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構建尚法社會氛圍,提升人民法治福祉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的土壤在廣大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始終體現(xiàn)著人民性,引領建構全社會遵法、守法、尚法的氛圍,致力于讓廣大人民群眾得到更多的法治福利?!吧险撸裰硪?,表正,則何物不正”。黨始終重視領導干部在法治建設中的示范作用,在推進法治建設的進程中,著力抓住“關鍵少數(shù)”,通過多角度、多機制,發(fā)揮廣大黨員領導干部在法治建設中“以上率下”的關鍵作用。通過加強黨內法規(guī)的制定與實施,深化監(jiān)察體制改革,協(xié)調黨紀與國法的銜接,強化黨員領導干部紀律意識、底線意識、紅線意識、法治意識,使廣大黨員特別是領導干部敬畏手中的權力、敬畏人民、敬畏法律,提升黨員干部法治思維水平和運用法治方式解決糾紛、化解矛盾的能力,引領全社會遵法守法尚法氛圍的形成。在黨的領導下,不斷推進基層治理的法治化,在物力人力及軟硬件上,加大基層法治建設的投入,夯實了法治建設的社會化基礎。加大法治宣傳與普法的力度,增強法治宣傳與普法的時效性與針對性,使廣大人民深感“人在法中”“事在法中”,助推正確的“權利觀”“維權觀”的形成,從而引導全社會形成“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的社會共識。加大法律基礎和法律熱點難點問題的理論研究,為社會主義法治實踐提供強有力的理論支撐。建構社會誠信體系,通過保護守法者、頌揚護法者、懲罰違法者,樹立懲惡揚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尊重人權、保障權利、違法必究的理念,引導全社會建立社會主義法治的正確價值觀和認同感。加強關涉民生領域的立法與法律實施力度,解決長期掣肘土地、戶籍、教育、就業(yè)、住房、醫(yī)療、養(yǎng)老、收入分配、環(huán)境保護等領域的突出法律問題,提升了廣大社會成員在民生領域的法治獲得感,不斷增強全社會對于法治的信仰。正是在黨的領導下,以科學立法為基礎,以執(zhí)法嚴格與司法公正為保障,不斷推進全民守法尚法的形成,廣大社會成員在自身法治獲得感提升的過程中,更加信服法治,從而發(fā)自內心信仰法治,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培育了堅實的法治土壤。
六、結語
歷史已經(jīng)充分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根本保證在黨的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必須堅持黨的領導。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同樣依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兩者有機統(tǒng)一在法治中國的偉大實踐之中。中國共產(chǎn)黨在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進程中,積累了法治建設的深厚經(jīng)驗,開拓了法治建設的中國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提出了新目標、新機遇、新挑戰(zhàn)。中國共產(chǎn)黨將在不斷完善黨的自身建設中,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提供更為堅強有力的政治保障,從而使法治建設的中國道路走得更穩(wěn)、走得更遠。
作者簡介
黃佳宇,中共長春市委黨校(長春市行政學院)法學教研部副教授,法學博士,研究方向:憲法與行政法治。
責任編輯 李冬梅F14E2FD4-7232-479F-B65B-E7EE54A014A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