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熠
摘? 要? 本文通過對首都體育學院“高參小”項目開展現(xiàn)狀進行調查,探索“高參小”項目對首都體育學院和各結對學校發(fā)展的幫助,找出其中規(guī)律、問題,使“高參小”項目可以更好的開展。
關鍵詞? 首都體育學院? 高參小項目? 開展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A? ? ?文章編號:1009-9328(2022)01-089-02
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全民健身和競技體育廣泛開展”“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加快推進體育強國建設,籌辦好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的指示精神。
全民健身計劃:全民健身是指全國人民,不分男女老少,全體人民增強力量,柔韌性,增加耐力,提高協(xié)調,控制身體各部分的能力,從而使人民身體強健。
一、研究方法
(一)文獻資料法
在中國知網(wǎng)中對“高參小”這一關鍵詞進行了搜索,搜索到新聞報道、期刊論文、學位論文共39篇。對其中的20余篇論文進行了整理歸納,明確了“高參小”這一概念,以及《北京市教育委員會關于高等院校、社會力量參與小學體育、美育發(fā)展工作》的各項要求和任務,并確定了本篇論文的主題思路和基本的框架結構。
(二)專家訪談法
對首都體育學院和各結對小學的主要負責人進行訪談,了解“高參小”項目的相關情況。并且深度探討了過去五年在首都體育學院的支持下學校建設、學生體質和人文素養(yǎng)的變化以及所取得的成績和進步的速度。
(三)分析法
1.對訪談的內(nèi)容進行整理。將各負責人對訪談問題的信息進行匯總、分析,找出其中的相通的問題和過去五年里法發(fā)展和現(xiàn)如今高參小項目馬上到期所存在一些現(xiàn)實問題。
2.對所查閱的論文進行分類,將其分為新聞報道、期刊論文和學位論文。比較了其中的差異和研究方向的不同,對這些論文進行了歸納處理。最后將信息匯總,進行了分析處理和邏輯推理。
二、結果與分析
(一)管理模式
首都體育學院在該項目的實施過程中建立了專門管理該項目的領導負責小組。建立制度、任務落實,確保項目到人、責任到人、研究成果到人等一系列舉措,確保工作能夠順利進行,取得成效。
(二)開展情況
1.開設課程。自2014年以來,北京市教委主辦下,首都體育學院和北京體育大學承辦的“高參小”項目已經(jīng)歷時五年多了,首都體育學院貫徹落實北京市教委的指示以及各項工作要求,從始至終積極配合該項目的開展。目前,與首都體育學院共建該項目的小學一共有六所,這六所小學在參與項目之初,有些學校就有自己的特色項目。所以在開展的時候更多的從原來的基礎上展開,對于“高參小”項目的開展有一定的幫助。比如和平里第一小學的籃球、體育管路小學的籃球,分別對相應的學校開展了不同的課程,內(nèi)容包含了足球、籃球、武術、跆拳道、少兒街舞、啦啦寶貝、趣味田徑等。首都體育學院經(jīng)過前期的相關調研,整合這六所學?,F(xiàn)有擁有的資源、能提供的幫助以及短期內(nèi)可以解決的相關問題;中期對開設的課程進行教材開發(fā),共開發(fā)了5套13本相關的教材;最后,對上課內(nèi)容進行系統(tǒng)培訓,教案編寫,派遣教師、研究生和社會兼職教師參與到小學的上課中。校本課程是衡量一所學校的辦學特點的重要標準,側面也體現(xiàn)了學校的教學能力。首都體育學院在“高參小”的授課方式采用兩種不同的形式:(1)兼職老師自主教學;(2)兼職老師與本校老師一同配合進行教學。兩種形式各有優(yōu)缺點,但都秉承著教學原則和教委指示。
課外活動:各結對根據(jù)校本課程所涉及的技術、體能相結合,開展了與之相對應的游戲、體能訓練和趣味活動共十五項。包括為這些學校提供新型的管理模式,優(yōu)秀的師資力量,全新的教學器材,各種活動場地等全方位的支持。2014年至2020年7月的五年里,首都體育學院共派出兩百多名研究生和十五名優(yōu)秀教師、先進工作者參與到“高參小”的教學活動中。在過去的六年中,約有八千多名一到六年級的學生參與了首都體育學院開設的各類育人課程。
2.工作內(nèi)容。首都體育學院開展“高參小”的主要工作內(nèi)容有校本課程、課外活動、社團建設、教師培養(yǎng)和相關科研等。在過去的五年里共組織教師培訓10次,培養(yǎng)了三百多名教師。派出兩百多名研究生和老師參與相關科研,共發(fā)表三十余篇論文。
3.體育文化建設。首都體育學院對于“高參小”的校園體育文化建設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精神文化建設活動、物質文化建設活動和制度文化建設活動。首先從精神文化建設著手,精神文化建設是重中之重。其次是建立完善的制度文化和與之相關的活動、比賽。最后是提供相關的物質文化,包括場地器材等。對于不同的文化建設,首都體育學院也采用了不同的側重點,分別從不同的方向著手促進“高參小”項目的開展。
4.相關論文。經(jīng)過知網(wǎng)檢索,在過去的五年里,首都體育學院共發(fā)表與“高參小”項目的相關論文26篇。其中新聞報道6篇,期刊論文12篇,學位論文8篇。新聞報道主要包括年終總結、活動總結和新聞發(fā)布。期刊論文主要包括理論創(chuàng)新、開展模式和影響因素。學位論文主要包括相關性影響因素和實施狀況。
三、結語
在過去的5年中,各結對小學在政策的支持、首都體育學院的支持和校外社會力量的支持下,小學的基礎建設有了質的提高,各項工作也取得突破性進展。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與高校相結合,建立新型管理模式,提高了辦公效率;(2)解決了急需的教師資源,首都體育學院在過去的五年中共派出200多名學生和老師參與代課和開展活動;(3)建立特色的課程。通過整合信息資料,首都體育學院在各結對小學中開設了相對應的校本課程和特色活動;(4)提升學校競爭力。校本課程和運動隊的建立提升了學校的知名度,對學校建設和招生起到一定作用;(5)提升學生的體質健康,充足的師資、場地和特色的課程、專業(yè)的教學能力,對學生建立興趣、提高終生體育意識、全民健身的開展和學生身體素質的都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
首都體育學院在“高參小”項目的開展中也取得了進步,開拓了事業(yè),對于學校的管理、學生的培養(yǎng)方式和目標等方面有了新的進展,主要包括:(1)管理能力的提高。各院系分別派教師擔任各結對小學的兼職校長,對教師的行政能力有了一定的培養(yǎng),提高了教師的綜合素質。(2)提高了研究生的各項能力。一是在開展過程中派遣學生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讓學生能從現(xiàn)實的授課過程中,發(fā)現(xiàn)自身的問題,了解學生的成長規(guī)律,總結教學教法,從而提高了學生的實踐能力。二是參與教材的編寫。在項目開展之初,教材缺乏,在各位導師和研究生的共同參與下編寫了5套13本教材。編寫過程中,查閱了大量文獻和書籍,對學生的研讀能力有一定提高,參與撰寫,提高了學生的書寫能力和科研能力。(3)在研究生畢業(yè)時,很多參與“高參小”項目的研究生,以學生為載體,通過設計與自身論文相關的教學方法,定期整理數(shù)據(jù)和資料,得出相關的理論,最后用于論文的撰寫。給研究生提供了基地和機會,便于論文的開展和書寫,從而再次提高了他們的科研能力。(4)得出新的培養(yǎng)方案。通過派遣學生在各結對小學上課,發(fā)現(xiàn)學生上課時存在的問題,找出學生能力的不足,在今后的研究生培養(yǎng)方案中作出調整,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弱勢,提高學生的各項能力,學有所成。
參考文獻:
[1]劉曉華,胡波,李圖南.首都體育學院“高參小”課程開設情況及影響因素研究[J].運動,2017(21):49-51+20.
[2]劉慧苗,張予南.“高參小”體育教師職業(yè)認同與教學效能感相關性研究[J].青少年體育,2019(09):126-127+140.
[3]衛(wèi)玲玲.“高參小”快樂體操社團對小學生身體素質影響的實踐性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9.
[4]吳悅.北京市高校參與小學體育發(fā)展實施情況的調查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9.
[5]朱超.“高參小”項目對小學生身體形態(tài)、機能、素質的影響[D].北京體育大學,2019.
[6]文世林,駱秉全,馬克,等.首都體育學院“高參小”項目互動育人模式的理論與實踐探索[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19,31(03):235-238+242.
[7]李瑩瑩.北京市“高參小”舞蹈特色課程發(fā)展研究[D].首都體育學院,2019.
[8]宋占軍.高參小項目推動小學特色辦學的4個基本作用的探索——以北京市東城區(qū)和平里第一小學高參小項目為例[J].運動,2018(19):123-124+81.
[9]程洪.“高參小”支持校園足球教育建設的實踐與探索[J].運動,2018(19):130-132.
[10]楊培鑫.北京體育大學“高參小項目”對小學生視力發(fā)展的調查分析[A].中國生理學會運動生理學專業(yè)委員會、北京體育大學.2018年中國生理學會運動生理學專業(yè)委員會會議暨“科技創(chuàng)新與運動生理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8.
[11]劉建華.北京體育大學“高參小項目”對學生視力影響的調查分析[A].中國生理學會運動生理學專業(yè)委員會、北京體育大學.2018年中國生理學會運動生理學專業(yè)委員會會議暨“科技創(chuàng)新與運動生理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8.
[12]本刊記者.首都體育學院“高參小”項目啟動學生體質監(jiān)測、干預實驗[J].體育教學,2018,38(05):5.
[13]霍笑敏,劉曉華,趙雨.首都體育學院實施“北京高校、社會力量參與小學體育美育發(fā)展工作”的研究[J].運動,2018(09):53-54.
[14]孟巧月.高參小排球項目推廣的SWOT分析[J].運動,2018(03):92+98.
[15]本刊記者.2017年首都體育學院“高參小”項目年終總結會召開[J].體育教學,2018,38(01):76.
[16]陳鈞,文世林,馬克,等.北京市城區(qū)小學生體質健康現(xiàn)狀研究——以首都體育學院“高參小”項目結對小學為例[J].體育教學,2017,37(12):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