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論“現象史學”的科學屬性與人文屬性

    2022-03-18 06:05:13張雁勇
    關鍵詞:歷史學史學現象

    張雁勇

    (山西大學 歷史文化學院, 山西 太原 030006)

    “現象史學”是2001年由常金倉先生在專題論文《論現象史學》中倡導的一個頗具辨識度的史學概念和研究路徑(1)參見常金倉《論現象史學》,載于《寶雞文理學院學報》2001年第3期。此文后來收入其論文集《二十世紀古史研究反思錄》(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27-40頁)。按:其實在提出“現象史學”之前,常先生自1989年博士學位論文《周代禮俗研究》起,就聚焦于相關的學術思考與實踐。在《窮變通久:文化史學的理論與實踐》(遼寧人民出版社1998年初版,人民出版社2014年增訂)中,他已系統(tǒng)提出了自己的文化史學理論并付諸研究實踐。從研究策略上來說,可稱之為“文化史學”,就研究對象而言,可稱之為“現象史學”,本文選擇更具辨識度的“現象史學”進行論述。,它是常先生在深刻反思以往歷史研究路徑的基礎上形成的史學科學化成果。從這篇論文發(fā)表的時間點和探討的問題來看,蘊含著常先生開掘21世紀史學發(fā)展新路徑的學術志向,與此同時他也開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實踐(2)如從名實律、人口、道德、國家形成、禮壞樂崩等角度切入,參見《周秦文化中的名實律》,載于《社會科學戰(zhàn)線》2009年第11期;《我國歷史上影響人口的文化因素》,載于《陜西師范大學學報》2011年第1期;《道德科學:倫理道德研究的新思路》,載于《遼寧師范大學學報》2011年第5期;《窮變通久:文化史學的理論與實踐》,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艾F象史學”的提法不久引起了學界的關注,先后被寫入《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學報年鑒2003》[1]361和《中國學術年鑒2005》[2]346,也有學者受其影響,就具體史學理論與歷史現象進行了專題探討(3)如:晁天義《先秦道德與道德環(huán)境》,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版;張劍平《常金倉先生的史學思想》,載于《史學與思想文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年版;孫百亮、呂輝《“中心主義”國家治理模式的文化邏輯》,載于《云南民族大學學報》2014年第4期;張昭軍《文化史是什么——20世紀八九十年代中國學者的理解》,載于《史學理論與史學史學刊》(2015年卷)。。綜觀常先生畢生學術之路不難發(fā)現,他不僅重視理論方面的探索,而且始終遵循著理論與實踐相互交養(yǎng)的治學路徑。質而言之,現象史學是常先生懷著強烈的學科使命感,在文化史學視野下探索史學科學化征程中提出的核心概念、理論和方法,其目的在于將歷史學建設成為一門“社會管理學科”[3],進而為增進社會幸福貢獻歷史學的專業(yè)智慧。

    對于史學科學化,學界一直有不少質疑的聲音,也產生了一些誤解甚至拒斥的看法。如葛志毅先生強調:“由于史學的人文屬性,使之在認識上具有特殊的主觀性與相對性,這決定其本質上有別于科學?!盵4]19李里峰先生指出歷史學是一門研究過去、具體、個別的人文學科,因而“難以歸入科學之列”。[5]也有學者生怕歷史學忘記了人文關懷的神圣職責,于是強調學科的溫度,如許兆昌先生認為科學化會使歷史學成為一種缺乏人文關懷的“冰冷”之學,指出應“堅守歷史學的人文屬性,堅持學術研究與人文關懷相結合的學科發(fā)展道路”[6]。我們欣賞并且完全贊同強調歷史學在人類實現自我關懷中發(fā)揮重要作用的這種寶貴認識,但并不認可所謂“現代醫(yī)學正在大聲疾呼人文關懷,歷史學卻似義無反顧地走向冰冷,并試圖以此為代價來換取一張科學的門票”[6]式的觀察和判斷。這種認識可能是基于抽象的思考而非全面的觀察與反思,由于只看到了科學“冰冷”的一面,將“史學科學化”視為史學研究的終極目的了。事實上,現代醫(yī)學強調人文關懷,并未否定醫(yī)學的科學屬性所帶來的人文價值,亦即它的科學屬性終究指向了人文關懷。就歷史學而言,通過“史學科學化”這一“必要中介”進而達到真正解決社會問題的人文關懷,一個是可行性路徑,一個是前行的必然方向,兩者在邏輯上并非互斥關系。換句話說,史學堅守人文關懷的取向,無須拒斥它的科學化,如果科學化以真正的人文關懷為終極訴求,那么它非但不是“冰冷”的,反而是充滿溫情的,二者在邏輯上高度統(tǒng)一,完全可以合流。因此,準確認識“史學科學化”的真實目的和研究路徑就顯得尤為重要,這既是一個理論問題,又是一個關乎實踐的問題。為了從一定程度上厘清這一重要的史學理論和實踐問題,本文擬從“現象史學”切入常金倉先生關于史學理論的思考,從提出背景、學術旨趣、理論架構、持續(xù)推進四個方面,逐層闡述和分析它在學術取徑上的科學屬性與人文屬性,以期為學界認識史學科學化提供一些參考。

    一、“現象史學”提出的背景和學術旨趣

    任何新事物的誕生,都是在舊事物的母體中孕育出來的。縱觀理性主義史學、浪漫主義史學、蘭克史學、實證主義史學、年鑒學派史學、馬克思主義史學、后現代主義史學、全球史學、環(huán)境史學、城市史學、計量史學、新文化史學、簡帛學等等中西史學每一次學術發(fā)展的歷程,都離不開歷史學家對當時學術困境的反思、傳統(tǒng)治學路徑的批判和學術視野的拓展?,F象史學的提出亦是如此,它既與當前歷史學人文關懷不足、傳統(tǒng)政治史學難以發(fā)揮資治功能、后現代主義沖擊客觀歷史的還原等深層史學危機倒逼的學術背景有關,同時也與常金倉先生個人強烈的史學使命感引發(fā)的學術旨趣密不可分。

    (一)“現象史學”提出的學術背景

    首先,當前歷史學的人文關懷不足。歷史學向來被人們視為一門“人文學科”,現在各大高等院校通常把歷史系、歷史文化學院等劃歸“人文”院系的范疇就是顯著一例。作為人文學科,它自然應有深厚的人文關懷,并以此實現自身的學術價值和社會價值。那么怎樣才能實現孜孜以求的人文關懷?無需舉例,大量的研究實踐告訴我們,一定要“關注人”,并且通過具有人文情懷的創(chuàng)作來“感染人”,進而達到“引導人”的目的。這樣的邏輯看似毫無問題,實則缺乏可操作性。從事歷史研究,做到“關注人”不是一件難事,但要達到循循善誘“感染人”和“引導人”的目標則困難重重,甚為乏力。葛志毅先生認為歷史學的本質在于其人文內涵,其功能在于求真?zhèn)魃?他指出:

    人文精神內涵的根本標志,是人類歷史上生生不已的創(chuàng)造探索精神,如何使歷史在此精神真髓的襯托中再現出來,使史學在求真的同時兼擅傳神的功能,于是要求史家必具主觀內省、直覺體悟的精神感應能力;此外,還須以傳神的文字演為活脫的表達,這是文學修養(yǎng)可助益于史學的傳神之處,史學的人文屬性于此也表現得最為顯豁。此外,若從美學的角度審視,史學乃是人們觀照人性美的鑒賞方式。史學認識方法中的主觀直覺成分,也說明史學意識與美學精神之相通,因而才有論者所謂史筆須蘊詩心之說,從而顯示出史學附著的藝術屬性。但從根本上說,這也是由于史學的人文屬性所派生出來的。[4]19

    在我們看來,循此思路寫下的史學作品固然有其求真?zhèn)魃裰焚|,但這種真、善、美只能屬于少數專精之士。要想“感染人”,必須要有更多的人看。我們很難想象有大量民眾手捧史學雜志或專著去體悟深刻、漂亮、有文采傳神之筆的場面,況且歷史學作為一門設有眾多研究領域和方向的專業(yè),還有其特殊的概念、規(guī)范、理論、方法。事實上面對如此壁壘,專業(yè)同仁之間因興趣或精力所限,尚且望洋興嘆,何況試圖去感染普羅大眾。既然“感染人”難以做到,“引導人”的美好追求隨之被釜底抽薪。其實即便能夠做到“感染”一些人,“引導人”依然難以實現,因為“引導人”只能寄希望于讀者的主觀內省而缺乏約束力,當面對現實社會的各種牽制時,那些躍動著的史學文字隨時會變成無力的說教,美好的價值觀隨之會化作一場空花泡影??茖W史專家張卜天先生深刻地指出:“在科技文明主宰一切的當代世界,人們常常悲嘆人文精神的喪失。然而,口號式地呼吁人文、空洞地強調精神的重要性顯得蒼白無力?!盵7]總序3因此,史學的人文關懷不能僅僅停留在“表達”層面,更需要通過專門的研究與訴諸社會工程予以落實,當前疏于切實觀照社會的史學理應在思路上作出調整。

    其次,傳統(tǒng)政治史學難以發(fā)揮資治功能。在回顧中西傳統(tǒng)史學的基礎上,常先生指出其本質上是政治史學。政治史學至少有四大功能,即為政權制造意識形態(tài)、以史為鑒、道德教育、借古諷今。然而在他看來,“一個政權的存在是否合法,主要取決于它是否能有效地造福當世,祖先的圣明和偉大業(yè)績無助于說明任何問題”;照搬前人成法無法適應新的情況,“處在事件水平上的因果聯(lián)系歷來引起人們的疑慮”;“道德家往往是根據他所生活時代的社會需要略去人物的歷史文化背景談論抽象的人格,如克己奉公、愛國主義等等,歷史學家卻不能無視這種背景而使自己前后矛盾”;“用歷史影射現實建立在借古諷今、以古喻今這類膚淺的類比基礎上”,它們“歷來都是政治斗爭中射向敵手的一支沒遮攔的暗箭,而毫無科學可言”。[8]2-12一言以蔽之,頗具人文色彩的傳統(tǒng)政治史學所追求的各種社會功能均缺乏科學品質,一門缺乏科學品質的學科永遠無法擔負起推動社會進步的重任。如果繼續(xù)堅守傳統(tǒng)政治史學,就是固執(zhí)于傳統(tǒng)路徑在價值上的自我安慰。時至今日,當政治學、經濟學、社會學等近代以來出現的新興學科早已脫離歷史學的母體,分走了其往日的一些實用功能,并大踏步邁向科學之際,享有累世尊嚴的歷史學在推動社會進步中卻長期無能為力,經常尷尬地處于失聲的窘境而缺乏痛定思痛的自省,其地位的與日俱降在所難免。不過值得慶幸的是,這門古老的學科仍然在占有和分析史料上擁有很大的先天優(yōu)勢,如何充分利用這些優(yōu)勢,深入挖掘自身的學術潛能,進而助力于社會發(fā)展,無疑是值得每一位史學工作者認真思考的重要問題。

    再次,后現代主義沖擊著還原客觀歷史的努力?!皻v史”一詞賦予了歷史本身客觀的屬性,一個歷史細節(jié),總有一個曾經定然發(fā)生過的客觀過程,誰也無法在其中增加或減少一絲一毫。但是一個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經過世人不斷的講述與記載之后,往往會被夸大、縮小、變形乃至失真,形成一個個歷史文本,由此導致留存下來的相關史料有時難以反映當初的歷史之真。為了尋求歷史之真,史學工作者雖極盡考證之能,但又常常陷入史料不足的困境,學者們即使打了好多筆墨官司,也難定儒墨之真。以先秦史研究為例,諸如周公攝政[9]、鳥獸尊彝形制[10]、子夏故里[11]等等大小問題的爭論不勝枚舉。20世紀60年代興起的后現代主義也滲透到了史學領域,揭示出歷史文本因摻有主觀因素而難以復原史實的缺陷,可以說這是對史學根本的一次顛覆,只要具備嚴謹思維的學者就無法做到視而不見、聽而不聞。事實告訴我們,在后現代主義的沖擊下,史學界無動于衷者有之,積極調整研究方向者亦有之。就后者而言,有通過不斷拓展史料范圍而運用二重證據法或多重證據法來加強考證力度的,有轉向對歷史文本進行深入分析的,有投入新文化史領域辛勤耕耘的。這些因應的取向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帶來了史學領域的拓展和深化,但也未能從根本上直面問題的核心,史學界究竟應該何去何從,亟待更具力度的理論與實踐予以應對。

    (二)“現象史學”的學術旨趣

    中國傳統(tǒng)史學有三種使命觀,即政治家“把歷史看成是意識形態(tài)、制度政策、經驗教訓的源泉”;哲學家試圖“通過建立歷史發(fā)展模式樹立社會信仰”;“書齋歷史學家認為歷史的首要任務是重構或再現歷史面貌”。[12]其實這些使命觀的“科學性和實際效用皆可質疑”,均在增進現實社會的幸福上顯得捉襟見肘,而歷史學的科學價值雖屢遭質疑卻值得努力探索。這種強烈的學科使命感引發(fā)了常先生畢生的學術旨趣。雖然哲學家以自然科學為比照,從普遍性、客觀性、規(guī)律性、預見性、實驗性、精確性、共時性七個方面對史學科學化提出了種種質疑,試圖將歷史繼續(xù)作為形而上學的闡述資源,但經仔細分析,這些路障除了能提醒史學加強必要的學術變通外,均無法阻止歷史科學前進的步伐。[12]當人類學、經濟學、人口學、社會學等社會學科紛紛走向科學化并力爭概括出一些規(guī)律時,歷史學怎能裹足不前或振振有辭地退卻?當然,科學化絕非歷史學僅僅為了換取一張“科學”的門票而做出的無病呻吟,而是源于史學固有深層危機長期沒有從根本上予以徹底解決。

    中國史學危機的呼聲始于20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以來,國家將工作重心轉移到了經濟建設,史學一時找不到服務對象,研究內容僵化、學術經費有限、著作出版困難,對年輕一代失去吸引力,高校歷史系生源不足,各種困難接踵而至。史學日益遭遇冷落引發(fā)了部分敏感學者的深深憂慮。為了擺脫這一窘境,史學界既有倡導“回到乾嘉去”者,也有試圖尋求突破者,甚至出現了史學市場化的聲音。前者是重操考證之術,至于后者,漆俠先生指陳其弊道:“在近年商品經濟浪潮的沖擊之下,人們爭先恐后地插足于少數人先富裕起來的行列,給包括史學在內的一些基礎學科帶來嚴重的影響:要末改行下海,在金錢的橫流中成為弄潮兒而一試身手;要末同出籠的假冒偽劣品一樣,東拼西湊,多方抄襲,編制雜碎湯……”[13]序3葛志毅先生也批評說:“在上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的社會文化轉型中,史學開始呈衰落之勢。其初猶有人作‘史學危機’的吶喊,但繼之則出現無心戀戰(zhàn)之勢,于是各謀發(fā)展,自尋出路,如此使史界心態(tài)漸趨平和。如今史學已在轟轟烈烈的影視、講壇、地攤讀物的繁榮中自我解構,甘受閹割,其甚者至有濃妝粉墨墮入時尚而媚俗爭寵者,史學幾乎成為商業(yè)大潮中搖尾乞憐的精神文化丑角……”[4]38其實這些只是表面現象,常金倉先生指出其根源在于歷史學長期“不注意自身學科規(guī)范建設”。他強調說:“歷史學要想在現代社會上重新獲得自己的地位和價值,歷史學家已是非得認真審查本學科基本觀念不可的時候了。”[14]從中可以看出,他嘗試通過轉變觀念將歷史學建設成一門科學。

    基于以上認識,常先生進一步提出必須把歷史學的“重心由關注事件的細節(jié)過程轉向關注歷史現象上來”[14]的學術思路。這一取向不僅反對以復原史實為最終目標的歷史考證,而且有力地回應了后現代主義對還原客觀歷史的質疑。如果我們把一個個歷史事件看作歷史的具體表現形式,那么它們的客觀過程確實難以得到充分還原?,F象史學反思和批判了以追求事件真實性為旨歸的敘事史學,認為這種停留在事件層面的史學存在著很大的缺陷。因為與過去所有歷史過程相比,記載下來的歷史事件仍然是千不及一、萬不及一的,即便全部記載下來或者通過考證得以復原,也是費盡心思卻無助于從中獲取多少可以優(yōu)化當前社會的教益。按照現象史學的觀點,將忠孝文化、禮品交換、禮壞樂崩、名實互動、重農抑商、貪污瀆職等眾多歷史現象作為研究對象時,史料極為豐富,其客觀性既不會因史料中的主觀因素受到影響,也不會因為多一條材料或少一條材料而受到質疑。在此基礎上,歷史學才能以整體的眼光深入剖析歷史現象特別是影響至今的歷史現象背后的深層肌理,進而揭示文化結構,概括出歷史規(guī)律,為人們理解歷史現象或介入社會實踐提供具有科學解釋力的參考。

    在常先生看來,歷史學服務于政治或國家“無可非議”,而“問題在于如何為它服務”才能更見成效,他指出:

    作為社會科學分支之一的歷史學,要想替政治家分憂,為增進社會幸福和穩(wěn)定做出實實在在的貢獻,首先就得像其他科學一樣堅持本學科的獨立性,從歷史事實出發(fā)歸納出一系列社會發(fā)展的原理,幫助社會理順各種關系。歷史學雖不能像自然科學那樣直接生產出物質財富,饑則可食,寒則可衣,但是如果有朝一日人類運用它提供的知識保障了人類的安全,解除了人類的痛苦,避免了物質財富因無知而造成的巨大浪費,那么它的貢獻就絕不比自然科學小。現在回頭來看歷史學的現狀,可以說它還是一門尚未找到用武之地的科學。[15]自序3

    由此可見,現象史學是常先生懷著強烈的學科使命感探索出的一條史學科學化道路。面對當前社會的迅速發(fā)展,“無用之大用”式的學科自我安慰,只能反映出史學工作者掩飾回應現實問題的無力感。什么才是歷史學得以存在和推進的重要支點?“科學化”至少是一個十分必要的答案?,F象史學不僅關注“是什么”和“應該怎么樣”的問題,更致力于探索“怎么辦”和“用得上”的問題。它并沒有把自身的價值寄托在大眾通過閱讀史學論文和專著以至升華到愉悅和教益的境界上,而是試圖通過轉換當前史學的研究對象和研究路徑來挖掘史學的潛能和價值,助力史學從“表達人文關懷”到“走向人文關懷”的轉變,進而更有力地施展其人文關懷??梢哉f,現象史學的科學化情結正是建立在史學研究實踐上的人文關懷。在將歷史學建設成為一門社會管理學科的學術旨趣中,傾注著常先生深厚的人文情懷,其動力來源顯然不是出于一種純粹的學術興趣,而是作為一名史學工作者的責任、使命與擔當,這也正是貫穿于現象史學中的學術之魂。

    二、“現象史學”的理論架構

    “現象史學”是常金倉先生在文化史學的視野下提出的史學概念和研究路徑。在他看來,作為反對封建專制制度的產物,在歐洲啟蒙運動中興起的文化史“意味著史學意識的覺醒”,它“為歷史概括鋪平了道路”。因為“舊史學無論是紀傳體還是編年體都是以人物事件為中心的敘事史,那些死去的人物及其行為對活著的人來說已經沒有多少意義了,只有他們創(chuàng)造的、以他們?yōu)檩d體保存下來的文化還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文化才是歷史研究的價值之所在”。[8]15按照他的看法,每個人自出生起就身處在一張前人已經編織好的文化之網中,這張文化之網在給社會建立秩序的同時,也給人們帶來了不少痛苦。歷史學家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要弄清楚那張人們置身其中的文化之網的構造情況,以便人們根據自己的意愿修補或重新創(chuàng)造自己的文化。為了達成這一目的,就需要把歷史學的研究重心從關注人物事件轉移到觀察和分析歷史文化現象上來。需要指出的是,這里所說的“文化史”,并非與政治史、經濟史、軍事史、外交史、宗教史等并列的一個史學分支。因為它不再滿足于描述和評價歷史人物和事件層面上的史學,而是將其作為一種研究策略,以優(yōu)化現實社會環(huán)境為主要目標,試圖在考察每一個歷史現象時采取整體的眼光,運用文化要素分析法探索各種歷史現象靜態(tài)或動態(tài)的文化結構,考察各個文化要素的功能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進而發(fā)現其中的歷史規(guī)律。處于這一學術定位的研究成果“不再是按照時間順序首尾完整地記錄下來的文化事項,而是按照文化內部脈絡用一篇篇論文組成的一系列原理”[8]33。分而論之,我們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來認識現象史學的理論架構。

    (一)什么是歷史現象

    現象史學的研究,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是確定什么是歷史現象,對此,常先生就事件與現象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作了專門說明。簡言之,它們的區(qū)別在于事件是“一個獨特活動過程”,“而現象則是社會成員,至少是某地區(qū)、某階層、某團體成員行為中顯示出來的共相”;事件只發(fā)生一次,現象則具有相對的穩(wěn)定性和普遍性。它們的聯(lián)系體現在“事件是保存歷史現象的原始形式”,而“現象則是從眾多的歷史事件中觀察得到的,它是對事件的初步歸納和提煉”?,F象史學的一個寶貴之處是,“總是將事件和現象置于相互制約之中:缺乏足夠數量的事件基礎很難得到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現象,而與同一現象相關的眾多事件,就不再容許像在事件史學中那樣對它進行孤立的、任意的主觀猜測”。如此帶來的邏輯結果就是現象史學反對為考證而考證,拒斥“游離于相關現象對事件作毫無控制的考證”,而認為“只有普遍和穩(wěn)定的東西才是科學方法便于處理的東西,事物之中的原理總是從那些反復重現的現象中歸納出來的”。關于歷史現象的捕捉,常先生認為“在急劇的社會變遷期間是觀察歷史現象的極好時機”,這是因為這個時候“舊的文化因素在漸漸消退,新因素不斷萌生滋長”,新舊因素比較容易識別。[14]

    晁天義先生說:“追求客觀與真實對現代科學而言僅為前提與基礎,而非本質與目標。歷史學的客觀與求真前提無疑應該堅持,但問題是對二者的過分執(zhí)著往往轉化為對具體歷史人物與特殊歷史事件的迷信,甚至使人們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忘記了歷史學還應該有更高的要求?!盵16]反觀現象史學,雖然也在求真,但追求的絕非個別史實的疏密或真?zhèn)?而是挖掘現象背后的文化結構之真。它穿透紛繁復雜的歷史事件而探入歷史現象的文化結構之中,遂使歷史學不再是沉浸于歷史事件中的復原式看客或者是滿足于與古人遙對共情的優(yōu)雅角色。這樣的研究取向不僅有效地回應了后現代主義對還原客觀歷史的沖擊,規(guī)避了因對具體事例的考證失誤而帶來的學術風險,化解了史學研究中碎片化與大論述之間的緊張狀態(tài),更為重要的是,它從各種“現象級”問題中開拓了探討“必然性”而非“或然性”的廣闊學術空間。

    (二)文化要素分析法與科學歸納法

    明確了研究歷史現象的比較優(yōu)勢之后,就涉及具體的研究方法。在批判生物遺傳、自然環(huán)境、心理活動等因素在解釋歷史現象的局限性后,常先生倡導運用“文化要素分析法”來解決問題。[15]自序4他認同日本文化史學家石田一良的觀點,從方法論的角度來重新審視近代以來文化史的價值,認為它不應是陳列品,而是“為了達到特定認識而組織和分析材料的方式”[8]28。他指出:“現象在歷史研究中并不是最簡單的東西,一個現象往往是由若干更簡單的文化因素組成的。因而,當一個現象被確定下來以后,緊接著就要對這個現象加以分解……”他吸收了涂爾干的研究成果,指出通過分解歷史現象,可以得知各個文化元素出現的先后順序,進而找出歷史現象產生的原因?!艾F象分解的首要任務是設法弄清特定現象由哪些因素綜合而成,以及這些因素在綜合體中分別發(fā)揮什么作用,弄清楚這些問題不僅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各國歷史文化之間的差異,辨別形似而實非的事物,而且很快就能將這些認識運用到現實社會的整治工作中來?!睘榱双@得全面可靠的歷史信息,他強調說:“歷史現象分析的實踐一再表明,構成一現象的因素不可能一次性識別出來,有時要進行多次分解,從一個層面深入到另一個層面才能窮盡?!辈贿^此類工作也應適可而止,“只要能夠充分解釋所要知道的事情就可以了,不必盲目求深”。[14]經過如此一番抽絲剝繭的研究,各種歷史現象的文化結構得以呈現,不同時段支撐文化結構的元素得以明晰,對于精準把握歷史脈搏無疑具有極大的價值。

    由于現象史學旨在考察歷史現象而作出相應的理論概括,因此需要在歸納方法上進行慎重選擇。常先生根據英國哲學家弗朗西斯·培根的觀點指出,發(fā)現真理有哲學方法和科學方法兩條道路,其中哲學的道路是從感覺和特殊的東西飛躍到一般的原理,而科學的道路是從感覺和特殊的東西循級上升到一般的原理。它們“看起來都是先從感覺的、具體的事物出發(fā)而最后止息于一般原理,但二者之間卻存在著‘無限的不同’,這種不同首先是由它們的學科性質決定的??茖W面對的是外部的客觀世界,它從這個對象所得到的是知識,而哲學則是關于人們獲得知識的反思,它面對的總是主觀與客觀二者的關系”[8]40-42。為了得出科學的原理,現象史學必須在哲學方法和科學方法中作出必要的權衡和取舍。鑒于哲學運用概念體系解釋世界而缺乏實證研究,又往往與意識形態(tài)糾纏不清,歷史學則“總是一個經驗性而非思辨性的學科,它處理的是用文字和實物記錄下來的過去的事實,任何假設都必須放在大量事實中去驗證,在它的對象,即事實中,主觀與客觀的因素早已熔為一爐”[8]42-44,因此,歷史學若要追求普遍原理,就必須走科學歸納的道路。

    (三)強調文化整體觀

    以往的不少歷史文化研究“為了達到某種理論上的目的或者只是為了方便和條理”,總是通過歷史編纂學和歷史分期觀念兩個層面人為地將文化進行分割。[8]58歷史編纂學是“按地域或專題敘述文化”,屬于敘事史的范疇,它們“切斷了文化因素之間的聯(lián)系,肢解了文化,從而也破壞了規(guī)律的探索”。[8]58-59歷史分期觀念屬于形而上的歷史哲學的范疇,服務于特定的歷史觀,它會帶來兩個消極后果:第一,把世界歷史作為一個整體進行抽象概括,往往導致牽附先驗的理論框架;第二,具體歷史內部的政治、經濟、法律等組成元素的發(fā)展極不均衡,它們無法一一適應分期標準。[8]60-62鑒于以上認識,常先生建議采取文化的整體觀:“文化的整體性觀點并非要求我們在進行每一項研究工作時都面面俱到,它只要求我們打破舊日那些人為的分割,按照文化要素在文化體系中的作用為線索去理解文化,找出規(guī)律?!盵8]62由此可知,文化研究的整體觀為探索歷史規(guī)律清除了關鍵障礙,做好了必要準備。

    (四)明確歷史規(guī)律的特征

    “歷史學是否可以成為科學,最終要看是否可以從堆積如山的歷史材料里尋找出規(guī)律來?!盵8]49本著這樣的學術追求,常先生就什么是歷史規(guī)律以及歷史規(guī)律的特征進行了深入的考察。他批評了將歷史規(guī)律看作一個事物的發(fā)展過程、世界各民族文化中相同或相似的現象這兩種規(guī)律觀,并借鑒英國社會人類學家拉德克利夫-布朗對規(guī)律的理解,對科學意義上的歷史規(guī)律進行了探索。常先生反對“用自然科學規(guī)律衡量歷史學”[14],明確指出包括歷史規(guī)律在內的社會規(guī)律的普遍性、持久性、穩(wěn)定性均不及自然規(guī)律,而是有著自身的特點。[8]58他總結出了歷史規(guī)律的五個基本特征:其一,只存在于不斷重復出現的現象之中;其二,只存在于構成現象的各要素之間,而非事件之間;其三,有其適用的空間和條件;其四,有其適用時限,至今仍發(fā)揮作用者值得分外重視;其五,僅限于解釋過去,并給出應對當前事務的對策。[14]以上五個特征實際上收窄了歷史規(guī)律的范圍,明晰了歷史規(guī)律的效能,為如何探索科學的歷史規(guī)律指明了方向。這就要求研究者從博學家轉化為科學家,使其研究成果達到“結束言人人殊的局面,得到一些無論研究者主觀上是否愿意接受但客觀上不得不承認的結論”[8]序言3的目標。

    對歷史規(guī)律的思考也引發(fā)了常先生對歷史研究評價問題的思考。他指出:“一種學問的社會評價取決于它在整個社會工程中的效用,而長盛不衰的社會效用又取決于自身的科學水平。”由于發(fā)現規(guī)律是科學的價值所在,因此“21世紀的新史學應該以發(fā)現歷史規(guī)律服務于社會,對歷史學家工作的評價也應以此為標準”。當然,也不能因此而否定考證工作,“歷史學上也需要做一些材料整理和考訂工作,一文一字的識讀、一事一物的考證作為史學的自身建設永遠不可缺少,它們應交由有專長的學者去完成”。[14]由此可見,現象史學堅持并提倡歷史學應以探索歷史規(guī)律為主業(yè),發(fā)現了什么樣的歷史規(guī)律,發(fā)現了多少歷史規(guī)律,為當今社會的發(fā)展提供了哪些有價值的史學智慧,才是應當始終把握的著力點。

    三、對持續(xù)推進現象史學發(fā)展的若干思考

    現象史學在追求史學科學化的征途中既有破舊的勇氣,又有拓新的思考,經過常金倉先生近三十年的不懈思考,已初具系統(tǒng)的理論表述并有相應的實踐研究成果。回首過往,總結經驗,筆者以為今后可以從目標理念、闡釋類型、推進方式、成果普及四個方面進一步謹慎思考和持續(xù)推進現象史學的穩(wěn)步發(fā)展。

    (一)從“管理”到“治理”的理念調整

    學術乃天下之公器,每一門學科都應找到與社會發(fā)展的吻合度,對于向來追求以史為鑒、經世致用的中國史學來說更是如此。就歷史學而言,學科的持續(xù)推進需要借力當今時代的發(fā)展;就當今時代而言,歷史學應當成為社會工程的一部分,以科學的路徑助力社會發(fā)展,這是每一位有志于此的史學工作者應當具有的時代使命感。具有實踐品質的現象史學將研究重點放在源于歷史的現實問題,即是以天下公器之本志來開展歷史研究的一種學術路徑。正是基于這一初衷,常先生希望通過現象史學的研究路徑,將歷史學建設成為一門“社會管理學科”。目前看來,這一表述似未周延,需要作出一些理念上的調整。社會發(fā)展本應是全部社會成員共同的責任,考慮到“管理”有自上而下之義,“治理”則有上下聯(lián)動、多元主體共同參與之義,二者雖有一字之差,但在理念上有很大的差別,(4)唐鈞先生指出,社會治理強調過程、倡導調和、兼顧多元、注重互動。關于社會管理與社會治理的關系,參見唐鈞《社會治理與社會保護》,北京大學出版社2018年版,第42-57頁。加之歷史學作為一切社會科學的基礎,具有很大的輻射面,所以將歷史學科的建設目標從“社會管理學科”的表述改為“社會治理學科”,可能會更為妥當一些。國家是最大的社會組織,2013年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將“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這一先進理念正可作為“治理”一詞比較優(yōu)勢的很好注腳。

    歷史是活著的,而且是活在當下的。歷史學要想成為社會治理學科,就必須觀照當下社會,深刻認識到歷史研究不是對現實無能為力的屠龍之技,而是始終將目光和熱情投放到活著的現實社會之中。就中國史學而言,在回應時代需求,討論中國道路、中國崛起的問題時,在傳統(tǒng)社會享有累世尊嚴的歷史學不應缺席失語,歷史學家不能是缺席者、失語者、旁觀者,而應該有能力在場發(fā)聲,憑借歷史科學的專業(yè)視角,提供相應的思考、意見、建議,甚至解決方案。2021年初,《社會科學》編輯部刊發(fā)卷首語《中國實踐的學術在場》,該文指出:“學術研究必須回應現實,中國學術研究必須回應中國現實。這是學術研究的問題意識所在,只有這樣才能體現中國學術研究的中國關懷,而中國關懷恰恰是中國學術研究的起碼要求?!盵17]筆者對此深以為然。以這次新冠疫情為例,歷史學不能僅寫出關于歷史上瘟疫的梳理和考證文章以示人文關懷,更重要的是要發(fā)揮專業(yè)特長,以長時段的視野,縱深的眼力,深入探究相關社會治理的深層次問題,進而嵌入到社會治理中去,作為今后理性行動的前驅。與此相關,學術論文的發(fā)表或著作的出版只是現象史學的階段性成果,還需要繼續(xù)進行指向實踐的成果轉化。我們不能總是等著公共決策層面主動去搜集現象史學的研究成果,而要主動提出自己的方案。借用經濟學中的“價值鏈”概念,雖然每位史學工作者都應有各自的專攻方向,但歷史學科必須有學科系統(tǒng)的價值鏈,價值鏈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應該凸顯歷史學的獨特學科潛能與價值,現象史學即是在這方面的一次有益探索。

    由于現象史學作為歷史學指向社會治理的探索路徑,旨在為當前社會治理提供史學智慧,所以擇取的研究對象主要是與當今現實社會問題對接的有研究價值的歷史現象,亦即“對還處于問題階段的現象進行研究,提供相關的政策思路和理論支撐”[18]。大體而言,現象史學應以明確的現實問題為導向,聚焦于根治歷史積弊和優(yōu)化社會機制兩個層面,通過具體研究有限參與社會實踐,其中根治歷史積弊的層面尤其值得重視。須知傳統(tǒng)痼疾發(fā)作,不能臨渴掘井,也不能只憑口頭或紙面上的批判和拒斥予以完滿解決,唯有以“長時段”視野深入探究其結構、剖析其文化肌理,才能尋出病癥的根由,并以此為前提對癥下藥。明末清初大儒顧炎武曾開創(chuàng)考證經史之風,當時他著眼于“天下郡國利病”,旨在明道救世、經世致用,個中良苦用心,今日仍然值得汲取借鑒。20世紀初,李大釗先生在中國經世致用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下根據救亡圖存的需要從事學術研究,“苦苦思索未來中國的發(fā)展等問題”[19]170-171,他在1924年出版的《史學要論》是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產生的重要標志。他在這本著作中曾似有所指地反問道:“人事現象的復雜,于研究上特感困難,亦誠為事實;然不能因為研究困難,遽謂人事科學全不能成立,全不能存在。將史實匯類在一起,而一一抽出其普通的形式,論定其一般的性質,表明普遍的理法,又安見其不能?”[19]100近一百年前李大釗先生的發(fā)問其實是一次號召,值得今日史學界認真地回顧與反思。

    今天的史學工作者應該經常思考一個問題,即怎樣才能使自己的研究成果甚至整個歷史學科在當今時代變得更有價值?現象史學就是出于這方面的思考,它既非由史學著述直達人文關懷式的“懸浮的精致”,亦非“只聽樓梯響,不見人下來”式的“純學術”,現象史學的持續(xù)推進有利于發(fā)揮歷史學在社會治理中的獨特專業(yè)優(yōu)勢,有助于科學化的歷史學成為社會的醫(yī)生或優(yōu)化師,進而使歷史學成為一門為現實分憂、增進社會幸福感的致用學科。如此,歷史學家也就成為了既充滿人文關懷又具備科學素養(yǎng)的歷史科學家或社會工程師。只要持續(xù)推進,那么歷史學就能實現從身居象牙塔到充滿人間煙火味的學科蛻變??偠灾?歷史學作為歷史文化重要的學科載體,既然在社會治理中有著很大的潛能,那么我們就有責任和義務讓其充分施展開來。

    (二)從個體性解釋到公共性闡釋

    歷史學若要建設成為社會治理學科,那么實現研究成果從個體性解釋到公共性闡釋的轉變就是其中關鍵性一步。個體性解釋,亦即圍繞某一個問題討論時,每個人的解釋各不相同或各有側重。這或是由于問題本身的真?zhèn)?或是由于個人論證的目的、掌握的史料、觀察的角度、研究的方法和不同的理解所導致。這里至少有兩個問題值得注意:第一,所討論的問題是否存在“因果必然性的空間”。留戀于事件層面的考證或解釋往往囿于史料不足征,為研究者留下了大量抒發(fā)己見的學術空間,得出的結果經常具有或然性而非必然性。第二,爭鳴只是開始,趨同才是成果。雖然百家爭鳴是值得鼓勵的正常學術現象,但也并不能因此而認為爭鳴就是史學繁榮的最高境界。因為爭鳴的目的是尋出真理,而非刻意營造爭鳴的學術氛圍。所以說,為了使所探討的問題具有“因果必然性的空間”,進而得出趨同的客觀結論,以歷史現象為研究對象的現象史學不失為一條具有可操作性的學術路徑。歷史事件下沉,而歷史現象上浮?,F象史學在尊重歷史事實的基礎之上,致力于考察構成歷史現象的各個組成要素(或現象得以存在的支點)之間相對穩(wěn)定的關系,這種相對穩(wěn)定的關系即是歷史規(guī)律。對具有客觀屬性特別是關乎公共關懷的歷史現象進行多次文化要素分析,得出的歷史規(guī)律定然具有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必然性??茖W意味著公共性,這種必然的歷史規(guī)律就是公共闡釋(5)這里“公共闡釋”的表述借用了張江先生的論述,參見張江《公共闡釋論綱》,載于《學術研究》2017年第6期。當前歷史研究可能存在將某些內涵相同或相關但表述各異的理論和方法進行疏通或整合的必要,在闡釋歷史現象的過程中,現象史學可為此架起溝通的橋梁。,是在討論公共議題時出于公共理性的公共產品。以此為前提,才能提出相應的史學方案,為社會治理提供基于史學維度的智慧。美國學者裴宜理指出:“我認為,最好的歷史學能解釋各種文化、機構和行為從何而來——并通過對人類共同的過去中那些經常被遺忘或隱蔽了的元素認知,為將來如何改善這些文化、機構和行為提供啟迪?!盵20]1-2這也是現象史學念茲在茲的目標。

    為了深化認識,歷史規(guī)律也可適當進行分類。概而言之,如果某一歷史規(guī)律是從某一各個元素相對穩(wěn)定的歷史現象中歸納出來的,可以視之為“橫向規(guī)律”,它既可屬于某一短時段,也可屬于某一長時段;如果某一歷史規(guī)律是從各個元素此消彼長的歷史現象中歸納出來的(如某一歷史現象起源時的主要支撐元素在后世只是次要元素),可以視之為“縱向規(guī)律”,屬于長時段范疇。

    在現象史學的實證研究中,圍繞某類主題,理論上有可能逐層提升,進而考察相關歷史現象之間的聯(lián)系,穩(wěn)步構建出規(guī)律群或原理群,也唯有建基于此的科學整合,才有可能進一步提煉出歷史發(fā)展的總趨勢和總脈絡。英國哲學家弗蘭西斯·培根指出:“唯有中級公理卻是真正的、堅實的和富有活力的,人們的事務和前程正是依靠著它們,也只有由它們而上,到最后才能有那真是最普遍的原理,這就不復是那種抽象的,而是被那些中間原理所切實規(guī)限出的最普遍的原理?!盵21]89培根關于“中級原理”或“中間原理”的遠見卓識應當引起足夠的重視,現象史學得出的歷史規(guī)律即為實證性的中級原理或中間原理(6)美國社會學家羅伯特·K.默頓對“中層理論”進行了系統(tǒng)探討,參見羅伯特·K.默頓著,唐少杰、齊心譯《社會理論和社會結構》,譯林出版社2015年版。。對于歷史學而言,其實能得出很多中級原理已極有價值,“最普遍的原理”則依賴于中級原理。培根還有一個遠大的學術理想:“我們終歸要做這樣一件事,就是要把所有機械性方術和文化性方術(只要它們是有關于事功的)都尋找出來并徹底檢查一遍,從而把它們二者當中的巨大的、精妙的和最完善的事功,連同其產生或動作的方式,都集為一編或一部特定的歷史。”[21]203其所言“文化性方術”即是包括歷史規(guī)律在內的社會規(guī)律;所謂“一編或一部特定的歷史”正類似于前引常金倉先生所追求的“按照文化內部脈絡用一篇篇論文組成的一系列原理”。

    作為史學工作者,我們也應清醒地意識到,歷史學僅僅是人們認識歷史現象的一個維度,歷史學在闡釋歷史問題時難以規(guī)避學科自身的局限性,由此也會導致提出的史學方案必然考量有限,不夠周密。因此,在提出史學方案之后,根據所解決問題的特點,社會治理的決策層面還需要整合政治學、經濟學、社會學、管理學、法學甚至自然科學等相關學科的專業(yè)方案,加以充分的社會實踐調查,才能為社會發(fā)展貢獻出有價值的智力支撐。

    (三)注重內涵式發(fā)展

    現象史學的核心概念是歷史現象、文化結構、歷史規(guī)律、人文關懷,這些核心概念指涉的任務和目的賦予了它注重內涵式發(fā)展的學術品質,這主要體現在它與歷史考證和敘事史學的關系以及理論與實踐的相互交養(yǎng)兩個方面。

    在與歷史考證的關系上,現象史學態(tài)度鮮明——不為考證而考證。當學者把“求真”當作歷史研究的最終目標時,考證就是服務于這一目標的。對于從事現象史學的研究者而言,歷史考證并非最終目標,進行考證只是出于訓練學術基本功的需要,或者是為了確定歷史現象而進行的前期準備工作。一般而言,歷史學常說的“求真”是指還原歷史真相,但現象史學的“求真”則是在確定客觀的歷史現象之后,將更多的精力放在探索歷史現象的文化結構以及歷史規(guī)律上。其實這種“不為考證而考證”的觀念早在20世紀上半葉已成為一些學者的學術立場。如李大釗曾不止一次論及整理史實與提煉一般理論的重要性,他說:“就歷史的事實為科學的研究,誠不可不基于就特殊情形所為事實的觀察與征驗;故特殊史實的精查,乃為史學家的要務。然史學家固不是僅以精查特殊史實而確定之,整理之,即為畢乃能事;須進一步,而于史實間探求其理法?!盵9]96“史學的主要目的,本在專取歷史的事實而整理之,記述之;嗣又更進一步,而為一般關于史的事實之理論的研究,于已有的記述歷史以外,建立歷史的一般理論。嚴正一點說,就是建立歷史科學。此種思想,久已廣布于世間,這實是史學界的新曙光。這種嚴正的歷史科學,實際上今尚未能完成其整齊的系統(tǒng)?!盵19]95-96重溫近百年前先輩之言,反觀今日史學,依然“未能完成其整齊的系統(tǒng)”,承接李大釗先生的史學思想而推展之,實為吾輩之責任。20世紀40年代初,呂思勉先生在《先秦史》中也曾告誡學人:“舉國人向所想望之竟,稽求其實,俾得明于既往,因以指示將來,此治古史者所當常目在之者也。不然,所聞雖多,終不免于玩物喪志而已矣,抑無當于史學之本旨也?!盵22]444-445從語氣觀之,呂先生的批評當有所指,他言語中體現出的實用精神也值得每一位史學工作者認真體味。國外亦然,19世紀法國實證主義的創(chuàng)始人奧古斯特·孔德也批評道:“單純的博學,其中雖有實在的知識,但雜亂無章;知識中只有各種事實而卻不包含規(guī)律,顯然這是不足以指導我們的行動的?!盵23]23“一切健全思辨的必然使命都是為了不斷改善我們個人和集體的現實境況,而不是徒然滿足那不結果實的好奇心。”[23]33

    雖然多元發(fā)展對于歷史學是有利的,但鑒于現象史學在研究對象、目的和路徑上與敘事史學大異其趣,也就意味著它拒斥敘事史學。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西方史學界重操舊術,出現了“復興敘事史”的潮流,注重“深度描述”的微觀史學和新文化史的興起與此關系密切。我國就有學者強調“歷史學是一門敘事之學”,期待它“回歸到最古典、最本真的形態(tài)——講故事”。[5]對此,王晴佳先生認為歷史學是一門強調概括的學問,西方新文化史放棄經世致用,自我封閉,“折射出的是西方世界在全球影響的衰落、史家重拾過去、躲避現實的一個現象”,他不贊成中國史學界一味“盲從跟從”。[24]龐卓恒和吳英先生則指出:“(復興敘事史的倡導者們)為了恢復歷史學應有的人的情感和價值內涵,就否定歷史學應該具有的科學品格,不單是對新史學的積極貢獻的否定,也是一種歷史的倒退,把歷史學拉回到非科學的‘人文學科’的地位?!盵25]這些意見都十分中肯。近代以來自然科學的發(fā)展日新月異,已經影響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作為一切社會科學基礎的歷史學卻總是在回歸敘事史上顯關懷、表情感、尋價值,綜觀各門學科,很少有像歷史學這般迷戀于幾千年里來回打轉的學科。與此相對,現象史學以中觀思維破敘事史而立現象史,致力于對接社會治理的現實需求,就中國史學而言,無疑是一種積極的取向。與此相應,現象史學的評價標準就不是講了多少動人的故事,作了多少對人物和事件事后諸葛亮式的評頭論足,而是發(fā)現了多少有價值的歷史現象,明確了多少文化結構,總結出了多少歷史規(guī)律。

    對考證和敘事史的態(tài)度,決定了現象史學的史料觀。史料本是歷史研究的必要基礎,但因過于強調這一基礎而走材料主義的道路則值得深入反思。材料主義傾向帶來的后果是除了整合、辨析甚至彌縫史料以講好故事外,很少去思量史學是否還有其他重要任務。誠然,在研究范式上沒有實質突破的史料外延式擴展也是學術增長點,作為個人興趣,學者在歷史研究中堅持材料主義本無可厚非,但作為一門學科,卻不能止步于此、滿足于此,不能等著整理完所有材料之后才開始重視理論闡釋等其他工作。就中國史的研究而言,史料不是太少,而是已經極多,現在依然層出不窮。這些史料沒有全部整理完的那一天,況且史料價值的推展并非只有擴展史料外延一途,對史料的充分利用還需提升理論的認識水平,在深度解讀上下足工夫。因此,歷史研究不能總是刻意地去謀求史料范圍的擴充,而是應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對常見史料的“精選慎擇”[14]上,在既有史料的基礎上持有理論取向,最大限度地合理開發(fā)和充分利用現存史料,進而總結出中觀理論。正如常金倉先生所言:“一個好的歷史學家意味著當你與別人占有同等材料時發(fā)現了多少能經得起檢驗的歷史原理,而不是把殘損的歷史事件修復了多少。”[14]在中國史的研究中,先秦史的史料相對較少,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考證和敘事的空間,但在我們看來,這反而是倒逼先秦史在理論和方法上率先取得突破性進展的優(yōu)勢和機遇,如有新理論與新方法,原有史料便會呈現出新的解讀價值。

    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相互交養(yǎng)也是現象史學的內在要求。我們應該清醒地意識到,科學是需要理論的,沒有無理論的科學,沒有理論的學科就沒有魅力。也應明白,一切書齋中的完密邏輯在現實中都是粗糙的,一切理論中的完密邏輯在研究實踐中也是不精的?,F象史學作為反思既有歷史研究并從中提煉出來的史學研究路徑,可以說在歷史現象的研究上形成了理論自覺。不過初具雛形的理論只是先導,需要繼之以研究實踐并受其滋養(yǎng)。張昭軍先生曾介紹了包括常先生在內的三家以文化史為視角的史學理論,認為其雖“論證稍顯空泛”,“但這并不意味著可以輕視他們所提出的問題。對于任何一門學科而言,擁有較為系統(tǒng)的理論方法都是其走向獨立和成熟的重要標志”[26]。這一評論自有其價值,現象史學堅持理論與實踐的相互交養(yǎng),既可不斷完善理論并繼續(xù)付諸實踐,也可免于只給他人指路自己卻揚長而去的“灑脫”。同時,現象史學的推進不僅要借助于社會學、文化人類學等社會科學甚至自然科學的啟發(fā),而且要繼續(xù)培養(yǎng)生產理論的能力,甚至達到其他學科運用現象史學的理論來調整改善各自學科的層次(7)晁天義先生在討論歷史學跨學科研究時強調:“歷史學家們對文化人類學和社會學的研究成果不能僅僅停留于被動接受的層面,還有通過歷史學的實證分析對其加以完善和修正?!币婈颂炝x《試論新時期先秦史領域跨學科研究的成就與問題》,載于《淮陰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第4期。。還需要補充一點,以筆者淺見,現象史學也不一定只有處于文化史的研究框架下才能進行理論與實踐的探索,與其說現象史學是文化史的理論與實踐,不如說它是歷史學的一種理論與實踐更為合適些。

    時過境遷,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日益增強,歷史學在國家財力大量投入這一外力的影響下,學術機構紛紛建立、研究隊伍日益壯大、各種刊物層出不窮、各類會議層見疊出、各式研究會遍地開花、研究成果汗牛充棟、學術著作譯介日隆、學術視野持續(xù)國際化、學術講座日益火爆、公眾參與熱情不減,新史料、新視角、新方法、新領域不斷涌現,史學界呈現出一派應接不暇、欣欣向榮的景象。如此看來,當初的史學危機好像已經得到了解決,很少再有繼續(xù)追問的聲音。坦率而言,這些現象固然是事實,然而歷史經驗無數次告訴我們,看問題不能只看表面現象。不可否認的是,學界仍然鮮有對當時討論史學危機時的困惑給予充分的回應,問題依然存在。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歷史學雖取得長足進步但缺乏實質性突破至少有四個深層原因:第一,緊跟西方史學的節(jié)奏;第二,永無止境地追逐新史料;第三,理論研究與實踐研究相分離;第四,孤芳自賞有余而對接社會乏力。此外,如今歷史學專業(yè)門檻不高、年輕學子因就業(yè)問題對史學望而卻步、“講故事”式的大眾印象依舊存在等老問題也沒有從根本上得到扭轉,亟待對其進行系統(tǒng)性的反思和應對。誠如學者所言,“承認史學危機警鐘的敲響,未必都是壞事,反而可能成為史學重獲新生的契機”[27]227。歷史學唯有正視問題,堅持內涵式發(fā)展的學術取向,才能有效應對這些深層危機,才能激發(fā)出這門古老學科在新時代的旺盛生命力。

    (四)既不拒斥也不刻意謀求公眾化

    歷史學的價值體現在學術功能和社會功能上,它的價值鏈可歸納為整理史料、還原歷史、闡釋歷史、觀照現實。整理史料和還原歷史是基礎,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闡釋歷史解決的是歷史因何發(fā)生的問題,目的是理解歷史。以上三者基本上屬于學術功能的范疇。觀照現實則通過學術而指向社會功能,它是歷史學作為一門學科得以存在和發(fā)展的終極追求,目前主要體現在傳承歷史文化、開展歷史教育、提升人文素養(yǎng)、服務經濟建設、豐富社會生活等方面。現象史學認同歷史學既有的這些學術功能和社會功能,但它接續(xù)中西史學科學化之路,將學術旨趣鎖定在探索歷史現象的文化結構及其歷史規(guī)律上。

    正是出于這樣的考慮,現象史學既不拒斥也不刻意謀求研究成果的公眾化。“公眾”是近年來史學界比較熱門的一個詞匯,其實歷史學關注公眾并不意味著只有書寫公眾、公眾參與、公眾消費的路徑。一部分史學工作者或史學新潮流陷入史學著述“能有幾個人看”的票房式思維困境,試圖通過眼光向下或改變寫作方式來贏得公眾的青睞。在我們看來,這種思維存在的問題是把史學成果的價值定位在激發(fā)大眾有限的閱讀和思考上。了解歷史縱然是許多人的業(yè)余愛好,惟妙惟肖的歷史故事更易迎合公眾的興趣,但不是歷史科學的任務。除了專門面向大眾的科普讀物外,嚴謹而深層分析的史學著述可讀性并不強,非一般民眾可以在短時間內系統(tǒng)地理解,難以激發(fā)起大眾的興趣,當然也不應以迎合公眾閱讀需求為目的?,F象史學也面向公眾,不過是以自身的方式施展著公眾性。它將精力主要聚焦于當前需要解決的社會問題上,著力于通古今之變,闡釋影響至今的歷史文化現象并達成共識,在此基礎上提出優(yōu)化社會機制的史學方案,進而指向改善和提升公眾工作與生活質量的目標。因此,現象史學的研究成果作為專業(yè)的公共闡釋,雖然是面向公眾之政策科學的必要組成部分,但并不把主要精力放在普及歷史知識和對公眾的文化濡染上。

    四、結語

    每一門學科都是人類在某一維度思考上的極致施展,每一門學科的每一次重要進步,總是在繼承和批判以往研究范式的基礎上取得的。西方的史學科學化是在近代以來自然科學影響社會學、經濟學、人類學、人口學等學科發(fā)展的外部環(huán)境下,歷史學科內部對于研究路徑的一種自覺反思、探索和調整。自20世紀初以來,“史學科學化”的探索之路引起了中國學界的高度關注。在這一問題的討論中,常金倉先生開展了獨具特色的探索性工作。改革開放后的三十年里,他從西方哲學、文化人類學、文化史學和社會學中不斷汲取養(yǎng)分,以闡釋和研究中國文化史為著力點,在研究取向上有力地批判了“講故事”式的敘事史學和材料主義傾向,在學科屬性上有效地應對了后現代主義對還原客觀歷史針鋒相對的沖擊,堅決地回應了哲學家對史學科學化的多重質疑和史學工作者振振有詞的學術退卻,積極倡導作為研究策略的現象史學或文化史學,從理論、方法和研究實踐上對史學科學化進行了系統(tǒng)的闡述。他試圖為中國現代史學注入科學的素養(yǎng),大展史學之長,以使綿延數千年的這門學問不至于僅是大千世界里茶杯中的一隅風波。

    洪曉楠先生指出:“近代人文主義運動在近代前期帶來了科學的發(fā)展,并促進了科學的發(fā)展,而在近代后期,由于科學自身獨立的發(fā)展,特別是科學的功利主義的應用,造成了科學與人文的相互排斥,相互分離。在某種意義上,無論是科學主義的悲劇還是悲觀的科學虛無主義的誤區(qū),歸根到底都是由于離開了科學與人文的整合所致?!盵28]總序5按照現象史學的觀點,史學科學化絕非拒斥史學的人文價值,反而將人文關懷視為史學的應有之義和重要理念,是史學科學化得以存在的必要支點,只是力圖通過科學的路徑而達致。從史學工作者的角度來說,現象史學是以史學科學化與介入社會治理的取向取代了單純學術興趣的取向,將學術研究與社會需求的統(tǒng)一視為治學之旨歸。在當前中國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征程上,對于兼具人文關懷與科學化潛能的歷史學而言,應該抓住機遇,充分施展這種學科潛能。從事現象史學的研究者也并非熱衷于追逐“科學家”或“社會工程師”之類的虛名,而是要行科學之實,著力解決關乎歷史學有質量地生存和發(fā)展的學術問題,甚至國家和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問題。我們堅信,實質上的學術進步在于批判以及批判之后的建設,史學科學化與人文關懷合流的現象史學式知識生產,無疑是歷史學這一古老學科在新時代煥發(fā)生機的一條頗有價值的探索之路。常先生強調,“把歷史學變成科學是一次長途跋涉,不可能畢其功于一役,必須有堅忍不拔的精神,克服任何一遇挫折就狼顧狐疑的情緒”[8]49。因此,對于理論與實踐尚處于萌發(fā)階段的現象史學而言,其推進之路任重而道遠,依然需要綿綿用力,久久為功。

    猜你喜歡
    歷史學史學現象
    它們離“現象級”有多遠
    商周刊(2017年5期)2017-08-22 03:35:13
    高中歷史學法指導
    中學政史地(2017年2期)2017-05-17 06:17:38
    歷史學
    新校長(2016年5期)2016-02-26 09:28:51
    史學漫畫館
    你能解釋下面的現象嗎
    猜謎語
    史學漫畫館
    奇異現象傳真
    奧秘(2014年10期)2014-10-17 19:52:20
    “裸婚”背后的歷史學思考
    當代史學的轉向
    精品人妻在线不人妻| 精品免费久久久久久久清纯 | 男女边摸边吃奶| 无人区码免费观看不卡 | 19禁男女啪啪无遮挡网站| 亚洲黑人精品在线| 欧美日韩亚洲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国产有黄有色有爽视频| 男女下面插进去视频免费观看| 这个男人来自地球电影免费观看| 欧美人与性动交α欧美精品济南到| 日韩大片免费观看网站| 国产片内射在线| 人人澡人人妻人| 午夜91福利影院| 少妇猛男粗大的猛烈进出视频| 国产激情久久老熟女| e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在线看a的网站| 日韩免费av在线播放| 老汉色∧v一级毛片| 黄色 视频免费看| 热re99久久精品国产66热6| 欧美 日韩 精品 国产| 狠狠精品人妻久久久久久综合| 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躁| av线在线观看网站| 黑人巨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蜜桃| 亚洲伊人色综图| 国产精品麻豆人妻色哟哟久久| 国产xxxxx性猛交| 精品一品国产午夜福利视频| 久久中文看片网| 1024香蕉在线观看| 国产一卡二卡三卡精品| av欧美777| 精品人妻在线不人妻| 久久国产精品男人的天堂亚洲| 丝袜在线中文字幕| 欧美成人午夜精品|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国产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99国产极品粉嫩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人妻少妇| 国产精品麻豆人妻色哟哟久久| 国产高清激情床上av|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熟女久久久久浪| 精品福利观看| 每晚都被弄得嗷嗷叫到高潮| 少妇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久久久人人做人人爽| 成人亚洲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夜夜爽天天搞| 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密| 丰满迷人的少妇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不卡| 美女福利国产在线| 午夜激情av网站| 飞空精品影院首页| 欧美在线黄色| 99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90打野战视频偷拍视频| 91av网站免费观看| 成年人黄色毛片网站| 欧美亚洲 丝袜 人妻 在线| 波多野结衣av一区二区av| 国产xxxxx性猛交| 日韩视频在线欧美|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 | 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日本深夜| 亚洲专区中文字幕在线| 啦啦啦免费观看视频1| 国产免费av片在线观看野外av| 深夜精品福利| 叶爱在线成人免费视频播放| 色精品久久人妻99蜜桃| 一区在线观看完整版| 18禁裸乳无遮挡动漫免费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高清在线视频 | 久久人妻福利社区极品人妻图片| 欧美日韩亚洲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丰满迷人的少妇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精品一区二区www | 一本大道久久a久久精品| 亚洲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我的亚洲天堂| 午夜福利影视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99久久99久久久不卡| 黄色成人免费大全| 妹子高潮喷水视频| av线在线观看网站|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香蕉五月 | 欧美激情 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精品在线电影| 电影成人av| 亚洲一卡2卡3卡4卡5卡精品中文| 两人在一起打扑克的视频| 久久久精品94久久精品| 中文字幕高清在线视频| 亚洲精品在线美女| 国产又色又爽无遮挡免费看| 大陆偷拍与自拍| 欧美亚洲 丝袜 人妻 在线| 成年女人毛片免费观看观看9 | 女人精品久久久久毛片| 国产片内射在线| 国产精品1区2区在线观看. | 亚洲中文日韩欧美视频| 黑人欧美特级aaaaaa片| 一边摸一边抽搐一进一出视频| 国产深夜福利视频在线观看| 91精品三级在线观看| 中亚洲国语对白在线视频| 人妻久久中文字幕网| 中文字幕av电影在线播放| 欧美亚洲日本最大视频资源| 少妇被粗大的猛进出69影院| 成在线人永久免费视频| 国产福利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亚洲人成电影观看| 亚洲色图 男人天堂 中文字幕| 如日韩欧美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 欧美日韩一级在线毛片| 女警被强在线播放| 国产男女内射视频| 久久人人爽av亚洲精品天堂|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成人av| 激情视频va一区二区三区| 一个人免费看片子| 国产伦理片在线播放av一区| 天堂中文最新版在线下载| 后天国语完整版免费观看| 人妻久久中文字幕网| 99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一卡2卡三卡4卡5卡| videos熟女内射|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一区二区| 日本一区二区免费在线视频| 五月天丁香电影| 另类亚洲欧美激情| 女警被强在线播放| 97人妻天天添夜夜摸| 国产不卡av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色视频综合| 少妇猛男粗大的猛烈进出视频| 亚洲美女黄片视频| 十八禁人妻一区二区| 人人澡人人妻人| 女同久久另类99精品国产91|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专区| 香蕉久久夜色| 婷婷成人精品国产| 欧美激情极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国内视频| 大片电影免费在线观看免费| 男男h啪啪无遮挡| 久久久久久久大尺度免费视频| 欧美黄色片欧美黄色片| 黄频高清免费视频| 三级毛片av免费| 国产99久久九九免费精品|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精品| 国产免费av片在线观看野外av| 黄色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日韩人妻精品一区2区三区| 少妇的丰满在线观看| 美国免费a级毛片|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秒播| 免费高清在线观看日韩| 十分钟在线观看高清视频www| 王馨瑶露胸无遮挡在线观看| 久久婷婷成人综合色麻豆| 黄色视频不卡| 国产极品粉嫩免费观看在线| 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视频了| 无限看片的www在线观看| 日韩制服丝袜自拍偷拍|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av网站| 精品熟女少妇八av免费久了| 脱女人内裤的视频| 精品国产超薄肉色丝袜足j| 久久亚洲精品不卡| 亚洲精华国产精华精| svipshipincom国产片| 免费在线观看日本一区| 国产精品99久久99久久久不卡| 十八禁高潮呻吟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激情短视频| 最新的欧美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综合色网址| 国产在线一区二区三区精| 精品一品国产午夜福利视频| 狠狠婷婷综合久久久久久88av| 亚洲人成伊人成综合网2020| 天堂8中文在线网|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精品| 欧美午夜高清在线| 欧美在线一区亚洲| 精品午夜福利视频在线观看一区 | 91成人精品电影| 亚洲精品自拍成人| 男男h啪啪无遮挡| av在线播放免费不卡| 91国产中文字幕| 精品国产国语对白av| 国产精品国产av在线观看| 久久九九热精品免费| 搡老熟女国产l中国老女人| 少妇被粗大的猛进出69影院| 一本—道久久a久久精品蜜桃钙片| 美女国产高潮福利片在线看| 日韩 欧美 亚洲 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麻豆人妻色哟哟久久| 成人特级黄色片久久久久久久 | 狠狠精品人妻久久久久久综合| kizo精华| 久久亚洲真实| 高清av免费在线| 成人手机av| √禁漫天堂资源中文www| 757午夜福利合集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有黄有色的免费视频| 国产伦人伦偷精品视频| 夜夜夜夜夜久久久久| 成人永久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 麻豆国产av国片精品| 精品久久久精品久久久| 19禁男女啪啪无遮挡网站| 大片电影免费在线观看免费| 97在线人人人人妻| 最近最新免费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va日本ⅴa欧美va伊人久久| 日韩欧美三级三区| 一级片'在线观看视频| 丝袜在线中文字幕| 男女免费视频国产| 亚洲午夜理论影院| 成年人免费黄色播放视频| 91麻豆av在线| 最近最新免费中文字幕在线| 国产亚洲精品一区二区www | 99精品久久久久人妻精品| 女性被躁到高潮视频|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久久久不卡| 欧美日韩亚洲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色播在线永久视频| 亚洲成av片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视频综合|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毛片微露脸|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网站| 激情视频va一区二区三区| 男女之事视频高清在线观看| 黄色毛片三级朝国网站| 高清视频免费观看一区二区| 高清在线国产一区| 精品视频人人做人人爽|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国产蜜桃av|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在线播放| 高清毛片免费观看视频网站 | 日本一区二区免费在线视频| 在线观看www视频免费| 免费观看人在逋| 精品少妇久久久久久888优播| 久久狼人影院| 桃花免费在线播放|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亚洲五| 午夜福利在线观看吧| 丰满少妇做爰视频| 女性生殖器流出的白浆| 一级毛片女人18水好多| 亚洲av美国av| av天堂久久9| 国产在线观看jvid| av片东京热男人的天堂| 三上悠亚av全集在线观看| 色精品久久人妻99蜜桃|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专区| 亚洲熟妇熟女久久| 久久热在线av| 人妻 亚洲 视频| 亚洲国产av影院在线观看| 麻豆乱淫一区二区| 久久亚洲真实| 色老头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老司机影院毛片| 亚洲欧美日韩高清在线视频 | 日本av手机在线免费观看| h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性少妇av在线| 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电影| 欧美日韩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_| 首页视频小说图片口味搜索| av超薄肉色丝袜交足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人妻精品电影 | bbb黄色大片| www日本在线高清视频| 国产av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久9热在线精品视频| 午夜日韩欧美国产| 91成人精品电影| 电影成人av| 天堂8中文在线网| 丝袜在线中文字幕| 19禁男女啪啪无遮挡网站| 夜夜夜夜夜久久久久| 精品福利观看| 欧美黑人欧美精品刺激| bbb黄色大片| 欧美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黄色片欧美黄色片| 亚洲人成电影免费在线| 人人妻人人添人人爽欧美一区卜| 亚洲欧洲精品一区二区精品久久久| 久久国产精品影院| 考比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影院久久av| 99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 国产真人三级小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免费观看电影| 91老司机精品| 国产男靠女视频免费网站| 最新的欧美精品一区二区| 啦啦啦在线免费观看视频4| 国产又爽黄色视频| a级毛片在线看网站| 成人18禁高潮啪啪吃奶动态图| 国产精品影院久久| 五月开心婷婷网|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小说| 香蕉久久夜色| 国产av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麻豆国产av国片精品| 中文字幕精品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av视频免费观看在线观看| 成人黄色视频免费在线看| 天天躁日日躁夜夜躁夜夜| 久久久精品免费免费高清| 国产av又大| 精品卡一卡二卡四卡免费| 成年动漫av网址| 久久久国产成人免费| 欧美人与性动交α欧美软件| 欧美老熟妇乱子伦牲交|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网站| a级毛片黄视频| www.999成人在线观看| 免费av中文字幕在线| av在线播放免费不卡| 欧美人与性动交α欧美精品济南到| 精品国产国语对白av| 午夜日韩欧美国产| 国产精品熟女久久久久浪| 乱人伦中国视频| 亚洲成人国产一区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亚洲av国产电影网| 王馨瑶露胸无遮挡在线观看| 他把我摸到了高潮在线观看 | 精品国产国语对白av| avwww免费| 麻豆国产av国片精品| 久久精品亚洲熟妇少妇任你| 精品少妇黑人巨大在线播放| 日本撒尿小便嘘嘘汇集6| 少妇 在线观看| 99精国产麻豆久久婷婷| 免费久久久久久久精品成人欧美视频| 国产成人欧美| 男女下面插进去视频免费观看| 怎么达到女性高潮| 国产一区有黄有色的免费视频| 久久精品亚洲av国产电影网| 夜夜骑夜夜射夜夜干| 国产伦理片在线播放av一区| 十分钟在线观看高清视频www| 热re99久久精品国产66热6| 最新的欧美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国产精品影院| 国产精品偷伦视频观看了| 亚洲中文字幕日韩| 这个男人来自地球电影免费观看| 夜夜骑夜夜射夜夜干| 精品人妻熟女毛片av久久网站| 伦理电影免费视频| 免费在线观看完整版高清| 日韩大片免费观看网站| 午夜激情av网站| 久久亚洲真实| 国产精品亚洲一级av第二区| 欧美日韩成人在线一区二区| 999精品在线视频| 在线观看免费日韩欧美大片| 亚洲精品国产区一区二| 亚洲人成电影免费在线| 国产精品影院久久| 最新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巨乳人妻的诱惑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99精品国产亚洲性色 | 国产淫语在线视频| 黄色丝袜av网址大全| 国产高清激情床上av| 多毛熟女@视频|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91老司机精品| 欧美日本中文国产一区发布| 免费一级毛片在线播放高清视频 | 午夜免费鲁丝| 久久久水蜜桃国产精品网| 一级毛片精品| 视频区欧美日本亚洲| 亚洲国产欧美网|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毛片微露脸| 王馨瑶露胸无遮挡在线观看| 男女之事视频高清在线观看| 午夜激情av网站| 麻豆av在线久日| 国产亚洲av高清不卡| 国产黄频视频在线观看| 12—13女人毛片做爰片一| 在线观看免费午夜福利视频| 国产在线一区二区三区精| 国产麻豆69| 亚洲精品在线观看二区| 夜夜夜夜夜久久久久| 国产在线观看jvid| 一级毛片电影观看| 天堂动漫精品| 国产成人免费无遮挡视频| 国产在线免费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 少妇裸体淫交视频免费看高清 | 99精品久久久久人妻精品| 亚洲 国产 在线| 极品人妻少妇av视频| 免费黄频网站在线观看国产| 老司机福利观看| av欧美777| 国产人伦9x9x在线观看| 99re6热这里在线精品视频| 一级毛片精品| 中文字幕另类日韩欧美亚洲嫩草| 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男人操女人黄网站| 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一区二区| 亚洲人成电影免费在线| 丝袜喷水一区| 一级毛片电影观看| 一二三四社区在线视频社区8| 啦啦啦在线免费观看视频4| 日韩三级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精品一区二区www |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国产蜜桃av| av欧美777| 久久影院123| www.999成人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亚洲av麻豆专区| 99国产综合亚洲精品| www日本在线高清视频| 麻豆av在线久日|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了|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看| 国产日韩欧美亚洲二区| 国产精品免费大片| 亚洲久久久国产精品| 亚洲中文日韩欧美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一边摸一边做爽爽视频免费| 免费在线观看黄色视频的| 国产亚洲精品第一综合不卡| 欧美中文综合在线视频| 99re6热这里在线精品视频| 中文字幕高清在线视频| 亚洲av日韩在线播放| 亚洲专区国产一区二区| 久久香蕉激情| 日韩成人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久久久在线观看| 少妇裸体淫交视频免费看高清 | aaaaa片日本免费| 少妇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久精品94久久精品| 欧美激情极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成人av| 中亚洲国语对白在线视频|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 视频在线| 性少妇av在线| 蜜桃国产av成人99| 嫁个100分男人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av片天天在线观看| 五月开心婷婷网| 黄色a级毛片大全视频| 一进一出好大好爽视频| 午夜成年电影在线免费观看| 久久精品熟女亚洲av麻豆精品| av又黄又爽大尺度在线免费看| 色在线成人网| 99热网站在线观看| 黄色 视频免费看| 欧美日韩视频精品一区|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影片| 国产男女超爽视频在线观看| 老司机午夜福利在线观看视频 | 国产高清激情床上av| 欧美日韩亚洲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一级片免费观看大全| 老司机深夜福利视频在线观看| 女人久久www免费人成看片| 亚洲欧洲日产国产| 国产又色又爽无遮挡免费看|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国产蜜桃av| 亚洲少妇的诱惑av| av片东京热男人的天堂| 涩涩av久久男人的天堂| 亚洲成a人片在线一区二区| 午夜免费成人在线视频| 免费不卡黄色视频| 国产亚洲精品第一综合不卡| 夜夜夜夜夜久久久久| 亚洲成人免费av在线播放| av片东京热男人的天堂| 国产日韩欧美亚洲二区| 操美女的视频在线观看| 丁香六月天网| 国产区一区二久久| 亚洲欧美色中文字幕在线| 日韩大片免费观看网站| 99国产极品粉嫩在线观看| 精品熟女少妇八av免费久了| 美女视频免费永久观看网站| 18在线观看网站| 亚洲欧美激情在线| 久久性视频一级片| 日本黄色视频三级网站网址 | 两性夫妻黄色片|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了| 如日韩欧美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古装| 成人手机av| 曰老女人黄片| 91字幕亚洲| 黄色片一级片一级黄色片| 精品亚洲成国产av| 成年女人毛片免费观看观看9 | 女人爽到高潮嗷嗷叫在线视频| 成在线人永久免费视频| 大片免费播放器 马上看|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久久久不卡| 啦啦啦视频在线资源免费观看| 女人久久www免费人成看片| 精品少妇内射三级| 成在线人永久免费视频| 日韩免费高清中文字幕av|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成年版毛片免费区| 1024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影片| 欧美日韩视频精品一区| 999久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亚洲国产av影院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人妻少妇| 老司机福利观看| 80岁老熟妇乱子伦牲交| 久久影院123|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av网站| 亚洲中文日韩欧美视频| 香蕉丝袜av| 一边摸一边抽搐一进一出视频| 午夜福利在线观看吧| 在线观看www视频免费| 久久久国产成人免费| 亚洲伊人色综图| av片东京热男人的天堂| 一进一出好大好爽视频| 一本久久精品| 波多野结衣一区麻豆|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第35| 国产av国产精品国产| 夜夜爽天天搞| 99久久人妻综合| 国产高清国产精品国产三级|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久5区| 老司机靠b影院| 熟女少妇亚洲综合色aaa.| 久久久国产精品麻豆| 亚洲欧美激情在线| 成年女人毛片免费观看观看9 | 亚洲性夜色夜夜综合|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影片| 可以免费在线观看a视频的电影网站|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99蜜臀| 一边摸一边抽搐一进一出视频| 午夜老司机福利片| 黄片小视频在线播放| 老司机亚洲免费影院| 一进一出抽搐动态| 国产不卡av网站在线观看| 我要看黄色一级片免费的| 久久香蕉激情| 考比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专区字幕在线| 免费观看a级毛片全部| 精品人妻在线不人妻| 亚洲av片天天在线观看| 成人手机av| 日韩精品免费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片天天在线观看|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开放| 免费少妇av软件| 热re99久久国产66热| 久久性视频一级片| 一区福利在线观看| 欧美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