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志強 侯富存
摘要:陶行知認為“生活即教育”,內涵包括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倡導教育要回歸生活?;瘜W學科與生活的聯(lián)系較為緊密,對學生探索物質世界、認識客觀世界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生活中處處存在化學。教師要重視學生化學學科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運用生活化教學理念,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內化知識,促進化學知識在生活中的實踐與應用,提高化學教育教學質量。
關鍵詞:初中化學;生活化教學;回歸生活;學以致用
化學作為一門自然科學,許多概念與理論有一定的抽象性,初中生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但是,化學知識與現(xiàn)實生活中的現(xiàn)象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運用生活化教學理念引導學生觀察和分析身邊的現(xiàn)象,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學知識與規(guī)律,使學生將所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相結合,從學習中尋找快樂,用所學的化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培養(yǎng)在實際生活中應用化學知識的能力,讓所學的知識有用武之地[1]。
1 化學生活化教學的意義
化學影響和改變了人們的生活,使世界變得更加絢麗多彩。人們在認識客觀世界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總結理論和規(guī)律,又將這些寶貴的知識和經(jīng)驗應用于生活,達到改善生活、改變世界的目的。因此,初中化學課本內容的學習與考試并不是化學教育的最終目標,教師要明確初中化學教育的根本意義在于通過教材內容的學習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生活中的化學,運用化學知識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讓學生學以致用。例如自來水需要經(jīng)過多重物理和化學方法處理才能飲用;制造衣物所用的尼龍、滌綸等材料,大多是用化學方法合成的;糧食增產(chǎn)主要依靠化肥和農(nóng)藥,需要用化學方法合成;治療新冠肺炎的藥物要運用化學知識才能研發(fā)、生產(chǎn)出來。人們的生活離不開化學,只有在熟練掌握化學知識的情況下,才能將知識學以致用,幫助人們解決實際問題,提高生活質量。教師將生活化教學理念始終貫穿于初中化學教學,使學生發(fā)現(xiàn)生活中處處有化學,感受到化學知識的實用性與價值,改變化學單調乏味的固有認知,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主動性[2]。
2 初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策略
2.1 進行課前導入的生活化
一節(jié)課在開始之前有一個新奇精彩的導入,有助于提高學生整節(jié)課的學習效率。剛開始上課時,學生的思維可能還停留在課外,好的課程導入能讓學生迅速進入學習狀態(tài),以飽滿的精神學習新知識。教師在課前導入中加入生活元素,以豐富的化學現(xiàn)象作為探索對象,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啟發(fā)學生的化學思維。生活化的課前導入可以使學生更加積極地參與課堂學習[3]。例如在學習易燃易爆品的安全知識時,可以展示化學實驗室常見的安全標識(見圖1)讓學生辨認。在學習碳和碳的氧化物時,可以引導學生思考鉆石和鉛筆芯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防毒面具的作用原理、可樂等碳酸飲料的成分和開瓶現(xiàn)象及其產(chǎn)生原因,這些問題與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但學生從來沒有想過其中包含大量化學知識。通過生活化的課前導入,加強了化學教學與周圍事物的聯(lián)系,激發(fā)了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帶著問題學習和探索。
2.2 實施課堂教學的生活化
在課堂中實施生活化教學,需要教師有效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教學情景。學生只有在深入理解化學知識的前提下,才能形成長久的知識記憶。然而,很多學生由于缺乏正確的學習方法,常以死記硬背的方式加深對知識的印象,導致在做應用題時經(jīng)常混淆,得出錯誤的結論。因此,教師在講解知識理論時,要運用生活化情境教學模式,讓學生深入其中,透徹理解內容。例如學習化學的基礎—元素周期表,學生除了要記住常見元素的名稱和順序,還要了解元素的特性,分析原子結構與性質之間的關系,掌握元素性質的變化規(guī)律,在進行應用推理時才能做出正確的選擇和判斷。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開展教學,讓學生觀看生動形象的動畫演示,了解原子的內部結構,發(fā)現(xiàn)規(guī)律,理解結構決定性質,增強學生的體驗[4]。再如“粗鹽中難溶性雜質的去除”實驗(見圖2),讓學生親自動手,既了解了海水曬鹽的原理和食鹽的生產(chǎn)過程,又掌握了基本的實驗操作技能,使學生學習化學知識的過程不再枯燥無味,提高了學生的化學學習興趣。
2.3 注意實驗教學的生活化
真理是在不斷的科學實驗中得出的結論,教師要善于利用實驗教學促進學生化學學科素養(yǎng)的發(fā)展,通過實驗拉近理論知識與現(xiàn)實生活的距離。因此,教師要注意實驗教學的生活化,以貼近生活的化學實驗讓學生明白化學原理在人們生產(chǎn)和生活中發(fā)揮的巨大作用,要以嚴肅認真的科學態(tài)度對待化學實驗。波義耳在一次實驗中不小心將濃鹽酸濺到一束紫羅蘭上,一段時間后,波義耳驚奇地發(fā)現(xiàn)紫羅蘭變成了紅色,之后,波義耳從草藥、牽?;?、苔蘚、月季花、樹皮等植物的根中提取汁液,并制成了試紙。引導學生用化學的眼光看待周圍事物,學生用自制的指示劑和生活用品進行實驗,不僅能鞏固知識,還能感受到化學源于生活,在應用的過程中提高了實踐技能[5]。
2.4 可留生活化的課后作業(yè)
課后作業(yè)是對每節(jié)課所學內容的鞏固和拓展,教師要對課后作業(yè)進行合理的設計,保證作業(yè)對新知識學習所發(fā)揮的促進作用。大多數(shù)化學老師在布置課后作業(yè)時,不注重將課后作業(yè)生活化,枯燥乏味的知識點作業(yè)令學生望而卻步,學習效率低下。教師需要進行課后作業(yè)的創(chuàng)新,布置一些生活化的作業(yè),比如學習藥品的取用之后,可以利用食鹽、蔗糖、食醋、純堿、勺子、杯子、筷子等廚房用品練習藥品的取用和氣體的收集等操作。學習過濾操作之后,可以自制簡易的凈水裝置(見圖3)。通過布置生活化的作業(yè),可以強化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使其在化學實踐中鞏固所學的知識。
3 結語
初中化學教學需要回歸生活,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化學學科的實用性。生活化教學在化學中的應用讓知識變得直觀形象,學生學習變得輕松有趣,更加容易理解與接受知識,從而喜歡上化學。希望更多的化學教育工作者能將生活化教學真正落實到實際教學的每個環(huán)節(jié)中,促進學生化學學科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
[參考文獻]
[1]甘海平.淺談初中化學課堂中的生活化教學模式[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20(17):94-96.
[2]呂永秀.用生活化實驗提升學科魅力[J].生活教育,2016(17):108-109,112.
[3]任紅.初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策略分析[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21(4):100-101.
[4]酈蕓,周青.基于初中化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生活化問題教學策略[J].中學生數(shù)理化(教與學),2017(9):25.
[5]施永超.趣味化學實驗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前景[J].中學生數(shù)理化(教與學),2020(6):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