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靜
(福建理工學校,福建 福州 350000)
長期以來,中職教育一直都是當前中國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肩負著為社會培養(yǎng)大量優(yōu)秀基層專業(yè)人才的重任。最近幾年,國家愈加重視對中職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提出應從多個角度探討增強學生學習能力的具體策略。中職程序設計課程是中職計算機專業(yè)的一門必修課,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三全育人理念與這門課程之間的緊密聯(lián)系。
2018-2019 年,國家教育部多次強調“三全育人”的重要性,提出應積極通過教育為社會培養(yǎng)更多專業(yè)技術人才,并在教育過程中重點圍繞全程教育、全面教育和全員教育三個方面展開指導,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及實踐動手能力。三全育人是國家教育部針對當前教育局勢提出來的一個教學觀點,主張教學過程中應通過多種途徑開展教學活動,并結合教學內容積極開展全程教育、全面教育和全員教育活動,為實現(xiàn)學生能力的提升奠定扎實的基礎。從三全育人的含義在可以看出,三全育人涉及三個基本內容,即全程教育、全面教育和全員教育。其中全程教育是指教師應將教學內容融入教學的每一個過程之中,時刻留意學生學習的全過程,提升學生的實踐及綜合能力。全面教育是指開展教學過程中應注意對學生學習內容的有效把握,既要照顧到學生學習的內容,同時也要注意對學生學習內容的覆蓋面積。全員育人則是要注重教學過程中的公平性及合理性。一方面,教學應注重公平性,不允許出現(xiàn)歧視學生的行為出現(xiàn)。另一方面,教學應注重合理性,選擇更加符合學生個性特點的學習方法開展教學,才能更好地提升學生的能力。
程序設計是計算機學科的一個核心內容,其地位毋庸置疑。然而,在當前的教學模式下,很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卻暴露出一些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如下幾個方面。
目前很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存在教學內容枯燥乏味的現(xiàn)象。一方面,教師盲目的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開展教學,教學內容多年不變,與社會需求聯(lián)系不緊密,致使很多同學學完一門課后無法獲得太多實用的東西。另一方面,學生對所學知識缺乏一定的學習興趣,學習成績一直無法提升,致使學生學習信心不斷下滑。從表面上看,教學內容枯燥與學生學習信心難以提升之間沒有太大的聯(lián)系,但實際上卻對學生學習信心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對于任何一位學生來說,學習興趣的好壞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其學習信心的高低。當學生能夠對所學知識產生更加濃厚的學習興趣時,才會對所學知識形成更加強烈的獲取欲望。相反,如果學生對所學知識缺乏一定的興趣,也就很難讓其樹立更加強烈的學習信心。
程序設計課程本身是一門較為枯燥且有一定難度的課程。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僅要掌握一些基礎的理論知識,同時要求學生必須在學習過程中懂得如何更好地將所學知識轉換為實踐應用。然而,從目前教學現(xiàn)狀上看,學生學習的效率并不是很高,不僅對一些基礎理論知識的掌握不牢固,而且無法有效地將所學知識轉換為實踐,因此暴露出學習效率低下的問題。第一,程序設計課程中有很多理論知識需要學生開展學習,這些理論知識的學習甚至需要學生們開展記憶和理解,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學生的學習難度。第二,程序設計課程中有很多涉及編程的知識,需要學生們開展深入的程序編碼設計工作。這些程序編碼本身都是由英語組成的,由于學生們對英語掌握不牢固,加上很多編碼與英語的正常語法存在一定的差異,進而導致學生難以理解。第三,程序設計中有很多實踐創(chuàng)新方面的教學內容,需要學生在學習基礎知識的同時開展深入的學術實踐活動,自然對學生學習增加了一定的難度。
應試教育依舊是目前中國教育的主體,盡管教育部多次強調“減負”的重要性,但應試教育對中職教師帶來的影響一直無法消散。受到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很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容易暴露出“教學歧視”的行為。對于一些考試成績好的同學會另眼相看,對于一些考試成績不好的同學則會產生歧視。教師的這種不公平會讓學生無法更加自由的開展學習,更無法按照自己的學習興趣展開學習。第一,應試教育無法保證其基本的公平性,由于一些學生平時學習成績不錯,但考試的時候卻容易出現(xiàn)發(fā)揮失常的問題,進而導致其學習成績無法提升。第二,很多學生在考試過程中無法感受到本專業(yè)的內部知識,自然也無法感知其基本的專業(yè)需求,因此同樣無法滿足學生的內心需求。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也是提升學生學習能力的重要基礎。盡管程序設計課程本身是一門以實踐為基礎的課程,但大部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卻過度重視教師所講與自己是否掌握的聯(lián)系,錯誤地認為只要自己能夠學會教師講授的內容就能完成學習任務,從而導致自身創(chuàng)新能力無法得到快速提升。第一,盡管教師會在課堂中組織學生開展一些實踐練習,但教學過程中的重點是讓學生了解這些練習的實現(xiàn)方式,缺乏對學生實踐過程的指導與引導,同時也沒有注意對學生創(chuàng)新應用的培養(yǎng)。第二,教學過程中學生沒有及時將所學知識轉換為實踐,沒有開展深入的實踐與創(chuàng)新活動,所學知識與參與的實踐活動之間的聯(lián)系不緊密,進而導致學生無法在較短的時間內提升自身綜合實踐能力。
鑒于當前教學過程中所存在的上述幾個問題,作為中職院校教師應結合實際情況開展教學,努力對中職程序設計課程的內容進行優(yōu)化,并結合三全育人理念展開教學,實現(xiàn)學生能力的提升。
大部分中職生對計算機專業(yè)知識的學習很盲目,而且英語底子薄弱,看到程序設計中各種英文符號,代碼就頭疼,對編寫程序也感到索然無味,毫無興趣。針對這一特點,在每次上課時,教師應帶著學生先分析書上的現(xiàn)有案例,在掌握了基本編程思路之后嘗試提出新的要求。學生只需要在原有代碼基礎上做少許改動,提升學生的參與感,在程序修改過程中逐漸熟悉程序結構,消滅學生的“畏難”情緒,學會了“讀程序”“改程序”,慢慢地嘗試“寫程序”,逐步提高自信心。我相信,學習是個過程,有個好的開始就有好的結果。
比如在程序調試過程中,剛開始接觸程序設計的同學有可能只編寫了幾行代碼而出現(xiàn)很多錯誤提示,無法正確處理錯誤而放棄調試;有的同學認為還不如另行寫一遍代碼比找錯誤更容易。作為教師,必須告訴學生對出現(xiàn)的錯誤要能夠及時處理而不應該回避,有時出現(xiàn)錯誤并不是壞事,反而能讓學生更透徹的理解程序結構。有時候一出錯誤會引起多個錯誤提示,但只要細心分析,有扎實的掌握語法結構的基本功,會很容易解決問題,在查找錯誤時還可以找同組的同學幫忙,從而達到共同學習的目的,也避免了因個人思維受限而浪費時間。有時候上課時,我會故意設置錯誤,讓學生來排查,告訴學生什么的錯誤信息需要用什么樣的方法,而且在找錯的過程中,學生對各個知識點的掌握更加深刻。
剛接觸程序設計的學生,對程序設計充滿了好奇,如果把一大堆的概念放在前面講,一下子引入大量抽象的名詞、概念,就會打擊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要想讓學生領會這些抽象的概念,教學中應以一個個鮮活的具體實例為切入點,例如在將變量定義的時候,教師可以將變量名定義比喻成內存在“分房子”,而變量的類型就是“房子的大小”,不同的數(shù)據(jù)類型分到的房子的大小也不同,而變量的賦值就可以看做是“業(yè)主入住”,變量值在程序運行過程中的更改就可以看做是“賣房子”,將抽象的概念生活化,會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使學習不再枯燥。
在課堂教學中,很多同學因為調試不出簡單的程序而失去學習信心。把學生分組,互幫互助,在幫助別人調試程序的過程中加深對程序語法結構的理解,還可以讓學生協(xié)作完成相對復雜的程序,使學生了解程序與程序之間不是孤立的、要有聯(lián)系,這樣,一方面簡化了編程難度,另一方面讓學生互相討論,共同學習,增強學習氣氛,更重要的是學生理解了什么是“程序的可移植性”和“變量命名的規(guī)范性”,增強程序編寫的規(guī)范性。
具體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圍繞如下幾個策略展開教學。第一,制定明確的小組目標,將不同學習內容與學習目標結合在一起開展教學,引導學生掌握學習過程中的基本內容,并提升學習目標感。第二,小組分工必須合理、明確,同時應注重對學生個性能力的培養(yǎng),確保每一位學生都能在學習過程中增強自身實踐能力。第三,實踐活動過程中應注重對學生分組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發(fā)揮學生動手實踐及創(chuàng)新能力,進而實現(xiàn)教育的公平。
C 語言程序設計課程的實踐性很強,學生只聽不練根本達不到學習該課程的目的,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依賴于上機實驗。而程序設計方法不但要讓學生設計算法,還要注重學生的實踐操作。在程序設計中學生可以通過不同的方法來實現(xiàn)同功能程序的設計。理論教學精講多練,多輔以案例教學,充分鍛煉學生的實際開發(fā)和程序調試能力,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實踐教學中短小精悍、針對性強的案例引出基本語法和程序設計的方法和技巧,從而快速的調試出程序實現(xiàn)的功能,進一步深刻、牢固的記憶其編程方法和技巧。在布置習題時,難易有一定的梯度,以保證讓不同水平的學生都能學有所獲,在理解概念的基礎上循序漸進的提高應用程序難度,有意識加強綜合知識點之間的聯(lián)系。
程序設計教學在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及建立科學的思維方式上,有著其他學習內容不可替代的作用,而C 語言是一種通用性計算機高級程序設計語言,它的實用性使之成為編程的入門語言。為了提高課堂效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充分挖掘中職學生的特點,探尋與C語言程序設計教學的內容相適合的教學方法,嚴格遵守“三全育人”教學主題進行教學方法的探究。為了更好地實現(xiàn)這一目標,教師應圍繞植入趣味學習內容提高學生學習信心、巧妙設計學習知識降低學生學習難度、加強分組協(xié)作力度實現(xiàn)公平教育傳遞、融入實踐學習內容優(yōu)化學生學習態(tài)度幾條策略開展教學,才能更好地實現(xiàn)學生能力的提升,進而達到“三全育人”的教育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