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莉
美籍匈牙利數(shù)學(xué)家波利亞1959年提出,在數(shù)學(xué)研究與學(xué)習(xí)中合情推理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這里的合情推理及其模式,是指借助于歸納、模擬、限定、推廣、猜測、檢驗等思維活動來認識事物、發(fā)現(xiàn)真理的推理形式。同學(xué)們在學(xué)習(xí)的過程中,也常常需要運用這-推理形式,對一個個具體問題恰當?shù)剡M行歸納、猜想、推廣,在這-過程中,培養(yǎng)大家的思維能力。
在解析幾何的學(xué)習(xí)過程中,筆者發(fā)現(xiàn)了以下兩個相似問題。
問題1:已知點P(1,2)是圓O:x2+y2=5上的點,過P作直線PA,PB分別交圓O于A,B兩點,若直線PA,PB的傾斜角互補,求證:直線AB的斜率為定值。
證明:設(shè)直線PA的斜率為k,則直線PA的方程為y-2=k(x-1)。
因為直線PA,PB的傾斜角互補,所以它們的斜率互為相反數(shù),直線PB的方程為y-2=-k(x-1)。
設(shè)A(x1,y1),B(x2,y2)。
整理得(k2+1)(x-1)2+(4k+2)(x-1)=0,即(x-1)[(k2+1)(x1)+4k+2]=0。
問題2:已知點P(3,4)是圓O:x2+y2=25上的點,過P作直線PA,PB分別交圓O于A,B兩點,若直線PA,PB的傾斜角互補,求證:直線AB的斜率為定值。
用問題1中的方法,容易得到直線AB的斜率為定值子,證明過程略。
觀察問題1、問題2,不難發(fā)現(xiàn)有這樣的相似之處:問題1中,點P的坐標為(1,2),
2問題2中,點P的坐標為(3,4),kg4。直線AB的斜率都是點P的橫坐標與
縱坐標的比值。
猜想1:已知點P(xo,yo)(y0≠0)是圓O:x2+y2=r2上一點,過P作直線PA,PB分別交圓O于A,B兩點,若直線PA,PB的傾斜角互補,則直線AB的斜率為定值C。
猜想2:已知點P(x0,yo)(yo≠0)是圓O:(x-a)2+(y-b)2=r2上一點,過P作直線PA,PB分別交圓O于A,B兩點,若直線PA,PB的傾斜角互補,則直線AB的斜率為定值x。
猜想3:已知點P(xo,yo)(yo≠0)是圓O:(x-a)2+(y-b)2=r2上的點,過P作直線PA,PB分別交圓O于A,B兩點,若直線PA,PB的傾斜角互補,則直線AB的斜
猜想1的證明:設(shè)直線PA的斜率為k,則直線PA的方程為y-y。=k(x-xo)。
因為直線PA,PB的傾斜角互補,所以它們的斜率互為相反數(shù),可設(shè)直線PB的方程為y-y0=-k(x-xo)。
設(shè)A(x1,y1),B(x2,y2)。
同理可以證明猜想2是錯誤的,猜想3正確,以下簡要說明猜想3的證明過程。
不難看出,猜想1就是猜想3當α=0且b=0時的特殊情況。猜想1涉及的是以坐標原點為圓心的圓,其他的以坐標原點為中心的圖形是否可以有相關(guān)結(jié)論呢?
猜想如下:
猜想1-1:已知點P(xo,yo)(yo≠0)是PA,PB分別交橢圓于A,B兩點,若直線PA,PB的傾斜角互補,則直線AB的斜率為定值。
PA,PB分別交雙曲線C于A,B兩點,若直線PA,PB的傾斜角互補,則直線AB的斜率為定值。
猜想1-1的證明過程如下。
設(shè)直線PA的斜率為k,則直線PA的方程為y-y0=k(x-xo)。
因為直線PA,PB的傾斜角互補,所以它們的斜率互為相反數(shù),可設(shè)直線PB的方程為y-y0=-k(x-x0)。
設(shè)A(x1,y1),B(x2,y2)。
猜想1-2的證明過程如下。
設(shè)直線PA的斜率為k,則直線PA的方程為y-y0=k(x-xo)。
因為直線PA,PB的傾斜角互補,所以它們的斜率互為相反數(shù),可設(shè)直線PB的方程為y-y0=-及(x-xo)。
設(shè)A(x1,y1),B(x2,y2)。
由猜想1、猜想1-1和猜想1-2還可以得出更一般的結(jié)論:已知點P(xo,yo)(yo≠0)是有心圓錐曲線C:mx2+ny2=mn(mn≠0)上的點,過P作直線PA,PB分別交曲線C于A,B兩點,若直線PA,PB的傾斜角互
既然有心圓錐曲線可以有這樣的特性,那么圓錐曲線中的拋物線(無心圓維曲線)是否也可以有相似的特征呢?
猜想1-3:已知點P(xo,yo)(yo≠0)是拋物線C:y2=2px(p》0)上的點,過P引直線PA,PB分別交拋物線C于A,B兩點,若直線PA,PB的傾斜角互補,則直線AB的斜率為定值。
證明:設(shè)直線PA的斜率為k,則直線PA的方程為y-yo=k(x-xo)(k≠0),直線PB的方程為y-yo=-k(x-xo)。
設(shè)A(x1,y1),B(x2,y2)。
從以上證明過程可以看出,從對具體問題的學(xué)習(xí)研究中,發(fā)現(xiàn)、探尋一般意義下的共性結(jié)論,去研究事物變化中的不變性,這是-切科學(xué)探索活動中最具有生命活性的永恒話題。
(責(zé)任編輯 徐利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