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燕英
摘要:寫作教學是一門師生教學與文字表達的課程,施教者需要具備一定的寫作理論、寫作知識、寫作心得,對寫作起到一種指導輔助作用。寫作者作為寫作實踐的主體,需要把自己的認知、構(gòu)思、感受、思考外化為語言文字。寫作教學涉及寫作知識的學習、施教者的教學方式和技能傳授、寫作者的知識積淀和表達能力,三者需有機結(jié)合?;诖?,以下對小學語文高年級習作指導方法策略進行了探討,以供參考。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高年級;習作指導方法;策略探究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習作教學的探究便已取得長足的發(fā)展,經(jīng)由教師持續(xù)地探究、實踐,在習作教學方面獲得了顯著的成效,不過必須承認的是,在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過程中,最令人遺憾的部分依舊是習作教學,學生寫作文存在困難、教師教育工作開展不順利。
一、培養(yǎng)觀察能力
寫作中包含著對于日常生活的情感體驗,只有對生活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才能豐富自身情感,并且有利于拓寬知識面。教師在寫作教學中應該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引導其多觀察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并以文章的形式表達出自己的切身體會。觀察事物就是積累寫作素材的過程,將豐富的素材運用于寫作中便可以有效減少作文中出現(xiàn)的假大空現(xiàn)象。經(jīng)過對事物的長期觀察和思考,學生能夠透過表象體會到事物背后的深層次內(nèi)涵,掌握其中潛藏著的道理,充實自己的大腦。在此情況下,學生寫出的文章不再是按照既定的提綱進行簡單的文字堆積,而是將自己的想法融入其中,使文章的深度有所增加。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根據(jù)高年級小學生的心理特點采用恰當?shù)慕虒W手法,由淺入深地展開教學實踐,可以讓學生觀察某種具體事物,鼓勵學生在課堂中表達出自己的看法,并通過寫作的方式將其展現(xiàn)出來。
二、培養(yǎng)興趣是前提
很多學生不敢寫作文,害怕寫作文。之所以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主要是因為學生缺乏必要的寫作興趣,導致每一次寫作都不情愿,長此以往出現(xiàn)惡性循環(huán)。一些學生為了完成作業(yè)而亂寫,有的學生則在網(wǎng)上找范文抄襲,有的學生寫的作文缺乏真情實感,難以表達自身的情感。所以,在指導小學高年級學生作文寫作過程中,首先就需要對其寫作興趣予以培養(yǎng),讓學生能夠積極地參與寫作之中。本文認為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措施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
(一)把握由易到難的原則
不管是對教師還是對學生,作文都有相應的難度。因此,教師在對學生予以指導的時候,為了培養(yǎng)其寫作興趣,必須遵循由易到難的原則。學生在對基本的寫作技巧予以掌握后,再開始接下來的知識學習。從作文的角度來看,其具有較強的敘事情節(jié),有的還帶有相應的童話故事。如果教師從這方面予以著手,則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能夠積極參與作文知識的學習。在吸引學生注意力,培養(yǎng)學生寫作興趣后,我們就需要以此為基礎,研究學生感興趣的內(nèi)容和事物,通過這方面的引導不斷加大寫作的難度。通過由易到難的教學措施,讓學生的寫作興趣不斷提升。
(二)注重生活化的原則
學生作為典型的社會個體,其在社會上有一定的經(jīng)驗積累,自身的感受、觀點都較為獨特且不容忽視。因此,教師可以以此為基礎,對學生予以引導,讓其把生活中形成的感悟予以抒發(fā),在作文中充分體現(xiàn),讓學生借助作文抒發(fā)自身對生活的感悟和情感。比如,對高年級的學生來講,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日記的形式對生活中發(fā)生的事情予以記錄。如果遇到有趣味性或者生活哲理性的經(jīng)歷,可以在班級內(nèi)當眾分享,不僅提升了學生的寫作能力,還對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社交能力等予以培養(yǎng),實現(xiàn)更好的效果。
三、觀察與表達間的結(jié)合
學生在習作前,需要有部分時間對該命題展開準備,在學生表達事件或者描述個人的情況下,應先展開細致的觀察,在觀察的同一時間可以生成思考,在觀察以及思考之后,學生方可以應用文字、句式進行表述,在此期間,每個步驟均尤為關(guān)鍵,都將影響到最后學生寫作的品質(zhì)。所以在習作課程中,教師不可以盲從傳統(tǒng)“提供命題—闡述結(jié)構(gòu)—進行作文”的流程,而需要為學生營造觀察、思考的余地,例如,在課堂中提供學生實際物體或進行簡單實驗,使學生把觀察、思考以及表述進行牢固的融合,使學生得以進行表述、交流,而并非一味地強行思考。經(jīng)過教師、學生的交互,使學生體味到各種各樣的人以及他們的表情,磨煉學生觀察、思考、表述的水平,并且使學生逐漸體會到只有仔細地觀察,才可以生成明晰的表述方式,此種表達方可以更繪聲繪色,方可以精準地表現(xiàn)出人物的行為、表情、話語等特征。
四、點撥寫作思路
小學高年級學生對于寫作的認識還未足夠深入,缺乏對于寫作技巧方面的掌握,多數(shù)學生還存在著無思路的情況。針對此類情況,教師應該加強寫作技巧和思路方面的指導,將寫作技巧相關(guān)知識融入日常教學中,由淺入深、逐層遞進地加以滲透和強化,同時開展寫作技巧專題講座,讓學生能夠更加系統(tǒng)地掌握有關(guān)知識。其中包括作文開頭的寫法、特殊句式的運用等,其中,以名言警句作為開頭比較常用,并且能夠加強文章的文學色彩。
結(jié)束語
現(xiàn)階段,可以明確習作教學中存在一些負面情況,例如,部分教師對《標準》內(nèi)的階段性目標缺乏掌握,有的教師在習作教學方式上陷入單一化現(xiàn)象等,應將學生作為主體,從教師視角出發(fā),切實明確優(yōu)化小學高年級習作教學現(xiàn)階段情況的舉措。
參考文獻
[1]宋秀梅.小學語文中高年級習作教學有效性研究[J].智力,2021(20):95-96.
[2]馬如彪.小學語文高年級習作指導方法策略[J].試題與研究,2020(03):71.
[3]呂靜.創(chuàng)情境·善積累·建體系——關(guān)于小學語文高年級習作指導方法的策略探究[J].小學生作文輔導(上旬),2020(0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