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華
元 王振鵬《錦標圖》(局部)
在北京保利2 021年秋拍上,元代王振鵬的《錦標圖》由于著錄清晰,明確其于清早期是無款的,清中后期則被偽添了款識,成為存世古書畫中真跡偽款的一個典型案例。
真跡偽款有兩種可能,無款或是真款被裁掉。無款是很大一類,這里暫不討論。而針對裁掉真款然后補偽款,有人就會提出疑問:“款識如此重要,即使再破損,也應該想方設(shè)法地保存下來,怎么可能裁掉呢?”初學鑒定者對收藏者在真跡上動手腳把款識這樣重要的信息給裁掉感到困惑,其實這是在古書畫流傳中非常常見的現(xiàn)象。
前輩書畫鑒定家徐邦達、劉九庵等,從摹、臨、仿、代、改、造等幾個方面舉例總結(jié)了古代書畫作偽的幾種方法。古時對名家書畫需求較大而總體鑒定水平低下,憑空生“造”的低水平偽作供不應求。而今天資料豐富,識別相對容易。摹、臨、仿、代既是書畫學習和創(chuàng)作的基礎(chǔ),也可能被用來或被認為是在作偽,這需要區(qū)別對待。而改的方法如挖、割、擦、洗、刮、添、補等,或是綜合使用,如小名頭改大名頭、一分為多、真?zhèn)位齑畹取8?,除了以次充好,往往也會使真跡被誤傷,使作品因“動過手腳”而受到懷疑。我們通過對古書畫真跡、名跡被改動的情況進行部分舉例,并結(jié)合流動變化的歷史和鑒定中的認識論、心理學和行為學簡要分析其原因,談?wù)勀切┍徽`傷的真跡。
真跡本身在真正的行家圈子里接受度較高,有沒有款印影響不大,破了該裁的就裁掉,“修舊如新”才美觀,古代書畫中很大一部分無款書畫就是這么來的。我們不能以今天的審美、文物保護理念和規(guī)矩去規(guī)范古人。美國克利夫蘭美術(shù)館藏趙孟頫《竹石幽蘭圖》就是這樣一件偽題偽款、真印真跋的真跡。鑒定該圖的核心證據(jù)是“飛白”畫石,這個畫法隱秘、小眾且難度較高,連文徵明都學不好,普通作偽者更做不到。
此外,《竹石幽蘭圖》上兩枚印章都是真印,而趙孟頫的“趙子昂氏”因為經(jīng)過兩次磕損和一次修復,每一次改變等同于原印消失,排除了印章遺失和流傳的情形,趙孟頫的作品有真印即為真跡。而左下角“天水郡圖書印”也是真印,但已經(jīng)殘缺,說明此圖曾被裁過。
那么,為什么要裁掉真款?破了就裁掉,沒有特別的深意。真款哪里去了?破了、裁了、扔了,古人就這么簡單,也沒有特別的深意。為什么要補偽款?真款被前面的藏家裁了,后面的藏家需要補偽款,還是沒有特別的深意。
?元 趙孟頫《竹石幽蘭圖》 美國克利夫蘭美術(shù)館藏
趙孟頫《竹石幽蘭圖》偽款與“趙子昂氏”“天水郡圖書印”真印
飛白筆法示意圖
真跡裁款不能只看到其原有價值降低這一點,我們設(shè)身處地從在商言商的角度來看,裁款也是有“好處”的,至少可以把一件真跡變成兩件或多件真跡,從而實現(xiàn)增值目的。故宮博物院藏趙孟頫《自寫小像》就是將真跡手卷改為冊頁、再補偽款偽印的作品。
《自寫小像》上下左右都被裁切過,而且還有被二次裁切的痕跡。圖頂邊上“趙子昂氏”印章是后補的偽印,但古人識印者寡,不管真印偽印,邊緣殘破該裁就裁。但這件作品的鑒定不能受偽款偽印干擾,可將其視為一件無款畫,主要看高超的繪畫技巧,唐式青綠、唐式水紋、貓爪式坡岸,這些信息暗示其就是一件真跡?!蹲詫懶∠瘛纷笥乙彩潜徊玫舻?,這不是因為破損,而是以一改多。如果將一件趙孟頫手卷改成多件冊頁,“ 好處”是顯而易見的。
《自寫小像》的原圖圖式可參考時代相近的趙孟頫《謝幼輿丘壑圖》,此圖也是真跡裁款畫,過去根據(jù)其繪畫本身水平和卷后題跋一直沿用舊說、定為趙孟頫真跡。直到近年才發(fā)現(xiàn)此圖左下角有“趙子昂氏”印章,是無損期真印,證明了以前的推定,也由此確定此圖繪制時間應是趙孟頫從濟南貶官歸來、告罪閑居的元貞和大德初期,是一件自嘲之作。
過水、遇火、蟲蝕,對于古書畫來說是致命的,最著名的是趙孟頫《蘭亭十三跋》和黃公望《富春山居圖》,前者只余殘片,后者被救出后燒為兩段。《富春山居圖》的前段被吳其貞收藏,命名為“剩山圖”,民國時被吳湖帆收藏,現(xiàn)藏浙江省博物館。
元 趙孟頫《自寫小像》 故宮博物院藏《自寫小像》是將真跡手卷改為冊頁、再補偽款偽印的作品,其上下左右都被裁切過,而且還有被二次裁切的痕跡。圖頂邊上“趙子昂氏”印章是后補的偽印。
元 趙孟頫《謝幼輿丘壑圖》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美術(shù)館藏近年發(fā)現(xiàn)此圖左下角有“趙子昂氏”印章,是無損期真印,也由此確定此圖繪制時間應是元貞和大德初期。
元 趙孟頫《秀石疏林圖》故宮博物院藏
元 黃公望《富春山居圖·剩山圖》 浙江省博物館藏單看《剩山圖》與一般冊頁并無兩樣,若非《富春山居圖》名滿天下,將《剩山圖》補偽款獨立成頁并非沒有可能。
單獨觀察《剩山圖》與一般冊頁并無兩樣,若非《富春山居圖》名滿天下,將《剩山圖》補偽款獨立成頁并非沒有可能。同樣觀察《清明上河圖》《千里江山圖》等畫卷,都有很多可以獨立構(gòu)圖的段落,是否一分為二、一分為多,主要看收藏者得失利弊的權(quán)衡與商業(yè)運籌。我們今天看到的很多無款畫、冊頁畫,其中一部分可能就是如此而來,很多都是需要添款的。
真跡被一分為二,單純的題款或題跋則可挪作他用,為其他真跡添磚加瓦,或為偽作背書。故宮博物院藏趙孟頫《秀石疏林圖》因為后紙題詩“石如飛白木如籀,寫竹還于八法通。若也有人能會此,方知書畫本來同”,在其所有竹石類作品中名頭最響,也是用來指示排他性特征——“飛白”的最佳版本。
但這首題詩的落款卻是“ 子昂重題”,那么“重題”之前的原題到哪里去了呢?此圖本幅左下有“松雪齋”半枚真印,另一半當然被隨同原題裁去挪作他用了。那么,重題會不會是從他處移配而來呢?這種可能也無法排除。無論哪種情況,該作都屬于“動過手腳”,但不影響本幅為真跡。趙孟頫很多有反復題跋的情況,對文人來說是情趣,對商賈來說則顯得“浪費”,不如挪作他用更有價值。
有很大一類作品成為無款畫,并不是因為順其自然、一分為二、水火蟲蝕、挪作他用被添款,而是以小名頭換大名頭,當然這也算是挪作他用,為了區(qū)別于以真名頭挪用為真名頭,可稱這種委屈原作者隱姓埋名的挪用為“以小博大型”。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傳趙孟頫《甕牖圖》明朝后期被一分為二:其一即臺北故宮本,有元人趙孟頫、湯炳龍、貫云石、倪瓚、張雨、顧瑛,明人姚綬、沈周、史鑒九家題跋,俱真,畫、跋均有項元汴藏印;其二趙琦美《趙氏鐵網(wǎng)珊瑚》另著錄一本,有元人趙孟頫、貫云石、班惟志、賈策、丘茂、顧瑛、鄭元祐、張雨、明人呂?九家題跋,已不知下落。此卷趙孟頫、貫云石、顧瑛、張雨四跋文字內(nèi)容與臺北故宮本一致,臺北故宮本四跋為真跡,則趙琦美本上的這四跋不用看也知道是仿造的偽跋。
《甕牖圖》本幅,臺北故宮本畫風應是明人,偽添了偽趙孟頫印,偽畫真跋。則原畫及所缺之班惟志、丘茂、賈策、鄭元祐、呂?跋或分到趙琦美本上,很可能是真畫真跋加偽跋的形式存在。
拋開明后期的一分為二、去偽存真、合二為一,從趙孟頫題跋內(nèi)容看,應是題他人所畫。姚綬猜測似趙伯駒,沈周曾見錢選類似題材作品,認為這件《甕牖圖》非趙孟頫不能。嘉興人呂?有《送王德輔奏事京師》一首,自稱二人“俱生正統(tǒng)末”,大約比沈周小20歲,他認為:“此畫無名氏,而有松雪先生小跋,故識者以為其筆也?!?/p>
元 趙孟頫《甕牖圖》(局部)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甕牖圖》后趙孟頫題跋真跡
比較《廣寒宮圖》與《錦標圖》反白空心牌匾字,可見風格一致,應出自同一人之手。
綜合以上內(nèi)容,趙跋的原畫應為無款宋畫,且有較高藝術(shù)水準,受到元明名家一致贊賞。到項元汴前后一分為二:一本為九家題跋替換了原畫,補偽印,之后一直按趙孟頫作品對待,流傳至今即臺北故宮本;另一本或為原畫,與部分真?zhèn)伟蠚w趙琦美,著錄為《水精宮道人甕牖圖并題卷》,也是按趙孟頫對待。首先,趙孟頫題跋的原畫應為宋畫真跡。其次,臺北故宮本應為項元汴收藏的明人真跡,收藏者更希望將原來的宋畫真跡或明畫真跡附會到趙孟頫名下。
雖然,以趙孟頫為中心的鑒定,前面兩件畫作都可以稱為偽作,但偽作相對于原來的作者則是宋畫真跡和明畫真跡,也就是兩件真跡被改換了名頭??梢姡膿Q名頭并不一定是以晚期改早期,還有可能以早期改晚期,目的都是抬高估值。
上海博物館藏佚名《廣寒宮圖》以前被認為是五代衛(wèi)賢的作品,直到張珩將其作者改為王振鵬。以王振鵬《錦標圖》對照,從“廣寒清虛之府”和“寶津之樓”兩個牌匾書法上看,雖然單字尺寸分別只有8毫米和6毫米的反白空心字,但提按變化豐富、風格一致,一手所出無疑。
因為元末明初王振鵬還只是“近當代”畫家,如果《廣寒宮圖》裁款當成“五代畫”,或?qū)⑼跽聩i《錦標圖》真跡改成著名的張擇端《西湖爭標圖》則會抬高估值,這也是很大一種類型。
這就好比張大千生前早期畫價不如古畫,所以他要造“古畫”,要早知道今天他的本款畫比古畫還貴,是不是還不如都題成本款呢?事實是彼時他的畫就是不如搞偽款古畫值錢,他必須活在彼時。宋畫改附元畫的案例,是因為小名頭宋畫不如元朝的趙孟頫名頭大,在利益面前,宋畫該裁款改元畫,就得裁、就得改。
代筆也是一個容易讓人誤會的問題,古人筆記里對代筆亂真吹得神乎其神,主要是文學需要,實際代筆只要檢材足夠,稍加熟悉是可以區(qū)分的。
故宮博物院藏管道升《秋深帖》,明顯為趙孟頫的書法風格,難道管道升的字能夠亂真趙孟頫?當然不是,臺北故宮博物院藏趙氏一門法書有趙孟頫致中峰和尚十一札,另有管道升致中峰和尚一札,可知二人書風差別很大。代筆作品并不可怕,判斷實際書寫者看的是個人風格,這個核心證據(jù)是不可偽造的。
元人有互相代筆題字的游戲,如美國鷗波閣藏《趙孟頫管道升合繪蘭竹卷》,后有多件元人題跋,其中倪瓚與張緯就是互相代筆。如果碰到倪瓚的畫被他人代筆題款,判斷繪畫歸屬,就必須排除代筆款的干擾,最好的辦法是“閉卷考試”——看畫不看款。
鑒定的根本目的是“萬馬軍中取上將首級”,是“解救人質(zhì)”,從混雜大量偽作和錯位信息的作品群體中發(fā)現(xiàn)真跡,恢復被擾亂的秩序。即使研究偽作和作偽,最終目的仍然是發(fā)現(xiàn)真跡,為描述真跡的排他性特征和規(guī)律服務(wù)。如果只會從大量偽作中發(fā)現(xiàn)大量偽作,綁匪人質(zhì)一起消滅,與欺世盜名的南郭先生何異?
至于一件作品有沒有被“動過手腳”和所謂的“疑點”,當然要研究,但只能是正常研究的補充,不能本末倒置將其當成辨?zhèn)蔚慕輳胶椭饕侄?。如果一件真跡發(fā)現(xiàn)“動過手腳”和“疑點”,可以釋疑、增加案例,增加排除干擾的經(jīng)驗,以后再遇到類似問題可以處變不驚,正確對待。
元 管道升《秋深帖》 故宮博物院藏此作為趙孟頫代筆。代筆作品并不可怕,判斷實際書寫者看的是個人風格,這個核心證據(jù)是不可偽造的。
3225500218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