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豬肚1個(gè),蓮子50克,香油、精鹽、生姜、蔥、蒜各適量。
做法:蓮子用水泡發(fā),放入豬肚內(nèi),用線縫合后放入鍋內(nèi),加清水燉熟后撈出晾涼。將豬肚切成均勻細(xì)絲,同蓮子放入盤中,再用香油、精鹽、蔥、蒜調(diào)料與豬肚絲拌勻即成。
功效:祛心火,健脾益胃。
原料:天門冬15~20克,粳米50克,冰糖適量。
做法:先將天門冬加水煎取濃汁后去渣,然后將藥汁與粳米同入沙鍋,再加水適量,以文火煮粥,待粥將熟時(shí),加入冰糖稍煮片刻即可。
功效:滋陰清熱,潤(rùn)燥生津。
原料:冬瓜500克,草魚250克,食鹽、味精、植物油適量。
做法:冬瓜去皮,洗凈切三角塊,草魚剖凈,留尾洗凈待用。先用油將草魚(帶尾)煎至金黃色,取沙鍋一個(gè),其內(nèi)放入清水適量,把魚、冬瓜一同放入沙鍋內(nèi),先武火燒開后,改用文火燉至2小時(shí)左右,湯見白色,加入食鹽、味精調(diào)味即可。
功效:平肝祛風(fēng),利濕除熱。
原料:白鯽魚500克,雞蛋3個(gè),生姜3片,胡椒粉適量。
做法:白鯽魚宰殺洗凈,慢火煎至微黃,鏟起。雞蛋煎為荷包蛋狀,鏟起;起鍋爆香姜片,加入清水1250毫升(5碗量),武火滾沸,下白鯽魚滾片刻,下荷包蛋,滾沸后撒入適量食鹽、胡椒粉即可。
功效:祛濕開胃。
原料:玄參15克,鮮豬肝500克,菜油、醬油、生姜、細(xì)蔥、白砂糖、料酒、濕淀粉適量。
做法:豬肝洗干凈,與玄參同時(shí)放入鍋內(nèi),加水適量,燉煮約1小時(shí)后,撈出豬肝,切成小片備用。將炒鍋內(nèi)放入菜油,投入洗凈切碎了的姜、蔥,稍炒一下,再放入豬肝片中,將醬油、白砂糖、料酒混合,兌加原湯適量,以濕淀粉收取透明湯汁,倒入豬肝片中,攪拌均勻即成。
功效:滋陰,養(yǎng)血,明目,適用于肝陰血虧虛所致的兩目干澀、迎風(fēng)流淚、頭暈眼花、視物模糊、視力下降、夜盲癥,以及慢性肝炎而屬肝陰血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