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昭勇 張翼翔 嚴艷
作者簡介:歐陽昭勇(1985-),男,漢族,福建泉州人,碩士研究生,研究實習員,研究方向:思政教育;張翼翔(1987-),漢族,福建尤溪人,碩士研究生,研究實習員,研究方向:思政教育;嚴艷(1990-),漢族,福建南平人,碩士研究生,研究實習員,研究方向:思政教育。
摘 要:大學生志愿服務工作自1993年開展以來,歷經了28年的積攢與沉淀,在大學生鍛煉才能、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方面做出了卓著功效。但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社會的發(fā)展,大學生志愿服務工作也要隨之發(fā)展才能不斷適應新形勢下學生工作和思政工作的要求。通過采用研究綜述和規(guī)范分析得出我國大學生在志愿服務工作方面存在的問題,國外大學生志愿服務工作主要以美國大學生志愿服務工作為主要借鑒對象,分析美國是如何做好大學生志愿服務工作的。通過研究分析,我國大學生志愿服務工作應該從加強大學生服務隊伍管理等五方面進行創(chuàng)新。通過大學生志愿服務工作創(chuàng)新一方面有利于通過鍛煉提高大學生服務社會的能力;另外一方面通過大學生志愿服務工作實踐能將思政教育和立德樹人的工作貫穿其中,提高思政教育和立德樹人工作的水平和成效。
關鍵詞:志愿服務;創(chuàng)新研究;立德樹人
中圖分類號:F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2.10.033
1 我國大學生開展志愿服務工作存在的問題
1.1 管理不夠完善
1.1.1 組織機構僵化
通常情況下,大學生志愿者歸屬于志愿者協會,志愿者協會一般歸屬于高校團委,高校團委在二級學院或者系部設立團總支,團總支設立專門的部門青年志愿者協會負責開展學生志愿服務工作。一般由社會實踐部部長兼任青年志愿者協會會長。這樣的組織形式下,有利于共青團開展對青年志愿者協會的指導和管理工作,但削弱了青年志愿者協會的獨立性,不利于開展高校志愿服務工作。
1.1.2 志愿服務經費來源單一
財政經費是支持開展大學生志愿服務工作的主要資金來源渠道,財政經費數量偏少、來源渠道單一,這就導致了開展大學生志愿服務工作在形式和內容上往往受限較大,一方面無法在形式上或者內容上加以豐富或者創(chuàng)新,另外一方面,甚至部分師生要先墊錢才能開展活動,使得活動的成效大打折扣。
1.1.3 常態(tài)培訓機制尚未建立
據調查65%的大學生志愿服務者表示從未接受過有關志愿服務概念、志愿服務內涵及服務精神塑造的培訓,92%的大學生志愿服務者表示未參加過任何有關志愿服務內容和技能的培訓。因此,在開展大學生志愿服務工作中尚未開展常態(tài)化、規(guī)范化的培訓也并未建立相應的培訓機制。
1.1.4 缺乏激勵機制
公益性是大學生志愿服務工作的主要屬性,但是通過采取有針對性地激勵方式能提高大學生志愿服務者的工作積極性。通過一項調查問卷分析得出,84%的學生認為進行激勵能夠促進學生志愿服務工作的積極性。其中,35%學生想通過提高獲得評先評優(yōu)概率的激勵方式來參加志愿服務工作;52%學生想通過獲得紀念品和精神文明激勵方式來參加志愿服務作。通過調查問卷,我們可以得出,很大部分學生期望通過志愿服務工作留下自己工作的痕跡。這些痕跡帶給他們的更多的是從事志愿服務工作后的自豪與榮譽感,這也進一步提升他們對志愿服務工作的認知。
1.2 志愿服務工作精準化不足,活動內容單一
大學生志愿服務工作一般局限于學校內部、周圍的街道或者社區(qū)進行志愿衛(wèi)生清潔服務工作,大學生志愿服務工作的范圍較窄、活動內容比較單一。造成上述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因為缺乏大數據思維,無法對志愿服務區(qū)域、志愿服務供給需求進行有效整合與匹配,無法實現精準的志愿服務。
1.3 志愿服務能力不足
對于大學生來說,其自身知識儲備量比普通群體要更高,但是在社會經驗方面有所欠缺,這也就意味著很容易出現志愿工作能力不佳的問題,加之沒有有效的引導,學生的相關服務工作很容易走向任務化,而非是真正意義上的了解工作內涵精神、積極進行自主提高。
美國作為世界上最早開展大學生志愿服務工作的國家之一,其大學生志愿服務工作質量和成就是有目共睹的。因此,將其大學生志愿服務工作作為創(chuàng)新借鑒顯得尤為必要。
2 美國大學生志愿服務發(fā)展概況及基本做法
2.1 美國大學生志愿服務發(fā)展概況
從17世紀開始,美國就已經開始踐行志愿服務,其歷經的四個階段分別是:17世紀的萌芽發(fā)展期;18世紀60年代后的確立期;19世紀50年代后的成熟期及目前的深度拓展期。美國志愿精神的核心是不計報酬、利他助人,作為美國學校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美國大學生志愿服務工作涉及關環(huán)境保護,愛護孤寡老人,協助照顧兒童,幫忙維護婦女權利,幫助安置難民,進行免費支教等涉及民生方方面面內容。
2.2 美國大學生志愿服務基本做法
2.2.1 理念宣傳持續(xù)有力
大學生志愿服務作為一項公益活動,其所秉承的理念才是志愿服務的根本所在。因此,對志愿服務理念的宣傳顯得尤為重要,也是志愿服務組織能否取得持續(xù)、健康發(fā)展的關鍵要素。以促進大學生的個人成長為基點,作為提供志愿服務主力軍的大學生,美國大學生志愿服務組織通過公益平臺把服務開展到各個階層和區(qū)域,在提供志愿服務的同時,把“為全美人民服務”的理念推廣到美國的各個角落,打造良好的志愿服務氛圍。
2.2.2 嚴格對志愿者隊伍的管理
志愿者組織在志愿者的招募、活動開展、督導等都制定了完善的規(guī)章制度。在招募方面,志愿者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選擇相應的崗位并填寫申請表。志愿者組織通過嚴格的篩選后就志愿服務的義務、權利等方面進行相應的簡單的培訓。
在開展大學生志愿服務工作方面,對于一些涉及可能危害人身、生命安全的志愿服務活動堅決給予杜絕。同時,對于非常注重對志愿者人身權利的保護,使志愿者不能全身心、安全地開展相關志愿服務工作。
志愿者根據《全美志愿者價值觀和道德準則的聲明》,以志愿服務對象滿意為基礎,在進行志愿服務工作過程中要遵守相應的道德準則,并在完成志愿服務工作后,如實填好志愿服務的相關表格和數據。
2.2.3 良好的激勵機制
美國大學生志愿服務工作能取得如今的成效與其完善、有效的激勵機制有著極為密切的關系。除了鍛煉自身能力之外,足夠吸引力的精神和物質激勵也是美國大學生加入大學生志愿服務工作的一大重要原因。
在美國專門給志愿服務者設立“總統志愿服務獎”,該獎項共有三個等次,“總統志愿服務終生成就獎”作為最高獎勵,是授予提供累計服務超過4000小時服務的志愿者的,對于很多大學生來說,該榮耀是他們努力追求的目標,因此,他們能夠主動加入志愿服務工作并在其中全心全意努力工作。
此外,大學生參加志愿服務活動可以領取一定的獎賞。比如參加“為美國服務的志愿者”計劃,服務期一年并且順利完成服務期工作的美國高校大學生可以獲得合計9450美元的獎學金,同時,在選擇職業(yè)時還可以免除資格考試;美國哈佛大學在錄取學生時就專門對學生進行志愿服務工作有相應的考核并與學分掛鉤,對于服務時間長、表現良好的學生會在錄取時給予一定的獎勵分。
2.2.4 良好的保障機制
良好的保障機制是美國大學生志愿服務工作順利開展的重要前提,保障機制主要包括規(guī)章制度相繼完善、政府的積極推動、高校的大力宣傳等三方面。
首先,體系、內容健全的法律法規(guī)是志愿服務活動蓬勃發(fā)展的重要保障。從1973年起到至今,美國相繼修訂并完善了《國內志愿服務修正法》《國家和社區(qū)服務法案》《志愿者保護法》等相關法律法規(guī)。
其次,美國大學生志愿服務工作的發(fā)展,背后主要是美國政府在積極推動。美國的志愿服務組織都是由高度自治的非政府組織來負責的。美國政府推動志愿服務發(fā)展主要體現在以下兩方面工作:一方面鼓勵美國人民參加志愿服務工作并將1992年及以后將每年的第四個星期天確定為美國全國志愿者活動日使志愿者們有了專屬活動日,這是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另外一方面通過財政資助及社會無償捐贈等在開展志愿服務工作上給予充足的資金保障。
3 國外大學生志愿服務工作的創(chuàng)新啟示
3.1 加強大學生志愿服務隊伍管理
為更好地加強大學生志愿服務工作創(chuàng)新,加強大學生志愿服務隊伍管理:一是可以從學生的興趣愛好、服務時間段加以整合以及告知志愿者應履行的義務和享有的權利等信息在招募前加強對志愿申請者的管理;二是提升新時代志愿服務文明實踐的快捷方式就是培訓,大學生志愿服務組織要加強對志愿者的素質培訓和專業(yè)技能培訓,在培訓內容上和方式上要注意培訓內容的實用性和方式的多元有趣性;三是加強大學生志愿服務的督導評估,在志愿服務實施前要向大學生說明志愿服務的相關工作要點及流程,志愿服務實施后要就志愿服務的效果進行評估,在評估后要把評估結果告知學生,必要的時候組織專門的學習會、研討會就評估結果及活動精神、意義進行專門的宣傳學習。
3.2 進一步完善激勵機制
大學生志愿服務工作之所以缺乏能起作用的激勵機制,根本原因在于沒有相應的考核機制。因此,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考核體系,進行相應的激勵顯得尤為重要。平衡記分卡原理引入大學生志愿服務能夠在服務需求群體、大學生志愿服務提供群體成長、志愿服務內部流程、財務等四方面形成一個完整的有機考核體系,并且能夠進一步實現大學生志愿服務遠景目標。在基于平衡積分卡原理考核的基礎上,根據大學生的特點和個體需求,有針對性地進行物質、精神方面的激勵,實現個體發(fā)展和大學生志愿服務整體目標實現相統一。
3.3 運用大數據思維增強志愿服務針對性
大數據實際上就是對所產生的數據進行分析與整合,并能帶來有用、有價值的數據。大數據思維有三個層次:一是注重提供足量的描述性信息的定量思維;二是注重不同數據內部聯系的相關思維;三是注重分析大數據信息制定策略的實驗思維。大學生志愿服務可以通過一定的平臺將志愿服務需求者與志愿服務提供者的信息應用大數據思維建立數據庫,并根據一定的內在聯系建立內在關系預測哪些志愿服務是比較迫切和主要的,最后應用大數據思維幫助制定大學生志愿服務策略。
3.4 增加經費投入,切實提高志愿服務保障水平
通過科學調研,政府根據科學的調研結果分類別、分層次增加對大學生志愿服務的財政經費支持;此外,還可以借鑒國外經驗建立相應的平臺,通過募集民間資金的機制增加對大學生志愿服務的財政經費補充,進一步確保大學生志愿服務有足夠的經費開展豐富多彩、內容充實、滿足需求的志愿服務工作。
參考文獻
[1]楊玲玲.黑龍江省大學生志愿服務發(fā)展對策研究[D].哈爾濱:哈爾濱師范大學,2021.
[2]韓自忍,劉桂花,張祖晏.基于大數據視角下的大學生志愿服務現狀及對策研究——以宿遷學院為例[J].長江技術經濟,2021,5(S1):190-192.
[3]成衛(wèi)衛(wèi).美國大學生志愿服務的經驗及其啟示[J].廣東青年職業(yè)學院學報,2015,29(04):53-57.
[4]宋宇翔.美國志愿者服務機制探究與啟示[J].攀登,2016,35(04):72-76.
[5]Beehr Terry A.Required Volunteers:Community Volunteerism Among Students in College Classes[J].Teaching of Psychology,2010,37(4).276-280.
[6]邢艷紅.思想政治教育視域下健全大學生志愿服務體系研究[D].大連:遼寧師范大學,2021.
[7]洪菁.基于平衡計分卡原理的大學生志愿服務體系探索[J].沈陽:洛陽師范學院學報,2021,40(05):78-81.
[8]劉洪.大學生志愿精神培育研究[D].沈陽:沈陽農業(yè)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