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開展實踐教學是當前思政課教學中不可或缺、勢在必行的環(huán)節(jié)。上海農林職業(yè)技術學院改善思政課實踐教學工作已經初見成效,有效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凸顯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和強化了理論教學的效果。但也暴露出一些問題:部分學生重視不夠,教師經驗欠缺,經費緊張。因此建議:領導要充分重視并保證、落實經費來源,思政課教師要整合利用各種教學資源并努力提高自身綜合能力。
關鍵詞: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實效性
中圖分類號:G4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2.07.081
思政課實踐教學,是指課堂理論教學之外,按照教學大綱的目的要求,由教師指導,大學生積極參與的以學生為主體的一種實踐教學活動。它旨在內化思想政治理論,提高大學生運用馬列主義觀點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填補思政理論教學的不足,進而切實提高思政課程的教學質量。
1實踐教學主要內容
以《思修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2018版)教材為例,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將自己在實踐教學方面的計劃與做法,如表1所示。
2思政課實踐教學初見成效
2.1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思政課實踐教學,必須采取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只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才會主動地參與,進行思考和探究,教學效果才會顯現。
結合教材中弘揚中國精神的內容,筆者以班級為單位舉辦了“祝福祖國”演講比賽、詩歌朗誦會和愛國歌曲PK賽等形式多樣的活動,學生參加踴躍,興致盎然。興趣是學習的助推器。實踐教學的豐富多彩,靈活多樣,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了學生的好奇心,彌補了思政課理論教學,枯燥無味、單純說教的缺陷。
2.2提升了學生的實踐能力
思政課的根本任務,是把大學生培養(yǎng)成既有理論水平,又有實踐能力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因此,鍛煉實踐能力的教學活動有著無可替代的作用。
舉行《誰不說俺家鄉(xiāng)美》交流會,讓同學們介紹家鄉(xiāng)的美景、風俗和經濟發(fā)展情況等。把家鄉(xiāng)在同一地區(qū)的學生分到一組,給一個星期的準備時間制作PPT或視頻,每小組推薦一個代表上臺介紹。使他們更加熱愛自己的家鄉(xiāng)和偉大的祖國,既提升了學生的情懷,也鍛煉了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和使用電腦操作的能力。
2.3凸顯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思政課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是主導,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是主角。學生的主體地位可以通過學生在課堂上對學習的參與度來衡量。實踐教學活動中教師與學生交換位置,教師把講臺交給學生,學生真正成了教學的主體。很多活動都是學生合作完成的,因而大大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熱情,也增進了大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
2.4開闊了學生的視野
俗話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思政課不能只停留在理論層面,不能就理論講理論,一定要通過實踐教學,安排學生走出教室,走出校門。
2017年紀念建黨95周年之際,暑假期間由學生處和部分思政老師帶隊,組織學生團委干部、入黨積極分子赴井岡山考察,參觀了井岡山黃洋界哨口、大井紅軍領袖故居、井岡山革命博物館、井岡山烈士陵園等革命勝跡。
井岡山之行,學生很有收獲。紅色根據地的革命傳統教育形象感人:一件件實物、一幅幅圖片、一個個讓人刻骨銘心的革命故事……使學生的心深深震撼。他們開始思考,什么是愛國主義?什么是革命傳統?為什么要不忘初心?什么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正是這些走出校門的活動,幫助大學生了解中國社會的歷史和現狀,讓學生懂得社會需要什么,自己缺少什么,使學生的思想與社會實際、理論與實踐統一起來,開闊了學生的視野,進而激發(fā)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成才欲。
2.5強化了理論教學的效果
教材中有些內容理論性強、比較抽象,而且距離學生的實際較遠,學生不重視。必須運用實踐性教學環(huán)節(jié),讓學生有充分了解、親身體驗的機會,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真正提高思政課教學的實效性。
學習法律部分內容時,我們組織學生去區(qū)法院觀摩庭審。根據法律規(guī)定,除依法不公開審理的案件外,人民法院審理案件時,允許公民攜帶身份證參加旁聽(需預先登記)。旁聽法庭真實案件的審理,既能使學生親身體會到法庭的威嚴,又能感受庭審各階段的進程(庭審流程也是很重要的法律知識,如刑事訴訟一審庭審流程分為五個階段:(1)開庭;(2)法庭調查;(3)法庭辯論;(4)被告人最后陳述;(5)評議和宣判),加深對實體法和程序法的認識。旁聽庭審的活動,集體前往或個別前均可。
3實踐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3.1部分學生重視不夠、缺乏熱情
思政實踐教學大多安排在課外、校外及假期進行,帶有一定的隨意性。教師不可能參與全過程,又缺乏有效監(jiān)督機制。這些都會降低學生的參與度。
大學生社會閱歷淺,政治覺悟不高,對于思政課理論實踐教學的認識不夠,重視程度低。部分學生認為在學校就是來學習專業(yè)技術與技能,思政課實踐教學是形式上的東西,花費時間和精力不值得,不如多學點專業(yè)、外語、計算機方面的知識和技能更有用。還有學生認為實踐教學就是游山玩水和走走看看,因而對思政課實踐教學參與的熱情不高。
3.2教師經驗欠缺、余力不足
思政課實踐教學需要教師具有較高的理論水平和豐富的實踐教學經驗。我院思政部教師中雖然碩士居多,但大都是畢業(yè)后不久,囿于學校工作,自身實踐經歷有限,實踐指導難以達到實踐教學要求。
思政部師資原本不足,他們要擔負全院所有的思政課教學任務,授課對象數量多且分散在不同院系,教學任務繁重。開展實踐教學尤其是課外實踐教學要比課堂教學花費更多的精力和時間。此外教師還要擔負學生外出交通、人身安全等責任。這些,倘若沒有院領導和其它部門的大力支持,則將很難完成。
3.3經費不充足、難以保障
課外實踐教學基地數量有限、不固定。面對數量較大的學生社會實踐活動時,顯得捉襟見肘,因此實踐教學需要組織學生走出去,這就涉及經費的問題,經費不足致使許多實踐教學形式及設想都很難落實。
沒有一定的資金支撐,許多事都無法實施和完成,即便有再好的教學實踐設想和計劃也只能是空談。許多切實可行的、有益于學生學習和鍛煉的實踐教學計劃,都因資金不能到位而被迫放棄。這不僅只是一種遺憾,而且還將是培養(yǎng)人才過程中的一大損失。
4加強思政課實踐教學的思考與建議
4.1領導重視、健全考核體系
學校各級領導必須高度重視、統一認識,樹立思政課實踐教學和理論教學同等重要的理念……。一方面,理論教學是實踐教學的理論基礎和必要前提;另一方面,實踐教學是理論教學的延伸和補充。通過實施實踐教學,鞏固和深化課堂教學的效果,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磨煉他們的性格、鍛煉他們的毅力,達到理論與實踐統一。為了進一步改善加強思政課實踐教學,引起學校各方面足夠的重視,應當把實踐教學的工作列入教學考核體系,制定考核指標,考核范圍、考核方法,注意考核的客觀性,從而促進思政課教師和參與人員的工作積極性。
4.2充分整合利用各種教學資源
為了思政課實踐教學有更大發(fā)展空間,必須積極挖掘校內外資源,充分發(fā)揮學校各級黨團組織的作用,將院系政工干部、輔導員、班主任、大學生社團都納入思政課實踐教學活動中,解決組織和指導力量不足的問題;積極聘請校外指導教師,彌補指導教師的不足;利用本地免費開放紀念館、博物館等相關場館,多渠道發(fā)揮社會資源的優(yōu)勢,彌補經費不足;利用及假日和寒暑假,把思政課實踐教學與學生的個人旅游活動結合,彌補時間的不足??傊?,必須充分利用現有的校內外的各種資源,讓思政課實踐教學進入良性循環(huán),不斷發(fā)展。
4.3思政課教師努力提高自身綜合能力
開展實踐教學,教師講的少了,學生的活動多了,但是對教師的要求不是降低,而是提高了。為適應實踐教學的要求,思政課教師不但要有較深厚的理論基礎,還要有良好的綜合素質和能力。因此,應采取多項措施,加大教師培訓力度,盡可能為教師提供深造、學術交流和實地考察的機會,不斷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和指導實踐活動的能力水平。例如,2012年由我院副院長帶隊,全體思政課教師參與的華西村之行,就很有效果。
4.4切實做到經費保障
增加經費投入,勢在必行,否則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的開展就將面臨“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尷尬。學校除嚴格按照教育部規(guī)定全額撥付思政課經費,確保經費到位,不擠占、不挪用外,還可在政策允許范圍內,拓展經費的來源,或取消對某些經費來源的限制,切實保障思政課實踐教學的經費開支。另外加快建設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致力于實踐教育教學基地的物色、規(guī)劃和建設,充分發(fā)揮各類實踐教學基地在思政課教育教學中的重要支撐作用。
5結論
綜上所述,如何提高思政課實踐教學的質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獲得顯著的教學成效,這是當前思政課改革迫切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如果能夠大力拓展有效渠道,落實推動實踐課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相信思政課定會成為培養(yǎng)新時期人才和大學生真心喜愛并終身受益的一門重要課程。
參考文獻
[1]傅暢梅,曲洪波,趙冰梅,等.課程思政建設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研究[M].沈陽:東北大學出版社,2020.
[2]賈巨才,孟悌清.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初探[J].河北北方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24(1):48-51.
[3]習近平.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R].2019-03-18.
作者簡介:徐帆(1969-),女,漢族,上海人,教育碩士,上海師范大學政法系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與教學。
3954501908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