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文茵
摘要:數學是一門基礎性學科,在生活中的運用十分廣泛,和其他的學科相比,學習數學的難度系數相對比較大。尤其是小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認知能力還處于一個發(fā)展的黃金階段,在此階段展開邏輯思維訓練,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對于數學的學習興趣和效率,還能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綜合素養(yǎng)。在新課標的背景下,對于小學生的教學,除了文化教育之外,學生的綜合能力也是教師教學的重要內容。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嚴格順應新課改要求,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以此促進課堂教學效率與質量的雙向提升?;诖?,本文主要探討了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有效策略,希望給小學數學教師提供一些有效的建議和借鑒,也希望給小學數學的發(fā)展奠定一個良好的方向。
關鍵詞:小學數學;思維邏輯;培養(yǎng)策略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2)-5-
引言
數學邏輯思維是指學生能夠對數學現象進行觀察、分析、總結、概括等的能力,小學生的學習歷程比較短,學習習慣和學科思維的形成程度有限,所以需要教師在課堂活動中進行積極的引導和培養(yǎng)。但值得注意的是,與其他學習階段的學生相比,小學生的可塑性強,在小學階段形成的數學思維能力將會直接影響其今后長遠的數學學習生涯,所以在小學階段培養(yǎng)數學思維能力具有一定優(yōu)勢,同時也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教學舉措。
一、培養(yǎng)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重要性
(一)可以提高學生對于數學的興趣
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學生的興趣是十分重要的?!芭d趣是好的老師”這句話就充分說明了教學中興趣的重要性。數學是典型的理科類學科,本身具有很強的邏輯性和緊密性,所以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邏輯思維能力是影響學生學習效果的重要因素,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可以引導學生建立起對數學的學習興趣,也能全面激發(fā)學生的積極心理,這對于教師教學效率的提升也有著重要的作用。作為新時代的數學教師,在教學知識的基礎上,也要注重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在教學中正確引導學生學習和思考,這對于學生后期的學習和發(fā)展是十分重要的。
(二)邏輯思維能力能夠提高數學學習效率
學習效率是影響小學生數學學習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因為小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普遍較弱,不能很好地掌握數學知識的內在邏輯,外加小學數學教學過于分散,課時、教學內容缺乏科學的制定,導致學生數學學習效率較低。而通過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培養(yǎng),能夠幫助小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掌握數學公式,通過總結數學知識的內在邏輯進行運算和使用,從而降低學生記憶數學知識、公式定理的難度,使小學生在學習數學時能夠更加得心應手,形成獨立思考的好習慣。
二、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學習數學基礎知識,激發(fā)學生的探究興趣
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需要掌握基礎知識,而這是學生進行下一步學習以及探索知識的必要條件。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重視基礎知識的講解,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更多的收獲,而學生要對所掌握的知識進行分析和研究,掌握并認知數學知識,這樣學生才能夠消化知識。在基礎知識的教學過程中,首先需要讓學生從整體上認識數學的學習;然后讓學生掌握學習的意義;最后,在此基礎上探索更深入的知識,逐漸激發(fā)學生的探究興趣,有助于學生更好地解數學題目。
(二)強化數形結合
因為小學生的數學知識學習時間比較短,所以很多數學邏輯思維都未開始接觸或者形成。因此,為了確保小學生能夠順利通過數學學科的考核,并且在學習過程中能夠實現數學邏輯思維能力的形成,不僅要求教師能夠靈活地將數學知識進行有機地聯系和總結,還要求他們能夠貫徹和落實數學邏輯思維培養(yǎng)的教學任務。數形結合的教學方法對學生各方面數學能力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因為數學教師在應用數形結合的邏輯思維開展教學活動時,學生能夠緊跟教師思維,而通過觀察圖形、實物等也有利于學生形成抽象數學思維。學生在教師的耐心指導下,能夠逐漸了解并熟悉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兩者的聯系,能從中發(fā)現和準確把握其本質,學生的問題思考方向和方式便不會出現大的偏差。同時,教師還需要逐漸培養(yǎng)學生形象化圖形的數學思維能力,實現數量和圖形之間的快速轉化,使學生的數學思維靈活性能得到大幅度提高。
(三)創(chuàng)設問題式教學情境,鍛煉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小學數學教學需要圍繞學生開展和實施,在具體教學中要將學生作為教學主體,而教師需要有針對性地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因此可以創(chuàng)設問題式教學情境,培養(yǎng)鍛煉學生獨立自主學習的能力,設計有針對性的問題,要確保問題符合學生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讓學生可以分析和思考問題,并且能夠有效地應用所掌握的知識,進而鍛煉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在學生回答問題的時候,教師要給予積極的鼓勵和輔助,讓學生從各個角度去分析和解決問題,這樣學生在分析和解決問題時可以發(fā)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發(fā)揮想象和創(chuàng)意,有效鍛煉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在學生探索數學知識的過程中,教師還要設計有趣的問題激發(fā)學生探索知識的和興趣和動力,讓學生通過分析和思考求得最終的答案,并且在學習過程中獲得學習的成就感,最終提高對于數學學習的認識。
(四)立足課堂教學實際
小學階段學生,由于自身學習能力沒有得到充分發(fā)展,因此學習起來會比較困難。這就需要教師運用自己的專業(yè)知識和能力,充分地利用各種方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并結合教學目標,利用合理的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思維邏輯能力的培養(yǎng)。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發(fā)掘問題本身的探索性,并用簡單而又通俗易懂的語言概括問題中隱含的原理,同時也能夠結合游戲進行教學,將問題的原理融合于游戲之中,與學生在課堂上一起探索和思考,讓學生學會主動探索,獨立解決問題。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多方位的注重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對自身的教學模式進行及時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鼓勵學生主動探究課堂知識,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此達到強化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徐剛.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J].教育觀察,2019,8(42):123-124.
[2]趙蘇雅.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J].新課程導學,2019(36):38.
[3]趙愷寅.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J].考試周刊,2019(A4):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