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煥
摘要:在中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是其中較為重要的一部分,對于學生來說,閱讀具有很大的作用,有助于他們了解基本的知識,發(fā)展多方面的能力。因此,教師在語文閱讀教學中要更加重視。然而,通過對中學語文的閱讀教學實踐,我們可以看到,有些問題還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只有通過對這些問題的處理,我們才能使整個課堂的教學效果達到最佳,從而促進學生的學習與發(fā)展。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解決策略
一、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問題
(一)教學模式較為單一
在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進行觀察時發(fā)現(xiàn),傳統(tǒng)的課堂上,教師通常都是帶領學生針對一篇文章進行閱讀理解,讓學生對文章中的生詞、詞組進行標記,接下來,再為學生講解疑難點,最后讓學生思考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是什么,作者想要給讀者呈現(xiàn)出什么樣的信息。此種閱讀教學方式雖然也能夠獲得不錯的教學效果,但是這樣單一的教學模式未能考慮到學生是否進行了自主閱讀。因此,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對整篇文章的認知不夠深入,假如脫離了教師的輔助,學生可能無法完全領悟文章的內(nèi)涵。并且,使用單一的教學模式也容易引起學生的厭倦心理,使得學生不愿意積極、主動地完成閱讀學習活動。
(二)未能正視語文閱讀教學的價值
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當中,學生通過閱讀能夠獲取到很多寶貴的知識。并且,在閱讀一篇篇高質(zhì)量的文章時,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閱讀能力也有著非常大的進步。如果教師能夠結(jié)合學生的學習需求選擇一些課外文章供學生閱讀,更利于開闊學生的知識視野。
但是,對于未能正視語文閱讀教學的價值這樣的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教師和學生兩方面。一方面,從教師的角度來講,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部分教師會將教學側(cè)重點放在基礎知識教學上,對閱讀教學、寫作教學、口語交際教學這些板塊的重視程度不夠,認為學生只要掌握基礎知識,能夠在考試中獲得較高的分數(shù)即可。因此,對閱讀板塊的教學沒能進行仔細調(diào)整,對閱讀知識的講解通常是一筆帶過。另一方面,從學生的角度來講,部分學生難以體會到閱讀的實際作用,當教師引導學生完成閱讀時,學生只是簡單地略讀一遍文章不會去主動探究文章深意。試卷當中,閱讀理解題目占據(jù)了非常重要的比例,而學生會因為缺乏足夠的閱讀理解能力,在完成此類習題時解題思路不清晰,因此,對閱讀會逐漸產(chǎn)生排斥的心理,久而久之,就會影響到閱讀學習的態(tài)度。
二、解決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問題的策略
(一)設計多元化的閱讀教學形式
為了能夠有效避免單一的教學模式為學生學習帶來的消極影響,讓學生能夠?qū)﹂喿x學習始終保持濃厚的興趣,教師需要深入探究閱讀教學的形式,結(jié)合學生的學習特點并考慮學生的興趣愛好,為學生設計一些多元化的教學形式,以此促使學生順利完成學習活動,并且有所收獲。
例如,以《陋室銘》一課開展閱讀教學時,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會帶領學生一起朗讀,然后帶領學生深入分析文章的內(nèi)涵,這樣難免會讓學生感覺閱讀有一些乏味。因此,在進行此篇文章的閱讀教學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以小組對抗的形式完成一次閱讀競賽。明確競賽規(guī)則后,教師將閱讀的自主權(quán)交給學生,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文章進行閱讀并且翻譯文章。疏通文意之后,小組內(nèi)的學生根據(jù)作者的寫作背景、生平經(jīng)歷展開交流和討論,嘗試理解文章的寫作意圖。教師在此過程中則是要觀察各組學生的實際表現(xiàn),然后各小組派出代表展示小組的文章翻譯成果及對文章深層次的思考成果,小組之間互相評價并且針對其他小組的發(fā)言情況提出問題。最后,教師總結(jié)各小組的發(fā)言情況、閱讀情況和整體表現(xiàn),并組織各小組以不記名投票的方式選出本次閱讀競賽的獲勝小組。通過采用這樣趣味十足的教學方式能夠有效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避免學生在閱讀學習過程中產(chǎn)生不良行為。因為是競賽機制,所以學生會在其好勝心的促使下積極完成一系列閱讀學習活動,自然會獲得比較好的學習效果。
(二)幫助學生認識閱讀的價值
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當中,假如學生始終無法認識到閱讀學習的價值,那么自然難以保持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因此,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一定要認識到閱讀學習的價值。
例如,在學到朱自清的《背影》這篇文章時,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對文章進行自主閱讀,并且提取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以及表達的情感,整理在筆記本上。接下來,教師請學生主動講一講通過閱讀文章獲取到了哪些信息、掌握了哪些知識點,學生會結(jié)合自己對文章的初步理解進行發(fā)言,但是對文章的總結(jié)還是比較籠統(tǒng)的,對于文章中很多細節(jié)上處理得非常巧妙的部分還是很難完全弄明白。這時,教師便可以講一講自己對這篇文章的看法,帶領學生逐字逐句分析朱自清創(chuàng)作這篇文章時的巧思妙想,并且選擇文章中的一段話或者是一個段落,采用另一種表達方式表達出來,讓學生對比如果朱自清沒有運用這種寫作方式是否還能夠讓讀者體會到文章中蘊含的真情實感。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自然會理解文章中的情感元素,并且明白文章寫作的巧妙之處。此時,教師再為學生講解閱讀的價值,學生便會欣然接受。如果學生只是對文章簡單閱讀,那么就無法與文章作者進行對話,無法體會文章作者的真實寫作意圖,只有對文章展開深入閱讀才能體會作者的情感,真正發(fā)現(xiàn)文章的價值。
通過這樣的教學活動幫助學生認識閱讀的價值,學生也能在今后的閱讀學習中保持良好的學習習慣,一邊閱讀一邊思考,深入探究文章蘊含的情感元素,自然會獲得良好的閱讀學習效果。
(三)適當組織課外閱讀活動
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當中,學生缺少足夠的閱讀時間是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問題,如果學生缺少閱讀時間,那么學生的閱讀意識、閱讀能力、閱讀習慣都會受到影響。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調(diào)整好閱讀教學的比重,并且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學生適當?shù)亟M織一些課外閱讀活動,這樣也能確保學生通過閱讀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獲取到更多的知識。
例如,在學到《動物笑談》這篇文章時,當教師講解過這篇文章之后,學生自然能夠?qū)ξ恼聝?nèi)容產(chǎn)生足夠的興趣,對有趣的動物世界也會產(chǎn)生更多的向往。此時,教師便可以為學生介紹《所羅門王的指環(huán)》這本書籍,讓學生在課余時間閱讀,并且定期組織學生開展一次閱讀交流會。當學生閱讀過《所羅門王的指環(huán)》這本書的幾個章節(jié)之后,教師便可以開展閱讀交流會,要求學生講一講自己的閱讀心得,對這本書又新增了哪些認識,在閱讀時是否遇到了困難,怎樣解決的困難等。
結(jié)語
總而言之,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變得越來越低效,為了提高初中語文教學的質(zhì)量,語文教師應該要不斷努力,開拓進取,及時地轉(zhuǎn)變教學理念,積極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積極反思與總結(jié)教學實踐經(jīng)驗,通過多種教學方式,以提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找出改善當前語文閱讀教學狀況的新對策,進一步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推動語文教育事業(yè)朝著更加科學化、系統(tǒng)化的方向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陳瑞.優(yōu)化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提高閱讀教學有效性[J].知識文庫,2021(24):125-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