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家強
摘 要:眾所周知,漢語言文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知識體系,其對于學生的語文學科的學習和后期語文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鑒于此,本文主要針對漢語言文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以及具體運用進行相關淺析,以期強化學生的學習成果,提升教學質量,僅供參考。
關鍵詞:漢語言文學;小學語文;小學教學;語文教學
前言:在實際的教學過程當中,不難發(fā)現,漢語言文學的在語文教學過程當中具有重要的價值和教學意義。在教學過程當中,教師應該充分的結合教學現狀,強化教學新課程的教學理念,采取有針對性的教育改革工作,這樣才能夠將漢語言文學的精髓給予有效滲透,將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小學語文教學進行充分結合,充分體現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意義,相關人員應該對此給予足夠重視。
1漢語言文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意義
1.1漢語言文學是語文教學中重要的知識結構
漢語言文學其本身就是重要的語文知識體系,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我們從漢語言文學的定義等方面,能夠認識到漢語文學其本身是重要的語言文學體系。在其專業(yè)培養(yǎng)過程當中其非常關注文學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以及基本素養(yǎng)的培育,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當中,漢語言文學的知識也是小學語文得以充分發(fā)展的重要基礎,更是學生核心素養(yǎng)培育的重要關鍵因素。
1.2漢語言文學有助于提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當中,不僅重視對于知識的培養(yǎng),而且要通過文學教材內容的滲透,引導學生于被文學氛圍所感染,豐富自己的情感,強化學生對于學習的興趣,實現多方面的發(fā)展。例如:在小學語文的學習過程中,字詞的學習是非常關鍵的,然而中國的漢字博大精深,具有豐富的發(fā)展歷史,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從甲骨文開始,對金文、小篆、隸書、楷書等進行介紹,這樣更有助于強化學生對字詞的體認和識別能力,進而顯著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
1.3漢語文學能夠調動學生的想象力
在語文學習過程當中,要以語文為載體來不斷地培養(yǎng)學生想象力,漢語言文學在很大程度上剛好滿足對于學生精神世界豐富的需求。在小學語文教學改革過程當中,童話故事是學生非常喜歡的文學作品,能夠挖掘學生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因此,小學生也很容易在童話故事當中不斷的去深入到其中的角色,感受角色的情感,教師就可以利用情景再現的方式來將童話故事進行演繹,促使學生更發(fā)揮更多的想象力。再例如:在漢語言文學中有很多有趣的成語,在講解這些成語時,可以融入更多的趣味性故事,讓學生真正掌握這些成語背后的趣味點,創(chuàng)造了更多的想象空間。
2當前漢語言文學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當中的問題
2.1教學方法比較落后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當中,其更多是對簡單的基礎知識進行學習,而不重視對于多方面小學語文教學的發(fā)展,缺乏對于漢語言文學的發(fā)展和傳承的教育意識。例如:外來語種入侵,以及人越來越多的人只注重英語教育而不注重語文教育等等,這樣是不符合實際的教學需要的。
2.2漢語言文學理論沒有得到充分發(fā)掘
很多教師的教師水平也會沒有得到與時俱進的提升,他們在教學過程當中不能夠構建完善和系統(tǒng)性的教學理論體系,缺乏個人情感的滲透,從而使得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教育沒有得到有效加強。
2.3社會和家庭以及學生缺乏對漢語言文學學習的重視
社會與家庭觀念也充分的不能夠充分的重視課程,只注重對提升分數,無法意識到漢語言文學的發(fā)展和傳承的重要意義。再加上缺乏政策引導,導致很多漢語言文學的教學效果并不能夠得以有效的實現。
3在小學語文之中積極運用漢語文教學的路徑
3.1豐富漢語言文學的專業(yè)教學知識
漢語言文字是重要的思維和語言交際工具,其中承載著非常歷史悠久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教師應該積極的去優(yōu)化這些教學專業(yè)知識,例如:常見的漢語言文學知識主要包括《現代漢語課程》、《古代漢語課程》、《中國現代當代文學課程》等等。教師首先應該精簡專業(yè)知識,通過分析和整合的方式來去對于專業(yè)的核心教學內容進行提煉和內容設計,通過優(yōu)化課程結構來不斷的以學科等方式進行充分的整合發(fā)展,避免多門課程的重復,并對于知識進行合理的把控。
3.2在語文教學過程當中強化漢語言文學的運用能力
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口語表達能力以及文章閱讀能力和知識分析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教師可以去展開語文小課堂進行教學,每天教師可以在課前十分鐘讓學生能夠對于漢語言文學的小知識進行講解,例如:漢字的由來,風俗習慣等等,這些故事是對于小學生的知識的普及,以及對于文化知識量的儲備,在興趣的吸引之下,也有利于學生對于漢語言文學產生更多的積極研究,而且在不斷的交流過程當中,也的鍛煉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促進其全面發(fā)展。
3.3注重對于理論知識與德育思想的挖掘和聯系
在教學過程當中,教師要能夠形成將道理、知識和解惑等進行充分構建的教學模式,并且培養(yǎng)學生形成新良好的道德品質和文學素養(yǎng),例如:在教育學生“愛護父母、孝敬父母”這些德育知識時,就可以將大學中的“為人子,止于孝”等相應的教學內容進行引入,讓學生理解孝道的重要性。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當中,可以將漢語言文學中的經典作品與重要的篇章內容進行有效的整合,進行系統(tǒng)性的專題構建,有助于學生強化對于本章知識的思想研究。
結語:綜上所述,漢語言文學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當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其是重要的教學知識體系,也是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素養(yǎng),挖掘其想象能力的重要路徑。教師應該充分結合當前的教育中存在的不足,利用漢語言文學的重要特色來挖掘知識,積累知識,提升課堂教學質量,構建良好的教學課堂體系,強化整體的教學價值,實現良好的小學語文教學目標,從而為小學生的后期學習和成長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薛卿如,宋珊珊.人工智能時代下中小學語文教學面臨的挑戰(zhàn)與機遇[J].文教資料,2021(25):192-197.
[2]黃姍姍.師范專業(yè)認證背景下現代漢語課程改革[J].現代交際,2021(15):13-15.
[3]王菊琴.小學語文漢語言文學教學策略探究[J].學周刊,2021(16):75-76.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16.037.
[4]徐霄峻.小學語文漢語言文學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思路探討[J].新課程,2021(1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