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柳君
(浙江省寧波市寧??h實驗小學教育集團實驗校區(qū) 浙江 寧波 315600)
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yǎng)的綜合體現(xiàn),寫作教學也是小學語文教學的“半壁江山”。漫畫常常采用夸張手法,諷刺某一社會現(xiàn)象。其幽默詼諧、生動形象的藝術特點深受學生的喜愛。部編版語文五年級下冊習作“漫畫的啟示”,就是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出發(fā),將漫畫與寫作相結合,讓學生能主動觀察漫畫,思考社會現(xiàn)狀,表達自己的想法,從而有所創(chuàng)造。本次習作,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
1、支架引領,起思維之花
(1)借漫畫讀漫畫
1.看導入漫畫
師:(出示兩幅漫畫)你讀懂了什么?
生:第一幅漫畫中的男人,決心要戒煙。但是當他把煙扔下去的時候,他就后悔了,快速跑下樓,把煙給接住了。想想容易,做到卻很難。
師:像這樣一幅一幅有序地觀察,就能讀懂漫畫的內(nèi)容了。
生:第二幅漫畫,有一個人在擠奶,但是這是一頭公牛。上面還寫著,遇事不調查研究者戒。
師:你知道“遇事不調查研究者戒”是什么意思嗎?
生:大概就是告訴我們,遇事要先調查做研究。
師:關注文字的細節(jié),一下子就能讀懂漫畫了。
教師利用兩幅淺顯易懂的漫畫導入,第一幅漫畫引導學生一幅一幅有序地觀察畫面,能幫助他們讀懂漫畫的內(nèi)容。第二幅漫畫引導學生關注漫畫中的文字提示,這樣才能真正讀懂漫畫的含義。在導入環(huán)節(jié),教師就了無痕跡地滲透了讀懂漫畫的兩個方法,即有序觀察和關注文字細節(jié)。
2.看“假文盲”,說畫面
本節(jié)課以“漫畫的啟示”中第二幅漫畫“假文盲”為例。
師:(出示漫畫)從這幅漫畫中你看到了什么?
生:一個大冬天,四個大男人閉著眼排著隊,母子倆卻被排擠在隊伍之外。
師:先觀察到了最醒目的四個男人,后觀察到了旁邊渺小的婦女和孩子,觀察得很有序。
生:這里明明是“母子上車處”,排著隊的確實四個身材健壯的男人。他們還一副假撞看不見的樣子,真可笑。
師:觀察到了文字這個細節(jié),還關注到了人物的神態(tài)這個細節(jié)。
師:你能像這樣先有序的觀察,再結合一些細節(jié),連起來說一說這幅漫畫嗎?
自己先試試。
在導入環(huán)節(jié)中,教師不斷滲透看漫畫的兩個方法即有序觀察和關注細節(jié),為觀察一幅新漫畫提供了閱讀支架,學生掌握方法,很快學以致用,從而懂了漫畫的內(nèi)容。
(二)借對比讀細節(jié)
五年級的看圖寫話不比一二年級的看圖寫話,要求學生看得清楚,看得全面,
看得深入,看得透徹。在寫作中,要求對漫畫畫面有一定的觀察思路,突出重點。對此,教師借助表格引導學生觀察發(fā)現(xiàn)四個高大男人的“冷漠”。
師:再看漫畫,四位男子高大強壯,母親與孩子顯得特別弱小。像這樣給了你強烈視覺沖擊的細節(jié)之處還有嗎?
四個大男人婦女高大強壯弱小可憐,手里還抱著孩子
四個大男人婦女高大強壯弱小可憐,手里還抱著孩子穿著厚實穿著單薄眼睛或是閉著,或是看向遠處眼神可憐又無奈…………
教師出示表格,讓學生仿照,發(fā)散思維。學生能借助表格,理清四個大男人和婦女之間的關聯(lián),將自己看不見的思維過程呈現(xiàn)了出來。就是在這種對比之下,學生感受到四個男人行為的惡劣與無恥,對這種不守公共秩序,沒有公德心的假文盲嗤之以鼻,順理成章地形成了自己的思考,也有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2、關注細節(jié),起語言之花
1.習作對比,把握方法
片段1:
汽車站為了方便帶孩子的媽媽出行,特意設置了一個“母子上車處”。一個寒風凜冽的早晨,一位母親衣衫單薄,手里抱著孩子,站在“母子上車處”的牌子外,眼睜睜地看著“母子上車處”站著的四個大男人。站在最前面的那個人穿著厚實的大衣,雙手插在溫暖的口袋里。他微微睜開的眼睛,好似鼠目,連離他僅一拳之隔的牌子都看不見,又好像不認識牌子上的大字,這視力那是相當?shù)摹昂谩蓖? 后面那幾個微昂著頭,目不斜視,臉上的表情似是被大雪凍住了一般,冷漠,而又呆滯。婦女疑惑地抬起頭來,細細看了標識牌一眼。白色的底,把“母子上車處”幾個字映襯得更加耀眼。
片段2:
汽車站的“母子上車處”牌子下排著四個人。站在最前面的那個人低著頭微睜著眼睛,好像在沉思。第二個只見他雙手縮進口袋里,在閉目養(yǎng)神。第三個矮矮的個頭,戴著一頂帽子,盯著前面的那個人。第四個呢,戴著口罩,表情很悠閑。在牌子的旁邊,站著一個婦女,她包著頭巾,衣衫單薄,懷里還抱著一個孩子,有些難以置信地想:這幾個人不認識字嗎? 這里明明寫著“母子上車處”呀!
師:你覺得誰的內(nèi)容寫得更具體,更可笑?
生:兩位同學都寫到了人物的神態(tài)描寫。比如片段2中寫“站在最前面的那個人低著頭微睜著眼睛,好像在沉思?!薄暗诙€閉目養(yǎng)神”“第四個表情很悠閑”每個人都寫到了,但都是一筆帶過,還顯得啰嗦。片段1中“站在最前面的那個人穿著厚實的大衣,雙手插在溫暖的口袋里。他微微睜開的眼睛,好似鼠目,連離他僅一拳之隔的牌子都看不見,又好像不認識牌子上的大字,這視力那是相當?shù)摹昂谩蓖?”不僅有神態(tài)描寫,還有外貌、動作描寫,更詳細。他還說“好似鼠目”仔細看看確實像鼠目,特別可笑。
師:是的,這幾個男人看起來是可笑的,我們?nèi)绾伟阉目尚χ帉懗鰜? 就需要對他的外貌、神態(tài)、服飾、心理等細節(jié)之處加以觀察和描寫。結合漫畫中的文字提示,猜想他們的心理,這樣才能把人物寫活。
生:作者夸他這視力那是相當“好”哇,其實是在說反話,諷刺他。
生:“后面那幾個微昂著頭,目不斜視,臉上的表情似是被大雪凍住了一般,冷漠,而又呆滯?!弊髡甙阉麄兊谋砬楸茸鞅谎﹥鲎×?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這也很可笑。
師:大家都評價的很好。看來要把可笑之處描寫出來,可以適當?shù)挠蒙媳扔?、夸張、反語等修辭手法,會增加語言的幽默。
第一次試寫后,呈現(xiàn)兩個片段,讓學生的思辨得以碰撞。學生以讀者的角度
去交流、賞析。在比較中,學生能發(fā)現(xiàn)表達的共同點——運用對人物的外貌、表情、動作、心理等描寫,可以突出人物的形象,這往往就是把握住了本次寫作的規(guī)律。還能在比較中發(fā)現(xiàn)兩者的優(yōu)點和缺——片段1著重寫了一個人,總體寫了另外三個人,詳略得當。片段2把每個人都寫到了,廣而不精,沒有側重。片段1運用了多種修辭手法,寫出了人物的可笑,語言更幽默、風趣。從而提煉總結優(yōu)秀習作的寫作方法,即細節(jié)描寫和幽默的語言。
對于較好的學生,可以比照自己的片段,既能保留住自己寫作的個性,也能在取長補短中促進第二次的修改。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片段的呈現(xiàn),方法的提煉,便是給了他學習的支架,仿寫、套寫,也不失為一種學習寫作的好方法。
3、拓展延伸,起生活之花
漫畫,是一種藝術形式,是用簡單而夸張的手法來描繪生活或時事的圖畫。
它能讓我們會心一笑,也能讓我們有所思考,從而獲得生活的啟示。讀懂了漫畫,便可洞察到漫畫的主題:明明是“母子上車處”,四個大男人卻假裝看不見,緊扣標題“假文盲”。進而得出漫畫諷刺的是那些漠視社會公共秩序,不遵守社會公德,自私自利的人。由此,引導學生就自己觀察到的畫面和漫畫主題,發(fā)散思維,聯(lián)想生活實際,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一類人、那一類事。并說說自己的啟發(fā)??刹捎眯〗M討論,互相啟發(fā),盡可能的聯(lián)想到更多的社會現(xiàn)象,讓學生明白,這樣有意不遵守社會公德的人和事,存在生活中隨處可見的角落里。學生也會在此過程中反觀自己,是否存在這樣沒有社會公德的行為,有則改之,無則加勉,逐漸形成良好的品格。
漫畫主題聯(lián)想到的人或事諷刺假文盲無視規(guī)則,有意不遵守社會公德
如何將聯(lián)想到的人或事運用到習作中。教師再次提供支架,引導學生觀察、發(fā)現(xiàn)兩個片段中的異同。
片段1:
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人。花園里的牌子上寫著:“保護環(huán)境,人人有責”,可是,花園里依舊有垃圾;電影院里寫著:“請勿吸煙”,可是,還是有人吞云吐霧;公共場所到處都是“請勿吐痰”的牌子,可還是有人隨地吐痰……這些都表明了這個社會存在太多的假文盲,他們不是真的文盲,而是為了一己私利而選擇視而不見的假文盲!
現(xiàn)代社會是文明社會,文盲是可恥的,假文盲更可恥。我們生在文明社會,不做文盲,更不做假文盲,我們要做遵守社會公德的高素質的文明人!
片段2:
看著這幅畫,我不禁想到了上次和妹妹去同樂園賞梅花時的情景。園中梅花競相開放,正如王安石所描繪的那般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而當我陶醉其中時,妹妹卻躡手躡腳地想要折一枝帶回去孝敬我家的“老佛爺”—媽媽。我眼明手快地一把拉住她的手,可她還不情不愿地嘟囔:“這么多的花兒,就折一枝也沒事的。”我指著不遠處的一塊標牌,耐心地說:“你看,這上面寫著‘少折一枝花,多聞一縷香’。你折一枝我折一枝,那后來的人豈不是沒花看了?”見我一臉嚴肅的表情,妹妹才訕訕地收回了自己的“罪惡之手”。
其實,在社會中,像這樣對標識牌上的提示視而不見的人有很多。他們非是一字不識的文盲,而是對規(guī)則的漠視,對制度的踐踏、俗話說“不以規(guī)矩,不成方圓”,如果每個人都不遵守規(guī)定,那何來的一個和諧井然有序的社會?
不同之處——片段1概括寫了好幾件“假文盲”事件,再寫自己的呼吁。片
段2具體寫了一件事例,再假設警醒。相同之處——都結合了生活實際寫了啟示。學生可以任意選擇一種結構,將自己的所見和啟發(fā)記錄下來,完成一篇完整的“漫畫的啟示”。
如果將漫畫內(nèi)容看作一個個鮮活有趣的故事,會更容易叩開兒童思維情感的
大門。因此,從畫入文,搭建習作支架,聯(lián)接方法,給學生提供一個易于動筆,樂于表達的平臺。就像這篇“假文盲”,教師從看漫畫——說思考——連生活——寫啟示,每一步提供支架,學生能主動去探索、發(fā)現(xiàn)、創(chuàng)造。看漫畫悟啟示的習作,遵循這樣的結構思路,學生不但能從漫畫中感受到其背后的意義,還能將它記錄下來。
新課標要求“寫作教學應提倡自由表達,提倡表達個人的獨特感受,培養(yǎng)寫作興趣,加強與生活的聯(lián)系,激發(fā)創(chuàng)新意識?!甭嬀褪钦鎸嵣畹目s影,以后在生活中看見能引發(fā)思考的現(xiàn)象,學生也可以學著這節(jié)課的寫作手法先觀察,再思考,最后記錄下來,珍藏下自己生活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