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冀西北農(nóng)牧交錯區(qū)24 個燕麥品種的生產(chǎn)性能和飼用價值比較

      2022-03-30 09:22:02楊志敏李峰劉建成通文海黃金山王文濤李廣有
      河北農(nóng)業(yè)科學 2022年1期
      關鍵詞:莖葉比貝勒指標值

      楊志敏,李峰,劉建成,通文海,黃金山,王文濤,李廣有

      (張家口市農(nóng)業(yè)科學院,河北 張家口 075000)

      燕麥(Avenasativa) 為禾本科燕麥屬草本作物,以栽培種皮燕麥為主,多數(shù)飼用。燕麥抗寒、抗旱性較強,在我國華北、西北和西南等高海拔地區(qū)均有分布,是晉、冀、蒙地區(qū)的糧飼兼用作物。燕麥青干草營養(yǎng)價值高且適口性好,為優(yōu)良牧草[1~4]。冀西北農(nóng)牧交錯區(qū)是傳統(tǒng)的草牧業(yè)發(fā)展區(qū)域,隨著“兩區(qū)”建設的推進以及休耕種草項目的落實,優(yōu)質(zhì)牧草資源缺乏問題凸顯,制約了當?shù)夭菽翗I(yè)的發(fā)展。因此,篩選與利用優(yōu)質(zhì)、高產(chǎn)、抗性強的牧草品種資源迫在眉睫。

      目前在實際生產(chǎn)中,燕麥青干草已經(jīng)替代了羊草,特別是在奶牛養(yǎng)殖中成為了禾本科優(yōu)質(zhì)牧草的首選,是農(nóng)牧區(qū)主要的牧草品種[5]。近年來,許多科研工作者開展了燕麥品種的引進與選育工作。鄭曦[6]確定了江淮地區(qū)燕麥種植的適宜品種,以及最佳播量和播期;并利用農(nóng)藝性狀對不同燕麥品種(系)在江蘇揚州地區(qū)的適應性進行了評價,結果顯示,所有品種均表現(xiàn)了較好的適應性,其中雜葉307、444 和青海444干草產(chǎn)量較高,為滿足當?shù)禺a(chǎn)草需求的首選草種[7]。徐長林等[8]對13 個燕麥品種在隴西二陰山區(qū)的農(nóng)藝性狀和營養(yǎng)價值進行了比較,結果表明,所有品種均能飽滿成熟,種植歐洲316 和青海甜燕麥可以實現(xiàn)高產(chǎn)優(yōu)質(zhì)的目標。但截至目前,有關冀西北農(nóng)牧交錯區(qū)飼用燕麥品種篩選的研究報道較少。選用國內(nèi)外24 個飼用燕麥品種,在冀西北農(nóng)牧交錯帶開展品種比較試驗,通過對生長指標、營養(yǎng)成分和飼用價值等進行分析,以期篩選出適宜當?shù)胤N植的飼用燕麥品種,為推進河北省“首都兩區(qū)”建設、促進草牧業(yè)良性發(fā)展奠定理論基礎。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在河北省張家口市張北縣武老二房子村(北緯41°09′,東經(jīng)114°45′)進行。該區(qū)地處內(nèi)蒙古高原與華北平原的過渡地帶,海拔1409m,屬東亞大陸性季風氣候;地形平緩,土層深厚,土壤類型為暗栗鈣土;年降水量350~380 mm,全年70%的降水集中在六七月;年平均氣溫3~4 ℃,無霜期93 d,積溫1 320 ℃。試驗地地勢平坦,前茬作物為燕麥,表層土壤基礎養(yǎng)分含量為有機質(zhì)143.63 g/kg、速效氮74.21 mg/kg、速效磷243.21 mg/kg、速效鉀21.1 mg/kg,土壤pH 值7.68。

      1.2 試驗材料

      參試燕麥品種24 個,來源于4 家育種單位(表1)。

      表1 參試燕麥品種及其來源Table 1 Name and origin of oat varieties tested

      1.3 試驗方法

      1.3.1 試驗設計 試驗設24 個燕麥品種處理,采用隨機區(qū)組設計,小區(qū)面積15 m2(5.0 m×3.0 m),3 次重復。2019 年燕麥播種前進行苗床灌水,并精細耙耱;5 月22 日人工開溝條播,行距30 cm,播深3~5 cm,播種量150 kg/hm2;播種后不施肥,適時進行田間灌溉和人工除草。

      1.3.2 項目測定與方法

      1.3.2.1 生育期。出苗后,每3 d 觀察1 次,以50%植株達到某生育時期為標準,記載主要生育期的時間,直至乳熟期刈割。計算全生育期(出苗至刈割時間)。

      1.3.2.2 植株高度。乳熟期刈割前,每小區(qū)隨機選取10 株,測定其自然高度。

      1.3.2.3 干草產(chǎn)量。2019 年8 月11 日,先去掉小區(qū)兩側邊行,余下的8 行留中間4 m 刈割,稱量鮮重。每小區(qū)取鮮樣約1 000 g,置于烘箱中60~65 ℃烘12 h,取出放置室內(nèi)冷卻回潮24 h 后稱重;然后再放入烘箱60~65 ℃烘8 h,取出放置室內(nèi)冷卻回潮24 h 后稱重,直至2 次稱重之差不超過2.5 g 為止,稱量干重。

      1.3.2.4 莖葉比。刈割后,每小區(qū)隨機選取鮮樣約500 g,混合后帶回實驗室,將莖、葉分離(穗計入葉內(nèi)),按照1.3.2.3 的方法分別烘干至恒重,稱量干重。計算莖葉比。

      1.3.2.5 營養(yǎng)成分。刈割測產(chǎn)后,每小區(qū)隨機取鮮草3~5 把,將3 次重復的草樣混合均勻后取約1 000 g 樣品,剪成長3~4 cm 的段,編號稱重;然后置于烘箱中,按照1.3.2.3 的方法分別烘干至恒重。將樣品粉碎后,委托烏蘭察布市易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測定營養(yǎng)干物質(zhì)(DM)、粗蛋白質(zhì)(CP)、粗脂肪(EE)、粗灰分(AsH)、中性洗滌纖維(NDF) 和酸性洗滌纖維(ADF)的含量。

      按照《飼料分析及飼料質(zhì)量檢測技術》[9],計算各燕麥品種的飼料相對值(RFV) 和相對飼料品質(zhì)(RFQ)。RFV>100 的粗飼料,整體質(zhì)量較好。RFV 越大,表明飼料的營養(yǎng)價值越高。

      參照牧草干草質(zhì)量市場分級標準[10],對參試燕麥品種的飼用價值進行分級。

      利用數(shù)據(jù)統(tǒng)計軟件,采用離差平方和法,對參試燕麥DM、CP、EE、AsH、NDF、ADF 和RFV 的歐氏距離進行聚類分析。

      1.3.3 數(shù)據(jù)處理與分析 利用Excel 2010 軟件對試驗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利用SAS 8.1 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方差分析和聚類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燕麥品種的生育期

      參試燕麥品種均能夠正常成熟,生育期為71~91 d,品種間差異較大,其中,張莜9 號生育期最長,壩莜18 號次之,領袖生育期最短(表2)。表明24 個參試燕麥品種均可以在冀西北農(nóng)牧交錯區(qū)種植,但不同品種的生育期差異較大,其中領袖成熟最早,張莜9 號和壩莜18 號成熟較晚。

      表2 參試燕麥品種的生育期比較Table 2 Comparison of growth period of oat varieties tested

      進一步對各品種的主要生育期時間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參試燕麥品種播種后至出苗歷時7~10 d,品種間差異較小,其中愛沃、甜燕麥、隴燕3 號和張莜13號出苗稍晚;播種至抽穗歷時48~64 d,品種間差異較大,其中200242-2-2-1、壩莜3 號和張莜13 號歷時最長,其次是GC381、貝勒2 和張莜9 號,青海444歷時最短,大部分品種歷時54 d。

      2.2 燕麥品種的生產(chǎn)指標

      株高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反映燕麥的飼草產(chǎn)量,株高較大時有利于飼草產(chǎn)量的提高。莖葉比是衡量燕麥飼草適口性的指標,莖葉比越小,燕麥的適口性越好。參試燕麥品種的株高、莖葉比和干草產(chǎn)量差異均達到了顯著水平(表3)。表明24 個參試燕麥品種的生產(chǎn)性能差異較大。

      表3 參試燕麥品種的生產(chǎn)指標比較Table 3 Comparison of production index of oat varieties tested

      參試燕麥品種的株高為101.70~135.63 cm,其中張莜13 號株高最大,其次是張莜9 號(135.23 cm)和壩莜18 號(131.80 cm),三者差異不顯著,但均與其他品種差異達到了顯著水平;青引5 號株高最低,且與其他品種差異均達到了顯著水平。表明張莜13 號、張莜9 號和壩莜18 號株高明顯較大,具有飼草高產(chǎn)的優(yōu)勢;青引5 號植株明顯較矮。

      參試燕麥品種的莖葉比為3.06~13.90,其中張莜9 號莖葉比最小,張莜13 號(3.33)次之,隨后依次是200242-2-2-1(3.79)、壩莜18 號(4.60)、愛沃(4.71)、壩莜3 號(4.83)、GC381(5.02)、貝勒2(5.22)、牧王(5.71)和張莜14 號(6.11),10 個品種間差異均不顯著;青引5 號莖葉比最大。表明張莜9 號的適口性最好,張莜13 號次之,200242-2-2-1、壩莜18號、愛沃、壩莜3 號、GC381、貝勒2、牧王和張莜14 號的適口性也較好,青引5 號的適口性最差。

      參試燕麥品種的干草產(chǎn)量為5 766~9 780 kg/hm2,其中貝勒干草產(chǎn)量最高,隴燕3 號(9 070 kg/hm2)次之,隨后依次是領袖(8 837 kg/hm2)、燕4(8 403 kg/hm2)、張莜14 號(7 883 kg/hm2)、美達(7 647 kg/hm2)、甜燕麥(7 485 kg/hm2)、張莜13 號(7 430 kg/hm2)、加拿大大燕麥(7 323 kg/hm2)、愛沃(7 306 kg/hm2)和白燕2 號(7 263 kg/hm2),11 個品種間差異均不顯著;其他品種干草產(chǎn)量差異均不顯著,其中200242-2-2-1 最低。表明貝勒干草產(chǎn)量最高,隴燕3 號次之,領袖、燕4、張莜14 號、美達、甜燕麥、張莜13號、加拿大大燕麥、愛沃和白燕2 號干草產(chǎn)量較高。

      2.3 燕麥品種的營養(yǎng)品質(zhì)

      參試燕麥品種的DM、CP、EE、AsH、NDF 和ADF 差異均達到了顯著水平(表4)。表明24 個參試燕麥品種的營養(yǎng)品質(zhì)差異較大。

      表4 參試燕麥品種的營養(yǎng)品質(zhì)比較Table 4 Comparison of nutritional quality of oat varieties tested (%)

      參試燕麥品種的DM 為94.86%~97.06%,其中甜燕麥DM 最高,顯著>除青海444 和美達外的其他品種;壩莜3 號DM 最低。表明甜燕麥的干物質(zhì)含量最高,其次是青海444 和美達。

      參試燕麥品種的CP 為7.60%~14.22%,其中壩莜18 號CP 最高,且與其他品種差異均達到了顯著水平;隴燕3 號次之,顯著>除200242-2-2-1 外的其他品種;美達CP 最低。表明壩莜18 號的粗蛋白質(zhì)含量最高,其次是隴燕3 號和200242-2-2-1。

      參試燕麥品種的EE 為2.09%~3.01%,其中壩莜18 號EE 最高,顯著>除加燕2 號、燕4 和美達外的其他品種;青引5 號EE 最低。表明壩莜18 號的粗脂肪含量最高,其次是加燕2 號、燕4 和美達。

      參試燕麥品種的AsH 為4.75%~8.46%,其中加燕2 號AsH 最低;美達AsH 最高,且與其他品種差異均達到了顯著水平。表明加燕2 號的粗灰分含量最低,美達的粗灰分含量明顯較高。

      參試燕麥品種的NDF為50.58%~66.34%,其中燕4指標值最低,且與其他品種差異均達到了顯著水平;其次是領袖、貝勒2 和貝勒,指標值為53.42%~54.96%;加拿大大燕麥NDF最高,顯著>除甜燕麥、青海444 和愛沃外的其他品種。表明燕4 的中性洗滌纖維含量最低,領袖、貝勒2 和貝勒的中性洗滌纖維含量較低。

      參試燕麥品種的ADF為28.0%~40.4%,其中燕4指標值最低,其次是領袖、貝勒2、貝勒和加燕2 號,五者指標值均<31%;青海444 指標值最高。表明燕4的酸性洗滌纖維含量最低,領袖、貝勒2、貝勒和加燕2 號的酸性洗滌纖維含量較低。

      2.5 燕麥品種的飼用價值

      參試燕麥品種的RFV 和RFQ 差異均達到了顯著水平(表5)。表明24 個參試燕麥品種的飼用價值差異較大。

      表5 參試燕麥品種的飼用價值比較Table 5 Comparison of feeding value of oat varieties tested

      參試燕麥品種的RFV 為81.35~123.69,其中燕4指標值最高且與其他品種差異均達到了顯著水平,其次是領袖、貝勒2 和貝勒,四者RFV 均>110;壩莜18號、牧王、加燕2 號和白燕2 號RFV 較高,指標值為100~110;其他品種的RFV 均<100,其中甜燕麥指標值最低。表明燕4、領袖、貝勒2、貝勒、壩莜18號、牧王、加燕2 號和白燕2 號的飼料整體質(zhì)量較好,其中燕4的營養(yǎng)價值最高,其次是領袖、貝勒2和貝勒。

      參試燕麥品種的RFQ 為65.39~117.69,其中領袖指標值最高且與其他品種差異均達到了顯著水平,其次是貝勒2、貝勒和燕4,四者RFQ 均>100;其他品種RFQ 均<100,其中青海444 指標值最低。表明領袖、貝勒2、貝勒和燕4 的相對飼草品質(zhì)較高,青海444 相對飼草品質(zhì)最低。

      根據(jù)牧草干草質(zhì)量市場分級標準[10],參試燕麥品種的干草品質(zhì)等級為2~4 級,品種間差異較大,其中燕4、領袖、貝勒、貝勒2 和白燕2 號的干草品質(zhì)為2 級,壩莜18 號、200242-2-2-1、壩莜3 號、牧王、美達、青引2 號、張莜13 號、張莜9 號、青燕1 號和加燕2 號的干草品質(zhì)為3 級,其他品種的干草品質(zhì)均為4 級。

      聚類分析結果(圖1)表明,在歐氏距離為20時,可將參試燕麥品種分為2 類。第1 類包括燕4、領袖、貝勒2、加燕2 號和貝勒,共5 個品種,其ADF<31%、NDF 為50%~56%、RFV 為100%~124%;第2類包括壩莜18 號、壩莜3 號等在內(nèi)的剩余19 個品種,其ADF 多數(shù)為31%~40%、NDF 為56%~66%、RFV為81%~106%。

      圖1 參試燕麥品種營養(yǎng)品質(zhì)的聚類分析Fig.1 Cluster analysis of nutritional quality of oat varieties tested

      3 結論與討論

      3.1 討論

      3.1.1 燕麥的生育期 生育期是檢驗飼用燕麥品種對冀西北農(nóng)牧交錯區(qū)適應性的指標。徐長林[11]和熊景發(fā)等[12]報道不同燕麥品種的生育期差異較大,是由于燕麥品種的遺傳特性和引進環(huán)境不同所致。本研究結果表明,24 個參試燕麥品種均可以在冀西北農(nóng)牧交錯區(qū)種植,生育期為71~91 d,品種間差異較大,其中領袖成熟最早,張莜9 號和壩莜18 號成熟較晚。

      3.1.2 燕麥的生產(chǎn)指標 株高、莖葉比和干草產(chǎn)量是評價飼用燕麥生產(chǎn)性能的重要指標。本研究中,24 個參試燕麥品種的3 個生產(chǎn)性能指標均存在顯著差異,其中,株高為101.70~135.23 cm,高于熊景發(fā)等[12]和范宣等[13]的研究結果,但低于徐長林等[8]的研究結果,分析原因認為是由于品種特性和試驗生境不同所導致;莖葉比為3.06~13.90,不同品種的適口性差異較大,其中張莜9 號(3.06)和張莜13 號(3.33)的莖葉比較小、適口性較好,青引5 號的莖葉比(13.90)最大、適口性相對較差;干草產(chǎn)量為5 766~9 780 kg/hm2,品種間差異顯著,其中貝勒的干草產(chǎn)量最高,達到9 780 kg/hm2,略低于熊景發(fā)等[12]的飼用燕麥品比試驗結果,但高于王巍[15]的研究結果,且與周青平等[14]的研究結果也存在較大差異,原因可能與品種自身生產(chǎn)性能、播種與收獲期、冀西北特殊的生態(tài)類型等因素有關。

      3.1.3 燕麥的飼用價值 飼用價值是飼用燕麥品質(zhì)的關鍵,通過燕麥的營養(yǎng)成分體現(xiàn)出來。本研究結果表明,24 個參試燕麥品種的營養(yǎng)成分差異顯著,其中,甜燕麥的DM 最高;壩莜18 號的CP 和EE 最高;燕4 的NDF 和ADF 最低;加燕2 號的AsH 最低。本研究中,參試燕麥品種的CP 和ADF 與張晴晴等[16]的研究結果相近,CP 與柴繼寬等[17]的研究結果相近、ADF高于其研究結果;NDF 和ADF 略低于王巧玲等[18]的研究結果,而CP、EE 和AsH 高于其研究結果,但與陳莉敏等[19]的研究結果相近,極可能與選取的飼用燕麥品種特性、刈割期、引種地生態(tài)類型不同等有關。

      史京京等[20]測定發(fā)現(xiàn),66 份引進燕麥種質(zhì)資源的RFV 為96%~123%,RFQ 為98%~149%。本研究條件下,24 個參試燕麥品種的RFV 為81.35%~123.69%、RFQ 為65.39%~117.69%,指標值均略低于史京京等[20]的評價結果,但與孫建平等[21]的研究結果相近,可能是由于不同燕麥品種的遺傳特性及試驗環(huán)境差異所導致。本研究結果表明,燕4 的RFV 最高且與其他品種差異均達到了顯著水平,RFV>100 的品種還有領袖、貝勒2、貝勒、壩莜18 號、牧王、加燕2 號和白燕2號;領袖的RFQ 最高且與其他品種差異均達到了顯著水平,RFQ>100 的品種還有貝勒2、貝勒和燕4。表明燕4、領袖、貝勒2 和貝勒的飼草品質(zhì)高于其他品種。

      對24 個燕麥品種的飼用價值進行聚類分析,結果表顯示,在歐氏距離為20 時,可將參試燕麥品種分為2類:第1類包括燕4、領袖、加燕2 號、貝勒2 和貝勒,共5個品種,其ADF<31%、NDF為50%~54%、RFV 為100%~124%;第2 類包括壩莜18 號、壩莜3 號等在內(nèi)的其他19 個品種,其ADF 多數(shù)為31%~40%、NDF 為56%~66%、RFV 為81%~106%。聚類分析結果與干草產(chǎn)量、營養(yǎng)品質(zhì)和飼用價值等指標的測定結果基本一致。

      3.2 結論

      對飼用燕麥品種進行篩選時,要綜合考慮物候期、生產(chǎn)指標、營養(yǎng)價值、抗性等,從而篩選出適宜冀西北農(nóng)牧交錯區(qū)栽培的優(yōu)質(zhì)、高產(chǎn)飼用燕麥品種。綜合分析認為,燕4、領袖、貝勒、貝勒2 的粗蛋白含量、干草產(chǎn)量和飼用價值較高,更適宜在冀西北農(nóng)牧交錯區(qū)推廣種植。

      猜你喜歡
      莖葉比貝勒指標值
      甘肅中部干旱半干旱區(qū)小黑麥飼用價值評價
      氮肥水平對紫花苜蓿農(nóng)藝性狀及經(jīng)濟效益的影響
      傳統(tǒng)與記憶的延續(xù)——清代札魯特右翼旗札薩克貝勒家譜
      論一份滿文《凡蒙古合汗、王、貝勒、諾彥寄給厄魯特部策旺阿拉布坦的信件》(日文)
      淺談食品中大腸菌群檢測方法以及指標值的對應關系
      維修性定性要求評價指標融合模型研究
      種植及收獲因子對紫花苜蓿干草產(chǎn)量和莖葉比的影響
      配方施肥對苜蓿莖葉比和鮮干比的影響
      1995年—2013年地方預算內(nèi)財力、中央返還及上解情況
      一種新的武器裝備體系能力指標變權算法
      江北区| 塔河县| 五峰| 武山县| 安达市| 古交市| 乌拉特后旗| 九龙坡区| 富顺县| 彰化市| 隆尧县| 邳州市| 华池县| 龙陵县| 贺兰县| 喀什市| 富宁县| 贺州市| 渭南市| 大理市| 乐昌市| 平南县| 连南| 甘洛县| 洪湖市| 东光县| 西宁市| 化州市| 普陀区| 林口县| 句容市| 民权县| 苍山县| 平湖市| 蒙阴县| 沐川县| 清苑县| 四会市| 深水埗区| 太康县| 长治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