的聲譽機制和風險機制在這種情況下還會有效嗎?為了給新證券法確定的會計師事務所備案制實施的可行性提供經(jīng)驗證據(jù),有必要對這些問題進行研究。
為此,本文以2013—2020 年滬深A 股上市公司為研究對象,從能夠充分反映審計師(會計師事務所及其注冊會計師,下同)通過自身努力提高審計質量的審計意見真實性視角,實證研究小所審計大客戶對審計質量的影響,以及審計質量保障的聲譽機制和風險機制在這種情況下的作用。本文的主要貢獻是:與已有研究小所審計大客戶對審計質量影響的文獻(基于客戶的盈利能力和財務狀況,潛在的國際“四大”事務所客戶選擇非國際“四大”事務所對客戶盈余質量的影響)不同,本文從嚴格的規(guī)模視角研究小所審計大客戶對由審計意見激進度代理的審計質量的影響及其形成機制,能更可靠地反映事務所規(guī)模與審計質量的關系,為檢驗新證券法備案制實施的可行性以及小所制定進入證券審計市場的有效策略提供了經(jīng)驗證據(jù)。
審計師 -客戶關系產生誤配的原因可能來自客戶 (Johnson and Lys,1990)[2],也可能來自審計師(Shu,2000)[3],其中客戶層面的原因主要是成本削減和獲得更專業(yè)的審計服務等(Johnson and Lys,1990;Defond,1992)[2,4],審計師層面的原因主要是優(yōu)化客戶組合,以實現(xiàn)競爭優(yōu)勢最大化(酒莉莉和劉媛媛,2018)[5]。因此,大所與小所的客戶群體特征有顯著差異(Bills,2012)[6]。國內審計師- 客戶關系的配置也具有審計雙方高端配高端、低端配低端的互選機制,即國際四大事務所與業(yè)績好的大規(guī)??蛻粝嗥ヅ?,非國際四大事務所與業(yè)績差的小客戶相匹配(王杏芬,2015)[7]。
審計師 -客戶關系不匹配會帶來整合審計收費折扣(陳嬌嬌和方紅星,2019)[8]、加大未來審計師變更概率(酒莉莉和劉媛媛,2018)[5]等問題。其中,向下不匹配會加劇股價崩盤風險(傅超等,2020;嚴永煥,2021)[9,10]、加劇企業(yè)商譽泡沫(王文嬌和譚云,2020)[11]、降低公司會計穩(wěn)健性(王文嬌等,2020)[12],向上不匹配會抑制并購商譽泡沫且提升公司會計穩(wěn)健性(王文嬌等,2020)[12]、降低股價崩盤風險(嚴永煥,2021)[10]。審計客戶關系向上不匹配(低審計需求- 高審計配置)會造成審計質量高,而向下不匹配(高審計需求- 低審計配置)則會造成審計質量低(董沛武等,2018)[13]。審計師相對客戶的社會資本越大,審計質量越高(李文穎等,2020)[14]。
綜上可見,尚未有文獻研究審計師- 客戶規(guī)模匹配關系對審計質量的影響。盡管董沛武等(2018)[13]研究了審計師- 客戶基于客戶盈利能力和財務狀況的向上配置與向下配置關系對審計質量的影響,并據(jù)此確定特定樣本進行了實證檢驗,但這不屬于本文所指的規(guī)模上的小所審計大客戶的情形,所以該文始終沒有使用“大所”“小所”的提法。因此,尚未有文獻從嚴格的規(guī)模視角研究小所審計大客戶對審計質量的影響,但這是推進新證券法規(guī)定的備案制實施亟需解決的問題。
對于不同規(guī)模的審計師與客戶關系配置,由于信息不對稱,且雙方建立委托與受托關系的動機和能力以及面臨的內外部環(huán)境等不同,很難做到完全匹配(Bills,2012;張淑惠等,2021)[6,15],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大所審計小客戶和小所審計大客戶的狀況。2020 年3月1 日新證券法施行后,越來越多的規(guī)模較小的會計師事務所通過備案制進入了證券審計市場①,而證券市場的上市公司規(guī)模一般都較大,因而小所審計大客戶的情況在備案制實施后更加普遍,其對審計質量的影響也更加引人關注。
小所審計大客戶對于審計質量既有消極影響也有積極影響(劉笑霞等,2012)[16]。消極影響主要包括:第一,小所審計資源較少,審計能力和質量控制體系也比較薄弱(葉豐瀅等,2020)[17],有可能在與客戶約定的時間內無法保質保量地完成規(guī)模較大或業(yè)務較為復雜的審計項目;第二,小所成立時間往往較短,執(zhí)業(yè)經(jīng)驗不足(劉笑霞等,2012)[16],以質量求生存、以信譽求發(fā)展的事務所文化尚未穩(wěn)固建立起來并發(fā)揮作用(曹強等,2012)[18],難以準確評估客戶管理層的誠信度,較易產生因害怕失去主要客戶而屈從客戶不合理要求的問題(張繼勛等,2011)[19]。積極影響主要包括三點。首先,小所的主要特征表現(xiàn)是業(yè)務收入較少,即客戶較少,所以小所審計師的工作量壓力往往較小(劉笑霞等,2012)[16],基于資源限制理論,當一個人同時進行多項任務需要的資源之和超過其自身資源總量時,同時掌控這些任務的可能性會下降(閆煥民等,2020)[20],所以客戶較少的小所能夠集中更多精力對為數(shù)較少的大客戶進行更充分的審計。其次,承攬到規(guī)模較大的客戶對于小所而言是一種榮耀,如果審計成功,對于小所的未來發(fā)展將至關重要,所以小所會更加積極主動地集中審計力量,認真鉆研客戶相關業(yè)務及其審計標準,謹慎實施審計程序,努力提高審計質量(Low,2004)[21]。最后,小所能夠承攬到的規(guī)模較大的客戶往往是一些持續(xù)經(jīng)營風險較高、難以聘請到規(guī)模較大事務所的客戶,顯然這種客戶的審計風險較高(張娟和黃志忠,2014)[22]。這對于小所來說:一方面,可使小所產生較大的審計壓力,從而產生更大的審計斗志,使其利用較小審計工作量壓力的優(yōu)勢,投入更多精力進行更高質量標準的審計;另一方面,可使小所面臨較小的競爭壓力,具有更大的自主選擇權,增大小所承攬到更具業(yè)務專長客戶的可能性,從而有利于保證審計質量。
綜上所述,小所審計大客戶對審計質量的影響既可能是消極的也可能是積極的?;诖耍疚奶岢龈偁幮约僭O1。
H1a:小所審計大客戶難以保證審計質量。
H1b:小所審計大客戶能夠保證審計質量,甚至有較高的審計質量。
根據(jù)審計質量保障的聲譽機制理論,事務所為了維護和提高自身的市場聲譽會努力提高審計質量(Chen et al.,2010;王兵等,2011;葉凡等,2017)[23-25],因為一旦審計師聲譽受損,就會引起市場對其審計質量的質疑,從而引起客戶損失(王帆等,2012)[26],進而影響事務所的生存狀況。如前所述,小所承攬到大客戶有助于提升自己的市場聲譽,因為這一方面能夠彰顯小所的實力和信心,另一方面如果審計成功,也能夠為小所的未來發(fā)展奠定堅實基礎。所以,小所承攬到的大客戶在其總收入中的比重越高,即其重要性越高,對事務所聲譽的提升作用越顯著(Reynolds et al.,2001)[27],小所越愿意投入更多審計力量,審計質量也就越有保障?;谝陨戏治?,本文提出假設2。
H2:客戶重要性能夠弱化小所審計大客戶與審計質量的負相關關系或者強化其正相關關系。
根據(jù)審計質量保障的風險機制理論,事務所在認識到面臨較高審計風險的情況下,如法律責任的增加或客戶持續(xù)經(jīng)營風險的提高等,為了生存會投入更多的審計資源,審計也更謹慎(王兵等,2011)[24]。如前所述,小所能夠承攬到的大客戶大多是持續(xù)經(jīng)營風險較高的客戶,而歷史的經(jīng)驗表明,客戶難以持續(xù)經(jīng)營造成經(jīng)營失敗是發(fā)生審計失敗的最主要的“導火索”。因此,對于大所而言,如果承攬持續(xù)經(jīng)營風險較高的客戶,不僅有損自己的聲譽(張娟和黃志忠,2014)[22],形成“大所看不上”的局面,而且因其在事務所收入中的比重不高而不愿意投入較多的審計資源,形成容易被輕視或被忽視的局面(張娟和黃志忠,2014)[22]。但是,這種高風險客戶對于小所而言一般都沒有聲譽受損的憂慮,因為小所聲譽本來就不高,且由于其在小所總收入中的重要性較高以及小所審計師的工作量壓力相對較小,可使壓力變成動力,使審計師愿意并會努力增加審計投入,確保審計質量合格,甚至形成質量較高的局面。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假設3。
H3:客戶經(jīng)營風險能夠弱化小所審計大客戶與審計質量的負相關關系或者強化其正相關關系。
本文選擇2013—2020 年我國滬深A 股上市公司為研究對象,并根據(jù)研究需要對樣本進行如下處理:(1)剔除金融、房地產行業(yè)樣本;(2)剔除研究期間被ST、*ST 的樣本;(3)剔除財務信息缺失的樣本;(4)對存在異常值的變量在1%和99%分位上進行縮尾處理(Winsorize)。經(jīng)過上述處理,最終獲得了16 334 個初始研究樣本。八大事務所參考中注協(xié)歷年發(fā)布的《會計師事務所綜合評價百家排名信息》,其余研究數(shù)據(jù)來自于CSMAR 數(shù)據(jù)庫和WIND 數(shù)據(jù)庫。本文運用STATA15.1 對數(shù)據(jù)進行實證處理和分析。
1.被解釋變量:審計質量(Sjzl)。常見的審計質量衡量指標主要有盈余質量和財務重述等,但這些指標不僅會受到審計師特征及其工作質量的影響,而且會受到客戶特征及其工作質量的影響,也會受到會計準則等監(jiān)管環(huán)境的影響,具有很強的綜合性,難以準確反映審計師對審計質量的貢獻。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審計師與客戶關系對審計質量的影響,需要盡可能剔除客戶因素對審計質量的影響,否則就難以明晰審計質量的高低究竟是由審計師造成的還是由客戶造成的,難以得出可靠結論。為此,本文參照董小紅和孫文祥(2021)[28]的文獻,通過模型(1)預測審計師發(fā)表標準審計意見的概率,然后用實際發(fā)表的審計意見減去審計師發(fā)表標準無保留審計意見的概率,最后取差值的負向絕對值,以此衡量審計質量。實際審計意見與預計發(fā)表標準無保留意見的概率相差過大會誤導投資者,表明審計意見真實性低,審計質量較差。這種審計意見的真實性主要取決于審計師自身的能力和努力(張龍平和潘臨,2018;施先旺等,2018)[29,30]。具體計算過程如下:
模型(1)中,變量分別為預測審計師發(fā)表標準審計意見的概率(Mao)、保守速動比率(QuickR)、應收賬款占總資產比率(Ar)、其他應收款占總資產比率(Other)、存貨占總資產比率(Inv)、總資產收益率(Roa)、本年是否虧損(Loss)、資產負債率(Lev)、公司規(guī)模(Size)、公司上市年限(Age)、行業(yè)(Industry)、年度(Year)。模型(2)中,Opinion 為審計師實際發(fā)表的審計意見。
2.解釋變量。參照陳嬌嬌和方紅星(2019)[8]的文獻,本文將排名前八的會計師事務所劃歸為大所,其他則劃歸為小所??蛻粢?guī)模依據(jù)營業(yè)收入分行業(yè)分年度從高到低進行排序,營業(yè)收入高的三分之一為大規(guī)??蛻簦瑺I業(yè)收入低的三分之一為小規(guī)??蛻?。小所審計大客戶,則取值為1,否則為0。
3.調節(jié)變量。(1)客戶重要性水平(Khzyx)。由于我國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收費更多參照客戶資產規(guī)模,因此本文參照曹強等(2012)[18]的文獻,以特定上市公司客戶資產的自然對數(shù)與事務所審計的所有上市公司資產自然對數(shù)之和的比值來衡量客戶重要性水平。(2)客戶持續(xù)經(jīng)營風險(Khjyfx)。參照王竹泉等(2017)[31]的研究,使用企業(yè)盈利的波動程度來衡量客戶持續(xù)經(jīng)營風險的大小。
4.中介變量。參照閆煥民等(2020)[20]的文獻,本文的審計師工作量壓力(Sjsgzl)是指審計師與行業(yè)同仁(被審計客戶公司所屬行業(yè)的其他公司的年報簽字審計師)相比負載的超額工作量產生的工作壓力。鑒于中國上市公司年報通常由兩位審計師簽字,本文采用兩位簽字審計師的平均工作量壓力作為i公司第t 年的簽字審計師工作量壓力數(shù)據(jù),并以行業(yè)同仁作為參照對象的審計師工作量壓力。
5.控制變量。參照董小紅等(2021)[28]的文獻,本文選取的控制變量包括公司規(guī)模(Size)、資產負債率(Lev)、凈資產收益率(Roe)、監(jiān)事會規(guī)模(Supervisor)、董事會規(guī)模(Board)、獨立董事比例(Indep)、產權性質(Soe)、兩職合一(Dual)、機構投資者持股比例(Inst)、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Top1)、股權制衡度(Balance)、是否八大(Big8),并且控制了年份(Year)和行業(yè)(Industry)因素。變量說明見表1。
表1 變量定義
(續(xù)表1)
為檢驗小所審計大客戶對審計質量的影響,設計回歸模型(3):
為檢驗客戶重要性對小所審計大客戶與審計質量關系的調節(jié)作用,對客戶重要性和審計質量進行中心化處理,生成小所審計大客戶與客戶重要性變量的交乘項,設計回歸模型(4):
為檢驗客戶經(jīng)營風險對小所審計大客戶與審計質量關系的調節(jié)作用,對客戶經(jīng)營風險和審計質量進行中心化處理,生成小所審計大客戶與客戶經(jīng)營風險變量的交乘項,設計回歸模型(5):
為檢驗審計師工作量壓力在小所審計大客戶與審計質量之間的中介作用,聯(lián)合模型(3),又構建了如下回歸模型:
表2 給出了主要變量的描述性統(tǒng)計結果。審計質量(Sjzl)的均值為-0.06,標準差為 0.15,最小值為-1.00,最大值為-0.00,表明樣本企業(yè)的審計質量存在較大差異。小所審計大客戶(Xssjdkh)的均值為0.19,標準差為0.39,最小值為 0.00,最大值為1.00,說明小所審計大客戶的情況較少??蛻糁匾裕↘hzyx)的均值為0.01,標準差為0.03,最小值為0.00,最大值為1.00,說明部分樣本公司存在大客戶??蛻艚?jīng)營風險(Khjyfx)的均值為0.48,標準差為0.28,最小值為0.00,最大值為1.00,說明部分樣本公司的經(jīng)營風險存在較大差異。審計師工作量壓力(Sjsgzl)的均值為1.06,標準差為1.39,最小值為0.03,最大值為7.88,說明審計樣本公司的審計師工作量存在較大差異。其他控制變量的均值和標準差相差不大,不再贅述。
表2 變量的描述性統(tǒng)計
(續(xù)表2)
表 3 為模型(3)、(4)和(5)的回歸結果。由表 3模型(3)的結果可知,小所審計大客戶對審計質量的回歸系數(shù)為0.007 9,在5%的水平上顯著,說明小所審計大客戶與審計質量間存在正相關關系,H1b 得到了驗證。由表3 模型(4)的結果可知,小所審計大客戶對審計質量的回歸系數(shù)為0.006 1,在10%的水平上顯著,且小所審計大客戶與客戶重要性交乘項的回歸系數(shù)為0.199 0,在5%的水平上顯著,說明客戶重要性強化了小所審計大客戶與審計質量間的正相關關系,H2 得到了驗證。由表3 模型(5)的結果可知,小所審計大客戶對審計質量的回歸系數(shù)為0.007 5,在5%的水平上顯著,且小所審計大客戶與客戶經(jīng)營風險交乘項的回歸系數(shù)為0.022 1,在5%的水平上顯著,說明客戶經(jīng)營風險強化了小所審計大客戶與審計質量間的正相關關系,H3 得到了驗證。
注:***、**和*分別表示在1%、5%和10%的水平上顯著;括號內為t 值;下同。
表3 主效應和調節(jié)作用的檢驗
為了檢驗小所審計大客戶具有較高審計質量的形成機理,根據(jù)前文的理論分析,本文選擇了審計師工作量壓力作為中介變量進行中介效應檢驗,結果如表4 所示。結果顯示:首先,模型(3)中小所審計大客戶對審計質量的回歸系數(shù)為0.007 9,在5%的水平上顯著,說明可以進行中介效應檢驗的第二步;其次,模型(6)中小所審計大客戶對審計師工作量壓力的回歸系數(shù)為-0.315 0,在1%的水平上顯著,模型(7)中審計師工作量壓力對審計質量的回歸系數(shù)為-0.001 7,在10%的水平上顯著,說明審計師工作量壓力的中介效應顯著;最后,模型(7)中小所審計大客戶對審計質量的回歸系數(shù)為0.007 4,在5%的水平上顯著,回歸系數(shù)顯著變小,說明審計師工作量壓力在小所審計大客戶與審計質量之間發(fā)揮了部分中介作用。
表4 中介效應檢驗
1.改變小所審計大客戶的衡量方式。本部分將排名前十的會計師事務所作為規(guī)模較大事務所,其他則劃歸為規(guī)模較小事務所,同樣,若小所審計大客戶,則取值為1,否則取值為0。在改變小所審計大客戶的衡量方式的同時,將控制變量中的是否八大(Big8)改成是否十大(Big10)。改變小所審計大客戶的測度方法后的回歸結果見表5,可見小所審計大客戶對審計質量的回歸系數(shù)為0.009 5,在5%的水平上顯著,說明小所審計大客戶與審計質量間存在正相關關系,主效應的回歸結果不變。
表5 改變小所審計大客戶衡量方式的穩(wěn)健性檢驗
2.自變量和控制變量滯后一期。為緩解內生性問題對文章結論的影響,本文將自變量與控制變量滯后一期進行回歸,結果見表6??梢?,小所審計大客戶對審計質量的回歸系數(shù)為0.007 6,在10%的水平上顯著,說明在控制內生性問題后本文結論依然成立。
表6 自變量和控制變量滯后一期的穩(wěn)健性檢驗
3.傾向得分匹配(PSM)檢驗。本部分對樣本數(shù)據(jù)進行傾向得分匹配(PSM)檢驗,讓控制組與處理組之間不存在顯著差異,即能夠滿足平衡趨勢,PSM 方法能夠有效地平衡控制組與處理組間的變量差異。測試變量選取公司規(guī)模(Size)、資產負債率(Lev)、凈資產收益率(Roe)、監(jiān)事會規(guī)模(Supervisor)、董事會規(guī)模(Board)、獨立董事比例(Indep)、產權性質(Soe)、兩職合一(Dual)、機構投資者持股比例(Inst)、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Top1)、股權制衡度(Balance),同時控制年度進行Logit 回歸,得到每個樣本的傾向匹配得分(測試變量未選取是否八大的原因是小所審計大客戶的匹配均為小所審計非大客戶的樣本,即樣本均不是八大事務所)。對小所審計大客戶的企業(yè)樣本與非小所審計大客戶的企業(yè)樣本進行一對一最近鄰匹配,得到高度同質的樣本組,最終得到了4 379 個樣本值。由表7 可以看出,匹配后變量的標準化偏差絕對值均小于10%,表明匹配較好地平衡了處理組與控制組的數(shù)據(jù),滿足平衡趨勢檢驗。表8 中PSM 后的回歸結果顯示,小所審計大客戶對審計質量的回歸系數(shù)為0.009 0,在10%的水平上顯著,說明小所審計大客戶與審計質量間存在正相關關系,證明了研究結果的可靠性。
表7 平衡趨勢檢驗
表8 傾向得分匹配后的回歸結果
Constant -0.2820***(-4.19)Year Control Ind Control N 4379 Adj R2 0.1394 F 20.17
本文以2013—2020 年滬深A 股上市公司為研究對象,從能夠充分反映審計師通過自身努力提高審計質量的審計意見真實性視角,實證研究了小所審計大客戶對審計質量的影響以及審計質量保障的聲譽機制和風險機制在其中所起的作用。研究結果表明,相對于其他的事務所與客戶規(guī)模配置類型,小所審計大客戶的審計質量總體較高,且客戶越重大、經(jīng)營風險越高,這種關系越顯著。進一步研究發(fā)現(xiàn),這種效應產生的重要機理是小所審計師的工作量壓力較小,能夠集中較大精力審計大客戶。
本文研究結論說明,在我國投資者理性不斷提高、審計法律責任日益明確和嚴格的新時代,小所審計大客戶時往往更有可能從維護聲譽和防控風險的要求出發(fā)來投入更多審計精力,從而取得較高的審計質量。這說明,決定審計質量的主要因素是審計師對聲譽、風險的重視度和工作量投入度,而不是事務所規(guī)模。因此,在明確和強化審計師的法律責任、加強審計質量監(jiān)管、強化審計師的聲譽與風險意識的同時,應實行備案制,增加資本市場的審計服務供給,緩解審計師因客戶較多而形成的審計工作量壓力,確保審計師在審計時能夠投入足夠的精力,提高執(zhí)業(yè)謹慎度。無論是大所還是小所,都要保證合格的審計質量??梢姡伦C券法規(guī)定的備案制是合理且可行的。為此,一方面應當嚴格執(zhí)行新證券法,明確和強化審計師的會計信息可靠性鑒證責任,提高審計師的聲譽與風險意識,堅決淘汰不合格的事務所和注冊會計師,另一方面應當依法加快會計師事務所的備案進程,盡快增加資本市場的審計服務供給,確保每個審計項目都能有充足的審計精力投入。
注釋:
①在財政會計行業(yè)管理系統(tǒng)(http://acc.mof.gov.cn)網(wǎng)站的“會計師事務所從事證券服務業(yè)務備案管理”專欄,截至2022 年5月從事證券服務業(yè)務事務所備案名錄里共有84 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