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軍
摘要:作為高職大數(shù)據(jù)專業(yè)的核心課程,《大數(shù)據(jù)平臺技術》課程內容新,操作要求高,涉及較多的Linux 和大數(shù)據(jù)基礎知識。因此,想要學好這門課學生需要具有較好的理論基礎知識和較強的實踐能力。由于疫情等因素的影響,在教學實踐中只能進行線上教學?!奥毥淘啤保ㄒ喾Q“智慧職教”網(wǎng)站)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建設和運營的職業(yè)教育數(shù)字教學資源共享平臺和在線教學服務平臺。這里在教學實踐過程中以國家資源庫為依托,結合“職教云+釘釘群”進行在線教學,提出該模式的背景,具體地進行過程和出現(xiàn)的問題。為在新形勢下,提高在線教學學習效果進行有益的探討。
關鍵詞:職教云,釘釘群,線上教學;大數(shù)據(jù)平臺技術;教學研究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21)29-0180-03
Discussion on the Online Teaching Mode Based on "ICVE + Ding Talk"
CHEN Jun
(Anhui Business College, Wuhu 241000, China)
Abstract:As the core course of big data major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 course of Big Data Platform Technology has new content and high operation requirements, involving more basic knowledge of Linux and big data. Therefore, students who want to learn this course well need to have good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strong practical ability. Because of the influence of epidemic situation and other factors, only online teaching can be carried out in teaching practice."Vocational Education Cloud"(also known as "ICVE" website) is a digital teaching resource sharing platform and online teaching service platform for vocational education con? structed and operated by Higher Education Press. Here in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practice, relying on the national resource bank, combined with "ICVE + Ding Talk" for online teaching, put forward the background of the model, the specific process and the problem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ect of online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the new situation, this paper makes a useful discussion.
Key words:ICVE; Ding Talk; online Teaching; Big Data Platform Technology; Teaching Research
1引言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迫使高校開啟了線上教學的全幕,推進了高校在線教學的大規(guī)模開展,“用教育技術倒逼教學改革”得以實現(xiàn)?,F(xiàn)實表明,復學之后高校在線教學從“應急”逐步轉向“新常態(tài)”,這是一次史無前例的高等教育在線教學實踐[1]。2020年春季以來,按照省教育廳和學校黨委副書記、校長在開學第一課上的要求,云計算技術與應用教研室以云計算專業(yè)國家級資源庫建設為依托,充分利用各種線上教學資源,創(chuàng)新性的探索出基于“職教云+釘釘群”的在線教學模式,開展以《大數(shù)據(jù)平臺技術》課程為代表的各門課程的線上教學工作。
在線教育借助互聯(lián)網(wǎng)平臺構建虛擬教學環(huán)境實施的在線教學,主要依托信息技術直播平臺、網(wǎng)頁、App等多種方式進行授課,教師靈活選擇授課時間和授課內容,有效實現(xiàn)了異地實時的遠程互動學習[2]。按照2019級云計算技術與應用專業(yè)《大數(shù)據(jù)平臺技術》課程標準,本課程旨在引領學生掌握大數(shù)據(jù)平臺及其生態(tài)組件系統(tǒng)的安裝、配置、管理、維護等技能,對大數(shù)據(jù)平臺系統(tǒng)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奠定在大數(shù)據(jù)平臺系統(tǒng)上做進一步應用開發(fā)的基礎。通過虛擬機軟件使用,完成包括Ubun?tu Linux系統(tǒng)的安裝和基礎配置、Hadoop集群部署、HBase數(shù)據(jù)庫部署與應用、Hive數(shù)據(jù)倉庫安裝與應用以勝任大數(shù)據(jù)平臺運行維護崗位工作。本課程為理論加實操的課程模式,總課時達64課時,其中實踐課時占到了一半以上。
從以上課程描述可以看出,本課程的重難點在于大數(shù)據(jù)平臺及其生態(tài)組件系統(tǒng)的運維技能的訓練,實踐性極強。而訓練的主要途徑是通過對虛擬機軟件的使用,這種軟件對于實訓條件有一定的要求,普遍要求電腦CPU在4核心以上,內存在8G 以上,硬盤使用固態(tài)256G 以上。
2《大數(shù)據(jù)平臺技術》線上課程的開設
針對此次疫情的不利影響和本課程的教學實際,我們在國內眾多網(wǎng)絡教學平臺中遴選了“職教云”平臺作為本課程的線上教學平臺?!奥毥淘啤盵3](亦稱“智慧職教”網(wǎng)站)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建設和運營的職業(yè)教育數(shù)字教學資源共享平臺和在線教學服務平臺。是國家“職業(yè)教育專業(yè)教學資源庫”項目建設成果面向全社會共享的指定平臺,可以為廣大職業(yè)教育教師、學生、企業(yè)員工和社會學習者提供優(yōu)質數(shù)字資源和在線應用服務,促進職業(yè)教育教學改革,擴展教與學的手段與范圍,提高教與學的效率與效益,推動學習型社會建設。在“職教云”上建立了課程,創(chuàng)建了線上教學班級,如圖1所示。將學生一次性導入該平臺。學生直接登錄后就可進入自己的線上教學班級,學生的學習空間如圖2所示。并且可以使用手機App、電腦、平板等多種形式參與線上的各種教學活動。
3《大數(shù)據(jù)平臺技術》線上資源的建設
課程線上教學的開展,資源的建設是核心。早在2018年,云計算技術與應用教研室就積極參與到云計算技術與應用國家級資源庫的建設中,承擔《大數(shù)據(jù)平臺構建》課程資源的建設任務。國家級資源庫的建設,起點高、任務重、觀念新。為此,云計算技術與應用教研室抽調各課程骨干教師,在其他教研室教師和實驗實訓中心工作人員配合下,歷時兩年時間基本完成了資源庫的建設任務。其間,我們圍繞課程定位重建了知識點樹,如圖3所示,完成了課程標準和授課計劃的修訂,建設各項資源總數(shù)達700余條。其中微課、視頻、動畫、交互式課件等非文本資源達到了一半以上,如圖4所示。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新建的交互式課件這種新資源,它可以將本來已經(jīng)細化的某一項目再細化到具體的一條一條指令,與學生開展交互。學生在練習時可以根據(jù)課件中的動畫的提示進行具體命令的操作,正確繼續(xù),錯誤則再次提示。它可以強化學生對于具體操作步驟的訓練。
4《大數(shù)據(jù)平臺技術》線上教學的開展
在進行《大數(shù)據(jù)平臺技術》線上教學時,我們首先借助職教云的課堂教學進行。將現(xiàn)實中的課程表轉移到線上,在課堂教學中建立今日課堂。在課前將本次課程的要求和即將進行的活動發(fā)布出來讓學生先期觀看預習,如圖5所示。在課中完成課堂簽到、討論、答疑和課堂練習作業(yè),如圖6所示。在課后完成實訓作業(yè)和評價總結,如圖7所示。針對課程實操性強和職教云實時溝通能力不強的問題,我們又建立班級本課程的釘釘群,在群里進行實操的直播,如圖8所示。利用釘釘?shù)闹辈ケ4?,即時通信等技術特點對學生的實操進行指導。甚至在必要時使用teamviewer遠程軟件進行遠程“一對一”地對學生進行排錯,如圖9所示。
通過以上教學活動的開展,有效解決了線上教學學生獲得感差,師生溝通少,實操指導等問題。學生普遍反映效果較好。云計算182班的王洋同學反饋:“職教云大數(shù)據(jù)平臺資源學習還是很不錯的,教學方式豐富多彩??梢酝ㄟ^視頻的觀看來學習理論知識還有實踐操作。網(wǎng)課最大的優(yōu)勢就是在于可以重復觀看,隨時觀看,不像真人授課那樣,如果不小心漏了某一部分知識,就只能去問問同學,或者再去麻煩老師再講一遍。通過觀看視頻,遺漏的知識可以回放,查缺補漏,已經(jīng)了解的知識也可以快進,或者跳過,復習也是很方便的。還有一個不錯的亮點就是交互式課件,可以很好地起到帶入式學習的作用,這個是其他學習平臺一般不具備的。每周的課堂教學功能也很不錯,有簽到,方便老師統(tǒng)計了解學習的人數(shù),也會專門把每天要學習的知識點給列出來,方向很明確,還有一個互動交流的功能,學生不會的可以通過這個與老師以及班級其他同學交流。然后就是作業(yè)功能啦,也挺好,做完后老師批改或自動批改可以看到分數(shù),也有錯題集的功能。”
5《大數(shù)據(jù)平臺技術》線上教學的問題
同很多新鮮事物一樣,一種新的教學模式也必然帶來很多新的問題。首先,線上教學對學生的要求較高。學生在家中學習,沒有了在線下教學上時間、地點和老師的約束,往往自覺性不夠。需要教師反復強調觀看視頻、簽到、作業(yè)等問題,教師往往也沒有精力每一個學生都關注到。這就必然造成一部分學習自覺性、態(tài)度端正的同學能夠跟上教學進度,而另一部分學習習慣較差的同學沒有完成活動。反映在今日課堂中有的同學缺課較多,視頻、作業(yè)完成情況不理想。其次,線上教學對教師的要求也比較高。線上教學不是簡單把線下的內容拿到網(wǎng)上再講一遍。教師首先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進行線上資源的制作,其次在直播課時還需要克服環(huán)境、語言、心理等一系列困難。很多教師一時無法適應空課堂,被迫當上臨時主播;學習氛圍冷清[4];教師在線教學自我效能感尚未達到理想水平,在課堂管理和學生參與方面存在明顯不足[5]。再次,線上教學對實踐性課程帶來的困難較多。學生進行網(wǎng)課必然要準備一臺較好的電腦和網(wǎng)絡環(huán)境,而有部分同學因為種種原因沒有這樣的條件。經(jīng)過調查,有30%左右的學生是在沒有電腦或者在網(wǎng)絡較差的條件下進行在線學習的[6]。在進行實操時由于沒有教師在身邊指導往往錯誤較多,有些報錯學生的描述也很不準確。教師精力有限也不可能每一個學生都遠程調試。造成實操性的作業(yè)情況不是很理想。
在目前這種新的形勢下,進行線上教學這種新的教學模式是一個大的趨勢。這必然對整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都提出了挑戰(zhàn)。疫情期間各類學校經(jīng)歷了線下教學到線上教學、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結合的探索之路,可以發(fā)現(xiàn)線上和線下教學各有優(yōu)勢。這一特殊背景下開展的線上教學,既是挑戰(zhàn),也是契機,要求我們不斷地學習和探索,提升運用信息化教學手段的水平和能力,將來進行線下教學時將二者進行結合,進一步提高我們的教育教學水平與質量。
參考文獻:
[1]曾驪.高校在線教學的歷史演進與中國經(jīng)驗[J].現(xiàn)代遠距離教育,2021(2):54-61.
[2]陳曉宇.在線教育的課堂組織與教學方式研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21,17(3):144-145,150.
[3]智慧職教[EB/OL]. https://www.icve.com.cn/portal_new/plat? form/platform.html?page=1
[4]云桂桂,于聰智.淺談疫情期間高校信息化的問題與啟示[J].福建電腦,2021,37(2):161-163.
[5]王巍,閆寒冰,黃小瑞.OMO教學有多遠:從教師自我效能感看在線教學的重難點突破[J].現(xiàn)代遠距離教育,2021(1):48-55.
[6]高華玲,喬艷琰.結合騰訊課堂和云班課的計算機課程在線教學設計[J].計算機教育,2020(11):58-61.
【通聯(lián)編輯: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