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鈺
摘要:情感教育是德育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讓學生在身心成長的關鍵階段有健康的情感認知能力,是非分辨水平和道德情感觀念,有健康的情感體驗,形成有魅力的健全人格。而美術學科本就旨在培養(yǎng)學生豐富的美學素養(yǎng),靶向培養(yǎng)學生的美學造詣,在初中美術學科中滲透情感教育可以讓學生更好的理解美術元素、藝術知識和美術情感,并將其作用于自身正確情感的生成中。
關鍵詞:初中美術;情感教育;滲透策略
在進行美術創(chuàng)作時,其靈感大都來源于實際生活,如果美術作品脫離了實際生活,則美術作品也會變得空洞、單一,缺乏情感色彩。因此,在美術教學中教師需要進行注重觀察、引導,充分利用各種各樣的情感素材,組織教學活動,并要求學生在創(chuàng)作時融入自身情感,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美術學習積極性,進而培養(yǎng)學生高尚品質。
一、當前初中美術教學中情感教育的現(xiàn)狀
1.教師忽視在美術教學中對學生的情感教育
許多老師受到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影響。在美術教學中,他們只注重如何教學生如何繪畫以及如何將知識要點傳遞給學生,而忽略了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情感教育。此外,許多老師對美術學科的關注并不多。美術課通常每周只安排一次,但是其他學科的老師可能占用這門課。美術課的發(fā)展存在困難,無法促進學生對藝術情感的培養(yǎng)。
2.課堂教學方式單一
教師的課堂教學方法也是影響初中美術情感教育的重要因素。老師的教學方法單一,課堂氣氛比較悶,師生之間缺乏溝通和有效的互動,學生在課堂教學中處于被動學習狀態(tài),只是盲目地按照老師的要求開展課堂學習,并接受老師的知識轉移。這不利于提高學生在美術課上的積極性,也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藝術情感。
二、初中美術教學中情感教育培養(yǎng)策略
1.增加美術教師的專業(yè)水平
有一個成語叫“誤人子弟”,很多時候,教師的水平絕對是影響學生基礎和未來的部分因素,地基決定高度,如果沒有足夠的知識儲備和對美術的理解及運用,更要達到一定的層次那是癡心妄想,所以,想要把感情教育滲透到初中美學教育中是關鍵,而提高教師的專業(yè)素質,首先可以保證教師的質量和美學教育輸出端的高效,這不僅僅要靠學校的協(xié)調和支持,也需要任課老師不斷學習提升自我,不再像往常一樣只是單一的教授知識,應該多思考一些新奇有特點的教育方式方法,從而在美術教學中可以有效的進行實施,也有助于讓學生產生良好的價值觀和審美,讓他們對美術對藝術充滿感情,從各個方面起到足夠積極地幫助。例如:在學習湘教版的初中教材時,可以根據(jù)教材其本身的特點,教師提前備課了解作品等相關知識,之后運用可以調動學生積極性和感情共振的方式,讓同學們參與到課程當中,增加印象和感情深度從而加強教育質量。
2.大膽想象中融入情感教育
只要留心發(fā)現(xiàn),生活中處處有美學。在初中美術教學地過程中,師長可以在一定生活基礎上引入美術教學,讓學生感觸到美術的奧義,這也能讓學生增加對美術的興趣,讓學生對美術有最深層次的理解同時,對生活充滿激情。例如,在學習《開國大典》這一課地過程中,師長可以在課前布置學生做好課前預習籌備,讓學生收集有關建國時的資料,利用歷史再現(xiàn)的效果引發(fā)學生的情緒共鳴。同時,師長在通過無線網(wǎng)絡的利用下,播放有關建國盛典時的視頻記錄,引發(fā)學生的共情力,并通過師長聲情并茂的講解,將學生引入此時此景,讓學生對自己腦海中的畫面有條理地描繪,這樣不僅能提高講堂問題回答頻率,還能讓學生對美術充滿熱愛。
3.構建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藝術情感
美術課程中存在的內容有很多,但是因為初中生的理解能力還不是很強,所以教師要為學生構建多樣的教學情境,并引導學生利用多種方式去理解美術情境,從而有助于學生藝術情感的產生。初中美術教師要對教材進行充分的理解,并結合學生的學習能力去構建教學情境,這樣既可以增加學生對美術知識的理解,還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藝術情感。教師要為學生構建多樣的教學情境,并引導學生從多角度去理解情境中的內容,這樣可以讓學生受到美術作品的熏陶,同樣也可以增加學生的情感活動。因為初中生的美術學習能力還不是很強,所以教師要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以美術作品鑒賞的方式去為學生構建教學情境,引導學生從多方面去理解美術作品中的內容,這樣既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藝術情感,還可以增加學生的情感體驗,從而喲助于學生美術綜合能力的增強。
4.拓展課外寫生活動,促使學生從生活中獲得情感的提升
列寧曾指出:沒有革命的理論,就沒有革命的實踐。要想美術教學取得更好的效果,真正增強學生的情感感知力,就需要老師從學生周邊的實際生活情況和社會發(fā)展實際出發(fā),適當?shù)貙虒W陣地進行拓展,組織學生熱愛生活化寫生活動。
例如,在學習《春天的暢想》之后,為讓學生真正領略到萬物復蘇、生機盎然的春天,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去“春游”“郊游”等,讓學生近距離感知春天。在“春游”結束后,教師還可以讓學生以“繪畫”的形式記錄下這次“春游”的情形,這些情形可以是一個角落,一處風景等,如含苞待放的花朵,剛剛抽芽的嫩綠的樹葉,在樹枝上歡快鳴叫的鳥兒……讓學生學會捕捉生活中的細節(jié),如此一來,學生的積極性也會大大增強,其情感感知力也在此過程中形成。最后,為讓學生能夠從生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培養(yǎng)學生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美”的能力,教師也可以布置課后任務,讓他們到生活中體驗、實踐、感悟,如布置“觀察生活中的美術”“美術的魅力”等任務,用繪畫的形式讓其記錄下來,讓學生在生活中找到美術的影子,從生活中得到情感的升華。
初中階段,學生的藝術情操和審美能力相比于小學有了明顯的提高,為了進一步提升他們在美術課程中的興趣,就需要在美術教學中適當?shù)倪M行情感教育的滲透。情感教育的滲透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除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以外,也可以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三觀。因此,初中美術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提升自身的情感素養(yǎng),增加情感輸出能力;也要增加對學生的關切,做到因材施教;更要在教學過程中營造合適的授課氛圍,提高學生參與感。
參考文獻:
[1]顏春蓉.論情感教育在初中美術課堂教學中的作用[J].試題與研究,2019(23):185.
[2]李麗.情感教育在初中美術課堂教學中的作用探索[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9(05):163.
[3]翁云健.情感教育在初中美術課堂教學中的作用分析[J].考試周刊,2018(73):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