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雙一流”建設視閾下會計學科發(fā)展探究*

      2022-01-18 02:01:54東北林業(yè)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劉曉光盛春光邵潤欣
      綠色財會 2021年11期
      關鍵詞:會計學雙一流一流

      東北林業(yè)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劉曉光 盛春光 邵潤欣

      一、“雙一流”建設中會計學科發(fā)展現(xiàn)狀

      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簡稱“雙一流”)是我國高等教育領域繼“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又一國家戰(zhàn)略,有利于提升我國高等教育的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2015年11月,國務院印發(fā)了《統(tǒng)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提出要堅持“以一流為目標、以學科為基礎、以績效為杠桿、以改革為動力”的基本原則,加快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2017年9月21日,教育部、財政部、國家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聯(lián)合公布了《關于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的通知》,全國共137所高校的465個學科躋身于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學科名單,其中包含42所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和95所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共計465個一流建設學科。

      會計學科是眾多高等院校的熱門學科之一,具有專業(yè)技術性強、交叉兼容性大、就業(yè)行業(yè)廣泛等特點。按照學科特點,高等院校可以分為綜合類、理工類、財經類、師范類、語言類、政法類、民族類、農林類、醫(yī)藥類、藝術類、體育類以及軍事類。會計學科的設置以綜合類、理工類和財經類高等院校居多。截至2020年7月1日,我國(含港澳臺)現(xiàn)有普通高校本科院校共計1272所,其中有674所普通高校本科院校設置了會計學專業(yè);從碩士研究生招生來看,具有MPAcc招生資格的院校是268所,具有會計學學術型招生資格的院校164所。無論是會計學專業(yè)本科生還是會計研究生,都報考人數(shù)眾多,會計專碩在專業(yè)碩士中報錄比位居前列,而會計學本科在2021年志愿模擬填報中超過300萬次以上。在2021年4月發(fā)布的《會計改革與發(fā)展“十四五”規(guī)劃綱要(征求意見稿)》中明確提出要“持續(xù)推進會計學科建設,構建適應經濟發(fā)展與產業(yè)結構調整新形勢的會計學科專業(yè)體系,促進會計學科轉型發(fā)展?!边@都說明社會對會計學科人才的現(xiàn)實需求性很高,會計學科的發(fā)展關乎會計高端人才培養(yǎng)是否成功,影響我國經濟發(fā)展和企業(yè)管理的大局。

      會計學科在受到社會廣泛關注與認可、招生規(guī)模得到空前發(fā)展的同時,面臨的困境也是非常明顯的,突出表現(xiàn)在“雙一流”建設名單中沒有會計學科的一席之地。在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中,理工類高校和理工類實力較強的綜合型院校共計90所,而財經類院校上榜數(shù)量較少,僅有對外經貿大學、上海財經大學、中央財經大學、西南財經大學和中南財經政法大學5所高校上榜。從一流建設學科的分類框架及分布比例來看,其中自然科學學科有358個,在一流建設學科總數(shù)中占比高達77%;社會科學學科僅有55個,占比約為11.80%,這其中與會計學科相關的只有清華大學的金融與會計學科以及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山大學和西安交通大學的工商管理學科。

      相對于自然學科而言,會計學科的科研經費嚴重不足,高水平的科研產出較少,與其它學科融合發(fā)展不足,對所在高等院校排名的進位貢獻較小,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高等院校對會計學科發(fā)展的重視程度及投入力度。為此,會計學科應如何借助于“雙一流”建設的契機,與“雙一流”學科建設要求更加匹配,從而實現(xiàn)自身的跨越發(fā)展、質量提升,是目前一個亟需思考的論題。

      二、“雙一流”建設中會計學科發(fā)展困境的原因分析

      (一)會計學學科定位偏低

      根據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和教育部頒布修訂的《學位授予和人才培養(yǎng)學科目錄》,我國分為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yī)學、軍事學、管理學、藝術學以及交叉學科14個學科門類。學科門下設一級學科,一級學科下設二級學科,學科通過專業(yè)承擔人才培養(yǎng)這一職能。會計學科屬于“管理學”學科門類,是“工商管理”一級學科之下的一個二級學科,同時也是“工商管理類”專業(yè)類之下的一個二級專業(yè)。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基金等基金項目一般都是在學科門類之下按照一級學科來分配科研項目數(shù)量和經費額度,會計學科作為二級學科導致其很多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得不到應有的重視。與此同時,我國的學科評估主要立足于一級學科,而學科評估的等級又是影響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評選和建設的基礎[1]??梢?,會計學科作為工商管理下的二級學科,不符合會計學科的真正地位,也不能涵蓋會計學的真實范疇[2],使得會計學科生存和發(fā)展的空間十分有限。

      (二)評價指標的學術導向性

      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US News)學科排名、上海交通大學(ARWU)學科排名、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THE)學科排名以及QS 世界大學排名這四大權威排名機構在世界一流學科評價指標設置方面比較側重于科研產出,如論文總被引、篇均被引、前10%和1%高被引等,具體情況如表1所示。

      表1 四大排名的世界一流學科學術評價指標及權重表

      通過表1可以看出,學術方面的占比很高,均在50%以上,尤其是ARWU的學術占比達到了100%。然而無論是高級別的論文產出、科研獲獎,還是國家級科研課題的獲批,無論是縱向的科研經費,還是社會服務的橫向科研經費,會計學科都存在明顯的弱勢[3]。會計學科與其它學科相融合的跨學科研究很難實現(xiàn),這種學術導向性對會計學科躋身于一流學科十分不利。

      (三)師資結構不盡合理

      科學合理的師資結構對于會計學科的發(fā)展以及人才培養(yǎng)質量的提升至關重要。然而會計學科的師資在科研、年齡和學緣三個方面的結構還不盡合理。根據科研規(guī)模和科研性質,高等院校可以分為研究型、研究教學型、教學研究型、教學型、應用型以及高等??圃盒AN類型,教師也由此主要分為研究型、教學研究并重型以及教學型。由科研方面來看,會計學科人才培養(yǎng)的工作量很大,致使會計學科的教師需要投入大量時間用于教學,教學工作量的繁重使得會計學科的教師在科研方面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單純從事研究的教師占比極少;從年齡結構來看,會計學科的教師大多集中在45歲以上,會計學科培養(yǎng)的研究生畢業(yè)后留在會計學科任教的較少,致使青年教師存量不足;在學緣結構方面,會計學科的教師畢業(yè)于同一院?;蛘咄坏貐^(qū)院校的比例較高,缺少不同學派教學與科研思想的交流,同質化較為嚴重,這既不利于創(chuàng)新思維與學術爭鳴,也不利于科研團隊的建設。

      (四)經費投入不足

      自然科學學科的研究往往需要進行大量的精細化實驗,需要配備大量的儀器、設備、物資材料和研究場地等,而人文社會科學學科則多采用對比研究、社會調查研究等方法,偏向思辨研究,對硬件支持的依賴性小,智力投入遠大于物力投入[4],這使得人文社會科學學科的科研經費投入力度遠遠小于自然科學學科。會計學科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社會學科,它既研究能揭示會計發(fā)展規(guī)律的概念框架與理論體系,又探究會計原則和會計準則的具體應用,旨在為經濟和社會發(fā)展服務,因此其研究重積累、重文獻,經費使用主要體現(xiàn)為差旅費、文獻資料費以及間接費用等。而由于“報銷難”導致了“經費需求量少”的誤解,使得教師的時間與智力付出得不到應有的回報,嚴重挫傷了教師的科研積極性。

      會計學科在人才培養(yǎng)過程中涉及實驗的環(huán)節(jié)相對較少,但隨著學科內涵的逐步拓展以及數(shù)字時代的新要求,大量教學環(huán)節(jié)需要相關實驗室的支持,使得會計學科對實驗室建設和實驗基地建設也面臨著越來越多的需求,但這方面投入的嚴重不足,不利于會計學科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以及學科的交叉融合發(fā)展。

      三、推進會計學科建設一流學科的構想

      (一)將會計學科提升為一級學科

      會計學已經形成有獨立的理論體系、方法體系和學科體系,國外很多知名大學都設有獨立的會計學院(系)并直接授予會計學碩士、博士學位,其會計學科為一級學科。隨著經濟的發(fā)展以及新業(yè)務的不斷出現(xiàn),出現(xiàn)了諸多新興的甚至是交叉的會計學科分支,如環(huán)境會計、法務會計、會計大數(shù)據利用與分析等,這些促使會計學科應提升為一級學科,以容納眾多分支的現(xiàn)實需求。自從2018 年政府會計準則頒布后,會計學就變成橫跨工商管理和公共管理的學科[5],將會計學科局限為二級學科,不利于會計的職能轉型及會計學人才的培養(yǎng),也不利于國際交流與合作,阻礙了會計學科發(fā)展成世界一流學科。為此,應將會計學提升為與工商管理并列的一級學科,設置于管理學科門類下,這不僅符合國際慣例、有利于促進會計理論創(chuàng)新和實踐發(fā)展、實現(xiàn)與國際會計接軌,同時也有利于提升數(shù)字社會的數(shù)據質量。

      (二)構建合理的評價標準

      無論是一流學科的遴選指標體系還是一流學科建設成效的評價指標體系,都應充分考慮指標設計的國際通用性和地域差異性的平衡以及不同類別學科的差異[6],克服評價的趨同導向并提高指標的區(qū)分度。會計學科作為人文社會科學學科,在評價時應突出與經濟形勢的緊密結合,考核對重大經濟問題的貢獻以及為提升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xiàn)代化提供的會計數(shù)據支撐。在評價標準的構建中,可以參照AACSB國際認證標準中有關會計學習與教學、會計學術機構的智力貢獻、財務資源、師資隊伍、課程設置和技能要求等方面的內容。AACSB(The Association to Advance Colledge Schools of Business)是全球首屈一指的商學院和會計項目非政府認證機構[7],其認證制度嚴格,全世界僅有約5%的商學院取得了這項精英認證,通過AACSB會計教育項目認證對國際影響力的提升以及會計學科的發(fā)展均有重要意義。

      (三)重視學科之間的交叉融合

      學科之間的發(fā)展是相互關聯(lián)的,許多學科在交叉融合過程中不斷演化。例如,芝加哥大學是一所十分強調發(fā)揮學科整體作用的大學,其社會科學各學科之間相互支持,注重開展多學科的共同研究并取得了杰出成就[8]。世界一流大學都注重構建多學科相互交叉、促進、融合的學科體系,這符合學科之間的相互制約和互補規(guī)律[9],會計學科的建設更是如此。會計學科要解決的重大會計、經濟問題往往是綜合性的、跨學科的,如果只在會計學科內部進行單一性研究,將無法產生符合實踐的學術原創(chuàng)成果。因此,會計學科在科學研究中應以問題和目標為導向,圍繞問題和目標進行跨學科組合,在組合過程中會產生交叉融合;在人才培養(yǎng)過程中,借助于通識課程、選修課程等讓學生了解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之間、社會科學不同學科之間的相互影響以及相關技術的演化,將會計學科領域的問題置于不同的背景中加以研討,從而能夠突破學科壁壘。

      (四)加強科研團隊建設

      會計學科的綜合性需要拓展教師的研究視野,僅憑個人的力量無法滿足這一需求。相比于理工學科以實驗數(shù)據為基礎,會計學科的科研更注重研究人員的主觀判斷。為此,高校應出臺相應的激勵扶持政策,助推會計學科科研團隊的建設。如引進高層次科研人才,對其相關領域的后續(xù)研究追加投入充足的經費,發(fā)揮其科研引領作用;從不同學校選留具有管理學或經濟學博士學位的博士研究生,他們在攻讀研究生期間已經養(yǎng)成了科研思維,具備良好的科研素養(yǎng)和創(chuàng)新精神,為這些新進青年教師提供科研啟動基金,為他們開啟科研領域的工作提供經濟保障和制度支持。在上述兩個層面的作用下,通過合理的人員和資源配置,帶動已有存量教師,提高其科研意識,最大限度發(fā)揮其科研潛力,在整個科研團隊中形成強大的合力,以實現(xiàn)科研水平的穩(wěn)步、快速提升。

      (五)加強會計學科的數(shù)字化建設

      數(shù)字化時代下“互聯(lián)網 + ”的理念正在大規(guī)模運用于會計實踐中,會計工作的許多方面也開始與互聯(lián)網深度融合,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模式逐漸成熟,網絡代理記賬、在線財務管理咨詢、云會計與云審計等服務模式全面開啟;以大數(shù)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移動互聯(lián)等為代表的信息化技術正在加快向會計領域滲透,同時也在顛覆性地決定著會計行業(yè)以及會計學科的發(fā)展方向。為此,應加強會計學科的數(shù)字化建設,加大對會計實驗室的軟、硬件投入,研究開發(fā)涵蓋輸入、處理和輸出等會計核算全流程的數(shù)字化實驗平臺,逐步建立跨平臺、結構化的會計數(shù)據庫;加強對教師大數(shù)據知識與應用的培訓,探索人工智能技術在會計學科教學、教研、管理等核心業(yè)務領域的創(chuàng)新應用,豐富教研內容,促進不同高校會計學科之間的交流與資源共享,使教師能夠主動適應并駕馭人工智能技術;增設數(shù)據分析、數(shù)據挖掘、信息檢索與處理等相關課程,培養(yǎng)學生的大數(shù)據、互聯(lián)網思維提高學生的信息化處理和分析能力。

      (六)提高會計學科的國際化水平

      世界一流學科的建設與發(fā)展需要綜合考察建設高校統(tǒng)籌國內、國外兩種資源,提升人才培養(yǎng)和科學研究的水平以及服務國家對外開放的能力,加強多渠道國際交流合作,持續(xù)增強國際影響力的成效。從世界四大權威機構對世界一流學科的評價指標來看,國際化方面的指標主要體現(xiàn)在國際學生比例、國際教師比例、國際合作論文、國際合著四個方面。會計學科國際化水平的提高可以從以下方面著手:①在保持中國特色的基礎上,在會計學科的教育目標、學科層次設置、課程體系、管理模式等方面實現(xiàn)與國際慣例趨同;②直接引進長期在國外留學的高層次會計專業(yè)人才,以便能夠站在世界一體化的視角觀察經濟運行和進行會計國際化操作,從而能夠更好地在國際環(huán)境中實現(xiàn)跨文化交流、科研合作并參與國際競爭;③支持教師到國外做訪問學者或者進行學術交流,提高對會計學專業(yè)知識國際化發(fā)展動態(tài)的認知,利用對外合作項目,學習國際的先進經驗。

      猜你喜歡
      會計學雙一流一流
      關注一流學科
      國家一流專業(yè)會計學
      我校獲批4門省級一流本科課程
      “雙一流”建設如何推進
      當代陜西(2019年7期)2019-04-25 00:22:56
      高?!半p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財經(2016年22期)2016-08-30 10:51:34
      “雙一流”需 從去行政化做起
      南方周末(2016-07-07)2016-07-07 07:59:31
      會計學專業(yè)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創(chuàng)新對策
      山西農經(2016年3期)2016-02-28 14:24:08
      中國會計學會2015年學術年會在哈爾濱隆重召開
      湖南省教育會計學會第四次會員代表大會順利召開
      閱讀(中年級)(2006年11期)2006-11-27 09:02:14
      苗栗县| 教育| 全南县| 五原县| 嘉兴市| 泗洪县| 赤水市| 搜索| 鱼台县| 县级市| 商丘市| 信宜市| 留坝县| 万载县| 海伦市| 安达市| 永州市| 凤山县| 亳州市| 大名县| 临猗县| 定边县| 汉阴县| 惠来县| 嘉兴市| 渝中区| 陇西县| 云阳县| 厦门市| 博乐市| 定南县| 文山县| 梨树县| 社旗县| 河津市| 柘城县| 贵定县| 东至县| 仙游县| 海宁市| 磐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