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翠
摘? 要:目的? 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經橈動脈支架置入術后并發(fā)癥的預防和護理。方法? 選取2019年10月~2020年9月在泰安市中醫(yī)醫(yī)院進行治療的6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4例。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患者實施針對性護理。比較兩組患者的情緒評分、心功能相關指標、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臨床相關指標、心臟不良事件發(fā)生情況。結果? 觀察組患者出院前的焦慮自評量表(SAS)評分、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分、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LVEDD)、左心室收縮末期內徑(LVESD)均低于對照組,左心室射血分數(LVEF)水平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1年心臟不良事件發(fā)生率均低于對照組,穿刺時間、心臟功能恢復時間、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針對性護理可有效緩解經橈動脈支架置入術治療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負性情緒,降低術后并發(fā)癥及心臟不良事件發(fā)生率,有助于患者心功能的恢復和加快術后康復速度。
關鍵詞:急性心肌梗死;橈動脈;支架置入術;并發(fā)癥;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8011(2022)-6-00-04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冠狀動脈急性、持續(xù)性缺血缺氧所致的心肌壞死[1],以突發(fā)劇烈、持久的胸骨后或心前區(qū)壓榨性疼痛為主要表現,同時伴有胃腸道癥狀、心律失常、低血壓等癥狀,病情危重,需要及時采取有效的治療。藥物治療不能完全緩解病情,近年來介入治療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中得到廣泛應用。經橈動脈支架置入術是常用的介入治療方法[2],具有止血速度快、術后恢復快等優(yōu)勢,但是術后并發(fā)癥不僅會導致治療效果下降,還會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延長住院時間,不利于患者術后康復[3],因此需要加強患者治療期間的護理干預,以預防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和提升康復效果。針對性護理能夠圍繞某一疾病或某一護理重點采取相應的護理對策,從而達到提高護理效果的目的。本文就針對性護理應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經橈動脈支架置入術中的效果進行觀察,闡述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10月~2020年9月泰安市中醫(yī)醫(yī)院收治的6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隨機數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4例。對照組患者中,男20例,女14例;年齡40~78歲,平均年齡(59.65±4.40)歲;發(fā)病至救治時間1.0~4.1 h,平均發(fā)病至救治時間(2.84±0.31)h;梗死部位:前壁20例,下壁14例;單支病變23例,多支病變11例;置入支架數量:1個23例,2個9例,3個2例。觀察組患者中,男21例,女13例;年齡42~79歲,平均年齡(59.76±4.50)歲;發(fā)病至救治時間1.3~4.4 h,平均發(fā)病至救治時間(2.90±0.36)h;梗死部位:前壁19例,下壁15例;單支病變24例,多支病變10例;置入支架數量:1個24例,2個7例,3個3例。兩組患者組間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次研究已通過泰安市中醫(yī)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的批準。所有患者均對此研究內容知情,且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符合《急性心肌梗死中西醫(yī)結合診療指南》[4]中有關診斷標準并經心電圖檢查、心肌酶譜證實者;②橈動脈搏動狀況良好,符合支架置入術治療指征者;③無介入治療禁忌證者;④臨床資料完整者。
排除標準:①存在嚴重腦血管疾病、肝腎功能障礙者;②合并惡性腫瘤者;③難以耐受支架置入術者;④存在智力障礙、精神障礙者。
1.3? 方法
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guī)護理。護理人員快速完成經橈動脈支架置入術前的相關準備,行護理告知;治療后做好病情觀察、用藥指導和日常生活護理,并關注患者心理變化,予以相應的疏導。根據患者恢復情況指導其進行康復訓練。當術后出現并發(fā)癥時及時通知醫(yī)生進行對癥處理。出院時,護理人員向患者講解居家康復注意事項,叮囑其定期復查。
觀察組患者實施針對性護理。①問題評估和制訂護理方案:護理人員通過查閱臨床相關文獻和收集科室經橈動脈支架置入術后發(fā)生并發(fā)癥的患者資料,明確常見的術后并發(fā)癥類型,分析發(fā)生原因,并制訂針對性的預防護理措施。②術前干預:護理人員應用通俗易懂、簡潔的語言與患者及其家屬進行溝通交流,介紹疾病及治療相關知識,了解患者的病史、既往用藥情況等,耐心解答患者及其家屬的疑問,按照流程快速開展救治工作。在患者未到達監(jiān)護室前,護理人員準備好急救車、除顫器等儀器設備、急救藥品等,密切監(jiān)測患者血壓、心電圖等指標的變化。同時護理人員對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進行評估,針對存在焦慮、抑郁情緒者,明確負面情緒出現的原因,及時予以針對性的疏導,加強人文關懷,穩(wěn)定患者的心態(tài)。術前對患者雙側橈動脈搏動情況進行檢查,并予以阿司匹林腸溶片(生產企業(yè):拜耳醫(yī)藥保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J20080078)、硫酸氫氯吡格雷[生產企業(yè):賽諾菲(杭州)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J20180028]。③術中護理:術中護理人員注意安撫患者的情緒,同時加強心電監(jiān)測,出現異常情況時及時與醫(yī)生溝通,配合醫(yī)生進行處理。根據手術延長時間適量補充肝素鈉注射液(生產企業(yè):江蘇萬邦生化醫(yī)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2020612)。對于需要使用臨時起搏器者,護理人員配合醫(yī)生對起搏頻率、電壓等參數進行調整。術后嚴格控制補液量,妥善固定導管和維持管道通暢。術后即刻拔除動脈鞘管,給予橈動脈壓迫裝置壓迫止血,適當充分補液。④術后并發(fā)癥的預防與護理:穿刺部位腫脹、出血、前臂疼痛或不適。術后對穿刺側色澤、溫度、橈動脈搏動情況進行密切監(jiān)測,并定時對穿刺處進行清潔消毒,及時更換敷料。當膚色蒼白時,提示動脈痙攣引起缺血。術后制動肢體24 h,適當抬高穿刺側肢體,予以50%硫酸鎂注射液[生產企業(yè):上海錦帝九州藥業(yè)(安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1023035]濕敷穿刺部位,促進靜脈回流。全身出血的預防和護理:對患者的血壓、足背動脈搏動情況進行密切監(jiān)測,當出現低血容量休克、搏動微弱時,通知醫(yī)師進行搶救,及時補充血容量。對患者的排便情況、牙齦及口腔黏膜有無出血、皮膚有無瘀點瘀斑進行觀察,便于盡早發(fā)現和處理全身出血情況。每隔2 d
檢測1次血常規(guī)、凝血功能指標。胸痛的預防和護理:術后實施動態(tài)心電監(jiān)護24~48 h,掌握患者的心電圖變化,當出現胸悶、胸痛癥狀或血流動力學不穩(wěn)定時則延長心電監(jiān)測時間,當發(fā)現心電圖形異常時,判斷是否存在心肌缺血、急性閉塞情況,及時通知醫(yī)生進行處理。叮囑患者多飲水,盡快排出造影劑。⑤術后用藥指導:術后告知患者抗血小板聚集治療的重要性,叮囑患者遵醫(yī)囑正確用藥。觀察患者的服藥效果和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當出現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抵抗時,遵醫(yī)囑指導患者采用三聯或四聯抗血小板聚集治療。⑥術后心理護理和健康宣教:術后及時告知患者治療成功的信息,減輕患者對療效的擔憂;向患者講解術后并發(fā)癥的預防、心臟康復訓練的重要性,結合患者康復情況指導其盡早進行心臟康復訓練。叮囑患者在飲食方面注意清淡、營養(yǎng)均衡,少食多餐,叮囑患者切勿用力排便,防止腹壓增高而對心功能產生影響。⑦出院宣教:出院時,叮囑患者注意保暖,告知患者居家康復期間一旦出現先兆癥狀,應加強重視并采取正確的應對方法,必要時及時前往醫(yī)院。叮囑患者出院后堅持進行康復鍛煉,同時提供電話隨訪、微信隨訪、上門訪視等多元隨訪管理。
1.4? 觀察指標
①在入院時、出院前評估兩組患者的心理情緒,焦慮自評量表(SAS)分值<50分表示無焦慮情緒,分值≥50分提示存在焦慮狀態(tài);抑郁自評量表(SDS)的臨界值為53分,高于臨界值提示存在抑郁情緒。兩個量表的分值越高,則焦慮、抑郁程度越嚴重,心理狀態(tài)越差。
②在入院時、出院前復查時應用心臟超聲評估兩組患者的心功能相關指標[左心室射血分數(LVEF)、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LVEDD)、左心室收縮末期內徑(LVESD)]。
③觀察住院期間兩組患者術后出現的并發(fā)癥(穿刺處腫脹、穿刺處出血、胸痛、前臂疼痛或不適)情況。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并發(fā)癥發(fā)生例數/總例數×100%。
④觀察兩組患者的臨床相關指標(穿刺時間、心臟功能恢復時間、住院時間)。
⑤隨訪1年,觀察兩組患者的心臟不良事件(心絞痛、惡性心律失常、支架后再狹窄、心力衰竭)發(fā)生情況。心臟不良事件發(fā)生率=心臟不良事件發(fā)生例數/總例數×100%。
1.5? 統計學分析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25.0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組間比較采用字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的情緒評分對比
入院時,兩組患者的SAS評分、SDS評分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出院前,兩組患者的SAS評分、SDS評分均較入院時下降,觀察組患者的兩項分值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的心功能相關指標對比
入院時兩組患者的心功能相關指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出院時,兩組患者的心功能相關指標數據均較入院時有所改善,觀察組患者的LVEF水平高于對照組,LVEDD、LVESD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的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對比
觀察組患者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兩組患者的臨床相關指標對比
觀察組患者的穿刺時間、心臟功能恢復時間、住院時間與對照組相比明顯更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2.5? 兩組患者的心臟不良事件發(fā)生情況對比
同對照組進行比較,觀察組患者的1年心臟不良事件發(fā)生率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3? 討論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種發(fā)病率較高的心血管疾病[5-6],以往臨床中常應用經股動脈行介入治療,此手術操作便捷且損傷較小,但術后易出現穿刺點大出血等并發(fā)癥,影響術后恢復。同經股動脈介入治療相比,經橈動脈支架置入術中應用球囊擴張、抗血小板藥物更規(guī)范,提升了臨床療效,但也存在一定的風險,術后仍可能出現并發(fā)癥,因此需要加強預防干預。
常規(guī)護理缺乏針對性,未采取有效的措施預防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此次研究中實施的針對性護理圍繞經橈動脈支架置入術后常見的并發(fā)癥制訂相應的護理干預措施,能夠較好地提升并發(fā)癥的預防效果,從而有利于患者術后康復。通過分析本次研究數據可以得知,觀察組患者出院前的情緒評分、心功能相關指標同入院時相比顯著改善,且優(yōu)于對照組,同時并發(fā)癥、心臟不良事件發(fā)生更少,可縮短穿刺時間,心臟功能康復時間、住院時間更短,表明針對性護理的效果較常規(guī)護理更加優(yōu)越。分析原因在于,經橈動脈支架置入術前的健康宣教有助于患者及其家屬正確、充分認知疾病和治療知識,增強治療信心,減輕其焦慮抑郁情緒,提高配合度[7-8]。床邊監(jiān)護有助于及時發(fā)現異常情況和進行搶救。術前、術后應用抗血小板藥物以及術中應用肝素能夠防止血栓形成,降低支架置入后再狹窄發(fā)生率。術中加強心理護理,可避免患者的負性情緒引起血壓升高、心率加快[9],有助于治療順利進行;術中加強監(jiān)測和配合能夠防止術中低血壓等情況的發(fā)生。術后針對穿刺處腫脹、出血、前臂疼痛或不適、全身出血、胸痛等并發(fā)癥采取相應的預防護理措施,能夠消除風險因素,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10-11],有助于患者早日出院。負面情緒會增強交感神經興奮性,釋放大量炎癥介質,導致斑塊破裂、血栓形成,會增加心臟不良事件的發(fā)生風險。術后心理護理能夠促進患者以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面對后續(xù)康復治療和鍛煉,聯合術后健康宣教和出院隨訪有助于恢復心功能,能夠起到降低心臟不良事件發(fā)生率的作用。
綜上所述,針對性護理可改善不良心理狀態(tài),有效預防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經橈動脈支架置入術后并發(fā)癥、心臟不良事件的發(fā)生,可取得較好的預后康復效果。
參考文獻
[1]李冰冰.優(yōu)化急診護理流程對搶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有效性分析[J].山西醫(yī)藥雜志,2020,49(6):760-761.
[2]馬艷麗,范勤琴.全程介入護理在惡性腫瘤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經橈動脈行急診PCI治療中應用及對不良反應、術后康復的影響[J].血栓與止血學,2020,26(6):979-981.
[3]呂艷紅.探究綜合護理應用于急診介入治療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效果[J].心血管病防治知識,2020,10(10):86-88.
[4]中國醫(yī)師協會中西醫(yī)結合醫(yī)師分會.急性心肌梗死中西醫(yī)結合診療指南[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8,38(3):272-284.
[5]席小紅,沈霖,丁小娟.延續(xù)性護理聯合心臟康復運動訓練在行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左心衰竭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及其對心功能的影響[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9,27(9):95-99.
[6]陳利恩.早期路徑心臟康復在心肌梗死患者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后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藥物與臨床,2020,20(6):1029-1031.
[7]李紅梅,劉娟,王焱.急性心肌梗死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圍術期臨床路徑的護理效果觀察[J].貴州醫(yī)藥,2019,43(12):1993-1994.
[8]江彩霞,郭杰文.早期心臟康復策略對急性心肌梗死行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后心功能及運動耐力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20, 36(11):818-823.
[9]謝萍萍,林美麗.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診PCI術中并發(fā)癥的觀察和預見性護理措施探討[J].心血管病防治知識,2020,10(15):89-91.
[10]張星.臨床路徑引導康復護理對急性心肌梗死PCI術后心功能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20,33(13):2217-2218.
[11]郭旭,賈英.心臟運動康復對急性心肌梗死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后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質量的影響研究[J].中國醫(yī)療器械信息,2019,25(12):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