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珍蘭
摘? 要:班級管理是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一項,新的教育理念要求班主任真正成為學生的知心朋友,成為班級活動的組織者、領導者。要掌握科學的管理方法,在管理上要增添藝術性,跟上時代的要求,承擔教育賦予教師的職責。
關鍵詞:快樂教育;班級管理;批評教育
一所學校的學風、校風的好壞和班級管理的到位與否直接相關。班主任是一個班級的靈魂,有人說:“一個好的班主任即是一個好的班集體?!贝嗽挷粺o道理。班主任每天都要和學生打交道,每天都要面臨班級發(fā)生的“形形色色”的“小故事”。既要做學生求知的引路人,又要做學生前進的引導者。如今,學生中獨生子女很多,孩子身上所具有的局促、偏執(zhí)、任性等特點,以及家長迫切希望成才的要求,導致班主任教師所做的工作既繁重又龐大。在對學生進行教誨時,單純掌握一種教誨要領,通常不能夠順應學生個體性格突出的特點。班級就像是一臺大戲,班主任是這場戲的導演,孩子是這出戲的演員,教師要根據每個演員的性格特點,給他們安排合適的角色。
一、調整自身心態(tài)
魏書生說:“做教師不做班主任很吃虧。”然而我更想做一名快樂的班主任,誠然,做班主任的確很辛苦,但都說苦和樂是一種心境,樂生樂,苦生苦,人食五谷雜糧,不可能沒有煩惱,快樂不僅是保持好的心情,還要把煩惱變?yōu)榭鞓?。在班主任這條道路上我也在努力修煉這樣一種心境,培養(yǎng)這種能力,所以我試著為自己的教育行為注入理性和藝術的力量,努力做一個有“藝術和技術”的班主任。作為一個班主任,如何將班級管理到位?如何發(fā)揮作為一個班的主觀能動性,從而使這個班始終保持積極、上進的勢態(tài)?筆者從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體會到:要加強自身素質,不斷更新教育管理的理念,充分發(fā)揮教育的藝術。
二、巧用批評教育
教育離不開批評。批評是把雙刃劍,用好了是良藥,用不好,既傷了學生又傷了自己,小時候怕被教師批評,如今當了教師也怕批評。作為班主任,難免會遇到一件件瑣碎的小事,雖小卻很難處理,對學生大動干戈,聲色俱厲反而顯得黔驢技窮,毫無威性;苦口婆心,循循善誘有時又顯得蒼白無力,一旦反復,沒有效果,自己感覺日益沉重而且壓抑,有時真覺得自己就像是一只困頓的小獸,總在原地轉來轉去,長此下去,我想年復一年的班主任工作,勢必會變成可怕的勞役。因此要巧用批評,在適當?shù)臅r機、場合批評,將批評和鼓勵相結合。
三、堅持做到“四要”
(一)要具有集體智慧的意識
俗話說“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搞好班級管理得講集體意識。如果說一個班是一艘船的話,那么班主任只能充當舵手的角色,他不可能將船上的所有角色都一一代勞。因此,班主任的首要任務是群策群力,充分調動學生積極參與班級管理的意識,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作用。只有“班興我榮,班衰我恥”的觀念深入到每個學生的心里,才會出現(xiàn)“我為班上獻計策,我為班上添磚瓦”的動人景象。
(二)要堅持原則
有個關于哈佛的故事:有個學生趁管理人員不注意從圖書館偷了本珍藏書。沒想到,第二天圖書館竟被突然發(fā)生的一場大火燒掉了,那個學生偷的那本珍藏書成了哈佛唯一的一本珍藏書。為此,校長舉行大會表彰了他,感謝他為學校所做的貢獻,但接著根據學校的制度開除了他。這就是原則,不容半點褻瀆。作為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情況,這要求班主任在處理事務時必須以原則為準則,扮演好“大法官”的角色,使每個學生都有一種“不只是我才是班上的主人翁”的心理。學生有了這種心理,在生活、學習等方方面面將考慮別人多一些,不再我行我素。這樣,謙讓、寬容等優(yōu)良品格才能風行于班級,也才有利于班風、學風建設。
(三)要務實
務實,在班級管理中起著重要的作用。班主任務實,學生便不敢花里胡哨;班主任務實,學生便敢講真話;班主任務實,學生才打心眼里信任。原因何在?設想一下:班級管理不可能十全十美,班主任敢于正視缺點,不睜眼講瞎話,學生還敢弄虛作假嗎?班主任敢說敢做,學生還能不光明磊落嗎?只有務實,班級管理中的漏洞、不足之處才能一一露出水面。這樣,對于班級管理、班風建設才有百利而無一害。
(四)要持之以恒
古人云:“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比绻鍪虑橹恢v“五分鐘熱情”,可以肯定地說:“那是不行的!”為什么?因為班級管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時間。首先需要時間去實踐,其次還需要時間去驗證、去擴大。尤其現(xiàn)行的班級和學制是密切相連的,即如果初中學制三年,那么相應的班也將存在三年。因此,筆者認為:班級管理貴在堅持,沒有堅持,再好的管理方法也是無濟于事。
四、努力做到“四不要”
(一)不要有長官意識
班主任,作為一個班的“最高行政長官”,當然有其權威的一面,但是如果因此而凡事以自己的意志為轉移,則掣肘之處,隨時可見。因為班主任畢竟不是圣人,不可能凡事皆知,這樣必然給學生的表現(xiàn)留下了一個空間。所謂“智者千慮,必有一失”,班主任要讓給學生留下的這個空間充分發(fā)揮出它的作用來,讓這個作用來彌補“一失”。
(二)不要朝令夕改
進行班級管理可以說是班主任及班干部在“執(zhí)法”。要“執(zhí)法”就要“制法”,除國家的法律法規(guī)、《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和學校的校規(guī)校紀外,每個班也制有自己的班紀班規(guī)。這些都是原則,不能違背。作為班主任不能“說話不算數(shù)”,更不能“朝令夕改”。因為這些“紀”和“規(guī)”都是“執(zhí)法”的依據,是每個學生的行為準則。失去這個準則,也就使得班主任失信于學生,其結果可想而知。
(三)不要失之偏頗
作為班主任,在處理班級或學生間的事務時;不能意氣用事,更不能帶有任何偏見,使處理的問題有失偏頗。無數(shù)事實證明,有偏見的教師是學生最不歡迎的,更何況是班主任!因為在學生的心目中,班主任無異于“大法官”。如果“法官”都帶有偏見了,那么“公理”何在呢?這將直接導致班級管理的偏向和學風、班風的敗壞。
(四)不要走馬觀花
班級管理牽涉到的是些瑣碎的事物,這決定了班主任如果沒有深入了解,沒有認真調查,就不要亂發(fā)言,亂表態(tài)。這不僅關系到一個班的班風、學風的好壞,還關系到這些正處于好奇、好動、好模仿的年齡階段學生的做人問題。走馬觀花,看到的只是事物的表面現(xiàn)象,是一些模糊的形而下的東西。學生心里想什么?盼什么?學生的學習到了一個怎樣的程度?僅憑走馬觀花是感覺不到的。
當然,怎樣將班級管理到位,怎樣才能將一個班的班風、學風建設好是一項長期而復雜的工作。工作的每一天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我希望能“難問題”巧解決,教師快樂地教,學生開心地學,做一名幸福的班主任,培養(yǎng)一群快樂的孩子,奏響教育進行曲中“快樂的樂章”。
參考文獻:
[1]旦知草. 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藝術探索[J]. 讀寫算,2021(25):71-72.
[2]張東. 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中的溝通藝術探究[J]. 讀寫算,2021(21):121-122.
[3]孫辰.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藝術探微[J]. 天津教育,2021(20):27-28.
[4]郭粉朋. 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與教育的藝術[J]. 試題與研究,2021(15):139-140.
[5]鐘俊明. 以人為本 以情育人——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藝術[J]. 文科愛好者(教育教學),2021(01):148-149.
(責任編輯:羅?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