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曉亮
微閱讀是在一些碎片化的時間內,利用多種工具,進行快速、簡單的淺閱讀。較之于大閱讀,微閱讀關注的范圍小,往往是幾個字,一段話等,強調的是真情實感。語用能力通俗地講就是語言綜合運用能力,這種能力既表現(xiàn)在語文課堂中,也表現(xiàn)在平時的生活交流中。語用能力是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微閱讀形式的推廣,如何借助微閱讀提高學生的語用能力,成為備受關注的課題。在此,筆者結合具體實踐做如下幾方面研究。
一、多層面微閱讀,積累語言文字材料
學文如聚沙。學語文往往是今天記住一個字,明天學會一個詞,時間久了,語言文字材料得到豐富積累,說話、作文就會應用自如,下筆成文。語言文字的積累是運用語言的基礎,通過微閱讀積累語言文字材料無疑是一條有效途徑。
首先,是課堂教學中的微閱讀,學生在生字生詞的學習和好的句子的背誦中,逐步豐富積累,并隨著進一步的理解,學會準確的應用。
其次,是在課外的微閱讀活動中實現(xiàn)積累,學生通過對與課文相關的閱讀資料的閱讀,認識更多的詞匯、掌握更多的寫作技巧等,逐步內化為自己的語言文字應用能力。
第三,是學生在生活中通過微閱讀,實現(xiàn)語言文字積累。初中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閱讀能力,在家庭生活中,他們往往會通過網絡、影視作品等滿足閱讀需求,豐富閱讀積累,提升對語言文字的駕馭能力。作為初中語文教師要指導學生進行微閱讀,提高微閱讀質量,掌握積累的方法,比如,梳理閱讀內容,強化記憶等,同時,還要利用展示平臺激發(fā)學生在微閱讀中,主動積累語言文字材料的興趣。比如,開展閱讀書目介紹、手抄報展示等活動,練習語言的運用。
二、通過方法指導,激發(fā)學生語用興趣
運用語言文字興趣的培養(yǎng)離不開豐富多彩的生活。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善于聯(lián)系生活創(chuàng)設語言環(huán)境,引領學生更全面地認識周圍事物,促進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提升。比如,教師可以利用平時和學生交流的機會,特意把新學的內容運用到話語中,加強學生對詞語、句子等內容的理解并學會應用。比如,在教學《濟南的冬天》一課之前,要求學生抽時間去網絡查查關于濟南這座城市的介紹。讀一讀關于《濟南的冬天》這篇課文。然后,在與學生交流時,讓學生說一說自己在微閱讀中,所了解的濟南。老舍《濟南的冬天》抓住了什么特點來描寫等。自然而然地激發(fā)了學生的語用興趣。再如, 教師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閱讀《蚊子和獅子》,然后在要求他們將故事改編成劇本,并選出改編的好的同學來扮演獅子、蚊子、蜘蛛,通過表演加強記憶,激發(fā)了學生主動記憶進而應用課文語言的興趣。
三、分享閱讀感受,提升口語能力
應用在微閱讀中的材料,不論是教材中的某一個片段的內容,還是教師推薦的課外閱讀資料,都是比較簡短的、針對性較強的。基于此,為了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激發(fā)學生微閱讀的興趣,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教師可以應用分享法,引領學生在微閱讀中積極與教師、同學分享自己的經歷。比如初中語文中編入了一些介紹自然風景的課文,教師可以讓學生在通過微閱讀獲得認知的基礎上,聯(lián)系自己的所見,進行對比,并把自己的感受敘述出來,這樣的閱讀形式,為語用能力的鍛煉提供了平臺。比如,在學生閱讀了《濟南的冬天》后,教師這樣引導學生:一年四季都有很多值得我們贊美的事物,在冬天,人們都喜歡白雪飄舞充滿詩意的世界,你喜歡冬天的哪些事物?與《濟南的冬天》描寫的景色有什么異同呢?請同學們來談一談……從而促進了學生對微閱讀內容的回憶,同時,也加深了對生活經歷的回憶?;谶@些因素的口語表達,一定會有豐富而有趣的收獲。
四、借助好微閱讀,歷練寫作能力
初中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中的重點,也是難點。很多學生對作文有畏難心理,而這一問題出現(xiàn)的主要原因,就是學生閱讀積累不足,素材貧乏,語言駕馭能力較差等。如何改變這一現(xiàn)狀呢?“微閱讀”是行之有效的教學方式。學生可以通過閱讀不斷積累知識,內化語言能力。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微閱讀的優(yōu)勢,讓學生在閱讀中積累名言佳句,學習寫作技巧,為寫好作文打下良好的基礎。
比如,在引導學生學習人物描寫時,教師可以設計一些相關的“微閱讀”課件,介紹一些精彩的人物描寫片段,讓學生閱讀體會。如在關于《藤野先生》的微閱讀教學中,教師給學生們呈現(xiàn)出外貌描寫的文字:“黑瘦”“八字須”“戴眼鏡……挾著一疊大大小小的書”,講課是“緩慢而很有頓挫”……學生通過微閱讀對藤野先生形象特點有了更清晰的印象,更直觀地理解魯迅先生的寫作技巧,對自己如何進行人物的寫作起到了參考。
綜上所述,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語用能力作為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引起教師的高度重視。教師要結合初中學生的學情和教材內容,設計并實施高效的語用能力培養(yǎng)教學策略。實踐證明,微閱讀作為一種簡短精悍的閱讀方式,打破了學生閱讀的局限性,更貼合初中學生的實際情況。學生在微閱讀中通過廣泛的積累,豐富了語言文字知識,逐步內化語用能力,這將給學生今后的學習和實踐帶來極大裨益。