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系統(tǒng)性改革:未來威爾士基礎教育的藍圖設計

    2022-01-06 11:12:24呂杰昕朱慧云
    比較教育學報 2021年6期
    關鍵詞:威爾士新課程改革

    呂杰昕 朱慧云

    一、引言

    在歷史上,英格蘭與威爾士的教育管理權限曾長期統(tǒng)一在英國中央政府的管轄之下。1997年,布萊爾擔任英國首相后開始向威爾士下放權力,基于英國《1996年教育法》制定了《威爾士教育規(guī)章(學校信息)》(The Education (School Information)(Wales)Regulations 1997)。①UK National Archives. The Education (School Information) (Wales) Regulations 1997[EB/OL]. (1997-07-20)[2021-10-25]. https://www.legislation.gov.uk/uksi/1997/1832/made.此后于1998年通過了《威爾士政府法》(Government of WalesAct),依據此法于1999年5月舉行了威爾士議會選舉,產生了威爾士議會(National Assembly for Wales),并成立了威爾士的議會政府(Welsh Assembly Government)。因此,從法律意義上說,1999年之后威爾士就已經具備了獨立的的教育管理權限。但是,法律意義上的獨立并沒有使威爾士教育在本質上表現出與英格蘭教育的區(qū)別。從學制、師資培養(yǎng)、課程體系等方面,威爾士教育都與英格蘭教育極其類似。唯一明顯的區(qū)別之處是,威爾士存在部分鼓勵以威爾士語進行教學的學校。也正是因為威爾士教育與英格蘭教育的相似,國內學術文獻中單獨涉及威爾士教育的研究很少,現有的關于威爾士教育的研究大多是針對威爾士某一項教育舉措,其中又以對威爾士雙語教育的研究為主。

    然而,自2013年以來,威爾士開始在OECD的幫助下,全面審視威爾士的教育與課程體系,在此基礎上嘗試根據威爾士的本土情況開展教育改革。按照威爾士的改革計劃,新的威爾士課程將于2022年9月正式實施,目前改革的藍圖已經明朗,新課程正處在試點階段。這可以說是威爾士第一次真正開始通過獨立的教育管理權限,開展不同于英格蘭教育的系統(tǒng)性改革,國內研究文獻對此尚未有所涉及。本研究將從改革的背景、制度架構、課程改革設計、實施保障四個維度分析其改革藍圖,并力圖透視威爾士教育改革背后的系統(tǒng)性改革要素。

    二、威爾士新一輪教育改革的背景

    2013年威爾士在國際學生評估測試(PISA)測試中成績持續(xù)下滑,自此威爾士政府就開始和OECD合作診斷現有教育體系的問題、推進各項改革。首先在2015年,威爾士政府評估了原有的課程體系,發(fā)布了《成功的未來:威爾士課程的獨立評審和評估安排》(Successful Futures:Independent Review of Curriculum and Assessment Arrangements in Wales)報告,確立了課程改革的愿景,為威爾士教育改革拉開了一面嶄新的旗幟。此后,威爾士政府將課程改革拓展為系統(tǒng)性的教育改革,分別在2017年、2020年出臺了 《威爾士的教育:我們的國家使命(行動計劃2017——21)》(Education in Wales: Our National Mission (Action Plan 2017——21))、《威爾士的教育:我們的國家使命2020》 (Education in Wales: Our National Mission 2020)等重要文件。在此過程中,OECD與威爾士政府緊密合作,也針對威爾士政府的行動提出了《為威爾士實現課程改革2020》 (Achieving the New Curriculum for Wales 2020),自此威爾士在不斷努力下形成了正式的改革方案。

    (一)OECD的審視

    在國際學生評價項目(PISA)中,威爾士學生的成績一直持續(xù)下降。如圖1所示,威爾士學生在PISA測試中的閱讀成績由2006年的481分降到2015年的477分;數學自2006年的484分降到478分;科學成績的滑落趨勢更加明顯,在2006年至2015年之間降低了足足20分(在2006年時威爾士的科學分數比OECD平均水平高將近10分),并且在這些科目的測試中,威爾士的分數一直低于OECD的平均水平。2018年的PISA測試結果顯示出些許的改善,威爾士的閱讀、數學和科學分數分別增加了6分、9分、3分,與OECD的平均水平的距離也在縮近,不過OECD平均水平的下降本身也是造成這一縮近的原因。①Welsh Government. PISA 2018 Findings[R]. Cardiff: Welsh Government, 2018: 1-8.而且,在英國國內與英格蘭、蘇格蘭和北愛爾蘭相比,威爾士一直處于墊底水平,即使2018年在科學上與蘇格蘭以及北愛爾蘭的分數接近,其原因在很大程度也是因為蘇格蘭以及北愛爾蘭的科學成績自2012年就一直持續(xù)下滑。

    圖1 PISA2006——2018中威爾士學生閱讀、數學、科學的表現

    2013年OECD調查后發(fā)現,威爾士教育系統(tǒng)的缺陷主要在于:(1)由于威爾士學校中學生成績差異較大,學校并不能滿足每個學生的個人學習需求。面向整個教育系統(tǒng)的差異化教學和形成性評估的策略尚不完善。(2)教師、學校領導者和輔助人員的招聘、專業(yè)和職業(yè)發(fā)展政策不完善。(3)雖然威爾士一直努力在問責制和改進之間取得平衡,但是教育評估和應該根據教育評估進行的改進之間缺乏一致性以及連貫性。(4)改革的步伐一直太快(改革疲勞),改革的政策缺乏長遠的眼光,缺乏足夠的資金幫助學校改善基礎設施,前面的改革也完全沒有將利益相關者集合起來形成利益共同體發(fā)揮作用的政策。②OECD. Improving Schools in Wales: An OECD Perspective[R]. Paris: OECD Publishing, 2014: 7-8.

    (二)威爾士的自省與展望

    首先,從國際比較的學生學業(yè)表現來看,威爾士教育的公平性仍存在短板。英國在2017年發(fā)布了《教育全面卓越》白皮書(Educational Excellence Everywhere),強調了公平與卓越這一對目標對教育的重要性。根據威爾士的政策文件《所有人的繁榮:國家戰(zhàn)略》(Prosperity for All: The National Strategy)等,威爾士政府同樣在教育系統(tǒng)中強調公平的教育。2014年威爾士教育部長委托格雷厄姆·唐納森(Graham Donaldson)教授成立專門小組對威爾士課程以及教育評估制度進行調查,2015年調查結束后發(fā)布了名為 《成功的未來:威爾士課程的獨立評審和評估安排》的報告。報告對威爾士的課程以及評估制度進行審查,并就對應問題提出了68條建議,包括了八個方面:威爾士人民對其學校的期望、課程設計的原則與目的、課程的組織架構、教育改革對課堂教學的影響、課程評估的方法與效果、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問責制和教育質量的其他驅動因素、國家和地方決策之間的平衡。在此報告中,最重要的一點是確立了威爾士教育的國家愿景,其中就提到了公平卓越與幸福的目標。①Graham Donaldson. Successful Futures: An Independent Review of Curriculum and Assessment Arrangements in Wales[R].Cardiff: Wales government, 2015: 113-119.但實際上,威爾士學生的表現仍呈現出社會經濟地位之間的差異,例如2018年PISA測試中經濟地位較高學生的閱讀平均分數要比經濟較差學生高出49分,威爾士的教育公平仍然任重道遠。②OECD. Equity in Education: Breaking Down Barriers to Social Mobility[R]. Paris: OECD publishing, 2018: 19-20.

    其次,一次針對威爾士現行教育的全國調查也得出結論,威爾士設計的國家課程過于規(guī)范化,限制了教學的靈活性,也限制了教育工作者使教學適應學習者需求的可能性。③Graham Donaldson. Successful Futures: An Independent Review of Curriculum and Assessment Arrangements in Wales[R].Cardiff: Wales government, 2015: 12-15.與許多OECD國家和地區(qū)一樣,威爾士也在質疑,為學校設計的國家課程是否越規(guī)范越對教師和學生有利。卓越的課程并不是單一的模板,很大程度上應取決于不同國家和地區(qū)的價值觀與文化。同時,國家課程的一致性和教師專業(yè)自主性之間的平衡很難實現,但是如果在二者之間取得平衡,國家的教育系統(tǒng)就向前邁進了一大步,無論是教師教學還是學生學習都將取得卓越的進步。

    再次,威爾士課程評價的方法亟需改進。根據2015年的調查結果,威爾士民眾普遍認為,威爾士所使用的課程評估安排不能反映出學習者應該為21世紀所作出的準備。在過去十年中,包括加拿大BC省、新西蘭、蘇格蘭、日本和墨西哥在內的眾多教育系統(tǒng)都得出了類似的結論,即可以更新其學校課程以發(fā)展21世紀所需的學習型人才。在2008年的威爾士國家課程(以英國《1988年教育改革法》為基礎)中,國際專家和威爾士專家進行的一系列研究得出了類似的結論,即國家課程需要進行重大改變。盡管威爾士政府一直在為改革國家課程做努力,但目前的國家課程還是過于細致和煩瑣,也難以達到為學習者未來作準備的要求。④Graham Donaldson. Successful Futures: An Independent Review of Curriculum and Assessment Arrangements in Wales[R].Cardiff: Wales government, 2015: 10-11.

    (三)問責與評估導致教育目的偏離

    在2014年,威爾士開始實行一種新的教育分類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是由區(qū)域教育聯盟 (Regional Consortia)和威爾士政府共同開發(fā)的,用于確定三年內最需要支持的學校,使用三步顏色編碼策略。該分類系統(tǒng)分為三步:第一步是審查學校提供的績效數據。第二步由學校進行自我評估并且在經過地方當局同意后由區(qū)域教育聯盟的顧問對學校的自我評估進行審查。學校提供的績效數據是有全國性標準的,包括總體成就(小學階段指在關鍵階段2后達到核心科目指標的人數百分比)、語言成績(達到威爾士語和英語的預期水平人數百分比)、數學成績、出勤率。第三步根據前兩步學校的分數與評估把學校分為綠色、黃色、琥珀色以及紅色,四類顏色的學校需要的支持級別呈現遞增的趨勢,綠色類別的學校需要最少的支持,紅色類別的學校需要最密集的支持。每所學校都將根據這一類別接受量身定制的支持和干預方案。①Welsh Government. National School Categorization System: Guidance Document for Schools, Local Authorities and Regional Consortia[R]. Cardiff: Welsh government, 2016: 4-21.

    盡管國家分類系統(tǒng)總體上被認為是一種提升,但是學校顏色編碼采用的一系列標準就像指揮棒,許多學校會因為只注重標準而忽視標準未提到的其他重要方面,造成一種僅僅重視績效指標的“賭博心理”,因此多數專家認為這是一項高風險的舉措。在威爾士組織的調研中,接受采訪的幾個利益相關者也批評了基于學??冃祿挠嬎惴椒?,特別是獲得免費學校午餐的學生數量在最終評判中比重較小(僅僅是在對學校提供的績效數據進行加權評分后,按照學校免費午餐的比例進行分組),會造成對在最具挑戰(zhàn)性社區(qū)工作的專業(yè)人員和學校的污名化。因此這個系統(tǒng)被大多數人認為是不公平的,并且導致了公眾對于公共問責制的錯誤感知。

    同時,在課程方面,由于國家課程中的高度規(guī)定性和細節(jié)性,以及日益強大的問責機制,使得學校的創(chuàng)造作用已被削弱,教師的專業(yè)貢獻未得到發(fā)展。很多威爾士一線工作者提出,盡管原有的國家課程屬于必要的立法控制,相關的問責機制也是出于提高績效的目的,但在執(zhí)行中已經抑制了學校和教師的專業(yè)性、敏捷性和應對新出現問題的能力。而且,如果在執(zhí)行中出現對國家課程的偏差,威爾士中央政府會對一線實踐進行干預,這在很大程度上干涉到教學專業(yè)自主性,受到教師和學校的抵制。對于許多教師和學校而言,關鍵的教學任務已成為忠實地實現國家課程標準對學生的外部期望,從而減少了當地的創(chuàng)造力和對兒童和年輕人需求的響應能力,學生所學習的許多課程都脫離了其既定的目標,并且過于關注短期課程,在最極端的情況下,小學的任務幾乎可以簡化為識字和算術的教學,而中學的任務只是準備中考(General Certificate of Secondary Education,GCSE)。②Graham Donaldson. Successful Futures: An Independent Review of Curriculum and Assessment Arrangements in Wales[R].Cardiff: Wales government, 2015: 10-11.

    三、威爾士教育改革的制度架構

    (一)利益相關者的共建

    在系統(tǒng)性的教育改革中,如何整合各方利益相關者、形成合力的制度架構至關重要。威爾士之前的教育政策一直是自上而下的,威爾士中央教育部的權力很大。近年來,中央政府嘗試與主要利益相關者共同制定一些教育政策,保持利益相關者的參與讓教育系統(tǒng)內部對改革的流程更加信任,從而有助于加快實現整體愿景,這對于中長期課程改革政策的實施、設計以及可持續(xù)性至關重要。③Romane Viennet,Beatriz Pont. Education Policy Implementation: A Literature Review and Proposed Framework, OECD Education Working Papers, No. 162[R]. Paris: OECD Publishing, 2017: 6-9.利益相關者看到他們的參與在政策過程中受到重視,就更有可能合作制定政策,提出建設性的批評意見,為制定政策做出貢獻。當利益相關者參與該政策時,他們還可以根據其知識和經驗來幫助調整政策設計以適應教育大環(huán)境。在本次改革中,威爾士構建了教育系統(tǒng)利益相關者的三層模型。

    1. 方向盤:威爾士教育部

    威爾士中央政府在改革中扮演“方向盤”的角色。中央政府在教育系統(tǒng)中的作用是組織調研,并在調研基礎上與各方合作進行規(guī)劃和政策制定;在民主過程中管理教育問責模式;參與各類教育系統(tǒng)設計并支持其教育能力建設。威爾士中央政府在整個教育改革中起引導性作用。

    2. 發(fā)動機:地方政府與專業(yè)組織

    威爾士的地方教育當局和各類專業(yè)組織在改革中扮演發(fā)動機的作用。他們的職責是在一個“自我改進的學校系統(tǒng)”中,利用他們對學校和研究的知識來促進和支持最佳實踐和協作的共享,以提高學習者的學習成績。這些地方和專業(yè)組織可謂教育改革的關鍵責任行動者,根據職責分類的不同又可以細化為兩部分:(1)地方當局與區(qū)域教育聯盟,主要負責資金的來源與分配。威爾士根據地理位置劃分了四個區(qū)域教育聯盟,建立這四個聯盟的首要因素就是資助威爾士學校改善基礎設施,提高學校的硬件質量。地方當局就更為重要,考慮到地方學校的數量和質量的差異,威爾士教育資金分配并非全國統(tǒng)一,而是由威爾士中央政府將教育資金撥給地方當局,再由地方當局按照自己的規(guī)劃將資金分配到各個學校。地方當局有權根據一系列因素重新分配高達30%的學校預算,所以在課程改革中地方當局要對教育經費的公平性與穩(wěn)定性負責。①Statistics for Wales. Local Authority Budgeted Expenditure on Schools: 2017-18 Statistical Bulletin[R]. Cardiff:Welsh Government, 2018: 1-7.區(qū)域教育聯盟幫助地方當局精簡學校、改善設施,提高地方學校的一致性,地方當局作為區(qū)域教育聯盟的推動者,二者相互協同共進。(2)專業(yè)組織和機構,包括威爾士教育標準辦公室(Her Majesty's Inspectorate for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 Wales)、威爾士資格局(Qualifications Wales)、教育勞工理事會(Education Workforce Council)、高等教育機構以及國家教育領導力學院(National Academy for Educational Leadership)。其中,威爾士教育標準辦公室負責威爾士中小學教育系統(tǒng)的督導工作,聲稱將由原來的高風險問責制度逐漸轉向基于信任的合作督導制度。威爾士資格局目前領導普通中等教育證書的重設,保證新中考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為新課程理念服務——預計新中考將在2025年實行。教育勞工理事會、高等教育機構以及威爾士國家教育領導力學院是教育改革的助力者,教育勞工理事會維護教職工、學生的權益,提高外界對教育工作者的信心;高等教育機構直接與學校合作,幫助學校設計校本課程;國家教育領導力學院負責培訓學校領導者。

    3. 行動者:學校

    中小學校的任務是共同努力為兒童,年輕人和專業(yè)人員提供廣泛的經驗,以增強他們的學習和幸福感。①Welsh Government. Education in Wales: Our National Mission (Action Plan 2017-21)[R]. Cardiff: Welsh Government, 2017: 6-9.學校層面不僅是教育工作者要參與地方課程設計,家長和學生也要通過學校的咨詢信息會議參與到課程設計中。同時,威爾士與英格蘭一樣,開展了“自我改進的學校系統(tǒng)”的改革,鼓勵學校之間的相互學習與相互促進,通過集團化辦學模式的校間協作,推動整個中小學教育系統(tǒng)的質量提升。

    (二)保持政策實施與改革目標的一致性

    為了保障教育改革的成功,需要協調各類教育政策,使改革的各項措施保持一致,這是系統(tǒng)性教育改革的關鍵之一。研究證據表明,政策相互沖突或錯位的風險很大,因為相互沖突的政策可能會拉動學校和教育專業(yè)人員朝不同的方向努力。這樣使學校承擔的壓力較大,還難以產生改革的成效。②Andy Hargreaves, Dennis Shirley. Leading from the Middle: It's Nature, Origins and Importance[J]. Journal of Professional Capital and Community, 2019,5(01): 92-114.威爾士為了保證政策與改革的一致性,在教師專業(yè)標準、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學校學習型組織建設等方面進行了設計與調整。

    1. 教師專業(yè)標準與課程目標相一致

    教師專業(yè)標準要規(guī)定教師在職業(yè)生涯的不同階段應具備的知識和技能。新課改下隨著威爾士對學生發(fā)展愿景的改變,學生的學習目標自然跟著改變。2018年威爾士政府出臺了《新教育標準》(New Professional Standards for Teaching and Leadership),其中有許多規(guī)定與課程改革對應,但也有人提出標準缺失了教師實施新課程所需的一些關鍵技能。例如,課程的地方性設計只被提及一次,而且僅僅是為了描述跨學科教學的概念,相對于新課程下課改設計在教師日常工作中的重要性來說,這一點是非常有限的。還有一種風險是,在實踐中,標準可能會被轉化為一條條規(guī)章制度,而不是被認為是實現新課程必不可少的職業(yè)責任。③David Egan, David James, Alex Morgan, Emmajane Milton. Research to Support the National Professional Learning Approach for Wales Area 9 Schools as Learning Organizations and the Welsh Government professional standards[R]. Cardiff: Wales Government, 2018: 2-3.

    2. 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和課程目標一致

    威爾士于2018年啟動了“全國專業(yè)學習方法”(The National Approach to Professional Learning),在威爾士的文化背景及課程改革背景下建立對教師專業(yè)學習的共同理解。在職前教師教育政策中,2019年更新了最低標準,包括在小學任職需要獲得的具體資格,在初中任教標準中還規(guī)定了50%的學科相關度,新課程下要求師范教育更加全面,將知情意行都納入其中。在領導力方面,早在2017年威爾士政府就設立了威爾士國家教育領導力學院,制定了一套教育領導力優(yōu)質課程標準,并在2018及2019年批準了一系列教育領導力課程,以培養(yǎng)優(yōu)秀領導者,如今國家教育領導力學院致力于研究與新課程相關的領導力類型。

    3. 學校學習型組織

    作為學習型組織的學??梢詫ψ兓耐獠凯h(huán)境作出更快的反應,并在內部組織中接受變革和創(chuàng)新,能有效減少學校實施新課程的阻力。威爾士政府為此成立了專門小組,小組由威爾士教育標準辦公室、區(qū)域教育聯盟以及威爾士政府代表構成,并邀請OECD作為外部顧問。該小組于2017年設計出學校學習型組織(Schools as Learning Organizations,SLO)模型(見表1),一直致力于讓威爾士所有學校發(fā)揮學習組織的作用。①OECD. Implementing Education Policies: Achieving the New Curriculum for Wales[R]. Paris: OECD Publishing, 2020: 85.

    表1 威爾士課程改革的政策一致性

    (三)威爾士的雙語背景以及文化遺產

    威爾士的國家課程是從英國《1988年教育改革法》開始的。在1988年之前威爾士的課程中只有宗教和物理是國家統(tǒng)一必修科目,所以在當時每個學校的課程都是學校自己決定、教師自主進行課程設計的,這導致全國的課程產生極大的差距。當時的課程改革目的僅僅是為了和英格蘭保持統(tǒng)一的課程,但是在改革進行中,越來越多的教師要求威爾士應該有獨立的國家課程。此后,歷史和地理學科開發(fā)了與英格蘭不同的課程大綱,威爾士語也成為必修課程。1993年威爾士課程與評估局(The Curriculum and Assessment Authority for Wales)發(fā)布了《威爾士語課程開發(fā)指南》(Guidance on Developing the Curriculum Cymreig)。2012年威爾士教育技能部長宣布進一步進行課程審查,并設立了專門工作小組,研究威爾士歷史、威爾士故事和威爾士語課程(Cwricwlwm Cymreig)的教學。政府也委托出版商為那些擁有單獨的威爾士學習計劃以及威爾士語版本的科目提供英語和威爾士語的資源。但是由于出版資源的質量原因,總是英格蘭的資源在教師和學生之間更有吸引力?,F在威爾士語課程的教學主要交付給歷史學科,但是威爾士語課程的內容更加廣泛悠久,它包括威爾士的雙語背景、文化、地理等有關威爾士的一切,僅靠歷史學科是遠遠不夠的,每門學科都應該加入威爾士語課程的元素,為學習者提供了解威爾士的機會。②Welsh Government . The Cwricwlwm Cymreig: History and the Story of Wales Final Report[R]. Cardiff: Wales government,2013: 2-6.

    四、威爾士教育改革中的課程改革設計

    在中小學教育改革中,課程改革處于核心位置,直接影響著育人目標、教育內容、教學方法與學習方法。為了使教育改革真正凸顯出影響一線教學實踐的成效,威爾士的教育改革中將課程改革放在至關重要的地位,進行了整體的愿景設計、課程框架設計、教與學的方法設計。

    (一)建立共同的愿景

    早在2015年威爾士發(fā)布的《成功的未來:威爾士課程的獨立評審和評估安排》報告中就提出,威爾士課程的目的應是使兒童和年輕人成長為:準備終身學習的有能力、有志向的學習者;準備在生活與工作中竭盡所能的有進取心、有創(chuàng)造力的貢獻者;有道德、有學識的威爾士及世界公民;準備作為有價值的社會成員來實現自我價值的、健康自信的個人。①Graham Donaldson. Successful Futures: An Independent Review of Curriculum and Assessment Arrangements in Wales[R].Cardiff: Wales government, 2015: 24-29.在2020年《威爾士教育:我們的國家使命2020》這個最終版本中刪去了有關“準備、世界”的內容,新的愿景較上一版本更加凝練明確:有能力、有志向的學習者;有進取心、有創(chuàng)造力的貢獻者;有道德、有學識的公民;健康自信的個人。②Welsh Government. Education in Wales: Our National Mission[R]. Cardiff:Welsh Government, 2020: 17-18.這一構想與近年來經合組織一些國家和經濟體提出的構想產生了共鳴,使課程與學生所需發(fā)展的核心技能相適應,為他們個人、學術和未來的職業(yè)生涯作好準備。

    2019年威爾士新課程的法定指導文件草案中,有一部分專門解釋了新課程中六個學習領域對課程愿景的支持作用,針對每個學習領域的“關鍵特征”“重要事項”和“學習說明”進行了詳細說明,旨在幫助學校了解各學習領域的哪些方面有助于實現愿景,包括如何評價學生在經過新課程學習之后確實達成了該愿景。2019年威爾士政府組織的調研提供的反饋表明,超過60%的受訪者確信新課程有助于實現學習者實現新課程愿景。③Welsh Government. Draft Curriculum for Wales 2022: Humanities[EB/OL]. (2019-4-30)[2020-12-20]. https://hwb.gov.wales/draft-curriculum-for-wales-2022/humanities/#supporting-the-four-purposes-of-the-curriculum.

    (二)設計整體學習課程

    從國際范圍內看,近年來的課程改革越來越突出“核心素養(yǎng)”“關鍵勝任力”“核心技能”的概念,以能力為基礎進行整體化的課程設計,打破以學科為分界線的課程設置模式。威爾士的新課程符合這一國際趨勢,即以廣泛的能力為基礎發(fā)展課程框架,而不是主要基于內容或技能的課程。威爾士圍繞能力而制定的新課程與經合組織《教育2030:未來的教育與技能》(The Future of Education and Skills: Education 2030)項目所開發(fā)的能力的概念化相一致,該項目將能力定義為知識、技能、態(tài)度和能力的整合。這些能力使學生能夠在不確定的環(huán)境中表現出色,從而使他們能夠在快速發(fā)展的世界中領先。相比之下,以內容為中心的課程則以傳播學科知識本身為目標,而不管其與學生未來的相關性如何。

    為此,威爾士政府進行了六個領域的新課程設計,同時也向利益相關者澄清,新課程并未廢除學科知識和技能,圍繞六個領域的新課程結構旨在確保威爾士朝著促進學生整體學習的方向發(fā)展,這些領域涵蓋了現有學科,并旨在促進學校層面教學的跨學科性。課程框架設計者也表示,新課程在課程描述方面使用了更高質量的設計標準,比如:新課程更加清楚地表述了課程中的關鍵要素以及作出改革的理由,防止利益相關者對新課程的了解僅僅停留在表面;在課程一般原則中使用具體的例子進行解釋,以減少誤解;使用圖表幫助利益相關者理解課程各個部分之間的聯系;仔細檢查課程內部存在的矛盾,最大限度提高課程各部分的一致性等等。①OECD. Implementing Education Policies: Achieving the New Curriculum for Wales[R]. Paris: OECD Publishing, 2020: 33-35.在威爾士的新課程設計原則中,具體課程應該直接反映并促進課程目標的實現;體現所有兒童受教育的權利,包括那些處于弱勢有嚴重學習困難的兒童;鼓勵兒童在不同的學習領域之間建立聯系;在讀寫、計算、數字能力知識和技能的發(fā)展與應用方面持續(xù)關注;適當強調威爾士語與文化。以上原則在新課程中都有所體現。②Graham Donaldson. Successful Futures: An Independent Review of Curriculum and Assessment Arrangements in Wales[R].Cardiff: Wales government, 2015: 35-36.

    六個學習領域是在《成功的未來:威爾士課程的獨立評審和評估安排》中提出的,分別是讀寫和溝通、數學計算、科學技術、表現藝術、健康與福祉、人文。這六個學習領域之間不是相分離的,具有連續(xù)性和相關性,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在四個課程愿景下,跨學科邊界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協作教學。學習和經驗的每個領域都應為課程的四個愿景作出獨特而有力的貢獻。

    讀寫與溝通、數學計算、科學技術這三個學習領域是威爾士新課程中法定的跨學科領域。讀寫與溝通是學習中最基礎的部分,教師不僅僅要在課程中教會學生具體單詞的讀法寫法,還要指導學生了解語句背后的含義,學生在課堂中也要思考使用語句的情境。數字與計算是人類的科學,更是自然界的規(guī)律。科學與技術在今天不僅僅是促進人類文明進步的工具,也是大多數學習者謀生的利器。為了實現三個學習領域的跨學科設計,威爾士政府準備開發(fā)數字能力進展框架以及附帶的“學習數字能力的路徑”,三個學習領域相關聯的部分被包括在設計中。比如,在讀寫與溝通領域中嵌入交流與通信技術,交流與通信技術中的程序設計與數據處理有涉及數學計算領域方面的知識,從而通過一個單元很好地將相關的學習領域串聯起來。

    表現藝術、健康與福祉和人文雖然不是威爾士新課程中法定的跨學科領域,但對學生發(fā)展來說至關重要。表現藝術主要發(fā)展學生的藝術技能和知識,使學習者成為好奇和有創(chuàng)造力的個人。在表現藝術學習領域,學校和教師可以鼓勵兒童和年輕人創(chuàng)造性地進行欣賞探索,并發(fā)展其藝術表現能力。表現藝術還促進了對個人和文化認同問題的探索。在威爾士政府委托的研究報告中,戴·史密斯(Dai Smith)教授說:“世界上的國家都開始意識到藝術在促進教育、社會、以及經濟產出上的意義與潛力?!雹跠ai Smith. An Independent Report for the Welsh Government into Arts in Education in the Schools of Wales[R]. Cardiff:Council of Wales, 2013: 5-6.發(fā)展健康與幸福能幫助學生學會如何處理自身生理心理與生活環(huán)境之間的關系、與人交往的社交關系,處理他們將面臨的困難問題和決定,并學會獨立生活。該學習領域旨在幫助解決學生在身心健康方面的疑惑,例如教師將教授學生有利于增強身體素質的體育運動知識、健康飲食知識等。這一學習領域與體育、心理、身體和情感幸福、烹飪等廣泛的知識相聯系,它還關注學校環(huán)境如何支持兒童和年輕人的社會、情感、精神和身體健康。人文領域包括歷史、地理、宗教教育、商業(yè)研究和社會研究。人文學習領域的新課程設計是與“Cynefin”框架緊密結合的。Cynefin是威爾士語,意為棲息地,出沒,結識,熟悉。Cynefin不僅僅是一個物理或地理意義上的地方,而是一個歷史、文化和社會場所,它塑造并繼續(xù)塑造居住在這里的社區(qū)居民。①University of Cardiff. Welsh-English Online Dictionary [EB/OL]. (2016-11-24)[2021-3-9]. https://geiriadur.uwtsd.ac.uk.與Cynefin結合的人文課程旨在鼓勵學習者培養(yǎng)歸屬感和地方感,并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和遺產。在整個人文課程中,有關文化、歷史等的概念作用非常重要。②Welsh Government. Preparing for the New Curriculum: April 2019[R]. Cardiff: Wales Government, 2019-4: 16-29.

    以上的六個學習領域又與威爾士提出的學生為將來職業(yè)準備所需的四種能力:批判性思維與解決問題、規(guī)劃和組織、創(chuàng)造力、個人效能相輔相成,新的威爾士課程中,認為這四種能力在學生就業(yè)方面發(fā)揮關鍵作用,并且強調這四種能力應該在教育基礎階段就開始滲入每個孩子的學習當中,所以在2015年的《成功的未來:威爾士課程的獨立評審和評估安排》中就提出這四種能力應該嵌入課程的六個學習領域中。③Graham Donaldson. Successful Futures: An Independent Review of Curriculum and Assessment Arrangements in Wales[R].Cardiff: Wales Government, 2015: 42-43.

    (三)完善課程改革的支持體系

    1. 改進教育評價方法

    從2014年的教育審查來看,威爾士的教育評估是兩個系統(tǒng),分別是全國學校分類系統(tǒng)與威爾士教育標準辦公室領導下的教育評估系統(tǒng)。但是二者的評估標準與評估方法是不一致的,可見威爾士政府在制定文件的時候并沒有考慮到政策的統(tǒng)一協調性。不出所料,來自不同學校評估的調查結果和建議經常會不同。同時在系統(tǒng)內部也存在很多問題,導致威爾士的教育評估被廣為詬病。

    在此次改革中,威爾士政府建議將評估作為一種支持3——16歲學習者進步的工具。首先明確了評估的六項基本原則、各部門在評估中承擔的責任。本次改革將各利益相關者分為三種角色:在日常工作學習中為學習者提供支持;識別、捕捉、反映學習者個體的進步;了解學生群體的進步以便反思教學實踐。相比之前進行的高風險評估方式,新的評估方式更加適合新課程倡導的以六大學習經驗領域為基礎的跨學科學習。威爾士所改革的評估新形式主要包括論文、口頭報告、實驗、項目學習和檔案袋、協作任務、實際案例和問題解決的作業(yè)。為此,威爾士提出,將開發(fā)在線個性化評估系統(tǒng),以取代單純的紙筆閱讀和計算能力測試,將學生評估建立成電子檔案袋,形成3——16歲的連續(xù)評估,取代之前的關鍵階段評估,并且檔案袋將成為學生升學的關鍵因素。④Welsh Government. Supporting Learner Progression: Assessment Guidance[EB/OL]. (2020-1-27)[2020-12-21]. https://hwb.gov.wales/curriculum-for-wales/supporting-learner-progression-assessment-guidance.學校內部和學校之間要互通有無,了解學習者學習的進步以及保證學習者學習的連續(xù)性。同時,新的評估系統(tǒng)還要獲取家長們的信任才能繼續(xù),所以政策制定小組要求要從課程的四個愿景闡明學習者的進步,向家長提供有質量和價值的評估報告。

    2. 發(fā)展學校教師和領導者的能力

    在課程改革中教師的素質極為重要,教師和領導者的質量影響著教學質量,并進一步影響學生的學習過程以及學習效果。目前,威爾士教師和學校領導者必須獲得學士學位和教師資格(Qualified Teacher Status)才能畢業(yè),并且學校領導者必須獲得“領導者職業(yè)國家資格”(National Professional Qualification for Headship)。但是在學校中還有約占50%的教學支持人員,這部分支持人員包括助教、外語助教、特殊需要輔助人員等,這些支持人員也在學生完成學業(yè)的過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盡管威爾士政府在2017年更新了助教標準,但是這些支持人員仍然沒有像教師等專業(yè)人員那樣的資格證書,目前威爾士政府正在致力于建立支持人員專業(yè)資格證書方案。①OECD. Implementing Education Policies: Achieving the New Curriculum for Wales[R]. Paris: OECD Publishing, 2020: 43-44.

    其次,教師的教學方法在新課程的進行下也要進一步更新。高效的教學方法對于教學質量至關重要,教師的教學要能激活學生的自主性,運用并整合已有知識去解決問題。威爾士為了提高教師的能力,讓教師能夠快速適應新課程,發(fā)布了《學會成為威爾士的教師:進入教師職業(yè)》(Learning to be a Teacher for Wales: The Induction of Teachers into the Profession)、《全國專業(yè)學習方法》(The National Approach to Professional Learning)兩份報告,其中提出了新課程對教師的要求、教師入職需要的資格證書、在新課程下教師需要思考教什么、怎么教,并推出了統(tǒng)一提供給教師的專業(yè)學習內容。②③Welsh Government .Learning to be a Teacher for Wales: the Induction of Teachers into the Profession[R]. Cardiff, 2020: 6-7.

    再次,在學生評估方面,威爾士新一輪課程改革促進了校內以及學校之間教師的專業(yè)合作。根據PISA測試的結果,剔除學生和學校的社會經濟狀況影響因素之后,教師的合作與學生在學術成就方面的表現成正相關。同時,根據經合組織的教師教學國際調查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ternational Survey,TALIS)的結果,學校內部的協作文化與教師的自我效能感和工作滿意度具有高度相關性。④OECD. TALIS 2013 Results: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on Teaching and Learning[R]. Paris: OECD Publishing, 2014: 166-173.所以威爾士政府提出,在學校成為學習型組織的過程中,必須提高所有教職工的團隊合作與學習能力。

    最后,威爾士還通過建立專門機構,促進學校領導者和教師的領導能力。在經合組織對教師的采訪中,許多教師都提到他們需要更多的指導,表示難以在教學自主性和學習領域要求之間找到平衡點。在這一過程中,學校領導者是學校教學成功和教師能力的基石。為提高學校領導者的能力,威爾士制定的政策中做出了許多努力,在2017年就建立了國家領導力學院。據統(tǒng)計,在經合組織2018年調查的學校中,近三分之二的威爾士學校領導者正在教師隊伍中建立學習領導力。威爾士政府還啟動了一個專項學習計劃,重點培訓學校教師在實施新課程中的課程領導能力。①OECD. Implementing Education Policies: Achieving the New Curriculum for Wales[R]. Paris: OECD Publishing, 2020: 45-46.

    3. 轉向本地設計的學校課程

    為了新課程能夠適應各地區(qū)的實際教學工作,新課程開發(fā)人員設計的課程模型比較靈活,給地方學校更多的自由來設計自己需要的課程,這有利于新課程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威爾士政府還在官網上提供了許多便利,比如:提供可以設計編輯課程的網站;為課程設計提供指導,包括課程介紹、設計課程的愿景、原則;跨領域主題的實施方法(教學法、如何跨學科共建等)。②Welsh Government. Curriculum for Wales: Designing Your Curriculum[EB/OL]. (2020-1-28)[2020-12-23]. https://hwb.gov.wales/curriculum-for-wales/designing-your-curriculum/.這樣做旨在讓學生、教師、學校領導等更多利益相關者參與到新課程當中。相比之下,規(guī)范性更強的課程模型往往更容易產生立竿見影的效果,但壽命較短,因為它們會阻礙教師在學校一級采取專業(yè)行動,并可能進一步削弱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

    威爾士政府和區(qū)域聯盟在這一過程中向學校提供足夠的支持尤為重要。有證據表明,為學校提供實際示例和鼓舞人心的案例研究可以啟發(fā)他們進行自己的設計。威爾士匯集了試點學校對課程進行試用的經驗,包括在校本課程設計方面的經驗,并將此匯編出版。③Wavehill. Curriculum for Wales 2022 Feedback Analysis[R]. Cardiff:Welsh Government, 2019: 20-29.同時,威爾士政府正在試圖傳播試點學校的經驗,讓其他學校向試點學校學習,設計自己的校本課程。威爾士政府和區(qū)域聯盟還圍繞新課程舉辦信息發(fā)布會,旨在幫助所有學校及其員工了解校本設計的重要性,并給他們時間來計劃自己的課程。

    五、威爾士教育改革的實施保障

    (一)確保公平

    威爾士的教育一直十分注重公平性。從《所有人的繁榮:國家戰(zhàn)略》就可看出,威爾士此次的教育改革是公平與卓越并行的,在實施的過程中確保公平性十分重要。尤其是在面對新課程改革的時候,公平性將受到兩個方面的挑戰(zhàn):第一個是新課程如何以及在什么條件下可以減少不平等現象,也即學生之間的公平狀況;第二個問題著眼于從一所學校到另一所學校實施可能存在的差異,以及如何避免擴大各學校之間學生學習效果的差距,也即學校之間的公平狀況。

    在學生之間的公平狀況上,貧困學生、特殊需求學生、少數族裔學生是需要特別關注的群體。在貧困學生方面,威爾士是英國唯一的兒童貧困狀況與往年相比有所上升的地區(qū),到2019年達到29%。④Welsh Government. Child Poverty Progress Report 2019[R]. Cardiff:Welsh Government, 2019: 6-7.經合組織估計,如果某個國家的學生中有25%的ESCS(經濟、社會和文化地位)指數較低的學生的得分在所有學生中處于前1/4,則可以認為該教育系統(tǒng)是公平的。威爾士只有13%的貧困學生可以達到學業(yè)成績前1/4。①OECD. Equity in Education: Breaking Down Barriers to Social Mobility[R]. Paris: OECD publishing, 2018: 40-41.在這些特殊群體中,威爾士首先關注的是學生身體健康,保障貧困學生享受免費午餐政策,在2019年免費獲得午餐的學生比例達到18.7%。同時,考慮在常規(guī)課程中貧困學生很少有校外的學習機會,新課程的實施原則之一就是為所有學習者提供更加多樣化和體驗式的學習機會,從而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在有特殊需求的學生方面,威爾士政府2018年1月開始實施 《額外學習需求協調員條例》(The Additional Learning Needs Coordinator (Wales)Regulations 2020),為無法上學的孩子提供幫助。最后是少數民族、亞裔、黑人以及特殊學生(Black,Asian,Minority,Ethnic),根據2019年威爾士教育勞工理事會的統(tǒng)計數據和學生年度學校普查(Pupil Level Annual School Census)結果,威爾士的BAME學生在地理上的分布越來越廣泛,在威爾士學習者中,有12%的學生是BAME群體。在新課程改革下,威爾士政府專門成立了專家小組對BAME群體學生進行調查,收集相關信息,提供給教師領導者等相關利益者,在新課程的設計中關注到BAME群體的背景去設計課程。②Welsh Government. Black, Asian and Minority Ethnic Communities, Contributions and Cynefin in the New Curriculum Working Group[R]. Cardiff: Welsh government, 2019: 4-6.

    在學校之間的公平狀況上,不同背景的學校在實現新課程方面可能面臨不同的挑戰(zhàn)。這些差異可能是由于以下因素造成的:學校資源、所服務學生群體的社會經濟狀況、學校自身原有的辦學能力與辦學水平。OECD在訪談中了解到,威爾士為了評估學校對新課程的準備程度,正在實施幾種調查機制,更好地確定哪些學校需要在新課程實施中獲得支持以及需要在哪些方面獲得支持。政府還投入了許多資源幫助學校適應改革,例如增加額外的在職培訓日,針對專業(yè)學習和教師教育計劃進行大量投資。

    (二)確保時間和資源的安排

    在教育改革過程中,資源的數量、質量以及分配比例,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改革是否實施以及怎樣實施。資源的問題有時不僅僅是數量和質量,還有資源怎樣使用以及用于什么樣的目的。威爾士政府2019年委托了一項獨立研究,評估為威爾士中小學校實際所需的經費數量,特別是考慮到正在進行的改革所產生的成本。威爾士在課程改革方面投入了空前的資源:2019年夏季威爾士承諾投入4 000萬英鎊用于改革,其中包括要在18個月內投入2 400萬英鎊,以資助和更新專業(yè)學習試點學校。但是,非試點學校如果沒有額外的資金和人力資源額援助,新課程的實施將很難進行下去。為此,威爾士接下來的學校資金審查將促進資源的分配,尤其要幫助薄弱學校渡過難關。

    新課程實施的時間計劃也要跟進,威爾士計劃的改革時間安排跨度接近7年:2020年1月新的課程和評估系統(tǒng)已最終確定并可用;2021年9月學校為課程的首次教學作準備;2022年9月從幼兒園至7年級全部使用新課程,全國的學校課程向新課程發(fā)展,并且開始設計新的GCSE;2023——2024年,新課程將推廣到8——9年級;2025年新課程推廣到10年級,并首次使用新GCSE;2026年推廣到11年級。①Welsh Government. Education in Wales: Our National Mission[R]. Cardiff: Welsh government, 2020: 18-19.

    六、透視威爾士教育改革所看到的系統(tǒng)性改革要素

    在當代國家層面的教育改革中,由于經濟社會背景的迅速變化和教育系統(tǒng)本身的慣性,改革的設計與推進變得越來越困難。與建立一套新的教育體系不同,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宏觀教育改革,往往會遇到各種積重難返的問題。如何在一個復雜的系統(tǒng)中抓住重點進行合理設計,是各國教育改革面對的共同問題。威爾士本次基礎教育改革源自國際大型測試中不佳的成績表現,改革設計中充分考慮到威爾士本土的特點,外借國際組織之力、內合國內各方之長,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廢舊立新,在政策統(tǒng)整的保障下推進改革,在課程改革的進程中落實舉措。從目前的改革設計來看,威爾士充分考慮到了各利益相關群體的作用、各類政策舉措的協調,在改革中圍繞課程改革的重點,全面設定育人目標和課程框架,并在評價方法、教育工作者領導能力、校本課程開發(fā)與執(zhí)行能力上對課程改革進行支持。從威爾士的經驗來看,系統(tǒng)性推進基礎教育改革需要處理好三個維度的關系。

    (一)改革重點與配套政策的關系

    由于威爾士開展改革的直接推動力是在國際大型測試中表現不佳,改革的重點也落在了課程與教學的改革上。但是,課程與教學的改革不僅需要變革國家課程體系框架,還需要在頂層設計上進行政策配套和部門分工協作,在微觀層面上調動學校內部管理者與教師的能動性,在支持體系上做好教師的專業(yè)準備和學校領導者的能力準備。威爾士在本次教育改革中,為新課程的改革重新明確了中央教育部、地方政府、專業(yè)組織的不同作用,確保各方可以形成合力;同時在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教育評價、學校學習型組織建設等領域開展配套改革,圍繞重點內容設計相關政策,體現出教育改革的綜合性。

    (二)改革開放性與本土性的關系

    在全球化與區(qū)域一體化的大趨勢下,各國的教育改革都無法只關注本國的問題,國際教育議題與各國發(fā)展經驗、全球性人才培養(yǎng)規(guī)格與質量的競爭、區(qū)域內教育變革的異質性與共同性,都是國家政府在設計教育改革體系時必須考慮的問題。如何直面國際教育發(fā)展的機遇與壓力、同時根植于本國教育發(fā)展的瓶頸與問題,成為全球化和區(qū)域一體化時代教育改革的關鍵矛盾。威爾士在本次教育改革設計之初,就充分借助經合組織的力量,通過國際組織基于國際視野的專業(yè)調查發(fā)現威爾士本國的問題;同時在改革設計過程中出臺了多個由本國專家實施的調查研究報告,其中還特別考慮了威爾士本土文化、本土課程、本地族裔的特點,在最大程度上平衡了改革的開放性與本土性的關系。

    (三)改革中“廢舊”與“立新”的關系

    現代教育體系的復雜性使得“改革”與“改良”之間的選擇變得多樣化,在提升教育系統(tǒng)整體質量的過程中,如何評價現有系統(tǒng)的問題與缺陷、如何判斷哪些具體教育環(huán)節(jié)和領域到達了改革的臨界點、如何在原有基礎上選擇改革的舉措和設計,是各國推進漸進主義式改革的關鍵。威爾士在本次教育改革中,對頂層設計采取微調和統(tǒng)整、對課程框架進行方向性引導、對已有的學校自主權加以支持與保障、對學生評價和學校辦學評價進行大規(guī)模改革,這些改革舉措體現出威爾士在“廢舊”和“立新”關系上的自主決斷、在“應然”與“實然”之間作出的妥協與選擇,其效果雖仍需時間的檢驗,但在方向上把握住了威爾士今日教育的挑戰(zhàn)與問題,為威爾士未來的教育發(fā)展描繪了基本的設計藍圖。

    猜你喜歡
    威爾士新課程改革
    英國皇家威爾士團第1營正在進行實戰(zhàn)訓練
    軍事文摘(2022年11期)2022-06-24 09:23:04
    2021聚焦新課程 專注新高考 歡迎訂閱全新《新高考》
    威爾士國家博物館運營模式及治理結構觀察
    改革之路
    金橋(2019年10期)2019-08-13 07:15:20
    0∶6
    改革備忘
    改革創(chuàng)新(二)
    發(fā)揮自制教具在初中數學新課程實施中的作用
    我區(qū)初中化學新課程實施中典型問題的思考
    西藏科技(2015年1期)2015-09-26 12:09:31
    瞧,那些改革推手
    傳記文學(2014年8期)2014-03-11 20:16:48
    泗阳县| 靖远县| 秦皇岛市| 福州市| 惠安县| 马公市| 大田县| 房产| 满洲里市| 云和县| 枣庄市| 天气| 广昌县| 瓦房店市| 乐山市| 额济纳旗| 阳原县| 琼结县| 江都市| 广饶县| 江西省| 郓城县| 松溪县| 阿城市| 剑阁县| 宜良县| 赫章县| 石嘴山市| 时尚| 滦南县| 梅河口市| 佛山市| 鄂温| 桐乡市| 马鞍山市| 彭水| 紫金县| 白玉县| 达州市| 长泰县| 达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