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花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國學經典誦讀是教學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在進行語文課堂教學實踐過程中,應當采用適合的教學方法,逐漸將國學經典作為學生價值觀形成以及小學生道德素養(yǎng)提升的重要途徑,讓學生在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洗禮中形成國學經典學習意識,提升學生綜合素質能力,陶冶學生的文化情操。學校在進行育人目標教學制定的過程中,應當以學生全面發(fā)展作為重要的教育方向,從而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進行教育實踐。教師在國學經典誦讀中要進行積極的實踐創(chuàng)新,結合家庭教育環(huán)境,形成重要的國學經典誦讀教育機制,為學生語文素養(yǎng)不斷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國學經典誦讀;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提升策略
基金項目: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2020年度一般規(guī)劃課題“誦讀國學經典,提升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策略研究”(課題立項號:GS【2020】GHB0715)的課題成果之一。
一、小學語文課堂教學
(一)樹立正確學生觀
教學改革能夠讓教師在課堂中發(fā)揮自身的教學魅力,從而在樹立正確學生觀,突出學生主體性的同時也讓學生在國學教育中形成對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探究意識,在朗朗上口的唐詩宋詞中,逐漸形成重要的語文學習新思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以學生的學習需要作為重要的國學教育開展方向,讓學生能夠產生國學經典誦讀的良好思想意識,并改變學生行為習慣以及處事風格,使其融入集體,積極合作,提高學生的實踐探索興趣。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榜樣力量,應當完善自身的國學教育水平,不斷運用中華傳統(tǒng)文化進行教育實踐,在教學完善的過程中,讓學生學習我國民族風俗以及禮儀文化,從而自主誦讀國學經典,形成重要的學習主動性。
(二)國學經典誦讀的重要性
小學階段是國學教育的啟蒙階段,教師應當抓住學生學習的黃金時期,讓學生提升有效的學習能力,形成具有發(fā)展性的文化內涵,從而對我國國學經典誦讀學習產生重要的學習動力。在校園文化生活中,學生能夠積極地發(fā)揮自身的文化認識,在與其他同學進行合作交往的過程中,也能夠深化學生的文化認知,形成重要的思想道德素養(yǎng)。教師要以校園文化為依托,逐漸讓學生進行傳統(tǒng)文化的有效學習,發(fā)揮內心的真善美,提升學生對語文知識內涵的理解。教師在不斷進行教學設計以及教學目標構建的過程中,應將國學經典誦讀作為重要的寫作積累過程,從而讓學生在深化語文知識結構層次的過程中,也能夠對字詞內容進行鞏固,形成思維的延伸效果。教師要突出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特點,讓學生能夠更好地對國學經典內容進行全新的認知以及有感情的誦讀,在不斷加注感情內涵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效果,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
(三)教學活動歸于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
國學經典誦讀在教學實踐開展的過程中,需要教師找到有效的教學模式,結合信息技術進行現(xiàn)代化手段的融入,從而在深化學生文化修養(yǎng)的過程中,讓學生愿意去誦讀國學經典作品。在國學經典誦讀的過程中,老師要讓學生擺正學習心態(tài),加強對字詞的掌握,形成重要的學習自覺性,在誦讀中感受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教師在將國學經典誦讀與學生實際生活相聯(lián)系的過程中,要讓學生構建出適合的解決問題的思維,形成重要的文化傳承意識。在教學實踐活動開展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將語文核心素養(yǎng)與國學經典誦讀進行有效的融合,從而在相互促進、不斷發(fā)展的過程中,更好地提高語文課堂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積極發(fā)展。
二、在國學經典誦讀中提升小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策略
(一)學校形成國學教育環(huán)境,教師意識轉變
學校在進行教學改革與創(chuàng)新的過程中,應當構建適合學生發(fā)展的校園文化環(huán)境,從而讓學生在走進校園時就能形成重要的學習意識,陶冶學生的文化情操,讓學生感受到校園環(huán)境中中華傳統(tǒng)經典存在的重要氛圍。學校在教育教學發(fā)展的過程中,應當以學生的道德品質培養(yǎng)以及良好價值觀形成為主要目標,在形成國學經典文化教育環(huán)境的同時,更好地實施校園管理,形成重要的校園教育新方向。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應當以校園文化為基礎,進行有效的傳統(tǒng)文化經典的教學實踐,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模式的綜合運用,通過國學經典誦讀實踐,促使學生形成國學學習意識,提升學生的內在學習品質。
(二)結合信息技術,啟發(fā)國學誦讀學習積極性
科技的發(fā)展為小學語文教學提供了新的教育環(huán)境,在運用現(xiàn)代化手段進行語文課堂構建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啟發(fā)學生的思維智慧,使其對國學經典誦讀產生積極性。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應當將國學經典作品進行學習情境的構建,讓學生在理解字詞進行內涵掌握的過程中,進行有感情的誦讀,突破學生死記硬背的教學現(xiàn)象,讓學生產生學習探索的欲望。
(三)采用微課學習模式,組織有效誦讀活動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采用微課教學模式,能夠讓學生對我國傳統(tǒng)文化進行有效學習,讓學生的思維更加開闊,在與教師進行互動交流的過程中,更加具有主動性。教師要讓學生運用微課進行國學經典誦讀的有效預習,并在家長的陪伴下去品讀國學經典文學作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組織國學經典誦讀活動,從而讓學生在進行誦讀比賽的過程中,產生學習的動力以及對國學經典誦讀內容的有效分析,在深化學生思想的同時,也能夠規(guī)范學生的行為準則,使其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質,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
(四)教師多元評價,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
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應當給予學生自主誦讀的時間,從而使其形成良好的誦讀習慣。教師要選擇適合學生發(fā)展的國學經典作品,并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進行有效的合作誦讀,促進學生積極完成國學經典作品的有效分享,形成重要的文化素養(yǎng),收獲重要的學習經驗。教師在學生完成誦讀以后,應當進行多元化評價,讓學生積極總結,從而潛移默化地提升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以及文明禮儀,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
三、結語
小學語文課堂在進行國學經典誦讀教學實踐的過程中,應當突出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國學經典誦讀有利于學生終身發(fā)展以及語文的深層次研究,從而讓學生內心深處形成重要的文化素養(yǎng),感受我國悠久歷史中的燦爛文化內容,并能夠將國學教育作為自身進行積極交往以及語文口語表達的重要內涵。
參考文獻
[1]陳慧.基于小學語文群文閱讀與經典誦讀整合的教學研究[J].學周刊,2019(29):135.
[2]李秋霞.語文素養(yǎng)下小學語文經典誦讀教學探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8):160.
[3]李艷艷.國學經典誦讀在語文教學中的實施研究[J].漢字文化,2019(10):114-116.
[4]姜景偉,齊艷霓.經典誦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意義[J].華夏教師,2019(10):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