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蘭花
摘要:特殊教育學校是針對一些心理、智力、身體等方面存在特殊疾病障礙的學生展開的教育的場所,這部分學生或多或少的在生活、學習方面存在一定障礙,內(nèi)心也較為敏感,不能較好的融入到普通學校的教育中,甚至會造成這類學生特殊障礙情況加重,有的不能獨立地與普通的學生放在一起進行教學,所以特殊教育學校存在是必要的,而特殊教育學校教師也應該專注于每個特殊學生的針對性教育,將文化、德育教育內(nèi)容融合到特殊學生的學習生活中,培養(yǎng)這類學生生活自理、良好的道德素質(zhì)、一定的文化知識能力,幫助特殊學生能盡快的適應學校學習模式,為學生之后融入到社會生活做準備。
關鍵詞:特殊教育;學校教學;特殊兒童少年;特教教學
引言:
特殊教育學校為特殊障礙的學生提供了接受教育的平臺和機會,而作為特殊學校的教師而言,應該正視這類學生的特殊性,遵循平等、公正、尊重等原則實施教學,給予這類學生關愛、正確的引導,幫助特殊學生心理、智力的成長發(fā)展。同樣的,教師也要重視個人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多結合特殊學生的實際情況展開針對性、一對一的教育引導,不斷的參與特殊教育學校組織一些教學研討會,學習一些經(jīng)驗,提高教師群體的專業(yè)性,讓特殊學校的學生擁有良好的學習體驗。文章為了更好闡明這一點,以廣西崇左市天等縣特殊教育學校教學為例進行分析研究,希望特教能夠重視特殊學生的教育問題。
1尊重理解特殊學生學習需求,為學生構建溫馨的學習環(huán)境
特殊障礙的學生往往是在某一方面有別于普通人的特殊學生,在學習上存在一定的困境,而且每位特殊學生的狀況也大不相同,特殊教育學校的教師在進行教學時,需要對每位特殊學生的學情、實情進行全面的了解,尤其是表現(xiàn)交流障礙、心思敏感、情緒不穩(wěn)定的特殊學生,教師要多溝通,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尊重學生在課堂上可能發(fā)生的不可控制行為和情緒,加以引導,為學生構建一個溫馨的學習環(huán)境,讓特殊學生在課堂上可以放松地、快樂的學習。而具體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一些影像、聲音等輔助良好學習環(huán)境的構建,讓學生在有趣的生動的教學中學習,提高特殊學生的參與度,進而進行有效教學。
例如在廣西崇左市天等縣特殊教育學校中,有自閉癥兒童、聾啞少年、先天智障等特殊學生,教師在教學時不僅進行知識授課,還要尊重學生的特殊地方,根據(jù)學生的特殊性合理的設計課程內(nèi)容,如教師在面對聾啞學生的語文課上,可以結合課文內(nèi)容設計視頻課件,課件中展示手語表達、口語表達等多類方式朗讀課文,為學生構建了一個生動、活潑的課堂環(huán)境,滿足聾啞學生學習的需求的同時,提升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生的積極性,讓聾啞學生對語文課文有具象的認知,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有助于后期課堂教學的順利開展。
2加強課堂上的師生互動過程,提高特殊教育學生的主體性
特殊障礙的學生往往是在某一方面存在缺陷,這也直接影響到特殊學生交際能力的發(fā)展,由于自身的特殊性,許多特殊障礙的學生都難以融入到集體生活、學校生活中,不善于或不敢于參與一些教學活動,學生的主體性也難以得到發(fā)揮。所以,特殊教育教師在教學時,以學生為主體,可以將學生分A、B、C三類進行教學,設置一些豐富、有趣的互動活動,讓不同層次的特殊學生都能夠與教師進行一些有效互動,久而久之,鍛煉特殊學生膽量,提升學生的心理素質(zhì),促使學生能更快地適應的特殊教育學校的學習生活,提高學生主體性。
例如在廣西崇左市天等縣特殊教育學校教育中,針對自閉癥兒童教學時,教師要了解自閉癥兒童的心理特點,自閉癥兒童不善于交流,對過激行為反應過大,所以教師要給予自閉癥兒童一定獨立空間的同時,慢慢的展開一些教學實踐互動,如教師可以帶著自閉癥兒童到感統(tǒng)室一起玩、到蒙臺梭利室一起繪畫、到心理咨詢室沙盤游戲等,借助一些實物道具來強化自閉癥兒童的認知,使得學生內(nèi)心放松,讓學生與教師形成良好的互動關系,逐漸達成一定的交際圈,此后,教師再逐漸擴大自閉癥兒童的交際圈,讓學生接觸更多的人,與更多學生交流、玩耍、學習,有助于學生自我認知加強,主體意識加強,進而提升學生交際能力,促使學生更快、更好的融入到學校集體生活中,提高特殊教育教學的效果。
3知識與德育教育融合教學,強化特殊教育學生素質(zhì)能力
在特殊教育學校教學中,不僅僅要重視學生的知識教學,還要對學生的生活、健康等方面進行素質(zhì)教學,將知識與德育教育融合在一起,提升學生的思想品德和生活自理能力,讓特殊障礙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教師在實踐教學中,開展一些生活教育活動,引導和指導學生學習一些生活常識,懂得在學校遵守校規(guī)規(guī)則,懂得一些安全知識等,或是在一些特殊的傳統(tǒng)文化節(jié)日時期,舉行一些文化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意識...融合德育教育在日常的教學中,有助于強化特殊學生的素質(zhì)能力,完善和健全特殊學生的人格。
例如在廣西崇左市天等縣特殊教育學校教育中,教師開展生活教育活動,帶領特殊學生一起整理內(nèi)務,學習疊被子、梳頭,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自理習慣,鍛煉學生的生活能力,并在教育中融合安全教育,引導學生學會保護自己的安全,生病時就醫(yī)、遠離危險的地方等,同時也可以融合一些規(guī)則教育,如遵守排隊、課堂紀律等。而在教師節(jié),也可以組織特殊學生一起制作手工品慶祝教師節(jié),培養(yǎng)學生尊師的道德觀念,讓特殊學生學會關心他人,提升學生的道德素質(zhì),促使學生具備獨立生活的能力和良好的品德。
結論:
特殊教育學校教育要重視特殊學生的特殊性,尊重學生,關愛學生,了解特殊學生學習需求,為學生構建良好的學習生活環(huán)境,多進行一些有趣的師生互動活動,對不同的學生展開針對性的教學,將文化、生活、德育教育進行融合教學,培養(yǎng)特殊學生各方面素質(zhì)能力,促使學生能夠更好的融入到學校生活中,為學生后期進入社會生活做準備。
參考文獻:
[1]王曉芳.個別化教育在特殊教育學校教學實踐中的幾點思考[J].吉林教育:教研,2011,(7):38.
[2]過穎英.個性化教學在特殊教育學校語文課堂上的應用[J].新校園(閱讀),2018,(1):80.
[3]鞠?;?小學特殊教育面臨的困境及對策研究[J];中華少年,20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