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惠彥,孫 婷
(浙江大學醫(yī)學院附屬第二醫(yī)院健康管理中心,浙江 杭州 310009)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高尿酸血癥(hyperuricemia)和痛風(gout)對人體健康的威脅性也逐漸加大,高尿酸血癥、痛風在我國的患病率分別為13.3%、1.1%[1],并呈增高與年輕化的趨勢。既往研究提示[2],強化飲食管理有助于扭轉這一趨勢。高尿酸血癥與痛風患者病程的延長會產生諸多并發(fā)癥,包括慢性腎臟病、糖尿病、高脂血癥及心血管疾病等,而上述疾病均可通過調整飲食結構加以改善[3]。因此,本文就不同飲食結構對高尿酸血癥及痛風的影響進行綜述,以期通過對飲食結構進行調整,使血尿酸水平下降,從而實現(xiàn)預防治療高尿酸血癥及痛風的目標。
在正常嘌呤飲食狀態(tài)下,非同日兩次空腹血尿酸水平男性高于420 μmol/L,女性高于360 μmol/L,即稱為高尿酸血癥[4]。當血尿酸指標超出在血液、組織液中的飽和度時,尿酸鹽結晶將會沉積于腎臟、關節(jié)滑膜等各種組織中,進而導致局部炎癥、組織破壞,后進展為痛風[4]。其臨床表現(xiàn)為無癥狀高尿酸血癥、反復發(fā)作的痛風性急性關節(jié)炎、間質性腎炎、以及痛風石的形成;嚴重患者會發(fā)展為關節(jié)畸形功能障礙,且常伴隨著尿路結石[5]。由于高尿酸血癥和痛風病理過程持續(xù)且緩慢,后期并發(fā)癥較多,因此高尿酸血癥及痛風引起臨床廣泛關注。
飲食結構即膳食模式,是指膳食中搭配的各個食物的種類、數目、比重以及食用頻率。不同飲食結構的嘌呤含量不盡相同,嘌呤經過人體代謝循環(huán)最終生成尿酸,攝入嘌呤含量高的食物會造成尿酸生成過多,升高血尿酸水平,故血尿酸水平與個人飲食(高嘌呤食物)存在較大關系。不合理的飲食結構是高尿酸血癥和痛風的重要誘因[6]。指南建議患有高尿酸血癥以及痛風的患者應保持健康的飲食結構與生活習慣,目前主要的飲食結構模式有西方、東方、地中海及DASH飲食。
2.1 西方飲食 在以西方發(fā)達國家為代表的膳食結構中,動物性食品(紅肉、加工肉類等)和糖類占較大比重,而谷物類食品過少,因此該飲食模式有著“高糖、高蛋白、高脂肪”的特點[7]。對于痛風患者而言,西方飲食結構中動物性食物所占比重較大,動物蛋白中富含的嘌呤可引起尿酸生成增多。高脂肪飲食可以促進尿酸生成并阻止尿酸的排泄,引起尿酸增多。果糖、蔗糖、淀粉等糖類也會使尿酸生成增加,其中果糖不僅能夠在人體肝臟代謝過程中形成尿酸生成前體升高血尿酸,同時會引起機體發(fā)生胰島素抵抗,間接導致血尿酸水平增高,使尿酸鹽的排泄量下降[8]。2012年ACR的指南中明確指出[9],痛風患者應該對豬肉、牛肉、羊肉等肉類的食用進行限制。高景然等[10]實驗研究表明,痛風患者的發(fā)病率可因攝入紅肉而上調35%~40%。故對高尿酸血癥及痛風患者不提倡西方飲食,應對動物蛋白、脂肪的攝入進行嚴格地限制,主要選用植物蛋白質,禁食油炸類食品,減少動物油的使用,盡量應用植物油,少食糖類。
2.2 東方飲食 東方飲食以谷類、蔬菜、水果攝入為主,精細加工程度低,主要應用植物油,動物性食物為輔,牛奶及奶制品攝入不足[11]。近年來,研究發(fā)現(xiàn)[12],痛風發(fā)病率隨著乳制品攝入增加而降低,多種類型的脫脂牛奶可將血清尿酸鹽濃度降低約10%,打破了乳制品導致痛風的傳統(tǒng)觀念。我國為東方飲食的主要代表,在《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首次提出“東方健康膳食模式”[13],指出要堅持以谷類為主的均衡飲食模式:日常膳食應包括谷物、根莖類作物、果蔬、畜禽、魚、蛋、奶、豆類食品;食物種類需要搭配合理;其次,多吃蔬果、每日搭配不少于300 g的新鮮蔬菜,應以富含鈣、鐵、維生素B2等微量元素的深綠色蔬菜為主;食用多種乳制品,攝入量約為每日飲用300 ml以上的液態(tài)奶;此外,適量食用魚、禽、蛋、瘦肉,少攝入深度加工肉制品,同時強調控糖限酒,控制單日添加糖的攝入量;最后,建議保證每日人體所需充足的水,減少含糖飲品的攝入。通過上述措施可以維持體內嘌呤代謝平衡,加快尿酸鹽的排泄速度,使血尿酸水平下降。
2.3 地中海飲食 地中海飲食是基于地中海區(qū)域居民飲食結構的一種飲食模式,包括攝入大量的單不飽和脂肪酸(主要來自橄欖油)、植物蛋白、全谷物和魚類,同時適量攝入酒精,減少諸如豬肉、羊肉等飽和脂肪含量較高的肉、精制谷物及甜食的攝入。目前,研究表明[14],地中海飲食習慣搭配合理適度的運動計劃能有效地預防和治療心血管疾病、代謝綜合征、帕金森病以及惡性腫瘤等。一項PREDIMED研究發(fā)現(xiàn)[15],43.8%的人通過遵循地中海飲食成功地降低了血尿酸水平。一項隨機飲食減肥試驗顯示[16],地中海飲食對血糖的調節(jié)效果較低脂飲食更好,且依從性更高,可達85%,隨后進行為期兩年的二次分析試驗,發(fā)現(xiàn)限制卡路里的地中海飲食使平均血尿酸比基線降低0.8 mg/dL。但亦有觀點認為[4],地中海與DASH飲食對血尿酸的影響較小,其中地中海飲食降低血尿酸方面較DASH飲食差。綜上,地中海飲食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尿酸水平,故提倡高尿酸及痛風患者成為地中海飲食的踐行者。
2.4 DASH飲食 DASH飲食是一種以植物為中心的膳食結構,具體結構為果蔬類、堅果、低脂乳制品、瘦肉、雞鴨等家禽、魚類,以及全谷物,并且強調糖果、含糖飲料、飽和與反式脂肪、紅肉的低攝入。DASH飲食最初是為了控制高血壓而開發(fā)。有研究已證實[17],DASH飲食在降低高血壓、高脂血癥、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和死亡率風險方面的益處。由于相當一部分痛風和高尿酸血癥患者患有高血壓(分別為74%和50%),因此Sumpter NA等[18]學者提出大多數痛風患者都需要堅持DASH飲食的觀點。Juraschek SP等[19]將高血壓前期或Ⅰ期高血壓的成年人進行隨機分組,形成DASH飲食和典型的美式飲食結構的對照組,并定期測量血尿酸水平,其研究結果表明,與對照組相比DASH飲食使血尿酸下降了0.35 mg/dL,該飲食在高尿酸血癥參與者中下降幅度更大。Rai SK等[20]對無痛風病史的人群開展了食物頻率問卷,每個參與者需完成一個DASH飲食模式評分以及一個西方飲食模式評分,結果顯示DASH飲食得分越高患痛風的風險性就越低,而西方飲食則與之相反。綜上,DASH飲食能明確降低血尿酸水平,故推薦高尿酸血癥及痛風患者遵循此飲食模式。
目前,高尿酸血癥及痛風已成為常見的代謝性疾病,且血尿酸升高是糖尿病、冠心病等的獨立危險因素,故需要對高尿酸血癥與痛風患者建立長期有效的病情管理與監(jiān)測。飲食結構與高尿酸血癥及痛風的患病率密切相關,東方飲食、地中海飲食及DASH飲食均可使血清尿酸下降,能夠有效地降低高尿酸血癥及痛風的發(fā)病風險,而西方飲食與之相反。本綜述倡導健康膳食模式,建議高尿酸血癥及痛風患者提高對疾病的認識,期望通過平衡膳食而不是依靠單一的食物種類使血尿酸下降,更好地達到預防治療痛風和高尿酸血癥的目標,改善患者總體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