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根據(jù)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以及教育部關于加強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教育、推進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進校園等有關文件精神,本刊推出若干國學經(jīng)典精品賞讀系列,以幫助高中生系統(tǒng)學習和掌握國學知識。
本次重點推介的是《大學》,它與《中庸》《論語》《孟子》并稱“四書”?!洞髮W》是一篇論述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禮記》第四十二篇,相傳為春秋戰(zhàn)國時期曾子所作,實為秦漢時儒家作品,是一部中國古代討論教育理論的重要著作。宋、元以后,《大學》成為學校官定的教科書和科舉考試的必讀書,對中國古代教育產(chǎn)生了極大的影響。
自明己德
經(jīng) 典 重 溫
《康誥》①曰:“克明德②?!薄洞蠹住发墼唬骸邦櫿溙熘髅堋!薄兜鄣洹发菰唬骸翱嗣骶垄?。”皆⑦自明⑧也。
注釋? ①《康誥》:是《尚書·周書》中的一篇,是周公封康叔時所作的文告?!俺赏跫确ス苁濉⒉淌?,以殷余民封康叔……”,周公在平定三監(jiān)(管叔、蔡叔、霍叔)以及武庚所發(fā)動的叛亂之后,封康叔于殷地,《康誥》就是在康叔上任之前周公姬旦對他所作的訓詞?!渡袝?,最早書名為《書》,又稱《書經(jīng)》,為儒家五經(jīng)之一,是中國最早的一部歷史文獻匯編,全書分為《虞書》《夏書》《商書》《周書》四部分。②克明德:其原文為“惟乃丕顯考文王,克明德慎罰;不敢侮鰥寡”,希望康叔能弘揚文王的仁德,同時也是告誡康叔治國要為政以德,慎用刑罰??耍軌?。明,崇尚。③《大甲》:是《尚書·商書》中的一篇。大即太,大甲即太甲,是商朝第四位君主,為湯嫡長孫,系太丁之子,繼嗣為王,無道,不理國政。伊尹(輔佐商朝五代君主)放之于桐地,為其先祖商湯王守陵。當太甲深刻反省,“處仁遷義”,有了改惡從善的表現(xiàn)后,伊尹便親自到桐地迎接他,并將王權交還給他,自己仍繼續(xù)當太甲的輔佐。太甲復位后“勤政修德”,以身作則,諸侯歸服,百姓安寧。商朝的政治又出現(xiàn)了清明的局面。于是伊尹作《大甲》,用以褒揚太甲,強調(diào)自我修養(yǎng)的重要作用。④顧諟天之明命:顧念上天所賦予的光明德性。這是伊尹告誡太甲的話。顧,回頭看,回顧,思念,引申為重視。諟,古“是”字,即“此”的意思。天之明命,即上天所賦予我的光輝使命,我之所以明德之意。明命,光明的稟性,即明德。⑤《帝典》:即《堯典》,是《尚書·虞書》中的一篇。主要記載堯舜二帝的事跡。⑥克明峻德:原文為“克明俊德,以親九族”。意思是堯帝能夠彰顯自己光明的本性,然后用這個光明的本性去親近自己的九族,讓九族的人都很和睦,不起紛爭。這里的引用,意在強調(diào)堯帝能夠自明己德。峻,《堯典》中作“俊”,崇高而偉大的意思。⑦皆:都,指前面所引的幾段文字。⑧自明:自明己德,自己去發(fā)揚光明的德性。
經(jīng) 典 解 讀
譯文? 《康誥》中說:“能夠弘揚光明的德性?!薄洞蠹住分姓f:“顧念上天賦予的光明德性。”《帝典》中說:“能夠弘揚崇高的品德。”這些書上所說的都是要自己去發(fā)揚光明的德性。
核心密碼? 本章為《大學》第二章,主要解釋“明明德”。內(nèi)容引用了《尚書》的三處文字,都是為了說明“明明德是自明,自己彰明自己固有的德性”。
周公是周文王的第四子,他曾輔佐弟弟周武王伐紂滅商,建立周朝。武王去世前,安排周公攝政,輔佐自己的兒子成王。周公把國家的運行秩序與個人的行為規(guī)范相結合,制定了包含法制、法度、禮儀等多個方面的“禮”,從周天子、諸侯、卿大夫到士、庶民,都各有其等級尊卑秩序。為了確保這種秩序,周公又通過音樂、舞蹈等藝術方式廣施教化,敦風化俗、安定民心。
如果說,“禮”強調(diào)的是社會秩序和穩(wěn)定,那么,“樂”強調(diào)的則是社會和諧。在禮與樂的熏陶和影響下,為政以德成為周朝最重要的治國理念和施政綱領??鬃右簧瞥缰芄绕渫瞥缰芄鶆?chuàng)建的禮樂制度,周公時代被孔子看作是一個禮儀完整的社會??鬃诱J為,周禮不僅僅單純依靠德育教化和自我道德的約束,而且出現(xiàn)了監(jiān)督和鼓勵并重的制度,并以“禮”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尚書》的“德治”主張深刻影響了后世。數(shù)千年來,道德至上的價值取向早已深深根植于中國人的精神和文化中,強調(diào)修德立德也成為為政者一直努力踐行的信條。
作新民
經(jīng) 典 重 溫
湯①之《盤銘》②曰:“茍③日新④,日日新,又日新。”《康誥》曰:“作⑤新民⑥?!薄对姟吩唬骸爸茈m舊邦,其命⑦維新⑧?!笔枪盛峋訜o所不用其極⑩。
注釋? ①湯:指商湯,商朝的開國君主。②盤銘:古代青銅器上篆刻的用以警戒的銘文。盤,青銅制的盥洗器具,這里指商湯的洗澡用具。銘,刻在器物上用來表述功德或警戒的文字;后成為一種文體,稱金文,也叫鐘鼎文。③茍:假如,如果。④日新:日日去舊布新。新,本義是指洗澡除去身體上的污垢,使身體煥然一新,引申為精神上、品德修養(yǎng)上的棄舊圖新。 ⑤作:鼓之舞之,有激發(fā)、振作、興起的意思。⑥新民:意為使百姓平民棄舊從新,棄惡從善。新,使民新。原句為:“已!汝惟小子,乃服惟弘王應保殷民,亦惟助王宅天命,作新民?!雹咂涿哼@里指周朝的建立是秉承天命。命,指上天的命令。⑧維新:維,語助詞,無義。新,更新,除舊布新。⑨是故:所以,因此。⑩其極:原指盡頭或頂點,此為“至善”“極致”的意思。極,盡。
經(jīng) 典 解 讀
譯文? 商湯王刻在浴盆上的箴言說:“如果能夠使自己一天煥然一新,就應該保持天天煥然一新,做到天天新,每天新。”《康誥》中說:“鼓舞商朝的遺民,使他們棄舊圖新?!薄对娊?jīng)》中說:“周朝雖然是一個古老的邦國,但它卻能稟承天命,能自我更新建立新生的國家?!彼裕返赂呱械娜嗣繒r每刻都應自我更新,追求達到自我完善的最高境界。
核心密碼? 本章的三句引文,均用來闡釋儒學第二綱“新民”?!叭逵性枭矶〉隆?,儒者用道德沐浴以潔身。本章闡釋“新民”,仍不忘強調(diào)自新為首要,“新民”為其次,“至善”為其終,其間仍暗含儒學三綱(明德、新民、至善)。不論是自新,還是“新民”,或者是“止于至善”,君子都必須竭盡全力,殫精竭慮。《盤銘》意在告誡洗臉的主人,除去身體污垢的同時,更要去掉心靈的污穢,只有自己日新其德,才能具有“新民”之德。君子應洗禮精神,修煉品德,改造思想,日新己德,而后日新其德、除舊布新,振作、教化、感召百姓,使之成為新民。這樣以后,君子才能順天應人,執(zhí)掌國政,煥發(fā)新生。
“新民”是“新”全體的“民”?!懊髅鞯隆笔侵競€人而言,由“明明德”到“新民”則是由個人到社會,最后的“止于至善”更是全社會的“止于至善”。所以,“新民 ”在《大學》里起非常重要的作用,闡述的是由個人轉變達到社會轉變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